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

朱高煦出手,果斷拿下了景清。

“賢弟,抓到了,當真抓到了!”朱高煦如沐春風,如飲瓊漿,整個人飄飄蕩蕩,恍然羽化登仙。

智商不說,情商是真的上來了。

又一次想起了叫徐景昌賢弟。

“景清這個畜生暗中磨刀,攜帶利刃,意圖行刺。現在我已經把他拿下,回頭就去交給父皇,讓父皇把他挫骨揚灰了。”朱高煦喜滋滋道:“就憑這一次的功勞,前面的失誤全都能一筆勾銷,我又活了!”

徐景昌看着這個得意洋洋的傢伙,忍不住翻白眼。

“我說漢王殿下,就你這個狗肚子裝不了二兩酥油的勁兒,你活過來不還要死嗎?而且會死得更慘!”

被徐景昌痛罵,這一回朱高煦竟然沒有立刻震怒,而是擰着眉頭請教道:“賢弟,你有什麼話直說,哥這個腦子,一時還想不清楚。”

徐景昌嘆道:“我也不跟你循循善誘了,直說吧,陛下是爲了清君側,誅殺奸臣起兵的。現在齊泰、黃子澄、練子寧、陳迪,四大奸佞已經授首。陛下已經清君側成功,這是有了定論的事情。建文皇帝是被奸臣矇蔽,城破之時,幾個奸賊縱火弒君,喪心病狂。就算外面有傳言建文帝活着,那也是假的。”

朱高煦一怔,“不對啊,那天我親眼見到的,就是一具焦屍,確實有人傳言,建文已經逃了,我還想去找,獻給父皇呢!”

“你傻啊!”徐景昌氣得想給他一巴掌,“朱高煦,假如你的一條狗丟了,伱說懸賞千金,第二天會怎麼樣?”

“會,把狗送回來?”朱高煦道:“畢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呸!會有一萬個牽着狗過來,找你要賞賜的。”徐景昌哼道:“你長點腦子,建文死了就是死了,哪怕他活着,那也是死了。如果朝廷不管明裡暗裡,還在尋找,消息傳出去,就會有人變出一堆建文天子。藉着前朝皇室遺孤舉事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能自己把刀把遞給別人,懂嗎?”

朱高煦怔了怔,“我,我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你這麼說,那該怎麼辦?”

“怎麼辦?就是徹徹底底遺忘,忽視,淡化,儘量不要提起。但也別下旨明說,因爲人都有好奇的性子,欲蓋彌彰適得其反。這不是修實錄了嗎,就挑選一些荒唐事,散佈出去。重點體現齊黃之流的壞,建文的幼稚,僅此而已。”

朱高煦認真想了半天,這才伸出大拇指,驚歎道:“行啊,你小子廷陰險啊!那,那眼下的景清怎麼辦?還殺不殺?”

徐景昌哼道:“那要問他怕不怕死了?”

朱高煦道:“他打算中秋刺殺父皇,必定是不怕死的。”

“既然不怕死,那殺了他有什麼用?”徐景昌道:“你要明白一個道理,建文朝有昏君,有奸臣,有鬱郁不得志的良將,有無力迴天的勳貴直臣,唯獨不能有不顧一切的死士,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朱高煦順着徐景昌的思路想,好半天才說道:“假如景清不顧一切,爲了故主復仇,人們就會想,建文朝也不是一無是處,不然怎麼會有人寧死也要搏命一擊?”

“太對了。”徐景昌道:“有關景清的記載,只能是建文朝御史大夫,曾經與方孝孺相約,一起殉國,方孝孺死,景清官爵如舊……到此爲止,再不能多寫一個字。”

朱高煦重重吸口氣,用力一拍腦門,“我說賢弟啊,你這個腦子是怎麼長的,這也太厲害了。

徐景昌笑道:“不管景清到底是怎麼想的,對他這種人來說,最希望的就是在史書上寫上寧死不屈,爲故主復仇,哪怕失敗了,被抓了,他痛罵的那幾句,能寫在史冊上,他就算成功了。千秋士林,就有他的名號。而且這樣的人越多,代表着建文朝還有可取之處,人們就會聯想,就會翻故紙堆,就會有種種奇談怪論出來,就會對陛下不利。所以對這些人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以對。”

“如果能幡然悔悟,現身說法,指出建文朝的弊端,那一定要大力宣揚,不能出來現身說法的,也要讓他們悄無聲息纔對。萬不可替他們宣揚聲望。這也是咱們提前拿下景清的道理,不然真的在百官之前亮出刀子,那就是秦王繞柱走了,懂嗎?”

“懂!真的懂了!”朱高煦連連點頭,眼睛冒光,“賢弟啊,你可真是大才,早知道你這麼厲害,我就該讓你幫我參謀,你看我能不能當上儲君?”

徐景昌氣得無話可說,就這麼個腦子,你還想當什麼儲君啊!

“我說二表哥,你剛剛立功,好容易能挽回一點形象,你就討要儲君之位,你也太沉不住氣了。這次陛下問你,你只說要保護父親,爲大明效力。多說一個字,那都是錯,懂了嗎?”

“懂了!”

這一個晚上,朱高煦懂得次數,比前面二十多年都多。

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跟丘福、王寧那幫笨蛋攪合在一起,要是早有賢弟在身邊,怎麼會弄成這樣?

轉過天,正是中秋十五,大宴放在晚上,朱高煦要請徐景昌去宮裡,把景清的事情說了,徐景昌卻拒絕了。

“該說的我都告訴你了,就請殿下辛苦一下,我抓緊時間,四處送點月餅什麼的,咱們晚上再聊。”

說完徐景昌就告辭了,能值得他送禮的也沒幾個,姚廣孝那個老賊禿要給一份,成國公朱能要有一份,讓朱勇帶回去就是了。

再有大伯徐輝祖該送去幾個,多少是一片心意。

還剩下的就是自己小姑了。

徐達這輩子有四子四女,長子徐輝祖不用說了,次子叫徐膺緒,此時在外領兵,毫無存在感。三子早夭,四子就是徐增壽。

女兒這邊,大女兒嫁給了朱棣,次女嫁給了代王,三女嫁給了安王。

剩下個老幺,也就是徐妙錦,這丫頭有些奇怪,很小就喜歡參禪悟道, 父母死後,更是長居寺廟,唸經祈福。

故此徐家的風波,絲毫沒有落到她的身上。

徐皇后進京之後,看過兩次妹妹。

徐景昌對這位長輩也就那樣,意思意思就行了,人家八成是要做檻外人的。

他在這邊安排着,另一邊朱高煦已經原原本本,將景清的事情告訴了朱棣!

“殺!給朕立刻殺了!”

朱棣怒不可遏,“朕給他們臉,沒有大開殺戒,結果他們卻懷有篡逆之心,簡直可殺不可留!”

面對此刻憤怒的朱棣,朱高煦竟然莫名生出一絲優越感……慌忙拜倒地上,“父皇明鑑,兒臣有下情回稟。”

朱棣忍着憤怒道:“講。”

朱高煦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談,從靖難初衷,說到景清用心,從淡化建文,講到不能給建文朝製造義士忠臣。

這一番宏論當真讓朱棣目瞪口呆。

“老二,你學問漲了!”

“多謝父皇誇獎。”

“父皇應該賞你點什麼纔是。”

шшш .Tтkan .¢O

朱高煦差點答應,不過一想到徐景昌的話,他還是忍住了,“兒臣只想保護父皇,光大基業,除此之外,別無他求。”

朱棣很感動,連連點頭,“真是好孩子。”他邁步走到了朱高煦的身邊,伏在他的耳邊,突然低聲道:“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

朱高煦一愣,脫口而出道:“父皇,他也跟你這麼說了?”

此話一出,就發現朱棣的老臉瞬間黑了,狠狠給了他一腳,嘴裡罵道:“你就是爛泥扶不上牆的蠢物!”

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章 姑姑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章 姑姑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