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的孤帆已經遠去,趙君帶着柔福和洪小娥等人趕回趙府,不管怎麼樣這件事情暫時算告一段落,但是趙君哪裡知道,這件事給他帶來的麻煩纔剛剛開始。
雖然有愁事,但是年還是要過的。從初二開始,趙府就賓客臨門開始熱鬧起來。期初是神武前軍諸如高培、賴布衣、種烈等一些高級將領帶着家眷前來拜年,這兩年都陸續成親,基本上是一家幾口同時上門,趙君自然要盛情接待,一天喝的暈頭轉向。後來兩淮地區的地方官員也陸續來拜年,搞得趙君放假這幾天都是在暈暈乎乎總度過,使他第一次有趕緊上班的衝動。
總算到了初八,也是各級官員趕回衙門“開印”辦公的日子,趙君回到軍部又開始一天的繁忙工作。
節前上報趙君以神武前軍都統制的名義上報給朝廷這次冬季攻勢將士嘉獎名單報了上去,節後很快得到批准,有功將士的官職(主要是虛職進階)已經公佈,而財物賞賜也隨後從杭州撥到。但是讓趙君萬萬沒想到自己申請神武前軍增加三個廂兵力被朝廷否決,理由很簡單,現在財政困難,沒錢養活這麼多軍隊。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趙君再想到去年向朝廷申請的通惠鎮開設市舶務被否決,限制揚州水師南下剿匪這一系列事件,他隱隱感到朝廷開始有意識針對他了。
於是趙君讓熊小山把賴布衣請到書房,準備商議此事。賴布衣聽到此消息後自然不敢怠慢,很快到了趙君的書房。對於朝廷否決神武前軍擴軍之事,賴布衣已經知道,他神情也變得嚴肅:“根據杭州那邊得來的消息,朝廷否決我們擴軍,但是卻批准了岳飛的神武后軍擴充三個廂兵力的申請,同時根據密報,這次由於神武后軍收復了襄陽三郡,朝廷有意岳飛因功晉升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
趙君聽了聞言一驚,這樣以來岳飛也是兩路的制置使和自己一樣,而神武后軍經過擴編後也到達了六個廂的兵力,達到了神武前軍的數量,只是水軍有些差。而除了虛職稍遜自己以外,別的和自己權力基本一致,岳飛這段時間上升速度已經超過了自己。
“朝廷在有意培養嶽鵬舉,”賴布衣笑着說:“據聞,現在神武后軍又被稱爲岳家軍,嶽鵬舉這一段時間真是風光無限啊。是否我們神武前軍也稱爲趙家軍?”
趙君搖搖頭,岳家軍這個名稱很容易給人感覺是私軍,皇帝聽了會高興?岳飛冤死在風波亭或許就從這個時候已經種下了禍根。
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權力!
不過既然大家都喜歡叫個別名,神武前軍叫起來也有點拗口,於是趙君就提議叫揚州軍則好了,賴布衣也就同意了。商討朝廷否決擴軍,那神武前軍改怎麼辦的問題。
“既然朝廷不允許,那我們就自己來,好在我還有第二套方案。”趙君想了想緩緩說出口:“我們武裝兩淮地區的廂軍,如果每個武裝一千到兩千人的兵力,按照禁軍的標準進行訓練,那麼整個兩淮地區可以多出三萬左右的正規軍,基本相當於三個廂的兵力!。”
廂軍廂軍屬地方軍,名爲常備軍,實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機構的雜役兵。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機關統管,主要任務是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官員的侍衛、迎送等.一般無訓練、作戰任務,其編制也和禁軍相同。
趙君這一招無疑是最佳替代方案,但是也有明顯的問題,作爲趙君的頭號謀士賴布衣自然也看的清楚。於是他略一思索開口說道:“子君,你這一招倒是秒,但是這裡面有兩個問題必須解決。一是軍備問題。廂軍的待遇訓練不如禁軍,你如若將三萬廂軍按照禁軍使用,就必須提高其待遇和普通禁軍一樣,同時還要加大裝備等投入,而這筆龐大的費用朝廷是不認可,必須你子君自己出!”
“這點我想到了,我讓金三財和洪小娥進行過秘密測算,我名下的所有產業獲得的利潤收入,除了府上日常開支之外,全部用於這支額外部隊的開支,雖然還是有一定的缺口,但是不大。況且揚州商團遠洋船隊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潤,如果算上這部分的話,也就足夠了。”趙君笑着回答。
看到趙君爲了這次軍隊,幾乎耗盡了自己全部心血啊,賴布衣心裡很是欽佩,如若有這種執着的念頭,他何事不成?但是困難重重啊。
賴布衣又接着說道:“即便是子君你能保證這支軍隊的開支,儘管他們名義上只是廂軍,但是依舊繞不過成立私軍,傭兵自重的嫌疑!畢竟這是將近三萬的軍隊,不是私造一些火炮那麼容易遮掩啊。”
趙君默然,這是永遠繞不開的難題,除非自己馬上造反!但是現在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不管怎麼樣,先實行再說!如果讓朝廷的一道道旨意縛住手腳,那我不如現在就做一個安逸的駙馬爺算了!”趙君下定了決心。
“子君,你這可在向唐末的藩鎮道路上的前進啊。”賴布衣想了想提醒到,“安祿山、史思明可是前車之鑑。”
“安祿山、史思明有勇無謀,我趙君可不是那樣的人。”趙君大笑,又看着賴布衣問道:“難道布衣你怕了?”
“我怕?”賴布衣倒也沒生氣而是微笑的看着趙君:“記得當初在東京的獄中,我曾經對你說過的話嗎?”
“什麼話?”
“牛鬥沖天狼,此趙換彼趙。”
這句話當初賴布衣在獄中說過,趙君並沒有多在意,只是認爲那是一種古代星象,但是現在聽起來卻有一番深意。
此趙換彼趙?我和趙構都姓趙!趙君突然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猛然擡頭看着賴布衣。
賴布衣只是微笑,沒有說話。
這是個好辦法!趙君頓時豁然開朗,總算找到了一條路。
“子君,你想好了?”賴布衣輕聲問道。
“想好了!”趙君點點頭。
“既然如此,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切行動和計劃都要圍繞這句話而行,”賴布衣緩緩說道。
“此事的重點不在江南,而是在上京。”趙君想到了其中的關節。
“哈!子君果然聰明!看出了其中的關鍵所在。”賴布衣很是欽佩,這個計劃從見到趙君第一天起,他就開始考慮其中的有些關鍵環節,而上京則是整個計劃中最關鍵的一步。
“再讓王瑞親自去一趟上京,要營救出園真大師,還要見到趙佶。”
園真,前皇帝趙佶他是這個行動的兩個至關重要的關鍵人物。
兩人又仔細商議了許多細節和步驟,將真個計劃分爲三個階段,而現在則是第一個階段。
“好,此行動作爲我們神武前軍最高機密,名字就叫偷天換日!”趙君最後做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