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的太行山已經進入了深秋,滿山都是紅葉顯得異常美麗。在太行山北段西側,一支大軍緩緩行進,正是從燕京出發的宋軍。
趙君率領第一軍團一部分出了燕京,走的是太行八徑中最北段的軍都徑,出八達嶺隘口,在北邊的大海坨山和南邊的老虎嘴山之間的懷來谷地西行,最後翻越太行山脈到達弘州(現張家口市陽原縣境內)這一路是太行山脈地勢最高處,一路上地勢陡峭,峽谷縱橫,路途艱險,趙君的隊伍整整走了八天才翻過了太行山,隊伍已經是疲憊不堪。
趙君和賴布衣等一幫人站在一棵大樹下,他看着正在行進的隊伍,由於道路狹窄,整個隊伍顯得很長,一眼望不到頭,猶如數條長蛇盤旋在山林之中。
“官家,根據斥候來報,現在所處地屬於弘州地界,距離弘州城大約五十里,距離大同府已經不到二百里。”樑清拿着一張文書彙報道。作爲書記處僅剩的兩名書記之一,他和汪應辰一直跟隨在趙君的身邊,實際上成了趙君的情報官,許多命令都是靠他上下傳遞。
“不到二百里…..”趙君沉吟了一下,按照現在的行軍速度還需要兩天時間才能趕到大同府。
“楊再興的騎兵師到了什麼位置?”趙君想了想又問道。
“一個時辰前,斥候來報,楊將軍的騎兵師已經繞過弘州縣城,現在直奔大同而去。”樑清很快回答道。
趙君擡頭看了看夕陽,已經到了傍晚時分,於是說道:“通知部隊準備宿營,同時命令斥候隊伍加強偵查,特別是南邊。”
“是!”樑清轉身而去。
“官家,你是擔心完顏宗弼的隊伍?”旁邊的賴布衣問道。
“是啊,根據斥候的情報分析,完顏宗弼從河間府出發,到達大同也就是最近幾日。對方可是二十多萬的大軍啊。”趙君神情有些憂慮,自己手頭只有不到七萬,雖然自己佔着炮火犀利,但是這次西進五個師中,剛剛投誠的韓常兩個師根本沒有火炮,其餘三個師的火炮一半也留在了燕京,是爲了做好長城關隘以及燕京城自身的防禦,只有岳雲的炮兵師是滿編,但是炮彈並不是很充裕。
“那咱們休息一夜,明早一早出發也繞過弘州城,直奔大同。”賴布衣建議到。趙君點點頭,同意了他的提議。
第二天一大早,宋軍整裝待發,就在這個時候,兩名斥候飛馬從南邊過來,到了趙君的中軍大營報告:“陛下,我軍斥候在南邊發現大量金兵營地。
完顏宗弼的隊伍趕上來了!”趙君急忙問道:“距離我們這裡有多遠?
“大約一百里路。”斥候回答到。
一天路程,趙君的心一沉,和賴布衣對望了一眼。
“繼續偵查,隨時報告。“趙君命令道。
等到斥候離開,趙君問賴布衣:“你看怎麼辦?”
“我建議立即急行軍趕往大同府,同時命令種烈的第二師和岳雲的炮兵師斷後,一旦金兵追上,立即展開阻擊,一定要保證大部隊順利攻打大同!”
“好,就依你之言!”趙君作出了決定。
原本緩慢行走的隊伍立即動員起來,開始了急行軍,步兵們小小跑前進,炮兵則抽打着拉着大炮的馬車,原本寂靜的山林開始變得嘈雜。
弘州縣境內發生的事情傳到了大同府已經是下午,大同府都統制王平接到斥候的報道後立即拜訪大同府尹鄭源春商議此事。
王平到達大同府衙裡的時候,鄭源春正在練字,他是個將近五十歲的中年男人,人瘦瘦顯得很有精神,他燕京府的漢人,考上金國的進士以後在關外做官,後來靖康之恥後金國南下佔領了大同等地,就被派到大同做府尹,一干就是十年,也算是當地通了。他聽到王平的彙報,說道:“大帥已於半個月前來信說將帶領大軍從咱們大同府出關,看來這支宋軍就是爲了此事而來。來者不善啊。”
“這支從東而來的宋軍到底來自何處?根據斥候的報告,人數有數萬之多,並不少啊。”王平有些奇怪。
“從哪裡來?”鄭源春哼了一聲,“哪還有問,絕對是來自燕京,通過軍都徑翻越太行山,就是爲了攻佔大同府堵住完顏大帥的後路。”
“宋軍怎麼會知道完顏大帥放棄進攻燕京而繞道大同府出關?”王平吃了一驚。
“宋人狡詐,特別是他們那個皇帝,不同於往日那些以前只知道吟詩作畫的皇上啊。”鄭源春又嘆了一口氣:“完顏大帥這是聰明反倒被聰明誤,如果直接進攻燕京,反倒還容易些。現在大宋皇上洞悉了完顏大帥的想法,估計已經派他的軍隊都朝大同方向行進,這來自燕京的宋軍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王平聽到鄭源春有些肆無忌憚議論完顏宗弼,他不敢多言,他是個武官,算是完顏宗弼的部下,不敢像鄭源春這樣的文官那麼無所顧忌。
“不管怎樣,你我都要死守住大同府,保證完顏大帥軍隊順利通過,否則金國危矣。”
“好,我立即去佈置。”王平答應了匆匆離開。
王平走後,鄭源春也無心練字,雖然半個月之前接到完顏宗弼的文書,他就加強了大同府的防禦工作,但是究竟能否守住,他心裡並沒有底。
現在的宋軍,早就不是十年前的宋軍了。
趙君率領宋軍趕到大同府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下午,楊再興的騎兵師早已經趕到。趙君命令他立即向南和種烈的第二師匯合,統一由種烈指揮,和岳雲的炮兵師一起攔截北上的金兵,而自己率領大軍包圍了大同城的東、南兩個方向。看到天色已晚,趙君只好命令各個部隊安營紮寨、埋鍋造飯,明早在發起攻擊。
第二天天剛麻麻亮,宋軍的軍營裡就熱鬧起來,沒過多久,一輛輛大炮被拉出了營房,士兵們也開始在自己將領的指揮下進入了預備的陣地。趙君也是一身戎裝,出了營房親自督戰,今天的戰鬥不容有失。但是這邊的戰時還沒開始,趙君就接到一個不好的消息:種烈的部隊已經和北上的金兵距離大同六十里外的地方相遇,雙方進入了戰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