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

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

戍天曆34年八月,北方戰事再度發生變化。僞貫那邊雖然兵馬衰弱,數萬大軍都是強制徵招而來的役農,正兒八經甲士們都養不全上千人,鎮獸更是一點都沒有,望恆宗等仙家們都收回投資,不再對雍州,星州兩地渤王麾下大軍中的弟子們贈送坐騎。

但就是如此,僞貫渤王舉着清君側名義開始舉兵進犯大爻肅州之地。

僞貫舉動與沙洲地區昊國的攻勢產生了配合。僞貫開始攻伐帝國西部的邊境,數座城池被攻陷,幾萬軍民被擄走到西域。揹負玉簡的靈禽們來來往往。

西部邊境被攻破之前,大爻邊軍朝着朝廷多次發送求援信件。但是昊國在北邊,讓大爻沒法分散注意力。朝廷老成持重的大臣們,在爭論不休中,最終未往西邊派出援兵。

作爲武飛的宣衝對這一幕,不由想起了歷史書上記載了很多次的情況。當東方王朝在一線戰役中被拖住時,是沒有功夫應對其他變局。

武飛回憶起那一路上的流民們,以及各路驛站中瞞報的情況。已經能夠想象出,這些方向上的酷吏們,對各家各戶踹家破門的徵收了

國土太大了,朝着任何一個戰線派兵,沿途的補給搜尋成本,會榨乾這個方向的穩定性。

例如現在渤王叛亂,要派遣一支能夠打贏的部隊,搜刮補給的難度就會變大;而搜刮過多,北方其他區域生變的概率會增多。

現如今北方的起義軍已經被鎮壓,對於大爻朝廷來說,代價就是,不少叛亂後的州府已經被平叛的大軍給節度(軍管)了。然而大爻那些軍中隊督們哪懂得治理,就食時,還是和土匪一樣到各處去借糧。

中央朝廷實質性失去了對戰亂衝突區域的郡縣制管理能力,進而倒退成封建。授予軍將節制地方軍事財政的大權,爲該地區直接責任人。

東方歷史上,上層結構就是這樣,反覆在“大一統”和“封建制”之間上坡下坡,一次次碾死看不清“車往哪開”的倒黴蛋,直到科技進步到鐵路時代,脫離中央的地方封建才被徹底按下去。

…作業本的記錄…

宣衝:維持郡縣制的最基礎條件之一,是中樞能夠拿的出足夠的資源,保有軍事裁決“被定下王化範圍內”地方矛盾的實力。

宣衝:對待邊境不能擅動兵戈,但一旦要伐,就一定要衝過去絕其根源。

這也就是幾年前,自己在結束南疆戰役的過程中,親自進行“邊界勘探”工作的重要性。“軍事裁決”的成本是需要控制。

在邊界線內全面加強經濟政治文化控制;至於邊界線外,在我征服的大軍離開後,是否不臣,我也沒有徵伐的義務。

對於那些被險峻山隘擋在國土之外的藩屬們來說,我國力有餘可以來揍你一頓,國力不足你自立爲王,我也無所謂。

但等我有空了,會問一問你爲什麼沒來朝貢!

武飛是通過精確計算,把維持“王化”的成本限定在雍雞關將軍府承受的範圍內。南疆百族們挨的打,都是武飛打的。

如果將南疆的“王化”維持工作,換成幾千裡之外,戍帝在神都隔着好幾重官僚體系來運作的話,成本就會倍增十幾倍。

宣衝是通過這樣的成本計算,主動參與到“推行王化”的體系中,發揮必不可少作用。以良好“工作表現”與戍帝達成交易,讓其在權力體系上對自己進行封建。

宣衝選擇這條路線的根本在於,戍帝是能夠講通道理的;而不是那種生於深宮,養於婦人手中的傻逼皇帝。只認一紙命令,不認成本。

話說,如果是昏聵皇帝會怎麼操作?即邊疆穩定後立刻把打下這片江山的片區經理(封疆大吏)給踢了,換上自家人(兒子受封親王)來代理這片區域的資源。(二十一世紀不少公司就復現這樣的操作。某些生來就含有金湯匙的人秉持着這類邏輯,並且認爲無不合理的地方。)

現在宣衝(武飛)的偏將軍的身份是沒有動。武撼巒的鎮南將軍的身份也是沒有動。

戍帝在把武飛調回來的時候,沒有進行“明升暗降”;將軍的封號仍然在西南方向,沒有其他任何增加任命的動作。

戍帝所有“忠誠”測試,都在宣衝能夠忍受的範圍內。

相對而言,戍帝在北方方向上,卻沒有這麼做。一個個命令教唆當地世家和大軍相互鬥爭。

武飛:這可能是那些兵家們還沒學會做一個“封建領主”,也無法調和自己和地方的矛盾,要是像糊裱匠那樣將地方軍事和政治完美調和,老妖婆也不敢教唆。

戍帝和這些將軍們鬥來鬥去,只是苦了百姓;沒有人對他們負責,兵匪和酷吏輪流上場壓榨。,以至於流民們逃亡。

…朽而不倒…

“嗯,這不對勁啊?”宣衝在記筆記時突然疑惑起來:“大爻立國五千載,國體上有如此多引爆點,不會代代都是明君,到底是怎麼維持的呢?前面類似危機,也應該發生過啊。難道有什麼額外的力量?”

系統:這個問題目前是超綱的。本屆歷史課,你無需分析的“大爻歷史體系外的要素”;你只需要實踐你的歷史經驗總結即可。“

宣衝立刻敏感起來:”嗯,看來真的是有額外力量,在干涉這裡的歷史,對吧!“

系統沒有作答。

宣衝連忙聯想到了自己學習“兵家”時,第一次練手的“竹二州”。那裡在幾十年前發生過一次“共合”事件,在發展到能動員十萬人叛亂的程度時,並沒有烈火燎原一樣擴展起來,而是很快就被撲滅。

根據“安全局”相關資料總結,當時的“共合”一方是大力推進了水力工坊機械,並且能夠在山上打出“火井”也就是天然氣井進行鍛造。

當時武飛分析過原因:大爻這個王朝能夠調來“巨獸”“金人”,以及弓箭附魔等“魔法”技術轟滅那個穿越者不成熟的技術萌芽。——並且沾沾自喜,自己足夠苟。慢慢的囤積兵器。纔不會在科技沒滿級的時候,招惹未知要素。

但是現在想起來,當初的穿越者是真的“過於自大”導致失了手嗎?

宣衝擔憂“自己在這個世界做事,一步一步接近自己認爲的目標時,也遭遇未知要素,導致自己所有計算全盤一場空”。並且心中起了踟躕。

系統跳出了彈窗鼓勵道:”你目前的學分兌換,可以應對問題。請好好學習,不要在課堂上跑題。“——隨後系統頓了頓:”至少在不要在這節課跑題。“

宣衝:”嗯,其他課,能夠?“

系統:”數學課,理化,自然科學、語文,體育等課程,都會有相關作業供你來解題。學習要一步一步來,不要好高騖遠。“

宣衝:”嗯,這節課什麼時候下課?“

在問到這個問題時,武飛感覺到了系統格外不爽。但系統還是給了一個回答。

系統彈窗上,標註了四十五個小沙漏,現在已經倒空了十八個小沙漏了。

宣衝還想問一些問題,系統:”上課時間,不要問什麼時候下課。“

對話結束了,雖然困惑還沒有解決,但是“不安”消失了。系統隱隱中透露出了一個“保障”,這個保障可以遏制“歷史意外”,只要認真上課就行了。

…天空中邪月正在被拉扯,預備着進行新一輪合併…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

在大爻都城中,官至持金吾的武飛,還是接受了戍帝給予的編練新軍的任務。——畢竟作爲要成爲駙馬的人,屬於外戚陣營,應當爲皇帝做一兩件事情。

關於練兵,戍帝採納了武飛的建議,即,從縴夫隊伍中招納士兵,但是用人方面,戍帝塞給了武飛的一個名單,這些都是勳貴。一共是二十來人。 對此,武飛的迴應是,名單上至少要“兩百人”,因爲自己要篩除掉七成。並且自己還要寫信從家中那兒要來二十人。

戍帝允了。

經過先前對渤郡叛亂剿滅失敗後的功虧一潰,戍帝雖然不說,但已經清楚湛盧軍等京師已經糜爛了。知曉,如果送過去勳貴子弟不進行一輪篩選,以及讓外師新血來鞭策,那麼還是兵熊熊一窩。故,默許了武飛的條件。

武飛這邊呢:如果真的要完全杜絕朝廷的勳貴進入新軍,那是不可能;戍帝要的新軍,首先是“可信”,其次纔是“有戰鬥力”。——武飛是知曉其底線,也進行了妥協。並且卡在了戍帝的邊界線內,儘可能索要更多權力。

然而武飛還有個要求就是,索要了大爻都城的東市,作爲新軍的防區!並在東北方向上一塊多條河流交通臨近的空地區域,劃出一塊地修建營房,武飛將此地命名爲小站。

無他,東市內運河流量足夠大,這裡“油水”多。可以養軍。這也就是宣衝讓武俱往等義子們去查那兒的出貨量情況。當時東市的那些幫派們,沒把剛剛上任的金吾衛當一回事,所以下面市井商販們毫無戒心的將一些基礎信息全部透露給了武俱往他們。

爻都幫派們消息很靈通,知曉武飛獲得任命後就會把武飛情報,放到黑市中賣給不缺銀子的人。而整個東市的消息靈通之輩都會對武飛這個外來戶提防。

屆時武飛要是再想要得到任何有關東市的消息就難了。

尤其是武飛在練兵觸犯到一些人利益的時候,其各家關係都會上場,連街邊苦力都會被提前威脅東市的任何人不得和武飛這邊有深入交流。

…現在卑鄙的外鄉人登場了…

在小站的哨場上,穿着鮮亮的軍官團,帶領着穿着黑色牲口服裝,縴夫轉行的兵丁們,在哨兵場上站立。

穿着鮮亮的是外戚勳貴,幾天前還吊兒郎當的,但自從被武飛一下子踢走三分之一後,留下來的都是能服從命令的。

而這些願意服從命令的,武飛也都都一一對話過,瞭解到他們都是家族中庶出子。畢竟大爻更高層也都揣測到了戍帝的用意,這支新編部隊是拉出去用的。簡而言之,是上戰場,有一定風險。所以沒有把嫡子拉上來。

在搞明白這些願意留下來的傢伙的成分後,武飛就沒有要求他們和縴夫出身的兵丁們一起同吃同住。

武飛:畢竟他們現在僅存的上進心,就是未來有朝一日在家族內能夠躍遷,你不能一上來就讓他們先體會到階層下降的感覺。

所以軍中必須進行嚴格的等級制度安排,軍官有着單獨伙食體系,單獨的營帳安排。

當然武飛本人等級制必須是最高,在校場上親手揍趴下了十五個挑事刺頭後,武飛奠定了自己老大位置,相對於武恆羽的怪胎,宣衝是打不過,但是對於這幫子沒上過戰場新兵蛋子,在被武飛煞氣晃了心神後,就被放倒,用馬鞭勒住脖頸窒息暈過去了。

在最後勒暈了一個叫做李孝榮的大個子後,武飛看着剩餘的人嘲諷道:諸位欠我幾個人頭了?——這些出身貴胄的傢伙們,自此放棄了和武飛暴躁的路線。

在壓制住了這幫傢伙後,武飛反倒是把挑戰者們給記住了,重點關注他們表現,在他們稍微服從後,立刻讚歎後,將軍法管理權下放給他們。快速的打拉這一波。無外乎就是畫餅:好好幹,陛下在看着你,在我這保你們能打出一片自己的天。

我飛:雖然古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在統治階層內的拓展應用就是“不是不服從管理,但是你不能像管賤民那樣管我。”

所以,武飛在訓練這波從朝廷送過來的勳貴士官時,其訓練體系和處罰體系,和大頭兵是截然不同。而恰恰如此,訓練持續下去了。

在操場上,一個士官被武飛懲戒做了二十個俯臥撐後,緊接着他對其手下大頭兵們進行了一百個俯臥撐的懲罰。

這就是武飛給這些勳貴們的權限,自己不會越級懲戒大頭兵,而懲戒大頭兵的權限是他們的。

武飛:不要搞什麼平等和諧,現在快速形成戰鬥力的方式,就是士官們把操典給迅速掌握了,只要能快速掌握,這特選等級是應該的。

…宣衝:訓練帝國主義部隊有帝國主義法子…

隨着操場上的步操進行時。

武飛對前來看練兵成果的黃門順口進行索要:“一支軍隊要維持戰鬥力,必須要有上進心。而激發上進心,則是要準備好對應賞賜。”

宮中來的黃門原本對這步操很滿意,但是在聽到武飛又要索要,微微一頓,對武飛提醒道:“將軍,陛下對你隆恩甚厚。你還需自勉。”

顯然是覺得,武飛三番五次的朝着戍帝要這要那,可能是會把戍帝的耐心給消耗掉了。

然而武飛裝作是沒聽懂,其實也沒必要辯解,因爲雙方不是同一類人,想不到一塊去。

黃門是奴僕思想了;奴僕認命了,認爲自己一切都是帝王給的,故自身覺得自己沒資格索要,索要的越多,就越遠離陛下,

而武飛這是“士人”思想,現在不是自己朝着皇帝索要,而是給皇帝辦事情,辦事情沒有資源是不行的,要的資源越多,辦的事情越多。

武飛:“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是我爲陛下計,賞賜要精打細算,才能支撐起來新軍規模;故,士官和普通軍士要分開賞罰。校尉那兒恩威夠了,但軍士這邊,我還需要陛下能多給予一些雨露。”

宣衝從兵法中找出了佐證進行勸說:“勳貴們出身的軍官們,現在上進所爭的是“簡在帝心”的前程。而從縴夫中招募的兵丁,如何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效勇是值得的呢!”(宣衝:李靖沒有傳給侯君集的一些東西,是有道理的)

黃門停頓了一下,詢問道:“將軍覺得要什麼,不妨明說。”

武飛張開嘴替東市軍子弟索要:“東市都尉的職位,以及一些特罰的權力。”

…視角來到天空宮殿上…

戍帝看着前來的黃門,細細的思索。

黃門見狀試探:“陛下,這南蠻子,不識禮術,奴去訓斥。”

戍帝:“沒讓你說話。”

隨後戍帝揮了揮手,黃門在一旁安靜待着,不過他自覺已經曉得了聖意了。

戍帝開始爻算,在爻算過程中,他掌心緊緊握着的那一抹熾紅色光,一直是在手心,沒有任何脫離,但是隨着爻算的劇烈,猛然爆發煞氣,還是讓戍帝掌心出現了灼傷。

戍帝皺了皺眉頭,微微握了握掌心,在確定“熾虹”沒有脫離還是很穩定後,雖然有一點點燙手。

掌握江山,如握荊棘;掌握賢才,如握燃炭。

在國家充裕時,是可以有選擇的不用;但是現在國勢窘迫,可不能因爲怕疼,就把到手可用的棋子給丟掉。

戍帝命令一旁人擬定旨意,隨後一旁玉璽懸浮,蓋上印章。

(本章完)

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81章 蚩尤兵?第88章 論功第29章 調虎離山第125章 上鉤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84章 行如風第54章 向南方略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21章 紮根第118章 可戰,不可戰第27章 出關,回關。第17章 龍裔歸來第39章 審訊戰俘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49章 四月同天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5章 腐蝕變異第71章 聖降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9章 星光下奔跑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46章 選材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第82章 檢點兵馬第20章 挑燈寫作業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63章 天下大亂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23章 破關第47章 勇與智第13章 繁榮下血腥第6章 守營第51章 收穫滿滿的出關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36章 灰飛煙滅與畢方火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136章 洛鎮大捷,望關興嘆第59章 開礦和試探進攻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95章 選賢歸南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41章 抓獵鬼車第41章 抓獵鬼車第30章 跟腳紮實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120章 戰鼓擂第12章 操心之責第78章 進取第84章 行如風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45章 忠勇體國第86章 趁其不備第85章 運動戰第17章 龍裔歸來第86章 趁其不備第51章 收穫滿滿的出關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124章 雍水第二戰第74章 邊界勘定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17章 龍裔歸來第89章 浱水之戰。第65章 軍分南北第127章 “入,展,取”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80章 南域來客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79章 爲君之道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27章 出關,回關。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4章 對待異族第29章 調虎離山第35章 謀守和鬥法第15章 腐蝕變異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34章 龍裔們的困境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95章 選賢歸南第25章 離火第38章 “詭”與“人心”第109章 瞪誰,誰懷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3章 繁榮下血腥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
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81章 蚩尤兵?第88章 論功第29章 調虎離山第125章 上鉤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84章 行如風第54章 向南方略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21章 紮根第118章 可戰,不可戰第27章 出關,回關。第17章 龍裔歸來第39章 審訊戰俘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49章 四月同天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5章 腐蝕變異第71章 聖降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9章 星光下奔跑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46章 選材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第82章 檢點兵馬第20章 挑燈寫作業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63章 天下大亂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23章 破關第47章 勇與智第13章 繁榮下血腥第6章 守營第51章 收穫滿滿的出關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36章 灰飛煙滅與畢方火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136章 洛鎮大捷,望關興嘆第59章 開礦和試探進攻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95章 選賢歸南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41章 抓獵鬼車第41章 抓獵鬼車第30章 跟腳紮實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120章 戰鼓擂第12章 操心之責第78章 進取第84章 行如風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45章 忠勇體國第86章 趁其不備第85章 運動戰第17章 龍裔歸來第86章 趁其不備第51章 收穫滿滿的出關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124章 雍水第二戰第74章 邊界勘定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17章 龍裔歸來第89章 浱水之戰。第65章 軍分南北第127章 “入,展,取”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80章 南域來客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79章 爲君之道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27章 出關,回關。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4章 對待異族第29章 調虎離山第35章 謀守和鬥法第15章 腐蝕變異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34章 龍裔們的困境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95章 選賢歸南第25章 離火第38章 “詭”與“人心”第109章 瞪誰,誰懷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3章 繁榮下血腥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