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將軍”黃天樂沒等趙君的屁股坐穩,就急忙說道:“今天早朝有人向皇上彈劾你了。”
“彈劾我什麼?”趙君感到有些奇怪。
“到應天府擅自擴編隊伍,有謀逆之心,挪用貪墨民衆捐款,墮落腐化!”
“好大的帽子!”趙君聽了倒吸一口冷氣,“是誰彈劾的?”
“御史中丞公張浚”黃天樂回答道。
趙君沒聽過這個名字,搖搖頭,不知道這傢伙怎麼會盯上自己。
“御史中丞專門是糾察官員違法之事,算是分內職責。”黃天樂解釋道:“不過我私下了解,這個張浚和張俊私交甚好。”有了這句話,趙君一下子就明白了,看來張俊已經知道些什麼,開始反擊了。
就彈劾自己這兩件事,趙君倒不是很擔心,這些事情黃天樂已經向樞密院和三司彙報過,當時也沒人拿這個說事。現在估計張俊急了,撿起了這些陳芝麻爛套,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子君,你可不要小覷。”黃天樂看到趙君一幅無所謂的樣子,就有些急了。“御史中丞權力很大,被他盯上絕對不會讓你有好日子過。再說除了御史中丞,還有幾位大臣也附和包括樞密院的汪伯言!”
“簡直有風雨欲來城欲摧的架勢啊。”趙君冷笑了一聲,又問道:“皇上什麼反應?”他心裡明白,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全憑趙構一句話。
“皇上收下了彈劾奏章,沒有表態。”黃天樂一字一頓,盯着趙君,這也是他所擔心的,皇帝的態度竟然是模棱兩可!
這下趙君臉色變了,這個趙構到底在打什麼主意?如果按照以前對待自己的態度,包括和自己同乘一車,幾乎是破格提拔自己爲御營軍都統制,都說明對自己是青睞有加,這個時候應該是大聲呵斥這些大臣是小題大做,故意陷害忠良纔對,怎麼突然態度曖昧?
“所彈劾的還應該包括黃大人你吧,這些都是你同意的。”趙君突然想到了什麼問題,笑了笑。
“裡面確實提到了我。”黃天樂胖胖的臉上突然有點泛紅,不過我的罪名是用人失察,受人矇蔽。罪名比你輕多了。“
看來完全是針對我啊。趙君心裡不由得苦笑,自己最近風頭太盛,得罪人太多了。
“子君,怎麼辦?”黃天樂心裡有些着急,雖然攻擊的重點不是他,但是知道趙君一旦倒下,那麼下一個肯定是自己。
“我們上摺子反駁。”趙君想了想,現在暫時也只有這個辦法。
“這個我早想到了,也在準備奏摺,同時聯繫我的朋友一起反駁。”黃天樂嘆息着說:“但是這種常規方式力度不夠,對方都是朝廷重臣,掌握着話語權啊。”
“先這麼做,然後我們慢慢想辦法。”趙君這時候也感到有些無奈,看來在剛到應天府有些操之過急了,埋下了禍根。
後悔了嗎?不後悔。如果沒有當初超常規的發展,估計自己連張信等人的反叛都無法平復下去,更談不上擊潰金兵了,那自己現在還能好好站在這裡嗎?
兩人又商議了一陣,感覺暫時拿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就決定走一步看一步,回頭在想辦法。
回到軍營,趙君立即招來賴布衣說了此事,賴布衣也感到非常棘手,想了想說道:如不找李綱李大人試試?讓他幫你說話。”賴布衣想到了一個人。
趙君仔細想了想搖頭拒絕了:“現在李大人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且爲皇上所不喜,如果讓他出面爲我們辯解,單不說他願意不願意趟這個渾水,搞不好也是適得其反。”
“哎......”賴布衣長談了一口氣,他們都是草民出身,在朝廷上都沒有什麼根基,上次爲了爭取趙君當上御營統制,幾乎動用了在朝廷上的力量,現在又遇到這件事,這種朝廷上的刀光劍影實在是有心無力。
“我們先別急,以靜制動。”趙君反倒安慰起賴布衣來。
形勢的發展對趙君越來越不利,雖然黃天樂組織了和自己私交好的一批官員上奏摺進行了反擊,但是怎乃人少言微,被淹沒在口誅筆伐之中,而且言辭越來越激烈,大有把趙君革除軍制,發配到嶺南的架勢,而皇上趙構依舊保持沉默,不過聽說有消息靈通之人傳言,皇上也架不住輿論之口,準備查辦趙君了事。
這些言語會很快傳到趙君這裡,讓他感到十分焦躁,他有時候想直接面對趙構,問問他到底是什麼意思,自己爲大宋立了這麼大的功勞難道抵不上這兩件破事?
但是他清楚自己沒機會這麼問,自己親自書寫的奏摺也早呈遞給了皇帝,沒有任何迴應。趙構這種反常的緘默絕對包含着其他意思,他不會輕易見自己的。
如果趙構能主動召見自己就好了,趙君長長嘆了一口氣。
另趙君沒想到的是他沒有等到趙構的召見,卻等到了他絕對沒想到的人的旨意。
這天中午,趙君接到來自皇宮的懿旨:“請大宋御營軍前軍都統制趙君速到寶慈宮,拜見隆佑太后。”
隆佑太后就是孟氏,現在的皇太后。趙君接到這條旨意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是和柔福帝姬有什麼關係,那天在橫河邊上,柔福親口告訴這個皇太后很疼愛自己。
難道是要將柔福許配給自己?趙君搖搖頭,在這個風口浪尖,這種想法無異於癡人說夢。
不管怎麼樣見了再說,趙君打定了主意。跟着傳旨意的兩個太監進城後直奔城北的皇宮,這是趙君第一次進入應天府的皇宮,和東京城的相比,自然小了許多,沒走多久,就來到了皇宮最深處。
這裡已經屬於皇帝的內宮,外臣如沒有特殊原因是絕對進不來的,一路上看到好幾個漂亮的妃子或者宮女看到趙君就指指點點,掩口輕笑,搞得趙君有些無所適從,只好眼觀鼻,鼻觀心,只擔心禮儀出了什麼問題又讓人抓住話柄。短短不到半個時辰的路程,趙君竟然走的有些汗流浹背。還好,寶慈宮總算到了。
等太監稟報後,趙君就一人進了寶慈宮。
裡面光線有些昏暗,趙君看到上首坐在一位宮裝婦人,只不過前面前面拉着一副珠簾,只能模模糊糊看清她的身影。趙君行禮後就很恭恭敬敬的站着,他對這位太后的印象很好,不僅是史書上那些略帶傳奇的故事,而且還關於柔福的事情。
“老身曾聽柔福提過你,說你對她照顧有加,哀家多謝你了。”有些蒼老清冷的聲音在簾子後面響起。
“這乃臣本分,太后不必多謝。”趙君很恭敬的回答,滴水不漏。
“臣子本分啊......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太后有些感嘆。
趙君不敢接話,他摸不清太后到底什麼目的。
“柔福這姑娘,很招人喜歡,是吧。”太后突然問道。
趙君心狂跳,難道真像自己以前說設想的,這個皇太后招自己爲駙馬?但是他不敢確認,他不敢冒這個險。
“柔福帝姬天真爛漫,內心仁慈,實乃我大宋帝姬中楷模。”趙君小心翼翼的措辭,悄悄避過了皇天后這棘手的問題。
太后似乎也沒再追問下去,沉默了一會又突然悠悠嘆氣:“最近皇上日夜操勞,老身看着也心疼。趙將軍你身爲臣子一定要爲皇帝分憂啊。”
這句突如其來的話讓趙君有些摸不着頭腦,但是趕緊點頭表示一定會爲皇上分憂,請皇太后放心。
“你退下吧,老身累了。”皇太后下了逐客令。
從慈寶宮出來,趙君長吁了一口氣,這個太后說話天馬行空,沒有定式,讓人大爲吃緊。還好自己說話雖然沒什麼出彩地方,但是也算中規中矩,沒有說錯什麼,他已經感到滿足了。只不過,在這個敏感時期,這個皇太后總不會召見自己就說這些不着邊際嘮家常的話吧?她可不是一般的太后,是有大智慧的婦人,這裡面肯定有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