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追襲

第975章 追襲

晉軍撤退的動靜不小,很快就被夏軍斥候發現了。

關開閏、夏三木當機立斷,揀選了三千人馬,攻斷後的帳前、神捷二軍,賊軍謹守營寨,進攻以失敗告終。

帳前軍目前還有四千步騎,神捷軍尚餘三千七百兵,並不比大寧城的夏軍少多少。

十七日,之前掉隊的一千五百黑矟軍聚集了起來,收復馬鬥關,進佔永和縣,從側翼威脅晉軍。

同日,經略軍、黑矟軍再度發起進攻,敵帳前軍已在前一天晚上撤退,獨留神捷軍三千餘人斷後。

激戰半日,賊軍大潰。

黑矟軍都虞候馬嗣勳率部追擊,斬首千餘。不料樂極生悲,在繼續追擊的過程中上頭了,中伏而還,損失慘重。馬嗣勳中了數箭,身負重傷。

這麼一來,大夥也不敢追了。

十八日,盧懷忠親率武威軍右廂一萬二千餘人抵達大寧,同時也帶來了最新消息:他們吉昌以東的山林間抓獲晉將李嗣弼,李承嗣仍然不見蹤影。

老盧在聽取彙報後,只點了點頭,沒發表什麼意見。

有組織的撤退和無組織的潰退,當然不是一回事。

地形複雜的山區的撤退和無遮無擋平原上的撤退,當然也不是一回事。

中伏,可以說是不小心,大意了,但難以避免。

如果處處小心謹慎,有時候就錯過了追殺的時機,這就只能靠主將的判斷力了。

“經略、黑矟二軍,還有多少人?”盧懷忠問道。

“還有六千五百餘人。”夏三木回道。

這是算上了之前掉隊的那一千五百人,還有在外放牧的數百輔兵。

“我部還有五千人。”關開閏答道。

但在大寧的只有三千。還有一千追剿殘敵中,五百在從仵城歸建的路上,五百騎兵留守龍門。

“嗯。”盧懷忠又點了點頭,仍然惜字如金。

武威、經略、黑矟三軍損失八千七百人左右,俘斬敵軍當在兩萬五千以上,或許更多。

當然,這個數據與康君立肯定是對不上的。因爲人家就沒把土團鄉夫當人,不把這些有刀槍,能守寨,會攻城的鄉勇算在己方軍隊數字之內。

李承嗣被圍之時,營寨內有晉兵一萬二千,構成爲匡霸等衙軍七千、慈隰鄉勇五千。突圍之時,還剩六千,最後全軍覆沒。這一仗,按照晉軍統計,他們只損失了七千,按照夏軍統計,他們斬首一萬二千,很正常的事情。因爲我確實面對面消滅了一萬二千人,憑什麼那五千鄉勇不算?人家不會射箭還是不會砍人?

“橫城有多少晉兵?”盧懷忠又問道。

“有兵萬餘。”夏三木回道。

這個數字不保準,因爲是拷訊俘虜得知的,也隨時可能變化。

“構成呢?”盧懷忠追問道。

所謂的“萬餘晉兵”,到底是萬餘衙軍,還是夾雜了州縣兵、蕃兵、鄉勇?

蕃兵有沒有軍號?有軍號就要慎重對待,沒軍號就是鄉勇。

鄉勇到底是河東諸州的鄉勇,還是慈隰強徵來的土團?

都是晉兵,但構成不一樣,戰鬥力會天差地別。

“不知。”夏三木老實說道。

盧懷忠沉默了一下。

這不怪他們工作不細,打探不到是正常的,是自己太苛求了。

不過到現在爲止,連康君立帶來的“四萬晉兵”的構成都不知道,也確實是一件頗爲惱人的事情。一個精銳衙兵是“晉兵”,一個臨時徵來的農民也是“晉兵”,搞不清楚,決策很不好做。

“殺敵三萬,誠爲大功。”沉默了一會後,盧懷忠終於張口了,順便又給將來的戰報注了點水分,只聽他說道:“多派人手,清剿賊軍斥候、伏兵。待赤水、效節及河中鄉勇趕至,再行北上。另,在慈隰二州徵五千土團。”

“遵命。”夏三木、關開閏二人一齊應道。

接下來的三天,主要是武威軍出動,他們以千人一股,分散在諸山間小道之中,清理賊人。

你別說,還真遇到了幾股藏身其中打算埋伏的晉人。雙方立刻爆發了短促激烈的戰鬥,晉人不敵退去。

武威軍還額外調了一個步軍指揮(2000人)、一個騎兵指揮(500人)繞道馬鬥關,與黑矟軍一千五百人匯合,開往隰州方向。

二十日,效節軍、赤水軍及河中鄉勇一萬八千餘人抵達大寧附近。

盧懷忠下令以效節軍右廂爲先鋒,各軍繼之,攻往橫城鎮。

******

康君立離開了隰州城。

戰局不利,他對守住隰州已不抱有太大希望。

橫城鎮還有五千餘人,主力是神捷軍。隰州還有六千餘,主力是帳前軍。突陣軍一部千餘騎在山間放牧,算是遊弋部隊。

其餘各部,一路北撤,至石樓、上平關一帶。

整個隰州戰局由帳前軍軍使石紹雍負責。

他不指望這裡能擋住夏軍多久,他只想持續消耗他們的銳氣,待其師老兵疲,就只能轉入防守,屆時選擇就多了。

因此,他給石紹雍的命令是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撤,但需盡力而爲。

康君立走後,石紹雍也有些慌張,他命令帳前軍士卒隨時做好撤退的準備,然後親身前往橫城鎮,帶去了搜刮到的少數豬羊,慰勞軍士。

此時的橫城鎮外,箭矢橫飛,刀光劍影,戰事正烈。

來自河中各縣的鄉勇硬着頭皮,輪番上衝。

他們是悲哀的,明明心中對夏人很不滿,卻不得不爲他們效力,消耗守軍的箭矢和精力。

當然守城的慈隰鄉勇也很悲哀,他們同樣對晉人不滿,卻也不得不爲他們守城廝殺。

炮灰在此碰撞,死傷無數。

盧懷忠攻城的節奏要比別人良心一些。基本是鄉勇攻一波,效節軍、赤水軍、武威軍繼之,輪換攻打。

二十三日一整天攻下來,鎮城的土牆就多處破損。

石紹雍大驚,加上有軍士來報,隰州西南出現夏軍身影,他匆匆離開了橫城鎮,趁着夜色返回了隰州。

突陣軍千餘騎與馬鬥關方向殺來的夏軍碰面,一陣廝殺之後,武威軍的一個騎軍指揮敗退。

但石紹雍聽聞之後,卻沒有絲毫的高興。

馬鬥關渡口向東至大寧,東北可至隰州,鬼知道那邊有沒有夏軍繼續增援過來。

他不敢怠慢,令人至隰州西南的常安塬下寨,多布旌旗,以爲疑兵,讓夏人短時間內摸不清頭腦。

同時將城內物資趁夜運走,免得撤退時拖累速度。

二十四日的橫城鎮又是一天激戰,通往隰州的大道之上,已經有三三兩兩的晉兵北逃——多爲慈隰鄉勇。

“軍使,該撤了。”幕僚們神色焦急,不住地勸道。

“突陣軍何在?”石紹雍問道。

“有夏賊繞道山間小路,突陣軍去堵截了。”幕僚回道。

“媽的,四處漏風的防線。”石紹雍罵了一句。

罵完後,眉頭又皺了起來。

他不是不勇猛,不是不敢打,但匡霸、飛騰、銀胡簶、萬勝等軍完蛋之後,大軍士氣受挫,康都頭都不想打了,留下他們斷後,消磨夏軍銳氣,寄希望反敗爲勝。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也很爲難。

帳前軍一旦損失殆盡,怎麼補兵?會不會賦閒回家?這是個問題。

“神捷軍怎麼辦?”石紹雍突然問道。

橫城鎮就不該守,或者守也得有個嚴密點的體系。夏軍從西南方向繞道,直奔隰州而來,這已經到了橫城鎮後方,當初馬鬥關是誰主張輕易放棄的?呃,好像是康君立。

罷了,罷了,事已至此,沒什麼好說的了。

“軍使,神捷軍怕是沒辦法了。”幕僚誠實地答道:“他們被粘住了,想退沒那麼簡單。但咱們還有機會,管不了那麼多了。晉王帳下那麼多兵馬,早年叱吒風雲的部隊,而今還剩幾支?”

大順元年,晉王在晉陽閱兵,當時參與校閱的有義兒、左營、右營、決勝、橫衝、突陣、親騎、突騎、飛騎、五院、雄威、廳直、萬勝、匡霸、馬前直等十餘支部隊。

十年過去了,這些軍隊起碼有一半沒了。不是消耗掉了,而是被改編成了別的部伍。

想當年,左營、右營、廳直、馬前直可都是響噹噹的一線主力,如今是帳前、拱衛、匡衛、保衛等軍挑大樑。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每一次改編,都有人上有人下,大家都看在眼裡。

“唉,想好好打仗都不行。”石紹雍唏噓不已,神色看起來非常感傷。

幕僚微微低頭,靜等主公做決定。

“遣人沿路多佈疑陣,多張旌旗,多設戰鼓。”石紹雍做出了決定,斷然道:“神捷軍一旦潰退,這些疑兵如果能起作用,多少能挽回一些敗兵。另者,讓突陣軍別急着跑,至石樓縣南的山谷中設伏,多少阻遏一下敵軍。”

慈隰地形這麼複雜,不設伏可惜了。即便不成功,也能延緩追兵的腳步,讓他們停頓下來,花費時間清理兩側的山塬或密林,這就能起很大作用了。

“軍使已經仁至義盡了。”幕僚一聽,立刻讚道。

二十五日一大早,帳前軍並慈隰鄉勇六千餘人倉皇北顧,一路往石樓方向竄去。

當天下午,堅守了三天的橫城鎮告破,晉兵潰不成軍,黑壓壓地向北涌去。

經略軍又是充當先鋒,追擊不休。

第二日巳時,他們攻佔了幾乎空無一人的隰州城。

打仗打的就是一口氣,此時局勢那麼好,自然要追殺到底了。

而正當他們休息完畢,想繼續北上之時,盧懷忠卻以經略軍苦戰疲憊爲由,勒令停兵,同時讓效節軍右廂兩千餘人充當先鋒,向北追襲。

第1122章 錢氏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1097章 求封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048章 一天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一章 關津第973章 加速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四十章 拉攏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1318章 入晉陽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1070章 歸期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三章 好友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1170章 康福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六章 監軍使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1171章 吃魚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249章 組畫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1008章 共贏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022章 朝會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1167章 賞雪第996章 掃潢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四章 兵諫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十二章 破襲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章 調查(四)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十五章 百態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三十章 路子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1014章 巡撫使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1029章 不適應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八十四章 慕闍第十六章 合圍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二十二章 處境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
第1122章 錢氏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1097章 求封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048章 一天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一章 關津第973章 加速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四十章 拉攏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1318章 入晉陽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1070章 歸期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三章 好友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1170章 康福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六章 監軍使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1171章 吃魚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249章 組畫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1008章 共贏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022章 朝會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1167章 賞雪第996章 掃潢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四章 兵諫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十二章 破襲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章 調查(四)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十五章 百態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三十章 路子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1014章 巡撫使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1029章 不適應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八十四章 慕闍第十六章 合圍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二十二章 處境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