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

表弟,你看我的這一手怎麼樣?」朱高熾得意洋洋道,他走到了徐景昌旁邊,一把拉過椅子坐了上去,還得意洋洋翹起了二郎腿。

「趙王那邊是你授意的?」

「沒錯,老三不敢不聽我的。」朱高熾嘿嘿笑道:「我讓胡儼收集了這一年來,邸報上的種種疏漏,比如造謠的,誇大其詞的,無中生有的,攻訐朝臣的……我存了整整一個箱子,那小子逃不出我的手心。」

徐景昌瞪大眼睛,到底沒有說什麼……朱高熾這個貨,還挺記仇的,所謂大胖子都是小心眼,誠不欺我!

「推舉吳山,把我拉下水,也是殿下的意思了唄?」

「不!」朱高熾義正詞嚴,警告徐景昌道:「你可不要胡說啊,我沒有拉你下水……咱們倆本就是一條船上的,要和衷共濟,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你懂不?」

徐景昌直接賞他一個大白眼,「我說你現在這麼着急進攻儒家,否定孔孟之道,有足夠的的把握嗎?」

朱高熾搖頭,「這種事情,誰敢說有足夠的把握?不過我盤算着。這事情我肯定做不成的,必須仰仗父皇,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明白,就是趁着陛下在位,儘量向前推。等你登基了,只說遵照父命就行了,你可真是個大孝子啊!」

「多謝誇獎。」朱高熾毫不猶豫道。

朱高熾大笑,「賢弟的手藝自然是無話可說,我親自去請解學士。」

罷了,懶得跟他廢話。

吳山感嘆道:「不一樣了,屬實是不一樣了。只是我還有些擔憂,這套東西,能推得下去嗎?萬一有人反對怎麼辦?」

建文帝和他親信重臣鼓搗出來的新政,完全是復辟舊制,最大的證據,就是方孝孺鼓搗的井田。

這一套東西,已經伴隨着趙宋滅亡,徹底斷絕,建文帝他們倒行逆施,還試圖爲死去的東西招魂,陛下身爲太祖皇帝之子,藩王之首,遵照皇明祖訓,起兵靖難,捍衛大明江山,祖宗道統,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不得不說,

這套道理到現在,徐景昌都表示幾乎無懈可擊……反正比起處處彆扭的殿興有福好多了。

朱高熾大笑,「沒錯,我就是這麼想的,這就是填進去的第一樣東西。」

徐景昌笑道:「那是自然,沒準還是大功臣。」

他們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才繼續聊了起來。

朱高熾笑道:「反正有父皇在,我纔不怕。」

「這也是多虧了賢弟的功勞,解學士認爲大明的正統在於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在於重興了漢人江山。」

「忠?」

徐景昌道:「只此一句,就否定了儒家的天命觀,解縉的膽子着實不小。」

原來解縉認爲,所謂建文新政,其實是舊儒復辟,要推翻太祖法度……而當今陛下,奉天靖難,是維護太祖之制,理所當然,至孝至公。

….

沒有多大一會兒,解縉隨着朱高熾來了,一起過來的還有吳山。

朱高熾咧嘴苦笑,說得容易,你知道爲了得出這個結論,解縉付出了多大的心血不?

國初的時候,朱元璋大約有兩個選擇,要麼承襲韓宋正統,要麼就接受大元正統……小明王一死,宋濂等人鼓搗出來殿興有福。

徐景昌徹底認輸了,而接下來這一部分,卻是又讓徐景昌吃了一驚,不由得拍腿驚呼,「解縉真是人才!」

徐景昌哼道:「我可不是給你準備的,你不過是撿了個便宜而已。」

朱高熾點頭,「沒錯,孔夫子講究仁政,解學士認爲大明的核心,應該是忠!」

朱高熾更是喜滋滋的,「表弟,有了這套東西,父皇最大的心病,總算是解決了。」

徐景昌看到這裡,已經是五體投地了,解縉不愧是大才子,這個敏銳程度簡直絕了!

在儒家的綱常之中,朱棣奉天靖難,說破大天,也是叔父奪了侄子的帝位,以小宗並了大宗……哪怕前面不斷在說建文帝破壞太祖法度,他手下都是女幹佞賊臣……但是靖難都是以下犯上的行爲,很難解釋清楚。

太祖皇帝起兵討元,渡長江,統一南方,驅大兵,北趕元朝,光復燕雲舊地,恢復漢家天下,至此爲止,太祖皇帝恢復了自三代以來,直至南宋斷絕的天命。

「對,忠君報國,以大明爲先。」朱高熾揮舞拳頭道。

朱高熾笑嘻嘻道:「其實也沒有完全否定,他的意思是天心人意,要合二爲一才行。趙宋就是太沒有出息了,纔不配掌握天命。」

「我說表弟,你這手藝當真是絕了,御膳房完全比不上你啊!」

朱元璋也就無奈認了,雖然事後他也反應過來,覺得不對勁兒,但始終也突破不了,就被限制住了。

但是伴隨着破解儒家天命觀,重新認識大明開國的意義,靖難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徐景昌連連點頭,心情大好……「這樣吧,我親自下廚,做幾個菜,把解學士請過來,咱們再仔細聊聊。」

「你現在準備怎麼樣了?」

雖然只是個雛形,但是卻讓朱高熾眼前一亮。

解縉也嘆道:「到了這一步,我是有死無活,只有豁出命去,把事情辦成,不然我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

解縉忙道:「我可不敢居功,其實這裡面有不少東西都是定國公所講,我也不過是貪天之功罷了。」

這套體系是從大明正統開始的。

解縉連連點頭,「定國公真是一語道破,我也想了不少……比如孔夫子說父母在不遠游,千百年延續下來,就成了反對對外開拓的理由,陛下提議下西洋,只能靠着鄭公公去辦,朝堂之上,不論文武,竟然沒人能挺身而出,真是大明的悲哀!」

朱高熾也道:「沒錯,現在就可以按照徐欽所講,他說天下財有定數,這個天下包括海外。身爲大明之臣,爲國謀財,天經地義吧?凡是去海外尋找財富,並且有所成就的,都能得到賞賜,朝廷不吝加官進爵。」

….

聽他這麼說,解縉和吳山也連忙夾了一個獅子頭,加起來就四個,別讓這貨都給吃了。

徐景昌笑道:「確實,但現在這套東西還是空的,需要往裡面塞東西。」

吳山看得目瞪口呆,口水都流出來了,「大人,您今天可下了血本啊!」

徐景昌也弄好了十八道菜,全都擺在了桌上,還有洪武年間的窖藏美酒。

朱高熾努力瞪大眼睛,「什麼怎麼樣?」

吳山也放下了筷子,驚訝道:「這麼說以前流落蠻夷之地,視爲天朝棄民的人,或許還是大明的功臣?」

不用問啊,一定是朱元璋了。

但是到了解縉這裡,他直接講,夏商周秦漢隋唐,一脈傳承的天命,斷於趙宋之手,是朱元璋重拾了天命,這下子等於說老朱比肩大禹了。

這回徐景昌舊事重提,解縉挖空心思,終於突破了傳統的儒家桎梏……解縉認爲南宋滅亡,漢統衰亡,天命斷絕。

他夾起了一個獅子頭,吭哧咬下去,香甜豐潤的味道,簡直難以形容。

徐景昌點頭,「沒錯,理所當然,就應該是這樣。」

趙宋不配持有天命,那天命歸誰了呢?

「可現在我們有了新的東西,以大明利

益爲先,也大明百姓爲先……再去處置對外事務,立刻順暢起來,我們身爲大明臣子,捍衛大明利益,理所當然!」

真是愧不能及!

「妙啊!」

朱高熾坐下來,滿不在乎道:「我可不管誰的功勞,先填飽肚子再說。」

這個提法不敢說石破天驚,也差不多了……他否定了儒家那種一脈相承,天命唯一的觀點。

徐景昌更無語了,我這是誇你啊?

徐景昌笑道:「有反對是必然的,而且阻力會非常大,不過你們害怕嗎?」

看到了這裡,徐景昌都有點五體投地了,不愧是大才子,是真會拍馬屁啊!

他最多也只敢說朱元璋建國,堪比秦始皇一統天下。

徐景昌稍微沉吟,「確實不錯,既然是忠於大明,那就需要捍衛大明利益……所以我們從國家利益出發,反對這種厚往薄來的朝貢貿易。」

朱高熾愣了一下,也點了點頭,畢竟他都知道的事情,徐景昌也很快就能知道……朱棣佈置了好長時間,解縉那邊總算鼓搗出來了一個新的東西。

天命不再是高高在上,天命也不是主導天下的最終力量……

徐景昌哼道:「你要是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怎麼敢貿然攻擊儒家,趕快說吧,咱們一起參詳。」

吳山笑嘻嘻道:「知道,這是給解學士準備的。」

徐景昌先說道:「過去我們用儒家的家國天下,仁義綱常……孔夫子講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結果我們就寧可吃虧,也要款待外邦使臣,哪怕吃虧了,想要扭轉,也會遇到重重阻力。」

徐景昌暗暗盤算,反正我有個國公爵位,大不了就在家裡頭閉門不出唄!

吳山:「……」

正在這時候,突然有人送來了消息,徐景昌接在手裡,大吃一驚,「有人衝在了咱們的前面了。」

幾個人往前湊了湊,只見上面赫然寫着,曲阜知縣袁綱,捉拿孔府家丁惡奴三百餘人!

這個小小的知縣,還真動手了。

(本章完)

青史盡成灰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八章 大寧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八章 大寧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