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對弈中“三子連殺”

最後一個戍天曆的年末,葫城中。返回此處的武飛咬着窩窩頭,看着土牆上高掛的北境地圖,以及顧首關的城防圖。

從36年末到37年,一年多時間裡,武飛和趙誠是死咬着對方,相互都沒有鬆懈。故,武飛已經發現趙誠離開顧首關了。

首先是龍裔把趙誠的旗子拔掉了;再者,武飛收買的貨郎、樵夫們入關後,城中士兵們原本的嚴謹度發生了變化。

舊軍體系中,沒有標準操典,將領換下後,很多命令會傳達不暢。

而趙誠和龍裔漸行漸遠,反倒是和武飛麾下士官體系相進步。

也就是說昊軍現在有兩個體系。並且差距會在未來越來越大,因爲趙誠要改什麼,昊國龍裔元老派系就要以捍衛“祖制”爲由來反對。

爲此武飛開始進一步試探,不斷朝着前沿堡壘運輸糧食,如果趙誠還在的話,其後線一定是有反應的。

然而顧首關內並沒有捕捉到南方物資調動的關鍵信息。

於是乎在十二月,武飛下達總動員命令,開始將黃玉城的餘糧朝着三個堡壘中集中。並且儘量向北組織軍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趙誠還在的話,必然會有所反應。

畢竟這一年來,雙方也是經過了多方較量,趙誠自己爲了防止武飛在海路上的偷襲,設置一連串的駐糧點,類似於武飛剛入行伍時的赤練山糧站。這些糧草據點有土牆,武飛隨後從海上出擊的小規模襲擾戰鬥,都被這些糧站防禦點擋住了。

當然趙誠爲了修建這些糧站據點,也損耗了不少從燕地徵調的勞役。

燕地的糧草本來就不足,然而不修也不行。就會被武飛全面放血。

趙誠在這場蹲坑局中,維持着糧站的穩定,也把昊軍折騰的夠嗆。

燕地一線守軍倉的昊軍人員,每日當值時,是徹夜不眠。糧草出入需有三道手續才能拿出來。畢竟武飛會騙城搞滲透。

但這在封建時代已經是極高的管理成本。時間一長便不可持久。趙誠一走,所有人都鬆懈下來了。

武飛這一年也吃過不少趙誠的虧,例如八月朝着據點補充糧食時,運輸一批糧草的部隊自以爲萬無一失,結果糧草被截,木牛流馬被對面搶過去了四輛。傷害不大,侮辱度極強。

武飛反查後,確定是沿途探子根據自己的運糧規律泄露機密,自此之後,武飛的糧草押送開始爲“出發時間”增加隨機變量。

具體操作:糧草車在抵達每一個據點,準備下一段路程時,先不定期停個幾個時辰再動,讓趙誠的“間”不確定糧草通過的具體時間。進而影響到那些偷襲者們的籌劃成本。

畢竟偷襲者早到了,也是冒着被巡邏隊發現的風險。

在偷襲這件事情上,具體操作是非常考驗策劃能力的。如果偷襲者能確定被偷襲者的具體行程時間,成功率高得不是一星半點。

武飛在運糧食制度上小小改動,徹底斷絕趙誠再次搞這一招的可能。

武飛和趙誠每次相互動手,似乎都能夠感覺到對面落子時候臉上凝重或者玩味的笑容。

十二月十二日,武飛對顧首關做了最後試探。

在早晨,武飛派遣了一支龍馬部隊,繞着飛過顧首關,做了一次耀武揚威的遊行,同時送了大蔥,生薑等南邊的調料,放在城牆腳下。且留了一封書信道:“北方苦寒,冬日啖火鍋,實乃人生一大快事,弟掛念兄,故送來此等辛香之物。”

武飛老爺送去的信件,看似是老饕之間書信,實則是套話。

根據武飛所瞭解到,那些個龍裔在文化上和大爻那些傳統北方蠻族不同,爲了減少身上不必要的雜氣,是極少食用牛羊肉,轉而食用魚蝦蚌等海產品。此外就是一些飛禽之類的生物。

然而活的魚蝦類食物難以保存,需要冰塊才能保存,這類貴族飲食不適合軍中。雞鴨活禽由於運輸處理的問題,也不適合供應大軍,大軍的肉食還得是豬羊。

辛香料適配於羊肉,羊肉會導致將士身上體味大。這也就是大爻所說的北方蠻族的腥羶味。這年頭可沒有沐浴露之類的,北方角皁都是稀罕物。現在可以確定顧首關肯定是有龍裔,這些生活細節,趙誠如果還在的話,一定會因爲和龍裔生活習慣相沖,進行一定闡述,並且不乏責備。

而如果回信內容顧左右而言他呢~

很快,武飛收到了回信,信件上的趙誠是很感謝武飛的惦記,但是最近家中孩兒出生,得回家看一看。不消幾日,就能返回。

在營地內,武飛捏着這封(人機回覆)信反覆地看了看,甚至研究了一下信紙,還有墨跡的氧化度。

這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回答。

在前線對峙帶上,武飛望着那“斯人已去”的關卡,表情很是感慨。

武飛知曉對面趙誠,也在熬自己,等待大爻新君來給自己一刀,但是昊國這個小國先給了他一刀。怎麼說呢,作爲“兵家”,武飛挺兔死狐悲的。

自己沒有在戰場上擊敗他,而是待機時間長把他解決了。

…大爻改元…

天佑歷1月25日,東市軍發起進攻,大軍分爲三路。

其中右路部隊是武恆羽從北路軍中帶來的精銳,足足三千人,由於要確保未來指揮權融會貫通,不少東市軍的士官將領們也在其中。

武飛對此分配的想法:這一戰是爲了讓這些鼻孔朝天的士官們瞭解一下,什麼是萬夫不當之勇,以便於武恆羽接下來能接手渤地軍事。

而左路則是武飛帶領,這是黃玉城攻城戰中選優出來的五千人,會同步圍上柳崗臺這個顧首關西部高地,以便於在武恆羽攀牆先登後,不讓火力從側面騷擾。

最後一路是繞後,部隊主要是趙獻忠整頓的兩千兵卒,任務是在虞鯉這位龍裔幫助下跨海作戰。

…顧首關的黎明靜悄悄…

在出兵前一天,守住關卡的龍裔黃濤,面對關卡上趙誠派系留守官員的勸誡:“應當屯水冰砌補充城防”,給予了駁斥。

黃濤的八字鬍微微一撇:“現在處於旱季,井中水源僅夠車馬用度,豈能竭澤乎?”

隨行的留守官員還想再勸,

黃濤則是將其趕出顧首關,讓其去西邊追隨趙誠了。

黃濤面對其餘同來的守將,官威十足地道:“還有誰不想在我麾下效力,請自去職。”

然而這個黃濤殺雞駭猴幾個時辰後,顧首關後線遭遇突襲;同樣是龍裔的劉洋同,即黃濤的好友,被爻軍方面陣斬了。

…後路先斷…

最先和守軍交戰的是虞鯉這一部兵馬,然而當她出現在戰場上,給龍裔的心理打擊要比兵法上打擊更大。

虞鯉化爲龍形,在海中推動波瀾讓船舶的航行非常穩,比起趙誠偷襲時一百來噸的快船。虞鯉用水波護送的這批重船,各個都是五百噸。其巨大的風帆,老遠就能從海岸線上看到了。

這些大船直接在如同水丘一樣的波浪中衝上岸邊,一點也都不怕擱淺,因爲虞鯉會用同樣的方法聚集水流,讓這些大船退回海水中。

上千爻軍就這樣刷刷登陸,昊國守將劉洋同原本還想帶着龍馬騎兵來打一波突襲。見到波浪涌巨船,下來一票人的場面後。當即回去守據點了。因此他第一時間沒有看到海中潛藏的虞鯉。

而虞鯉從龍形態化爲人形跳上天舟,指揮大軍朝着龍裔昊軍駐紮的土牆堡壘而來。

一排排三疊氣球吊裝的天舟,將炎霖火箭炮吊在三十丈的高空,進行一輪齊射。將牆壘炸出大量缺口。

在轟炸結束後,虞鯉從天舟上直接跳了下去,然後衆目睽睽之下,在天空雷霆閃爍中,從人形變成了碩大的鯉龍。龍裔衆多兵團們一時間還以爲是本方的守軍來了,直到等到登陸部隊全部上來後,且左右兩側展開包抄後,才意識到,這是敵軍。

劉洋同的部隊就這麼渾渾噩噩地反擊了。當虞鯉衝過來後,兩組共64人的鶴銃擡槍營,放着一輪輪空槍,因爲不知道該不該打擊這位能夠化形的龍裔;然而三丈的水球在他們頭頂上匯聚後,不斷化爲洪流掃蕩一百步範圍內的人馬時,他們沒有機會了。

當水球衝開了陣形後,騎兵衝了進來,趙獻忠也從天而降揮刀斬向劉洋同,這位龍裔最後被斬殺的時候,死不瞑目地看着虞鯉。

…正面亦如雷霆…

當天,武飛帶兵率先趕到柳崗臺,正拿着千里鏡望着遠方倉皇修築的壁壘。面對高臺上敵人,武飛這次帶來了非常多的炮彈。東市軍推出了牛車拉動的火炮,隨着炮聲響起,臺地上堆積簡易壁壘的昊軍在炮擊下一鬨而散。而炮彈也輕而易舉的將壁壘轟出了缺口。

隨後武飛算了一下敵人的情況,甩出旗,開始攻城的正常流程,火槍兵前壓。

高臺上昊天守軍們只能在長官的招呼下爬起來,舉着刀盾,在缺口處組成人牆阻攔。

但是啊,東市軍沒有直接壓上去,而是在五十步外進行了火槍齊射,一排齊射後,堵口的昊軍死傷慘重,就撤回到壁壘內了。武飛確定這是役農軍們,但他沒準備放過這些人,而是命令火炮準備,隨後調動甲士們踏步向前。

守臺的昊軍將領讓軍士們打起精神來,但就在他們穿着甲冑,在臺地防禦缺口附近埋伏,居高臨下的等待爻軍那頂着盾牌簇團的甲士們爬上來時。

爻軍這邊甲士們在鼓聲和煙花炸響的訊號中,立刻繞道退回來了。

同時爻軍的炮聲再度響起,一枚枚開花彈直接射到缺口處,彈丸在缺口處不斷炸開,鐵片如同暴風一樣洗禮着埋伏者。

缺口處昊軍們被爆破彈殺傷慘重,相互推搡想要躲入坑中,卻沒來得及躲避的昊軍伏屍,在掩體外層層疊疊地堆積。

如果昊軍將領看到爻軍陣列這邊,則會發現爻軍這兒的旗幟命令之頻繁,只有趙誠指揮方能與之一拼!

炮聲停歇,武飛再一次微操把兵壓上來,這時候昊軍無奈了再派人來到缺口,如同被耍猴一樣。

顯然昊軍害怕炮火,這次派遣幾個人來觀望,但這幾個人一冒頭,就被彈丸斃命了。因爲這次是爻軍的擡槍兵開的火。

被反覆捱打後,昊軍這邊只能用戰車裝滿土堵住缺口,而這些戰車堆滿土後立刻被炮彈轟壞了,顯然無法再繼續用了,這對他們轉移城中弩炮的能力是大幅度削減。

此時武飛並不急,因爲知曉這個柳崗臺地內有很多陷阱,自己打進去的代價太大,自己兵多,輪番在臺地前做出進攻姿態,引誘其投射兵器暴露,且消耗防守方有限精力。

武飛還在等武恆羽,現在臺地打得半殘已經夠了,內部昊軍無法支援顧首關。

而武恆羽那邊只要把顧首關衝下來,進入關卡內掌握山脈風水控制,柳崗臺地斷了水,就變成了死地。

臺地上守將是趙誠留的人,派遣了好幾撥使者,朝着三裡外的顧首關求救。

現在這位守將面色陰沉如鐵,他派出去的三波求援使者,終於有一個回來了,而身上中彈流血不止的信使只帶來一句話:“將軍(顧首關內黃濤)讓我們堅定守住。”

顧首關,黃濤看着西邊臺地周圍的武家大軍,嘆了一口氣對將士們說道:“諸位將士,我們得奮力一搏了。”

…晚霞充滿了血色壯麗。…

圍着臺地的軍營內,武飛正在看着沙盤上局勢,沙盤不再是統帥拿着刀劍在地上簡陋畫着地圖,而是根據參謀部在綜合“各個斥候”觀察測繪信息後所製作的。

武飛拿起了武恆羽的信件。武恆羽表示會帶着雲梯等裝備在兩天後到達,遂點頭。

武飛大軍開始紮營,這個紮營分爲四個大步驟,各個步驟的小隊都按命令行事。這個流程,在一年多時間內,武飛帶着大軍演練過八次,其中不乏對突發情況的推演。

這是參考了現代消防演習,哪怕理論背得再好,在火災時,人會慌亂,可能會發生從衆擁堵,會朝着一些看起來安全沒有火,但是其實是死路的地方擁堵。

宣衝的現代經驗:沒有人一上來就輕車熟路,尤其是大型行動,不演練的話,臨戰時,就是草臺班子。

武飛閱覽顧首關那邊內間傳來的訊息:大量小布條送到馬圈,一些騎兵開始用木炭將刀子燻黑的。

武飛也擡起頭看着晚霞,緩緩道:偷營?這道題我也預習了。

如果趙誠在的話,看到武飛這個營地部署,壓根就不會偷,但是趙誠不是不在嘛。

武飛在傍晚最後巡邏一次,對值班野戰小組進行查漏補缺,野戰小組蹲伏處幾步之外就是柵欄。

反夜襲小組們,在地面上每隔幾步,就打標記,各自行事,互不干擾。

如武飛所料,在當天晚上,就有顧首關敵騎出關,開始試圖趁着武飛紮營未穩試圖偷營。

要是沒有演練的話,大營夜間遇到騎兵,營地中各帳將士會在人心惶惶中,等待“不知道數量”的敵騎。

但是有了演練後,武飛分了三組人來招待這波人。並且這三組人在夜間有一套成體系的傳令體系。

到了子夜中,隨着爻軍斥候快速跑來,在營地外預留的木梆上急促敲了三下,且隔了十個呼吸後,再次急促敲擊三下,營地中立刻用同樣的木梆敲擊三下,兩次迴應後。

營地內外確定了,顧首關夜裡偷偷摸摸出來的人應當不超過兩三百人。

爻軍營地側面留好了暗門,這是爲準備好夜戰值班的幾個營隊進出準備的。

等到敵騎兵在營前時,這值班隊伍快速含枚急行,在營後面的必經之路埋伏。

這些黃濤麾下選出來的精銳騎兵,大晚上繞了一圈找不到破綻,結果反而遭到營地外第一組的一波弩箭急射,匆忙中三十餘騎落馬。慌不擇路跑回去。

而在跑回顧首關關門口不足百丈位置的時候,又被另一組爻軍給截了。爲什麼這夥人在昊軍出城時候不動手?因爲昊軍夜襲部隊出城時候士氣高。並且靠近城關,高聲呼喊會引來城中救援、

而回城時,先是在武飛營外面被暗算一波,垂頭喪氣無功而返,現在夜裡面急於回家,顯然忙中出亂。

在一個個絆馬繩被拉起來時,這些偷襲騎兵們恐懼中認爲周圍都是兵馬,倉皇朝着城頭亮着燈籠的顧首關跑去。

高臺上的守軍聽到自家部隊傳來聲音,露出燈火準備接應。

而第三支埋伏在城頭下面的爻軍弩手小隊,則順着昊軍城門火光照射下的人影進行了攢射,燈火直接熄滅。

於是乎黑燈瞎火的,城下這幫丟了馬偷襲者,在自己關口相互踐踏踩死幾十人。

如果黃濤和柳崗臺的守軍相互溝通好,這批偷襲守軍就能不回顧首關,直接奔臺地而去。當然臺地那邊,武飛還有手段。

…宣衝對這次昊軍夜襲的評價:勇氣可嘉,下次再來…

武飛白天后檢查了這些偷營的甲士,好傢伙,這三十一具都是身披着三重重甲,內穿皮甲、鎖子甲,外穿札甲,戴着精鐵頭盔。埋伏部隊用的是強弩,昨天晚上三隊兵馬共射了五百多支箭,這些屍首上平均插着七八支箭。

一旁負責埋伏的士官興奮講述:“其實若不是黑夜,這些甲士找準埋伏的方向衝上來,我這些弩兵們還真的打不過。”

奈何昨夜太黑,這些昊軍也看不清敵人在哪,且城門就在眼前,得到了回城的命令不敢戀戰。這纔有了這麼多中箭的倒黴蛋。

武飛拔出一個箭頭,放在鼻子前聞了聞,然後猛然拿得遠遠。——隨後對夜裡值班的營隊問道:“你們給箭頭上抹藥了?”

營隊嘻嘻哈哈說道:“是的大帥,弟兄們用的箭頭都是用金汁泡着的。”

武飛拍了拍他,詢問道:“夜裡值班規定,要枕着箭囊睡覺,現在值營那的味很大吧?(武飛知道,整個營房內,那騷臭味道和牛棚沒兩樣了)”

營隊得意洋洋地說道:“後來交班的兄弟正在罵呢。”

武飛笑罵道:“你們該罵,現在定下新規定,以後枕下的箭囊只能是正常箭,帶料的箭囊得懸掛在帳外左側五步的位置上。夜間集合時爾等輪着拿走各自箭囊。每個人白天得蒙着眼演練幾次,熟悉一下每個人的箭囊位置。”

面對這樣有忍耐力的行爲,武飛在今晚的功勳之外,爲參與埋伏的一百五十人,在原有功勳獎勵下,都再加1個功勳點。

一個功勳點相當於拿下敵人一個全甲戰士的功勳。嗯,類似於二十一世紀,步兵班組幹掉一輛坦克的功。在武飛這裡,一個功勳點能讓三代人享受軍田三十畝,三代內有五個名額,這個名額,能讓後人在縣吏的考覈中擇優加上二十分、府吏考覈中加五分。

武飛對身旁參謀人員:今天晚上的反伏擊,雖然幹掉敵人甲士總數不到七十人。但是他們在野戰中展現出勇於創新,大膽嘗試的精神,當重賞!

由於當面聽到,武飛給出額外賞賜後,這一隊聞金入睡的士兵們,頓時喜形於色,高呼:“將軍英明!”

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113章 被敲財第138章 西線崩潰第78章 進取第4章 對待異族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71章 聖降第37章 堵住,伏擊第66章 邪道行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148章 朝內和封疆之間裂隙第66章 邪道行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104章 天下之困第57章 給穿越者來點震撼教育第54章 向南方略第144章 職業選手之間的對峙第19章 一路猛打,另一路籌算。第120章 戰鼓擂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74章 邊界勘定第38章 “詭”與“人心”第43章 大軍紮營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6章 守營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25章 離火第5章 探路,殺伐第84章 行如風第120章 戰鼓擂第44章 依舊穩定的大爻江山第98章 臣道第75章 南靈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71章 聖降第87章 輕取重地第89章 浱水之戰。第66章 邪道行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24章 雍水第二戰第36章 灰飛煙滅與畢方火第25章 離火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64章 仙宗入世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43章 大軍紮營第2章 兵家傳承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第127章 “入,展,取”第38章 “詭”與“人心”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117章 效死第36章 灰飛煙滅與畢方火第117章 效死第93章 “毫無下限”的現代人第120章 戰鼓擂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3章 龍蛇將起第75章 南靈第117章 效死第104章 天下之困第9章 星光下奔跑第47章 勇與智第12章 操心之責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75章 南靈第66章 邪道行第113章 被敲財第87章 輕取重地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77章 幸運之城的幸運邂逅第44章 依舊穩定的大爻江山第11章 何爲“不仁”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147章 天佑?第15章 腐蝕變異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66章 邪道行第33章 節節阻擊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40章 白嫖系統的“漏洞”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54章 向南方略第68章 王業不偏安。第29章 調虎離山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39章 審訊戰俘第60章 提升技戰術第130章 威震北方
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113章 被敲財第138章 西線崩潰第78章 進取第4章 對待異族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71章 聖降第37章 堵住,伏擊第66章 邪道行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148章 朝內和封疆之間裂隙第66章 邪道行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104章 天下之困第57章 給穿越者來點震撼教育第54章 向南方略第144章 職業選手之間的對峙第19章 一路猛打,另一路籌算。第120章 戰鼓擂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74章 邊界勘定第38章 “詭”與“人心”第43章 大軍紮營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6章 守營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25章 離火第5章 探路,殺伐第84章 行如風第120章 戰鼓擂第44章 依舊穩定的大爻江山第98章 臣道第75章 南靈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71章 聖降第87章 輕取重地第89章 浱水之戰。第66章 邪道行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24章 雍水第二戰第36章 灰飛煙滅與畢方火第25章 離火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64章 仙宗入世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43章 大軍紮營第2章 兵家傳承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第127章 “入,展,取”第38章 “詭”與“人心”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117章 效死第36章 灰飛煙滅與畢方火第117章 效死第93章 “毫無下限”的現代人第120章 戰鼓擂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3章 龍蛇將起第75章 南靈第117章 效死第104章 天下之困第9章 星光下奔跑第47章 勇與智第12章 操心之責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75章 南靈第66章 邪道行第113章 被敲財第87章 輕取重地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77章 幸運之城的幸運邂逅第44章 依舊穩定的大爻江山第11章 何爲“不仁”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147章 天佑?第15章 腐蝕變異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66章 邪道行第33章 節節阻擊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40章 白嫖系統的“漏洞”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54章 向南方略第68章 王業不偏安。第29章 調虎離山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39章 審訊戰俘第60章 提升技戰術第130章 威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