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朝內和封疆之間裂隙

戍帝駕崩的消息正式來到渤郡,對各方對自己的拳拳期盼,武飛也捧場做戲,來一把行爲藝術。

在土臺前,衆多父老和將士們環繞中,武飛一邊上香,一邊口不擇言的哭喊。。

“先帝啊,您英明神武,對俺有知遇之恩啊!你咋就突然就沒了呢!十萬大軍崩盤你特麼都能逃出來,並且在各路諸侯擁護下是一路順利回到爻都,怎麼在爻都,您就突然?!”武飛不顧體面,捶胸頓足。大量紙錢隨風飄揚。

武飛是沒有文采,就算讓幕僚寫出文章也無法香飄萬家。行爲藝術嘛,就是要“出彩”。

當然周圍文士是絕不會將武飛粗鄙之言如實記錄,他們只會傳武小雀對戍帝的駕崩,傷心欲絕,言辭囫圇不清。

至於各方想什麼?武小雀門清。無外乎是自己受到戍帝提拔,現在先帝意外身亡,手握重兵應當有所表示。

當然也就哭一哭就得了。真的要遂某些野心家的願望,愣頭青一樣去爻都戳新帝,那是不可能的。這一份哭戲傳到爻都,是要提醒爻都新帝得快點來安撫自己。

武飛:“只要我守住遵守基本法,你還能真的把我給貶了嘛?”

周王,哦,靈帝現在自己在朝中都焦頭爛額,也不想找我開團。

至於東市軍在這場事變中的損失——宣衝:“嘖嘖,東市軍那幫原本想着成爲天子肱骨重臣的士官們,現在他們這一份血酬被速旺一黨扣了,關我屁事。反正軍隊組織我都訓練出來了。”

現在武飛覆盤戍帝的操作,確定木星語是戍帝替代自己的關鍵。

武飛領着東市軍的衆多士官們在外立功,但是回朝廷領賞,戍帝顯然是並不想讓武飛來做。他是想換木星語來操作,以便於收回軍權。

但木星語直接死在了事變中,而被周王一黨安上個叛亂名義,搞得現在東市軍只能以自己爲核心,盤在渤地。

武飛這邊雙腿踉踉蹌蹌着被軍士們擡下來,踉蹌中精準避開了路上馬糞。

兩日後大爻諸侯都瞭解到了,武飛在渤地的行爲藝術表演,於是乎都頗有戰略定力的等待着,然而也就等着。

…鴿子扇動翅膀,來回飛…

在一片鹽鹼地上,武飛正看一片田野。這片田野收割了一批土豆模樣的東西,一旁小作坊中正在榨取熬煮加工。

武飛對這東西很看重,這是從昊天界帶來的特殊作物,其產出的不是能吃的東西,而是橡膠。即現在昊天一方各種天舟氣囊的核心材料,當然也是蒸汽機的密封環。

這東西高產得和土豆一樣,地下塊莖有百分之十的出膠概率。

渤地這邊,隨着昊國那邊匠人逃過來,帶回來“硫磺和精碳粉末窯燒”的技術後,武飛對這場“東西方交流”……呸,“跨星球交流”給了一份積極的評價。

公輸望對這種材料已經有很多關鍵運用,例如給所有木流牛馬的機械足和關節都安上相應材料,降低磨損。

話說公輸望在知道這東西后是搖頭嘆息,這是感慨,徒子徒孫們又投機取巧了。

傀儡機關術,陰陽屬性木材爻算組合是相當關鍵,即木頭關節處理不嚴格,稍微膨脹一點,機關傀儡結構就報廢;而插入這些處理後的膠件後,整個木頭機關穩定度提高了,其緩衝作用讓木頭和木頭之間,木材爻算處理就不用那麼嚴格。

公輸望作爲一個傳統派,是看不得徒子徒孫們未來在手藝上得過且過,不上進。

話說武飛可不管這些匠人精神,只聽明白了一句“技術上默認加工誤差值能夠變大”遂問道:“也就說,能量產了?”

在得到公輸望對此事無奈的肯定後,遂,武飛在渤地開始種植,並且把苗苗送到老家去。

而在渤郡官道上,一批批商隊朝着南方彭澤而去。自從武恆羽出現在自己南方後,武飛把大洞天路線給利用上了。

宣衝對天地的感知力比一般人強,隨着邪月一波波旋渦流暢的落在大地上,這個世界開始靈氣復甦,而鬼神之力也越來越多,天地中也出現了許多能夠跨越千里的洞天,而凡間氣血旺盛者,也能產生武氣了。

…陣營分割線…

顧首關這邊,趙誠等來了大爻的崩盤,是如釋重負的。隔着顧首關兩相對峙,是他出山以來,最考驗耐心的蹲坑對峙。

武飛有着與自身年齡不相稱的沉穩。這讓趙誠在驚歎之餘,惺惺相惜。

但這一次他沒有乘機給武飛勸降,因爲相互書信了這麼長時間,趙誠也算是知曉武飛的性格,先前的通信中,他知曉武飛看懂了他捧殺的用心。

要論“心思縝密”,武飛是勝過了大部分同等年齡的武將。而在看透用心後,沒有“破口大罵”地自證清白,反而有理有據用手段回饋,這是有那麼一份英雄之姿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趙誠“玩手段”,武飛也讓他更不好過。

當初武飛送來大鼎時,趙誠就感覺到昊國那些龍裔對自己的防備更加加深了。當然,這樣的防備也促進他提拔的那些裨將們,能順從朝堂對自己的猜忌,撤離燕地。

趙誠預感到,自己現在趁着大爻內部有問題吃癟,給武飛送上勸降書,保不準會收到更損的迴應。

趙誠猜的沒錯,如果他這時候來勸降,武飛心裡已經藏好預案了:會反過來勸進。

武飛那寫好的信件上會強調:大家都是大爻人,你是英雄,咱服你,咱願意降你,但不願意臣昊國。咱們一起幹?

在這一點上,武飛的滑稽表演讓大爻那邊會嘻嘻哈哈,畢竟沒人會相信武飛會投降趙誠。

這就相當於超級大國的官僚,好好的官不當了跑去給二流國家的官僚打工一樣。但是昊國龍裔們則笑不起來。

雙方作爲武將,都朝着對面地盤上派遣了“間”,也都知道雙方敏感神經。

同樣的棋,武飛下的或許不如趙誠好,但能看懂趙誠的棋譜。

不像先前,趙誠落子時,那些個武將都不清楚哪兒被下了黑手。

…武飛黑手也不少…

另一邊,沙洲的昊王看着趙誠的啓奏,冷哼一聲。奏疏上說再等個半年,最多兩年,大爻會出現將相不和,屆時渤郡的守軍士氣低迷,則可以一戰而下。

顯然,他對趙誠這樣信誓旦旦即將獲取大功的奏報,感覺到不舒服。他對浦娥看重趙誠,有一種說不明道不清的“嫉妒”。

此時一旁臣子顯然是看到這一切,於是乎不那麼“妒賢嫉能”地勸解道:“陛下,若是真的讓大將軍精練部曲,自然是可以獲勝,如此大功,還請大王封將軍爲趙公。”

此言一出,朝堂議論紛紛。其實昊國朝堂上最不放心趙誠的,其實不是昊王;因爲昊王知曉,浦娥能夠控制住這位大將軍。

大將軍哪怕再強,暫時也不會廢了自己。

而最不放心趙誠的,則是趙誠同類那些宿將們。趙誠的權力擴大,直接對他們產生競爭。

正如同李廣這一系,在看到衛青和霍去病這一系比自己更有能力的大將崛起時,是如臨大敵的。

這些先前“不小心”被武飛偷襲成功的昊天將軍們,現在已經形成了“失敗者”聯盟,不斷提醒昊王,讓昊王對趙誠在軍中聲威巨盛也是恐懼。

於是乎昊王現在下了詔書,讓浦娥從顧首關離開,同時派遣多位龍裔將領,去東部聽趙誠調遣。

…歷史作業…

宣衝:根據歷史經驗,小國難以封上將。

因爲軍功血勞是最大功勞,隨着上將能力越大,在一場重大勝利後,需要調和“血勞血酬”的難度也就越大。

而小國內部的權力核心,長期適配於內部“局域網”的利益,沒法處理廣域網(天下)的劃分。當將軍打天下時,將軍論功行賞,不符合“局域網”內部派系平衡時,進而產生將和君不和。

這個公式幾乎適用於所有案例,少數逃出這個公式的個例,都是歷史傳唱經典,例如諸葛丞相,關羽等,這都是劉備給予這些上將們,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殊遇。畢竟不要江山都要爲兄弟報仇的這種私交,在兩千年帝制中只此一例。

而更多情況則是趙奢和趙國,廉頗和趙國,李牧和趙國,姜維和蜀國這類情況。其實到了現代也一樣,在中東那個疙瘩,一旦出現了一個反米的鐵腕強人,都是能被米猶精準獵殺,這背後都是小勢力忌憚“上將”。

所以啊,開國大功,必須得是創業之主自己就是上將,例如劉邦和李世民這種。劉秀都不敢太過重用耿弇。

宣衝“盒”了趙誠一年,都沒有“盒”出任何結果,於是放棄這種“術”。

轉而開始進行“道”上的總結。

宣衝歸納歷史認爲:趙誠現在的情況,就是“小國奉上將”。

現如今趙誠已經好幾次爲昊國內部立下滔天功勞,昊國內部的權利卻無法分潤給趙誠相匹的功勞。

宣衝:“就算趙誠足夠忠心,就如同戀愛腦上頭一樣,至死不渝;他手下呢,也都跟着戀愛腦上頭,不爲了前程,只要當狗?”

反觀武飛在這方面,雖然經歷靈帝繼位後的提防,但還是有優勢。哪怕大爻再怎麼昏了頭,頂層高度壟斷權力,但是靈帝迫於各方壓力,也都要漏下來一些名器授於各方。

而自己只需要按住麾下的浮躁,將軍心穩定,慢慢地等就行了。

哦,雖然大爻新帝對東市軍刻薄,但是他不只是對東市軍一家刻薄啊。各方都在看着大爻新帝的那幫“十常侍”,在上面自娛自樂呢,最終到底是誰急呢?

…諸侯們分不到功勞,都在指望一個傻兒跳出來鬧,但武飛不傻…

爻都中,在正南邊的離宮中,靈帝正在臥榻上享受美人服務。這時速旺則邁着小碎步進來,在帳外跪候。

在帷幔內是溫柔鄉,帷幔外玉階上,速旺諂媚地送上了他們處理的朝事,其中有一封在最上面,即涉及有人密告“武飛在渤地串聯各方,意圖謀反”的奏疏。

靈帝見到這一幕,在裡面的歡快驟然停了,彷彿是被燙了,立刻屏退美女,手掀開帷幔,問道:“武飛反了?”

語氣看似平靜,但其實是有點慌的;不單單是,武飛的麾下兵馬精良,更是因爲東市軍和爻都的不少權貴家族都有內應,當然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沒底,天命只融入半截,時刻提示他得位不正。

靈帝招來暗衛得知,他那好幾個皇弟,現在都在蠢蠢欲動。

靈帝難得認真起來,速旺本以爲是很輕鬆的勸說,這一次他感覺到了天威的壓制。

速旺:“還沒有,但是根據秘報,臣有十足把握,武飛他們在謀反,臣建議應當扣押其家人。”

“不可!”靈帝擺了擺手,否認了這個說法。他閉上眼睛,揉了揉自己酒色過度的腦子,調動腦力思考了一番,然後恢復了幾分王者姿態,瞥了一眼自己這位近臣:“你是想打擊異己?”

速旺:“臣,臣絕無此意,臣一切都是爲了我大爻江山社稷計。“

靈帝身上王者壓力越來越重,宮殿中火焰也被壓得黯淡幾分。

不過想了想,靈帝還是收攏自己怒氣,緩緩道:”渤地的將士這些年,爲國征戰,勞苦功高,本就該賞賜,奈何遭遇國喪,朕傷心過度,有所疏忽。“

靈帝發出了自己第一道旨意。肯定了武飛在邊疆作戰,忠於先帝忠於大爻的正確性,然後就是啓動了封侯。

很顯然,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靈帝現在還不想麾下有所叛亂。

至於速旺清洗東市軍在爻都的勢力?呵呵,東市軍在爻都內的確是有不少財貨、商鋪。軍中將官的家人們也都在爻都內,但武飛本人在爻都內嘛!——兩袖清風。

至於霞盛公主和武飛的婚約?“什麼婚約?”霞盛:“先帝沒有下達過這個旨意哦。”

靈帝現在腦子從酒色麻痹中跳出來後,驟然發現,王朝對這麼一個強悍武將,是沒有任何實質性利害拿捏的。而這個爛攤子,恰恰是他自己搞出來的!

在宮廷中反覆踱步一番後,他在自己旨意中稍微加了一些內容。

…冊封快馬加班朝着北方傳去…

六日後,靈帝傳來大分封的消息,要分封各地將士們。各地的將領們歡欣鼓舞。

宣衝則清楚:“新帝身邊那些常侍集團,是控制不住各地反對的壓力了。”

然而在這分封之前,更吸引天下人注意的是,靈帝先落實了渤地武氏兄弟的分封。

這兩個封號分別爲勞廣縣侯和撫嶺縣侯。欽差分別在兩個大營宣旨後離開,而武飛和武恆羽也都紛紛領旨謝恩,接受靈帝的安撫。

這讓天下明白,暫時指望武飛跳第一波反,然後牽連武恆羽下場,是不可能的了。

爻都內司徒的府邸中,司徒凝視着山河圖(仿)上渤地處扼腕且嘆息:武源常並非忠義之士!

不過呢,司徒府上,一個叫做即掩的年輕文臣發現了細節。武家兩兄弟的封地采邑似乎是岔開的。一個是在渤地,一個卻是在浱地。而武飛封地在浱地。

即掩遂道:速旺一黨對東市軍並不放心,我們還有機會。

…武恆羽和武飛大營現在是分隔開來的…

受封后,武飛南去武恆羽的大營。

在營中,武恆羽已經在等着了,看到武飛入帳,笑着道:“勞廣侯來了。”

武飛頓了頓,知曉他在吐槽,反脣相譏:“撫嶺侯好興致啊!”隨後自顧自搬了個案,從武恆羽拼桌,然後提了一個支踵坐下來。一旁士兵幕僚們紛紛出去,將位置留給武家兩兄弟。

一旁的虞鯉要倒酒,武飛:“不用,我一杯倒。”

遂對武恆羽道:“我兩軍要合營了。”

武恆羽點了點頭。

武飛:“雙方士官要輪換,協調指揮。”

武恆羽看了看酒杯後,還是點了點頭。

武飛:“你得做好功課,準備接手東市軍。”

武恆羽拿起酒杯的手停頓,然後放下:“你把部隊交給我?”(這是他剛剛默不作聲的關鍵,因爲兵馬合併後以誰爲主?)

武飛把一旁銅器中蒸熟了的饅頭放在碗裡,同時拿刀切開給裡面夾滿肉。

“新帝給我的封地在浱地,你的封地在渤地,所以這裡是以你爲主的。”

武恆羽把武飛塞好的肉夾饃,搶過來,咬了一口,對手上空空如也的武飛道:“所以你就這麼回去了?”

武飛也不惱怒,又拿了一塊饅頭,也不塞肉,咬一口饅頭,吃一口肉。

武飛擠出微笑:“我早就想家了。”

武恆羽看着武飛感慨道:“東市軍是你的心血。”

武飛無所謂擺了擺手:“肉都在自家鍋裡面,讓你、給你不都是一樣的嗎?更何況,我讓你不止一次了。”

武恆羽啪一下把肉夾饃摔回了武飛碗裡:“我搶你的了?”

武飛愣了愣,把肉夾饃撿回來:“不吃也不要浪費糧食。”

隨後武飛頓了頓:“回頭把你我的事情都安排好;走你的大洞天,我們回南邊一趟,去見一見伯父。畢竟你我之間的事情,一直都是伯父做主的,得讓他老人家知道。”

武恆羽看着狼吞虎嚥不挑食的武飛,深深嘆了一口氣。——原本他麾下將士們是膈應的,因爲武恆羽的封地是在渤地。而兵家在一個區域內,只能有一個頭。

但武飛這反應讓武恆羽有些複雜,一直以來,都是武飛主動退讓,解決兄弟倆可能出現的問題。

第125章 上鉤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12章 操心之責第82章 檢點兵馬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第108章 與流民同行第94章 戡亂成功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68章 王業不偏安。第29章 調虎離山第21章 紮根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143章 派系養成第149章 各回各家第17章 龍裔歸來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第95章 選賢歸南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73章 離火現第99章 宗法制度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118章 可戰,不可戰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109章 瞪誰,誰懷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145章 戍帝的最後第73章 離火現第25章 離火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91章 邪妄第122章 小馬過河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5章 探路,殺伐第143章 派系養成第17章 龍裔歸來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139章 朝局震動,新舊第60章 提升技戰術第75章 南靈第18章 領軍第140章 迎駕第36章 灰飛煙滅與畢方火第113章 被敲財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150章 對弈中“三子連殺”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147章 天佑?第137章 與龍同行第12章 操心之責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71章 聖降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83章 征戰與娶妻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71章 聖降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71章 聖降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136章 洛鎮大捷,望關興嘆第64章 仙宗入世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3章 龍蛇將起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57章 給穿越者來點震撼教育第110章 入京第113章 被敲財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49章 各回各家第139章 朝局震動,新舊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90章 拉鋸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29章 調虎離山第6章 守營第71章 聖降第134章 龍裔們的困境第2章 兵家傳承第25章 離火第122章 小馬過河第55章 “兵家”斷檔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63章 天下大亂第33章 節節阻擊第140章 迎駕第87章 輕取重地第49章 四月同天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91章 邪妄第87章 輕取重地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23章 破關第89章 浱水之戰。第148章 朝內和封疆之間裂隙第132章 渤郡勢變
第125章 上鉤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12章 操心之責第82章 檢點兵馬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第108章 與流民同行第94章 戡亂成功第132章 渤郡勢變第68章 王業不偏安。第29章 調虎離山第21章 紮根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143章 派系養成第149章 各回各家第17章 龍裔歸來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115章 額外的歷史要素第95章 選賢歸南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73章 離火現第99章 宗法制度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118章 可戰,不可戰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109章 瞪誰,誰懷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145章 戍帝的最後第73章 離火現第25章 離火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91章 邪妄第122章 小馬過河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5章 探路,殺伐第143章 派系養成第17章 龍裔歸來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139章 朝局震動,新舊第60章 提升技戰術第75章 南靈第18章 領軍第140章 迎駕第36章 灰飛煙滅與畢方火第113章 被敲財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150章 對弈中“三子連殺”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147章 天佑?第137章 與龍同行第12章 操心之責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71章 聖降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83章 征戰與娶妻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71章 聖降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71章 聖降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136章 洛鎮大捷,望關興嘆第64章 仙宗入世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3章 龍蛇將起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57章 給穿越者來點震撼教育第110章 入京第113章 被敲財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49章 各回各家第139章 朝局震動,新舊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90章 拉鋸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29章 調虎離山第6章 守營第71章 聖降第134章 龍裔們的困境第2章 兵家傳承第25章 離火第122章 小馬過河第55章 “兵家”斷檔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63章 天下大亂第33章 節節阻擊第140章 迎駕第87章 輕取重地第49章 四月同天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91章 邪妄第87章 輕取重地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23章 破關第89章 浱水之戰。第148章 朝內和封疆之間裂隙第132章 渤郡勢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