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

袁綱是徐景昌弄下去的,說實話未嘗沒有一點惡作劇的意思。

你不是懷疑徐家會成爲大明之患嗎,那好啊,現在就有個現成的大明之患,你有本事就去解決了。

我看你到底是在乎心中的道理,還是沽名釣譽,以直邀寵?

徐景昌並不確定,袁綱到底是什麼人,他也在看着。

而這份急報讓徐景昌有所觸動。

「剛去山東不久,區區一個縣令,就能拿下這麼多孔府家丁,着實不簡單啊!」

吳山稍微思忖,就說道:「大人,這裡有沒有無辜的?」

不待徐景昌回答,解縉就笑道:「孔府家丁早就如此,橫行鄉里,無惡不作。只是一直以來,沒人敢動罷了。袁綱拿了這些人,只有放縱,沒有冤枉。」

徐景昌微微點頭,算是認同瞭解縉的判斷。

孔家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只不過以往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由他們胡來。

「是啊,曲阜姓朱不姓孔!」

後世子孫不斷支取,一直支取了兩千年,幾十代人……原本的存款再多,也禁不住這麼花啊!

而且還是揮霍無度那種。

鄭賜和吳中都是大怒,大理寺不跟着上書,這就證明三法司有矛盾,又如何讓陛下降旨?

三法司不全,好些事情想辦也辦不了。

鄭賜氣得咬牙切齒,但是也絲毫沒有辦法。

別看這一次沒有孔家人被處置,但是被殺的全都是孔家的爪牙鷹犬。

至少在徐景昌手裡,事情不是這樣的。

果然,三法司那邊已經開始爭論起來……

袁綱率領着縣衙的差役,還有曲阜的百姓,

一起跪迎聖旨。

孔老夫子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哪怕後世再瞧不上孔家的人,也多少會背幾句論語,行事的時候,也會潛移默化,受到儒家的影響。

每當有一個家奴被斬首,就會迎來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

而上面的衙門出手,又意味着他失去了辦案權力。

幾個人互相看了看,立刻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都要支持袁綱,把案子辦下去。

面對這個結果,朱棣直接御筆揮動:斬!

天子旨意下達,立刻有人按照八百里加急,送去了曲阜。

一旦涉及到孔氏族人,估計就要上面的衙門介入才行。

朱高熾渾身一震,隨即用力頷首。

甚至可以這麼說,孔家人已經透支了孔老夫子的德行,一想到他們,都會對孔老夫子產生莫名惡感。

徐景昌不慌不忙站了出來,笑道:「陛下,臣以爲還是等袁知縣把他該辦的部分,處理妥當,然後行文朝廷,再由刑部覈准……走完該走的流程。鄭尚書,你這麼着急,莫非你覺得孔府與衆不同?比朝廷規矩還要重要?」

他已經看到了一個明晃晃,碩大無朋的坑,就在他的面前。你丫的這麼着急,難不成你是尼山鴻儒會的?

….

你跟孔府有什麼勾結?

不得不說,徐景昌編出來的尼山鴻儒會,簡直成了懸在朝臣頭頂的一團烏雲,誰也不敢觸碰。

「多謝陛下天恩,這曲阜姓朱啊!」

這邊砍人,孔府之中,愁雲慘淡,風雨悽悽,還有好些人如喪考妣,這麼好的走狗都被殺了,往後還有誰願意給孔家做事?

袁綱這個畜生,竟敢冒犯聖人之家,他們不會有好下場的。

百姓們備受鼓舞。

但是誰能料想,第一處開刀的,居然是曲阜,是

孔家!

可仔細想想,這又非常合理,幾乎是理所當然。

但是就好比前人積累下一筆鉅額財富,存在了銀行裡。

「此事牽連到孔府,這就不是小事,三法司派員,沒有什麼不妥的。」

呂震搖頭道:「鄭尚書,我這就不明白了……孔夫子已經去世兩千年,他老人家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誰都一清二楚。誰又能影響了孔夫子的名聲?根本沒有道理。恰恰相反,按國法辦事,只會增加聖人名聲,便是孔夫子活着,也會支持的。」

刑部尚書鄭賜首先就說道:「此案牽連到了孔家這麼多人,動靜極大,我提議三法司立刻派員,前往曲阜,徹查此案。」

畢竟他只是個區區五品高配知縣,沒有資格處理這些人。

人頭滾滾,鮮血流淌……說實話,這是讓人頗爲意外,又是情理之中。

你們不是那種,皇權特許,肆無忌憚的嗎?

不得不說,失去了大理寺之後,影響還是太大了。

左都御史吳中點頭附和,「確實應該派人下去,這麼大的案子,不能交給一個區區知縣,不然也沒法服衆。」

可殊不知,這是個刺蝟,一旦接在手裡,會產生什麼後果,誰也不知道。

徐景昌笑道:「錦衣衛讓人敬畏,靠的可不只是天子親軍的這塊招牌,靠的是按照規矩行事。」

聽完了旨意,袁綱伏地磕頭。

誰都能感覺到,朱棣要刷新吏治,大刀闊斧,治理國家,不可能沒有大動作。

徐景昌想了想,笑着搖頭,「現在不是要派人下去,而是要阻止派人下去。」

案情越來越清楚,朱棣也被驚動了。

隨後萬歲之聲,此起彼伏。

終於,袁綱將案子處理妥當……一共三百七十多名惡徒,牽涉種種案子,一部大明律,除了封面,他們能犯的幾乎都犯了。

此時就剩下新任大理寺卿呂震,他眼皮翻了翻,突然笑道:「我看不必小題大做吧,畢竟這些人都是家丁惡奴,算不得正兒八經的孔府之人,若是因此就派遣專員下去,反而失去了三法司的體統。」

解縉已經明白過來,感嘆道:「定國公不愧是錦衣衛大都督,當真是把法令爛熟於心啊!」

百姓們奔走相告,熱淚盈眶。被壓抑了許久的情緒,徹底迸發出來。大傢伙圍繞在法場周圍。

….

有一個老漢更是激動地站起來,振臂歡呼。

這些土地都是有主之地,有的田主死於戰亂,有的田主淪爲流民,像是林三這種,背井離鄉,重新開始生活。

鄭賜渾身一震,立刻閉上了嘴巴,再也不敢多說一個字。

刑部尚書鄭賜道:「陛下,臣以爲此案十分嚴重,應該立刻派遣朝臣前去辦案,嚴懲不貸。」

沒有辦法,這就是子孫不肖的結果。

朱高熾大惑不解。

殺得痛快!

殺得太好了!

三法司這邊遲遲拿不出結論,朝廷派員下不去,兗州知府,山東按察使司,同樣拿不走這個案子。

鄭賜沉吟道:「呂大人,此事牽連到孔家,萬一影響了聖人名聲,又該怎麼辦?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時間一天天過去,袁綱辦案神速,不斷又消息傳到京城……這些孔府家丁,大肆侵佔土地,粗略估算,有多達十萬畝田產,落到了他們的手裡。

還是那句話,同爲大九卿之一,他命令不了呂震。

所以徐景昌才說,現在的關鍵不是派人下去,而是阻止其他衙門派人。

「好啊!這就是北孔的行爲。

也難怪啊,他們留在曲阜,侍奉金元,幾百年下來,侵染胡風,早就不把老百姓的命當回事,着實可惡!」

呂震呵呵笑道:「別的地方我不好說,但是山東的情況我還是知道的。四年靖難下來,地方上亂七八糟,那些亂兵賊匪,棲身豪富之家,仗着庇護,肆無忌憚。大族豢養奴僕,唆使手下人,侵佔土地,逼迫百姓,流離失所……這裡面有多少的弊端,牽連到多少的案子,只怕是一言難盡。你們二位如果執意派員下去,我大理寺就不參與了,除非陛下有旨意,不然……」

「表弟,你看用不用派遣錦衣衛下去,給袁綱撐腰?」朱高熾好奇道。

鄭賜心中大怒,區區一個新任的大理寺卿,也敢跟自己頂嘴,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按照道理,這些土地,應該交給地方衙門纔是,無論如何,也不該落到孔府的手裡。

「現在看來,是時候拯救孔老夫子了。」徐景昌意味深長道。

大理寺不會主動請纓,除非有旨意下來。

呂震沒有往下說,但意思很明白了……山東就是個爛賬,你們出於包庇孔家的意思,想把案子搶到手裡。

袁綱這一次事情辦得很巧妙,他只是朝孔家的家丁下手,並沒有動孔氏族人,尤其是那些有官位在身的。

「……此案證據詳實,罪行累累,人神共憤,罄竹難書……所有人犯,斬立決……欽此!」

大傢伙都覺得會發生在應天,會在天子腳下。

「吾皇聖明!」

他擔任通政使以來,就一直在鑽研大明的法度,到了現在,更是爛熟於心。

徐景昌的話, 又讓人一驚,怎麼規矩和錦衣衛有點不搭邊吧?

真正阻撓朱棣刷新吏治的根子,不在應天,而在這裡!

可偏偏孔家豢養的家丁惡徒,就趁機巧取豪奪,根據袁綱的上奏,其中有些田主尚在,他們回到了家鄉,想要重新耕種土地,結果卻被孔府的人捷足先登,雙方衝突,出現了幾十條人命。

孔府衆人,咬牙切齒,怒不可遏……

而法場這邊,已經籠罩在血腥之中。

突然有一箇中年漢子站了出去,振臂高呼,「鄉親們,光是殺這些家丁夠了嗎?還要孔家,他們纔是罪魁禍首!」

這人疾步匆匆,到了袁綱面前,雙膝跪倒,大聲吼道:「青天大老爺,草民要告孔家!」

(本章完)

青史盡成灰

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