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

讓老百姓吃得更好,長得更壯……這確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朱棣也喜歡身形魁梧的猛士,軍中漢子,都是如此。

如果天下人都能長得高高壯壯,屬實值得自豪。

“徐景昌,你還是在給朕灌迷魂湯,你的說法不對。”

徐景昌好奇道:“哪裡錯了?”

朱棣單手扶着膝蓋,想了想道,“也不能算錯,只是……這麼說吧,就算大明百姓都又高又壯,誰又會相信?你看啊,開疆拓土,多了那些疆域,史冊上面,能寫得清清楚楚,伱說的這些,又怎麼寫進史冊裡,怎麼讓人相信?”

徐景昌頓了頓,反問道:“陛下做事,就一定要得到千秋史筆的讚揚嗎?”

朱棣沉吟片刻,低聲輕嘆道:“朕總要證明自己啊!”

徐景昌笑了,“這事太容易了,簡直輕而易舉,手到擒來。”

朱棣大詫,“你怎麼弄?總不能挨個量身高吧?”

徐景昌大笑,“用不着,只要抽樣調查就夠了。”

朱棣還是不解,徐景昌也懶得廢話,直接部署下去……好在經過了這些年的積累,大明朝懂數學的人才,絕對不少,至少在應天城不算少。

很快徐景昌就拿到了一份結果……以應天和周圍爲藍本,各個年齡段,不同人員,身高、體重,甚至是年齡段分佈,全都被弄了出來。

各種表格數據,擺滿了書案。

“陛下,請過目吧!”

朱棣默默看着,每一份東西,都讓他感到頗爲新奇。

當他拿起一份表格,略看了幾眼,頓時眉頭緊皺。

“徐景昌,你這個嬰兒死亡率兩成五是什麼意思?難道說四個孩子裡面,就有一個會死?”

徐景昌點頭,“準確說是一歲以內死亡率有兩成五,事實上能順利長大成人的孩子,十個裡面,還不足七個。”

朱棣眉頭緊皺,“真的這麼少嗎?”

徐景昌道:“陛下不妨想想身邊。”

朱棣一時詫異,就說皇家,沒能順利長大,早早夭折的孩子,也是比比皆是,大傢伙都知道小孩子難以養活……連同孩子的母親在內,生育一次,就是創一道鬼門關。

徐皇后就是因爲連續生了幾個兒子,身體坐下了病根兒。

徐增壽那一波,一共是四個兄弟,也有一個早幺,活下來,長大的,只有七成五……至於徐景昌這一代,也有人死,其餘的勳貴之家,更是差不多。

如此算下來,兩成多的死亡率,一點也不誇張。

“你推究過原因嗎?”

徐景昌道:“這個目前看,大部分是缺醫少藥,也不知道如何照顧產婦嬰兒。還有一少部分,就是溺嬰,尤其是女孩居多。”

朱棣深吸口氣,咬了咬牙,“生下來的又給殺了,縱然是父母,也不能這樣!如果確實作惡,殺了也不爲過啊!”

徐景昌點頭,“陛下說的是,虎毒不食子,溺斃嬰兒,就是虎毒不如,殺了也是理所當然。只不過還有些事情不能忽視,那就是醫學的問題,這事情似乎可以請教周王。”

朱棣稍微一怔,笑道:“我那五弟在忙活什麼,可是有成果了?”

徐景昌笑道:“周王殿下編寫醫書,造福百姓,屬實幹了不少事情了。或許可以讓他幫忙,總結一些經驗,推廣天下。”

朱棣感嘆,“這麼一件事,就看得出來,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大明朝也遠非盛世,朕着實慚愧。”

徐景昌笑道:“陛下,能收集這些資料,並且着手改善,我大明已經遠超前朝了,臣有十足把握,大明朝未來可期,只會越來越好的。”

朱棣點了點頭,“你這個通政使,還是稱職的,往後多給朕送點這些東西,朕想更多瞭解這個國家。”

徐景昌欣然同意,就怕你不愛看,既然有心看,我保證讓你看個夠。

徐景昌回到了通政司,立刻着手佈置。

他認爲發展到了今天,該怎麼治國,就不能看誰說得更有道理……而是要看數據怎麼講了。

身爲通政使,他有必要,讓治理國家這件事,變得科學起來。

“你們幾位都聽明白了?如果聽懂了,咱們就分頭落實,儘快拿出結論,交到我這裡。”

在徐景昌面前,楊榮、楊士奇、楊溥、金幼孜、黃淮、胡廣、胡儼,七位學士,整齊坐定。

他們這幾位原本是翰林出身,被朱棣提拔到了內閣,後來又兼任通政司參議,最近升任左右通政,已經是步入了二三品大員的行列。

只是他們品級雖然上來了,但是手上權柄實在是沒法和六部九卿抗衡。

尤其是通政司,由於職能模糊,徐景昌固然能插手所有的事情,他們卻是不行。

可這一次徐景昌佈置任務之後,七個人的思路瞬間就清晰了。

他們每人盯着一部,針對各部政務的情況,進行全面檢討。

這種檢討可不只是考成法那種,而是從上到下,從裡往外,徹徹底底,進行考察。

七個人欣然領命,下去落實。

徐景昌翹着二郎腿,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對於能悄然增加權柄的事情,徐景昌一向不會拒絕……接下來就看誰要倒黴了。

很快結果就出來了,楊榮拿着一份詳細的報告,去拜見朱棣。

這一次可不是徐景昌乾的,而是楊榮提出來的。

“陛下,縱觀歷代,官吏俸祿如此之高,也是前所未有,如果不加以節制,臣只怕會動搖國本,損及大明根本。”

朱棣眉頭微皺,“你這話就過了吧,朕是知道的,現在大明百官的俸祿,比起唐宋還遠遠不如,尤其是宋朝,更是天差地遠啊。”

楊榮立刻搖頭,“陛下,根據臣的調查,似乎不是這樣。”

朱棣一時好奇,他乾脆讓楊榮坐在了對面,好好聊聊。

“陛下,以宋朝的宰執爲例,他們的俸祿屬實比大明朝同級別的官吏高,而且還高了不止一點半點。但是如果算到七品官吏,我大明的俸祿。就不比宋朝低,而且考慮到……吏部一再增加津貼,我們的俸祿要更高。”

朱棣大詫,什麼意思?

宋代公認的高薪,大明居然比宋代還高,這也太顛覆印象了?

“可有憑據?”

“陛下請看,這是臣多方查證的,我們一個七品京官,每月能拿到的俸祿加上津貼,折算下來,相當於一個普通工匠的十五倍!”楊榮又道:“京官的問題,還只是冰山一角,不值一提。地方上藩王的俸祿拿掉了,但是好幾個省份,繼續截留朝廷的錢糧。再有,寶鈔推行之後,本該消失的火耗,地方還在徵收,並且肆無忌憚,沒有停歇。如果認真算起來,我大明花在百官俸祿上的錢,只怕比大宋還要多上許多!”

楊榮一邊說着,一邊將他的調查整理結果,送到了朱棣面前。

朱棣是越看越皺眉,越看越心驚肉跳,這也太扯淡了!

“楊學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人就這麼貪得無厭,絲毫不知道收斂嗎?”朱棣握緊了拳頭,“當真是逼着朕大開殺戒啊!”

楊榮的心微微一動,他是存了興起大獄的心,如果陛下沒有動作,又如何打破死水一潭的朝局?

只是如何改革,又會按照什麼辦法調整,他一時也沒有思路。

……

“定國公,聽說左通政楊榮上書,提出了百官俸祿的弊端,你應該清楚吧?”蹇義淡淡道。

徐景昌立刻搖頭,“我不清楚,他們提交的只是個人報告,並非通政司意見……只是這麼多年了,你們手段就不能高明一點?讓俸祿看起來少一點支出。”

蹇義哼道:“你當年的辦法我們一直在用,就是把地方收入也算進來……可現在的問題是地方官吏給自己留的好處越來越多,我也是沒有辦法啊!”

徐景昌淡淡一笑,“是真的沒辦法?”

蹇義怔住,“定國公,地方上天高皇帝遠,我是真的有心無力,無論如何,你不該懷疑我的。”

徐景昌笑道:“我不是懷疑蹇天官,我是說啊,削減地方衙門的開支,就會威脅到在京官吏的安全……畢竟地方適用的辦法,放到朝堂,也是適用的。”

蹇義臉色微微變化,只見徐景昌繼續道:“我是說啊,假如,假如我當了吏部天官,我就會想辦法維護地方,讓他們亂七八糟的,繼續下去。”

“這就好比,地方衙門雖然腐爛,。但他們就像是一堆糞土,滋養着朝廷絢爛的花朵。”徐景昌笑着指了指蹇義,而後指着自己。

“如果算起來,你我就該是朝堂萬千花朵中的牡丹嘍?”

蹇義驟然變色,徐景昌已經挑明瞭,就是朝中官吏有意慫恿地方,放任他們腐爛下去,而不加以約束整頓。

這個罪名如果坐實了,那最差也是瀆職大罪。

蹇義不能不怕,“定國公剛剛的話實在是高擡了,如果定國公是朝廷牡丹,在下只能算是芍藥,芙蓉。”

徐景昌頓了頓,笑道:“天官這話讓我想起兩句詩啊,芍藥與君爲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是啊,有你定國公這朵牡丹,我們只能圍繞在你身邊,心甘情願,給你當陪襯了。

徐景昌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應下來了,該怎麼整頓地方,還望天官能夠配合。”

蹇義連忙點頭,“敢不從命!”

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
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