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樣板

第1087章 樣板

延英問對這種擴大會議,顯然無法具體制定出什麼財賦細則出來。

在這個會議上,定下的是基調、方向。

基調定下了,自然會有人去具體執行,一點點完善細則。

今天的財賦會議,何皇后聽得昏昏欲睡,但一干老官僚們卻神采奕奕,依據自身經驗,不斷出謀劃策,最後確定了幾件大事。

“第一,藩鎮陸續罷廢,兩稅仍然是三分,但此三分非彼三分。”邵樹德總結道:“諸州收上來的兩稅,除留足官俸、軍用、館驛開支外,再預留一些雜費,其餘由諸道轉運使收取。轉運使再留一部分給本道開支,其餘納入戶部庫藏。”

庫不一定在洛陽,可以在地方,但這筆錢是屬於戶部的。

“道、州預留的比例,一個一個談。底線是戶部要拿到五成以上的兩稅收入,不能更低了。諸位覺得如何?”邵樹德問道。

“太傅。”戶部尚書裴樞說道:“文宗開成年間,王彥威奏‘今計天下租賦,一歲所入,總不過三千五百餘萬,而上供之數三之一焉。三分之中,二給衣賜。自留州留使兵士衣賜之外,其餘四十萬衆,仰給度支。’彼時朝廷都能拿到三分之一,確實不宜比這個低。不過,諸道情形不一樣,確實需要一個個談。”

邵樹德點了點頭,道:“此事戶部派人去摸底,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纔好談。”

他記得後世中國的分稅制改革,也是中央去地方上,一個省一個省談下來的。

地方上要花多少錢,其實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就比如王彥威所說,總計3500多萬財政收入,上供朝廷三分之一。這三分之一中的三分之二,大概不到800萬緡,用來養四十萬兵,主要是神策軍及朝廷能直接控制的地盤上的雜七雜八的軍隊。神策軍、藩鎮衙軍、外鎮軍的收入高一些,州軍、縣鎮兵少一些,總體平均下來,大概一個兵的年花費在二十緡錢左右。

其餘五十九萬軍隊,基本由各藩鎮自己養,畢竟還有2400萬的賦稅收入被地方截留了——主要是北方藩鎮。

軍費、官俸、館驛等,屬於剛性開支,省不了的,同時也是大頭——如果不算臨時大型基建工程的話。

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比如館驛有盈利,可以留給地方。

官廚、吏廚作爲地方官吏重要的福利,也可以保留——其實也是他們收入的一部分。

如今官場常態,公廚開支費用來源於州府放貸的利錢收入,每月開支餐食之後,月底

若有結餘,則分給官吏們,作爲他們俸祿的一部分。

其他雜入,暫先不動,留作地方府州開支。

“若能施行此策,太傅當爲百五十年來撥亂反正第一人。”裴贄恭維道:“其實元和年間,很多地方就已經是兩稅兩分了。宰相裴垍要求‘其所在觀察使,仍以其蒞之郡租賦自給,若不足,然後許徵於支郡。其諸州送使額,悉變爲上供。’一道巡撫使,其實也沒多少開支,太傅之策,爲事實上的兩稅兩分。僕請改三分爲兩分。”

裴垍的要求是,觀察使只能用他兼職刺史的本州賦稅,實在不夠,才允許向轄下其他州郡要錢。各州以後就不“送使”了,全部“上供”。

說白了,就是南方沒養什麼兵,幾乎沒有節度使,都是觀察使,朝廷使勁拿錢了。

而北方,只有一個陝虢觀察使。

人口衆多的宣武鎮,因爲養了十萬大軍,且經常參與平叛戰爭,在大多數是時候,“上供”爲零。

這就是朝廷財賦仰賴江淮的秘密。

邵樹德一聽,也覺得兩稅兩分更好聽一些,欣然道:“巡撫使之開支,可徵於所蒞之郡。不,諸郡均攤,其餘均按比例上供。關西諸州郡,與憲宗朝江南諸觀察使何異耶?兩稅兩分更好。”

談到這裡,這個基調基本定下了。

“第二……”邵樹德說道:“司農寺與戶部轄下諸倉,清點交割一下。供軍使衙門裁撤後,轄下諸倉,如會寧關大倉等,統一交予戶部。若需新建倉城,實地踏勘,由工部營建。隴右諸州,目前兩稅皆送至會寧關大倉,中途耗費甚劇,是否需要多建,可多加斟酌。關內道兩稅,大倉建於何處?渭口倉是否可以利用起來?夠不夠用?亦可多多參詳。龍門倉、洛口倉、河陰倉等等,勤加修繕,該擴容庫容,該改建改建。猶須謹記,儘量靠水運,最好與洛陽的中樞節點位置結合起來。陸路轉運,消耗不起啊。”

“太傅所言,深合吾心,衆卿勉力。”皇后也在一旁說道。

“臣等遵旨。”說這話時,很多人還面向着邵樹德,直接就說了。

邵樹德大爲受用。他現在做的事,都是這些老官僚們想做而做不到的,支持率簡直爆表。

“第三,榷稅收入,悉歸朝廷。昔日宰相判三司,多有榷鹽、榷茶、榷鐵收入,即鹽鐵茶專賣。惜二十年戰亂不休,各地榷院名存實亡,須重建之。”

“第四,商稅之事,與地方如何分賬,再弄個章程出來。關西其實有不少坊市了,諸位可多去看看,想辦法改進一下,推廣到其餘諸道。”

“第五,登、萊、青、海、密五州之市舶司,進一步完善,稅款悉數解送朝廷,不得有誤。”

“最後……”邵樹德看向宰相裴樞,道:“裴尚書今日便可找人前往關北道了,先在那邊做個樣板出來。一戶之家,地稅定多少,戶稅定多少,賦外科斂定多少,留州多少,上供多少,全部談清楚。我給你十個月的時間,今年年底之前敲定,如何?”

“遵命。”裴樞立刻應道。

這就是開國皇帝的威勢,宰相被訓得跟個灰孫子似的。如果過個數十、上百年,後代皇帝就不一定玩得過他們了。

即便漢武帝這種威望的人,也因爲自己想安排一些人,結果宰相不買賬而生氣。說到底,他取得的成功,是建立在體制上的,而他祖宗劉邦則是一手建立起這個體制,兩人對宰相的影響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邵樹德說完之後,便坐在那裡喝茶。

中書侍郎陳誠、宋樂又與人聊起了毛布、絹帛如何折色的問題,門下侍郎蕭蘧、趙光逢則談起了榷稅品種問題。

邵樹德不插嘴,他們聊了一會之後,便也坐着喝茶了。

皇后見衆人無話可說,便宣佈罷散。

邵樹德放下茶碗。

其實他很喜歡召開延英問對。因爲這種級別會議上形成的決議,必須儘快辦理。嚴格來說,它繞過了政事堂,將宰相們的權力弱化了。

延英問對的議題是皇帝設置的,召開也是皇帝決定的,這難道不是一種治理國家的決策權?

硬要類比的話,有點像後世某國元首宣佈緊急狀態,繞過議會直接簽署命令。

一個字,爽!

散會之後,邵樹德直接開始閱覽奏疏,皇后在旁端茶遞水。

“……福建一道,遠在海隅,嘗勤土貢,每年所進橄欖子,頗甚勞役往來。本因閹豎生長甌閩,自爲耽愛,率令供進,以爲定規……每年但供進臘麪茶外,不要進奉橄欖子。永爲常例。”

政事堂發來的,中書擬的敕書,門下省已經批覆同意,邵樹德沒理由反對。

他只是有些感慨,大唐這塊招牌竟然在福建還有點作用。王氏到這會還在進貢橄欖、臘麪茶等物事,只是爲何不上供兩稅?

大唐倒了之後,錢鏐、王審知等人仍然遵奉汴梁朝廷爲正朔,無論是後梁還是後唐。但他們的子孫就不一定了。在老一代人死光之前,有些事情拖不得啊。

“……於光州置淮寧軍,割光、申、壽、安、黃、蘄六州爲屬郡。比因折嗣倫葉贊元勳,克宣丕績,用獎濟師之效,遂行割地之權。今命帥得人,疇庸有秩,其淮寧軍額宜停。其光、申、壽三州,卻還河南道收管。”

這是正式下令罷廢淮西鎮。

折嗣倫沒有反抗,這讓邵樹德很滿意。折家,還是可靠的,也沒有犯渾。

與之相比,諸葛仲方就差遠了。聽聞最近在西城又吃了一次敗仗,損兵三千餘人,諸葛仲方終於想要入朝了。

這蠢貨!

邵樹德決定給他最後一次機會。樞密副使肯定沒有了,給個新朝爵位養起來算了,還了當年諸葛大帥的知遇之恩。

“得讓中書省草擬一份罷廢山南西道藩鎮的敕書。”邵樹德想了想,將這事記下,準備稍後找宰相們商議。

山南西道諸屬州,部分可以劃入關內道。

山河相制,犬牙交錯,本來就是應有之意。老祖宗在行政區劃上的智慧,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接下來一連好幾份,都是有關修建紀功寺院的,大體上與邵樹德征戰生涯的關鍵性戰役有關。

比如在河清縣修建普濟寺,立紀功碑,以紀念邵樹德親督大軍,於此擊敗龐師古,挺進河陽。

這確實是一場關鍵性的戰役,但其實並沒有打贏,只是熬退了樑軍罷了,邵樹德微微有些尷尬。

再比如,在扶溝修建昭仁寺,紀念大破龐師古,殲滅樑軍主力。

等等。

邵樹德看了看,欣然同意,吩咐正在那裡發呆的皇后御筆硃批。

國朝是有這個傳統的,太宗就有紀功寺院七座,即紀念對宋老生之戰的普濟寺,以及昭仁寺(薛舉)、慈雲寺(宋金剛)、弘濟寺(劉武周)、等慈寺(竇建德)、昭覺寺(王世充)、昭福寺(劉黑闥)。

寺廟位於戰場之上,一則立碑紀功,二則祭祀陣亡將士,還是有意義的。

最後一份:《平泗州給復德音》。

“……棄德崇奸,窮兵黷武,戰士疲勞於力役,蒸民耗竭其膏腴……親提組練,徑掃氛妖,振已墜之皇綱,殄偷安之寇孽……”

泗州理所臨淮縣剛剛被李唐賓率衆克復。歷經數月苦戰,非常不容易,傷亡也很大。

此地克下,泗州便只差兩城了。目前李唐賓已揮師東向,徑奔漣水縣而去。淮賊主力不敢北上,守軍心膽俱喪,克之不難。

給復,就是免稅的意思。泗州生靈塗炭,打下來後免稅是應有之意。

“好!都是好消息。”邵樹德心下大慰。

打完漣水,他準備整編龍驤軍了。老規矩,與各部抽調人員互換,左右龍驤軍成爲第八支禁軍。

這支部隊,最早源於朱全忠後期招募訓練的新兵,到現在差不多也接近六年時間了。打的仗不少,說他們是老兵並不爲過,忠心也經過了證明,有資格成爲禁軍了。

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1102章 待賓館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114章 屠夫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十七章 道路第1227章 內情第1214章 名城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六十二章 車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談談兵法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五十二章 撤!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963章 南北衙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1127章 演練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1112章 大至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一章 機會第一章 調查(一)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一章 二月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071章 滾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986章 梳子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960章 火熱第1245章 長夏第四十章 會蕭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六章 辦法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三十章 憂慮第1310章 驚聞第1287章 後宮第五十章 夾擊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三章 生意人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十九章 開刀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1027章 心思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
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1102章 待賓館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114章 屠夫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十七章 道路第1227章 內情第1214章 名城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六十二章 車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談談兵法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五十二章 撤!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963章 南北衙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1127章 演練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1112章 大至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一章 機會第一章 調查(一)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一章 二月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071章 滾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986章 梳子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960章 火熱第1245章 長夏第四十章 會蕭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六章 辦法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三十章 憂慮第1310章 驚聞第1287章 後宮第五十章 夾擊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三章 生意人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十九章 開刀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1027章 心思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