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姑姑

讓我厚道,讓我善良?

那我不厚道,不善良了?

我爹都不敢隨便教訓我,你這小崽子是要造反啊!

他怒火三千丈,自從輔佐朱棣靖難成功,朱高煦也膨脹了,覺得可以輕易拿捏一切,偏偏在徐景昌這裡碰了個釘子。

他咬着牙齒,怒火中燒道:“徐景昌,不妨告訴你小子,本王說出去的話,就必須辦到。我來不是和你商量,你答不答應,都是一樣的!徐輝祖死定了!”

這真是撕破臉皮,半點不客氣。

多說一句,都是浪費唾沫。

“來人!”

徐景昌厲聲大吼。

一句話,從外面涌進來四名家將。

朱高煦在四年靖難之間積攢的殺氣,在這幾位從屍山血海裡面爬出來的老卒面前,還真不夠看的。

“新喪之家,不留外客!”

徐景昌直接下逐客令。

爲首的徐義立刻伸出手,混不在意朱高煦的身份,低吼道:“請!”

朱高煦氣得冷笑,“好啊,徐景昌,真有你的,放心,我說到做到,你就等着吧!”

說完,朱高煦狠狠一跺腳,黑着臉離去。

王寧怔了怔,意味深長看了眼徐景昌,彷彿在說你怎麼那麼不懂事?他重重嘆息,這徐家是完了,連漢王都敢得罪,這不是找死嗎,隨後也跟着搖頭離去。

等這倆人消失,徐景昌長長出口氣……儘管他不願意得罪朱高煦,畢竟朱高煦是朱棣目前最喜歡的兒子,軍中勢力龐大,但如果非要讓他選,毫無疑問,肯定要站在朱大胖這一邊。

這也怪朱高煦太過囂張,非要強人所難。

只不過徐景昌也沒有料到,朱高煦剛走不久,突然傳來了消息,一隊錦衣衛衝進了徐府正堂,捉拿徐輝祖的幾個兒子,押送去了大牢。

徐景昌雖然也是住在徐府,但他的院子其實是徐增壽成年之後,在原來徐府東邊又買下的一塊地,額外擴建的。

這一次錦衣衛就沒有搭理徐景昌,直接去徐家抓人了。

不用問,一定是朱高煦授意的,徐景昌的奉勸,人家是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徐義悲憤道:“公子,這幫錦衣衛的鷹犬也太猖狂了,敢隨便闖咱們府邸,徐家的臉面都丟光了。還有消息,國公原本在江北領兵,也被人押解回京,打入死牢。咱們徐家幾時受到過這種委屈,公子你倒是說句話啊!”

徐景昌冷着臉,朱高煦已經用行動證明了,他不是單純的威逼利誘,而是有着全盤的謀劃,不然憑着徐家的地位,誰敢輕易登門?

這可不是姑表兄弟吵架那麼簡單,必須小心應付。

徐景昌思忖不語,徐義越發不解,他本以爲憑着前面徐景昌教訓朱高煦的情形,此時一定會挺身而出,仗義執言,把人救下來,哪知道居然是默然無聲,那可是骨肉至親!

半晌,這個老家將昂起頭,看了看牆上掛着的弓,喃喃道:“國公當初還教公子讀書識字,騎馬射箭,視如己出……”

徐景昌緩緩道:“你想說大伯對我很好,我不該見死不救?”

徐義一臉痛苦之色,搖頭道:“老奴不敢。”

徐景昌長嘆道:“我縱然想救,也要弄明白,人家打的什麼如意算盤。徐義,你坐下,咱們好好聊聊。”

徐義站立不動。

徐景昌起身,按着他坐在了自己的對面,語重心長道:“你老在徐家幾十年,經的多見的廣,

我現在身邊也沒有別人可以商量。也就能和你說兩句了。”

徐景昌輕嘆道:“你說說,朱高煦爲什麼要殺大伯?”

徐義依舊悲傷,低聲道:“老奴不知。”

徐景昌冷靜道:“我盤算了一下,他這麼幹,至少有三個目的。其一,大伯在靖難期間,領兵抗衡陛下的兵馬,將北軍弄得很難堪。朱高煦深受軍中將領擁戴,他誅殺大伯一家,正好籠絡靖難新貴,恰恰就是這幫人在支持他成爲儲君,投桃報李,理所當然。”

“其二,雖說太祖皇帝幾乎殺光了開國的淮西勳貴,但總還有兩大國公留了下來,一個是徐家的魏國公,一個是曹國公,李景隆那個廢物已經用過去四年證明了什麼叫爛泥扶不上牆,他就是一坨,誰也不會指望他庇護自己。如果除掉了大伯,淮西勳貴剩下的舊部,軍中的宿將,也就順理成章,落到了漢王手裡。到了那時候,就算陛下都不得不忌憚漢王幾分了。”

“至於其三,那就是誅殺魏國公本身了,畢竟是太祖封賞的世襲罔替的國公,又是勳貴之首,名聲赫赫,人盡皆知。弄死了大伯,正好確立他漢王的無上威風,他大哥可就不是對手了。”

就像很多權臣發展到了極致,都會廢立天子一樣。

廢誰立誰不重要,廢這個動作很重要。

一個人連天子都能廢,那權柄該是何等驚人!

同樣的道理,能廢了世襲罔替的國公,怎麼也是個儲君水平。

“所以說,漢王這一手確實厲害,他原本還打算拉上我。如果我答應了,此刻徐家就真成了他的嘍囉了。”徐景昌分析道。

徐義臉色一變再變,惶恐道:“公子,他,他這麼幹,就不顧忌皇后嗎?她和國公兄妹情深,斷然不會答應的。”

徐景昌搖了搖頭,“徐義,你說姑姑更喜歡哪個兒子?”

徐義道:“應該是大殿下,他敦厚老誠,孝順恭謹,國公以前也說他好。”

徐景昌點頭,哂笑道:“這就對了,反正姑姑也不會支持他,那又何必費力氣討好姑姑?更何況人家是母子,也壞不到哪裡去。你方纔說兄妹情深,可是四年大戰下來,還有多少情分,誰也說不好不是。”

徐義如遭雷擊,怔了良久,悽然道:“公子,你不跟漢王同流合污,固然明智。可你就眼睜睜看着國公一家丟了性命,不施以援手嗎?如果傳出去,只怕對公子名聲也不好。”

徐景昌微微頷首,“確實,這就落到我的身上了,大伯的生死,我管不了,更不能直接站出來,替他求情。畢竟我一個人,擋不住朱高煦,還有他背後的靖難新貴。得罪了這些人,咱們徐家以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這話是沒錯,但聽在徐義的耳朵裡,總覺得過於冰冷。

徐景昌很快把話拉了回來,“雖然得罪不起,但若是任由朱高煦胡來,他一定搶在姑姑進京之前,誅殺大伯一家。到時候他也會把我牽連進去,說是我有意加害大伯,那時候我就百口莫辯。就算能全身而退,也會落個救援不力,無能無用的名聲。一旦讓人看扁了,再想爬起來就難了。”

朱高煦說徐景昌答不答應都是一樣,還真不是吹牛皮。

“歸結起來,此刻能左右大伯生死的,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陛下,一個就是姑姑了。”徐景昌低聲道:“我現在就寫封信,把事情說明白了,請姑姑決斷。”

見徐景昌還是願意出手,徐義連忙抹了抹眼淚,取來紙筆。

徐景昌雖然繼承了記憶,但是讓他寫優美的駢文,他也沒有那個本事,乾脆大白話算了,反正徐家是將門武夫,用不着那麼在乎。

想到這裡,他就提筆開寫:

“姑姑啊,你家老爺們要殺你大哥,一個是你的丈夫,一個是你兄長,到底該怎麼辦,你可要說句話啊!還有,你二兒子要越過你大兒子,直接當儲君。正四處聯絡朝臣,還逼着小侄聯名,我不寫得罪你二兒子,寫了得罪你大兒子,你說我該怎麼辦?”

“姑姑啊,你二兒子也打算殺死他大舅,還有他大舅的孩子,來個斬草除根。我就想問問,姑姑你也姓徐,也是徐家出來的。能不能答應他這麼幹?我是管不了姑父和大伯的事情,但這幾個同輩,年紀也不大,無論如何,也不該死吧?我跟你二兒子吵了一架,結果他就想硬幹,大伯一家,已經被打入天牢了。你二兒子現在就有拿親大舅祭旗的念頭,將來會幹什麼,我都不敢想,更不敢問。”

“姑姑啊,小侄現在太可憐了,我爹剛死,大伯在死牢,偌大的徐家,就剩我一個人了。上沒有人遮風擋雨,下沒有心腹之人可以依靠,狼犬環視,誰都想算計我,我可怎麼辦纔好?你可是我親姑姑啊,快點想辦法,幫幫小侄,救小侄一命吧!小侄真的要撐不住了。”

徐景昌收筆,仔細瞧瞧,情緒飽滿,言之有物。

反正他是很滿意,趕快封起來。

“徐義,你能找人,儘快交給姑姑不?”

徐義點頭,“這個好辦,皇后身邊有咱們徐家出去的親信。都督這些年偷着和北軍聯絡, 送信的人也都在。”

徐增壽雖然沒有承襲魏國公爵位,但靠着徐達之子的身份,也升任左都督,他和朱棣暗中聯絡,送一封信,輕而易舉。

徐景昌點了點頭,卻又道:“那咱們能跟陛下身邊的人聯絡不?我現在尚在服喪期間,不好直接面君。”

徐義一愣,不知道徐景昌的打算,但還是答道:“以往有個叫馬和的公公時常來咱們家,現在他在陛下身邊很受寵,聽說還被賜姓鄭。”

鄭和!

徐景昌眼前一亮,“那太好了,你再安排人,去告訴鄭公公,讓他務必告訴陛下,我已經給姑姑寫信了。”

徐義一怔,隨後大驚,“公子,萬一走漏風聲,讓漢王知道,國公那裡怎麼辦?”

徐景昌沉吟片刻,搖頭長嘆,“身爲臣子,瞞着誰也不能瞞着陛下,如果因爲這一封信,引起陛下和姑姑的爭吵,夫妻不睦,到時候我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徐義一把年紀,也是人精。

給徐皇后寫信,那是救人。

把消息透露給朱棣,如果朱棣真想殺徐輝祖,就趁着徐皇后進京之前,果斷下手,快刀斬亂麻。

反正徐輝祖的生死,就係在你們夫妻感情上。

事情甩給了這兩口子,徐景昌算是徹底摘乾淨了。

不論如何,都跟他沒有一文錢干係。

徐義不得不佩服公子的心智,確實厲害。

只是從書房出來,立身臺階之上,覺得一陣寒意……公子確實一夜之間就長大了,但徐家也回不到從前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八章 大寧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
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八章 大寧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