趙君又問了王瑞哪些大臣支持,王瑞回答說宰相李綱,參知政事(副宰相)呂頤浩三人戶部尚書黃天樂三人爲首支持。
李綱、黃天樂自不用說,而呂頤浩這個人趙君也頗有印象,當年苗劉之亂時候,趙君在揚州起兵平叛,當時身爲同籤樞密院事呂頤浩正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響應,起兵勤王,所以趙君對他印象到挺好。
自己這邊有了一個正宰相,一個副宰相和一位尚書,和對方其實也算是旗鼓相當,其實趙君明白,這一切的決定還在於當今皇上趙構身上!
送走王瑞,趙君又在書房呆了一會,梳理了一些思路,到了中午和歐陽澈、袁飛吃了中飯。歐陽澈兩人說是要拜訪好友,籌辦杭州報刊的事情,趙君自然支持,就讓僕人備馬送歐陽澈兩人,而自己則準備去拜訪黃天樂。
黃天樂算是自己在這個時代最熟悉了一位大臣了,所以到了黃府黃天樂的書房,趙君沒什麼客氣,直接詢問起朝廷關於對他的封賞之事。
黃天樂所說的和王瑞向自己稟告的基本一致,不過說了許多細節內容,除了部分官員表態站隊外,大部分官員則保持沉默,都在看皇上的意思。
“官家似乎還在搖擺不定狀態,”黃天樂嘆了一口氣說道:“你也知道官家的秉性。”
趙君點點頭,趙構就是一個比較優柔寡斷沒有擔當的皇帝,一方面自己殲滅了把趙構趕的到處亂跑甚至跑到海上躲避的完顏宗弼軍隊,他自然高興,但是令一方面擔心自己作爲駙馬,掌握權力過大,會出現外戚干政狀態。
其實朝廷對自己的初步擬定對自己的封賞趙君早已經得知:“鎮南軍節度使都統制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揚州制置使,加檢校少保,進封揚州郡開國公(吳國公)。”
這一長串的官名大部分是虛職,趙君最看重的自然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揚州制置使這兩個實職,如果得到就意味着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大宋的兩個路的行政區都是他的轄區!而這也是反對者主要反對的地方,認爲這樣會導致他的權力太大。
大嗎?趙君知道,那個時空的岳飛曾經做過三個路的招討使!
“什麼加檢校少保,進封揚州郡開國公(吳國公),我都可以不要,但是必須保住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揚州制置使!”趙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黃天樂點點頭,他知道趙君的想法,作爲一名武將,地盤軍隊纔是最重要的。
“你最好去拜見李大人,把你的想法說出,這樣我們才能步調一致。”黃天樂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李綱當然要去拜訪,包括那個呂頤浩,趙君說出了自己所要拜見的官員,黃天樂自然同意。兩人又閒談了幾句,趙君突然問道:“黃大人,秦檜這個人你是否熟悉?”
“禮部侍郎秦檜?此人閱歷頗爲複雜啊。”黃天樂皺皺眉,給趙君說起了秦檜在官場上的經歷。
秦檜是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及第,中詞學兼茂科,任太學學正。宋欽宗時又歷任左司諫、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書金帥反對立張邦昌,隨徽、欽二帝被俘至金,建炎四年(1130年),秦檜逃回杭州。
“你知道秦檜如何擺脫金兵逃回了杭州?”對於這個問題,趙君很好奇。
“不甚清楚。”黃天樂搖搖頭說道:“據他本人所說是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逃回。朝臣多持懷疑態度但是宰相範宗尹、樞密院李回與秦檜關係要好,竭力保薦他的忠心。”
黃天樂說完又想了想繼續說道:“對於你封賞之事,秦檜倒也沒有表態。”
原來如此!趙君明白了,這個範宗尹、李回和秦檜原來是一夥的啊。難怪反對自己!
“他是反對我的。”趙君冷冷回答,想了想又說道:“黃大人,你以後要密切注意這個秦檜,以後有可能是你和李大人等的大敵。”
一個小小的侍郎會稱爲宰相的大敵?黃天樂有些不理解,不過看到趙君一臉凝重的神色,就點頭答應了。
趙君又說了自己準備在杭州開辦揚州週刊分社,辦理一份杭州本地報紙之事,麻煩黃天樂給予照應,黃天樂滿口答應了,報紙的重要性在揚州他也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所以自己的同盟軍要辦理一份有利於自己的報紙,自然是要大力支持。
兩人又談了一會,已經到下午,黃天樂準備設宴招待趙君,被趙君婉拒了,說來杭州還有許多事情要辦,等閒暇時再把酒言歡,黃天樂知道趙君爲自己的封賞要四處奔走,所以也就不在強留。
從黃府出來,已經到了傍晚。華燈初上,杭州城雖然不久遭到了南侵金兵的洗劫,但是現在逐步恢復元氣。趙君帶着護衛騎着馬走在杭州城最繁華的御街上,心裡卻想着和黃天樂會面談話之事。
黃天樂讓去拜訪李綱等大臣這個固然重要,但是趙君在揚州的時候就和賴布衣商議許久,認爲身邊影響趙構的決策纔是趙君最關心的問題,那自然是大太監邵成剛,還有那個隆佑太后。
邵成剛和趙君的關係匪淺,從東京城到應天府,然後到揚州後來又是到了杭州,算是有生死之交,而且他現在也算是趙構身邊的紅人,找到他絕對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而隆裕太后,在應天府曾經召見過趙君,並且他陷入被誣陷的危機中,暗自提醒,讓趙君轉危爲安,對此趙君也是十分感激。而在在苗劉之亂中,趙君算是救了隆裕太后的性命做以報答,而隆裕太后對趙構的影響力很大,如果能說通她也算多一分勝算。但是趙君知道見太后可能性非常小,除非她主動召見自己,所以趙君決定把寶還是押在邵成剛身上。
當然對於這些要拜訪的人,趙君絕對不是空手而去,這次來杭州,他就叫人準備了許多禮物用船一同送來,都是經過了洪小娥親自把關挑選,多以真州產作坊產的鏡子、玻璃器皿等爲主,這東西成本很低,但是價格卻不菲,實在是用來送禮的首選。所以趙君想即便見不到太后,想辦法把一面裝飾精美的玻璃鏡子送到後宮,也算是自己的一片心意。
趙君邊走邊琢磨着,突然有個清脆的女聲在叫自己名字,他擡起頭一看,只見在自己前方左側的街邊站在一位美麗的少女——正是多日不見的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