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

身爲大明天子,朱棣真想要搞事情,那動靜就小不了。

徐景昌和他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關鍵不是徐景昌不行,而是二者權力根本不一樣。

徐皇后以一種近乎崇拜的眼神,望着朱棣。

自家的老爺們,你可要給力點,讓他們瞧瞧,大明天子的魄力。

果然,朱棣高聲道:“朕決定了,在聚寶門外,興建五十里城牆,圈出一座外城,安頓京中多餘百姓,讓大傢伙安居樂業!”

五十里城牆?

外城!

朱棣啊!你可真讓人刮目相看!

徐景昌的心差點跳出來,這個刺激着實有點超出想象。

相比之下,給工匠建房子,讓他們有個住處,簡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

朕直接給一座城,誰敢跟俺比?

正所謂安居才能樂業。

應天當初建城,就是作爲都城興建。

雖然城池很大,足以容納百萬人口。

但是應天的核心是皇城,外面又被六部九卿,五軍都督府,錦衣衛等若干衙門,加上太倉瓜分。

能留給百姓居住的地方不多,而且地塊零散,很不方便。

畢竟你總不能在太廟旁邊弄個鐵匠鋪子吧?

天天捶捶打打,驚動了朱家的老祖宗可怎麼辦?

所以應天並不是一座很適合發展工商業的城市。

這一點朱棣也一清二楚。

朱高煦要在聚寶門外建造工人住處,其實也含着在城外建立作坊的心思。

城中土地實在是太貴,

而且太不方便了。

結果這事還讓朝臣攪得亂七八糟,氣得朱高煦暴跳如雷。

但是朱棣卻說,傻小子,伱的格局太低了。

父皇直接給你一座城,讓你隨便折騰。

怎麼樣?

你爹夠意思吧?

當然了,興建外城,絕對不是給朱高煦一人準備的。

凡是有心從事工商業的,都可以前往外城。

外城緊挨着內城,自然有京城的便利。

同時地域廣闊,地價便宜,是一片白紙,方便大展拳腳,簡直好得不能更好了。

很短時間,徐景昌就冒出了幾十個念頭。

天賜良機,自己的機會來了。

還沒等徐景昌想清楚,朱棣又朗聲道:“天下大事,莫過於教化,而教化之重,不只是正人心,修道德。還有漲本事,有一技之長。朕以爲定國公興辦的天下第一私塾極好。日後外城修建妥當,就可以興建更多學堂,教導實務,培養技藝。”

“日後學堂畢業的佼佼者,也可以進入官學,參與科舉,朕必一視同仁,量才錄用!”

“好啊!”

朱棣的這番宣佈,簡直迎來了一片叫好之聲。

其中林三和唐賽兒兩口子喊得最響亮。

他們太清楚教育的重要性了,畢竟他們就是真正的受益者。

林三不過是可憐巴巴的流民,幾乎餓死街頭。

可就是進了學堂,認了字,僥倖成爲了排字工,纔有每月上百貫寶鈔的收入。

隨着擁有正式身份,加上安家落戶,有個住處,他就在京城站穩腳跟了。

試想一下,從一個小城市的北漂青年,短短時間,進化到有房一族,這個跨度有多大?

興奮之下的林三竟然忘記了這裡是奉天門下,居然直接跟唐賽兒說道:“妹子,咱們成婚吧!等以後生了男孩,就讓他讀書考科舉,沒準日後你還能得到一個誥命夫人呢!”

誥命夫人?

唐賽兒目瞪口呆,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當真會落到她的頭上?

要真是這樣,死了也得好處。

陛下真是明君聖主啊!

無數百姓的心中都涌起了這個念頭,簡直感激涕零。

而朝臣們卻是目瞪口呆,這種事情也是能承諾的?

從徐景昌弄出什麼學堂,有識之士就覺得久後必成爲禍患。

事實證明,他們還是保守了,用不着久後,現在就來了。

進入官學,參加科舉,這就要分他們的蛋糕了。

事實上科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非文曲星附身的學神,諸如黃觀那種六首神人,可以高歌猛進,一路過關斬將,輕取狀元寶座。

大多數學子都需要苦苦掙扎,用盡全力去卷。

拼學識才華,這是基本的。

還要有深厚人脈,能夠揣摩科舉題目,明白考官用心,還要有強悍的關係人脈……纔有可能勝出。

朱棣只說可以,距離真正殺出重圍,通過獨木橋,躋身官員行列,還有十萬八千里。

不過歷史又告訴我們另一件事。

無論難度多大,只要撕開了一個口子,就會有卷王殺透重圍,成功通關。這只是個時間的問題。

徐景昌格外平靜,他心花怒放,簡直想要笑出聲了。

雖說科舉考試並不容易,但他上輩子就是無數考試堆出來的小鎮做題家。

當然了,讓現在的徐景昌去專研八股,寫出一篇雄文,取悅考官,那是太高看他了。

但不論任何考試,都有跡可循,核心規律是不會變的。

徐景昌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撰寫一份應試大綱了。

假如真讓自己鼓搗出來幾個進士,只怕朝堂上下都要發瘋了。

他情不自禁看了看負責科舉的禮部尚書宋禮,還有負責用人的吏部尚書蹇義……要不要給他們製造個難題,還真是很難抉擇啊!

“朕準備近日開恩科……既是恩科,就不必執着於四書五經,科舉文章。不論什麼樣的人才,都可以來參加考試。朕一定唯纔是舉,廣攬天下英才。”

一聽這話,衆人瞬間明白了。

徐景昌講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天子直接尋找辦事人才,這個建議朱棣是聽進去了,只是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罷了。

如今卻拿出來了。

能反對嗎?

百官互相看了看,沒有誰敢站出來。

畢竟在金殿上,天子一個人,他們這麼多人,自然不怕。

可現在他們雖然是百官,但是背後卻是萬民!

誰敢反對這些事情,萬一激怒萬民,百姓涌上來,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們給淹沒了。

沒法子,只能跟着山呼萬歲。

朱棣輕鬆取勝,過去阻力重重的事情,今天就像是快刀切豆腐,實在是太輕鬆了。

要不再來幾個試試?

朱棣擡頭望了望天,發現已經臨近黃昏。

霞光四射,紅雲漫天。

當真是個好兆頭啊!

“朕還有話說!”

一聽這話,羣臣幾乎嚇得摔倒,別來了,我們承受不了了!

朱棣故意停頓半晌,才徐徐道:“這麼多臣民百姓前來看朕,朕也不是失禮的天子……朕已經傳旨御膳房,給大傢伙準備飯菜,讓大傢伙吃飽再走。”

聽到這話,羣臣鬆了口氣,還好不是搞事情。

可很快就發現百姓紛紛跪倒,更有人熱淚盈眶,叩謝天恩。

陛下心裡頭有百姓啊!

事實上這麼多人,想要做什麼大餐,那是不可能的。

御膳房也不可能承擔下來。

真正擔負主力的是錦衣衛。

畢竟錦衣衛也是軍中編制,做起大鍋飯,並不是很困難。

架起大鍋,倒入粳米,大火煮粥。

另外還有人往裡面加入菜葉,食鹽,再加一點平時捨不得放的香油,不出半個時辰,一鍋熱氣騰騰的菜粥,就已經煮好了。

另一邊還有人蒸饅頭,準備碗筷。

終於,在日落時分, 錦衣衛擡着鍋碗瓢盆,菜粥饅頭,到了人羣中間。

每人一份,算不得好,但絕對可以吃飽。

拿到了御賜食物的百姓,許多人居然哭了出來。

此時朱棣坐在了奉天門上,竟然也舉起了一個大碗。

“朕和大傢伙一起吃。再給朕十年,到時候,咱們就不喝粥了,都吃乾的,不光吃乾的,逢年過節,還要有肉吃!”

能和天子吃一樣的東西,這是多大的福氣。

“吾皇萬歲!萬萬歲!”

百姓謝恩已畢,擡頭之際,天空中禮花綻放,瞬間照亮夜空。

朱高煦衝着老爹笑道:“孩兒給父皇添彩助興。”

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章 姑姑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二章 姑姑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七十章 救命錢
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章 姑姑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二章 姑姑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七十章 救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