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種彥燕擡頭看了一下遠處,卻突然發現金軍陣營的後方掛起了一陣滾滾煙塵,一支隊伍從天而降,正向揚州城西門衝來。
“難道是那個大色狼帶兵回來了?”種彥燕一愣,但是一想不對,按照昨晚得到的趙君部隊的動向,正在建康城附近的黃天蕩和金兵主力僵持,不可能抽到兵馬回來。
但不管怎麼樣,有救兵了,種彥燕心中頓時振作了許多,手中的匕首向那個朝自己淫笑的金兵狠狠刺去.....
揚州城外,那支突如其來的宋兵猶如一道道高速離弦的箭直插金軍,而在最前面的是一名年輕的將領,他的後面跟着一面寫着“嶽”字的大旗。
“子君兄,看來我來的還不晚.......”他自言自語的說完,大槍一揮,衝進了金兵的陣營。
建炎四年四月十四日,金兵完顏昌的軍隊強攻揚州城數日後,眼看就要拿下揚州城,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歸屬於浙西江東制置使張俊部下御營使下統制岳飛從常州城出發,率領飛領騎五百、步兵三千日夜兼程趕到揚州城,襲擊攻城金兵後方,敵軍措不及防頓時大亂。而守城宋軍士氣大振,在雙方的夾擊之下,已經疲憊不堪的金兵開始潰敗,向西撤退。一天後從黃天蕩的趕來的支援部隊也到達了揚州城,完顏昌知道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奪取揚州城機會,又聽聞完顏宗弼主力在黃天蕩已經被宋軍消滅,知道大勢已去,於是帶兵從真州向北逐步撤離,爲實數日第二次揚州保衛戰取得了勝利。
等趙君帶着主力部隊趕回揚州,已經是第五天。剛回到了揚州城,他馬不停蹄的趕到了軍部,他要見的就是拯救了揚州之危的岳飛。
當趙君走進岳飛的房間的時候,看見他正坐在案牘邊,專心的看着手中的一些文書。
岳飛聽到了腳步聲擡頭一看是趙君,趕忙站來起來抱拳道:“卑職岳飛參見趙將軍。”
“哈,咱們兄弟兩還有這麼客氣?還是老樣子叫我子君就好。”趙君哈哈一笑。又說道:“鵬舉兄,這次多虧了你,要不揚州不保,我就成罪人了。”
岳飛也不客氣,笑了笑說:“子君你帶兵在黃天蕩圍剿完顏宗弼部,估計你後方兵力薄弱,完顏昌有可能偷襲揚州。於是就帶兵前來,沒準正碰上了,還算運氣好呵呵。”
果然是一代名將啊,遠在幾百裡之外就能預料這麼準確,趙君心裡感嘆,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你帶兵增援,張俊張大人同意嗎?”他知道現在岳飛是張俊的部下,而張俊在應天府的時候是自己的死對頭!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岳飛微微一笑。
“多謝........”趙君發自肺腑的說道,他清楚岳飛這句話說着容易做起來難,如果岳飛這次擅自出兵失敗,那會受到軍法處置!
“我贏了,所以沒啥可擔心的。”岳飛哈哈一笑。這時候的岳飛,神采飛揚,早沒有當初在應天府時候有些迷茫和頹廢的神色,一代名將風采開始逐步顯現。
“鵬舉兄就在揚州城多留幾日,我趙君要好好款待,不醉不歸!”趙君也笑着說。
“子君,這次恐怕不行了,你聽說洞庭湖鐘相、楊幺等人起兵反抗朝廷之事嗎?”岳飛問到。
趙君突然愣住了。
種相等人聚集人馬佔領洞庭湖區,採取“陸耕水戰”體制,和朝廷對抗這件事震動了江南。趙君通過朝廷諜報自然很清楚,不過更知道在歷史上,岳飛帶兵鎮壓過這次起義,名揚洞庭,而通過這次圍剿,岳飛更是威名遠揚,還被加封了什麼太保。但是這好像是幾年以後才發生的事情,現在怎麼突然種相等人剛起義不久岳飛就要主動去剿滅?歷史已經開始出現了偏差,這是爲什麼?
看到趙君發愣,岳飛也看着他,心裡卻忐忑不安。他想到了和趙君第一見面的情景。
帶着一支破爛如遊寇般的隊伍......
見面後過分熱情而又說些莫名其妙的話......
而就是當初這個籍籍無名的營指揮使,短短四年時間竟然成了大宋赫赫有名的御營前軍主帥,可以說是一飛沖天。而就在前不久,用自己的兩萬餘人硬是吃掉了金人南侵將近五萬人的主力部隊!
羨慕嗎?肯定
嫉妒嗎?也有點。
但是岳飛並不感到多少氣餒,機會是要有人去爭取的,所以救援揚州成功後,並沒有多少沾沾自喜,而是主動向朝廷請纓,前去洞庭湖剿匪,他需要一個接一個的勝利,這樣才能和眼前這個比自己還略小的軍人相媲美。
圍剿一幫由農民百姓組成的盜匪,當然要比和金兵打仗容易的得多。只不過這樣的事情,趙君會去做嗎?如果他也主動請纓,那麼朝廷肯定會同意。
想到這裡岳飛感到有些緊張。
趙君當然不知道岳飛心裡這麼想,既然對方主動要求去洞庭湖所謂的剿匪,他不會阻擋,雖然“剿匪”、“起義”這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立場上的說法。
“希望鵬舉兄多以勸降爲主,少殺戮爲好,都是大宋的子民。”趙君想了想說出這句話。
岳飛重重的點了點頭。
其實這句話趙君說完感覺就有些多餘,岳飛並不是好殺之人,在歷史上剿滅楊幺等人後,所有俘虜壯年的編入了自己的軍隊,而老弱瘦軟、不堪服役者,都給了米糧讓他們回家。
“我等鵬舉兄凱旋歸來,來日我們好攜手北伐,恢復國土!”趙君說出了這番話。
“一定!”岳飛神情鄭重。
從內心講,趙君希望岳飛能迅速崛起,一方面作爲那個時空裡自己做崇拜的民族英雄,他不希望穿越到來讓原本在黃天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岳飛沒有出彩的機會,從而繼續珠玉蒙塵。另一方面,自己崛起速度太快,風頭太盛,已經引起朝廷裡許多人的嫉妒不滿,而自己羽翼並沒有豐滿,現在急需另個一人迅速崛起,吸引朝廷的目光,而自己則可以休養生息,打好基礎。而岳飛是最好的人選。
岳飛在揚州城又呆了幾日,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命令他爲荊湖南路制置使,從各地抽調兵馬共計一萬人,前往洞庭湖剿匪。
而這時候的趙君則等到了朝廷的另一條旨意:大概是黃天蕩大捷,皇上甚是高興,命令趙君親自率領一部分俘虜前往江南獻俘,壯我國威。
這個時空裡,趙構並未按照歷史上,在海上漂浮了幾個月到了越州,到了第二年正月纔回到杭州。而是從海上直接回到杭州,所以趙君直接去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