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

試問還有什麼能比得上衣錦還鄉更讓人激動的呢?朱棣雖然沒生在北平,但是洪武十三年,他正式就藩,算起來也有二十多年,最好的青春年華,苦樂酸甜,都在北平。

而且沒有父母兄長管着,自由自在,爲所欲爲。

朱棣太喜歡北平了……如今更是以天子之尊,迴歸故地。

朱棣真想學漢高祖劉邦,高歌一曲大風起兮……

“徐景昌,你給朕過來。”

徐景昌催馬,到了聖駕輦車的前面,朱棣笑道:“請來這麼多老人家,是你的主意吧?”

徐景昌笑道:“都是陛下德行深厚,來的老街舊鄰,仰望陛下,想要瞧瞧,陛下可是清減消瘦了。”

一聽這話,朱棣更是激動,“到底是自己人啊……徐景昌,你準備好東西沒有?朕要賞賜。”

徐景昌笑道:“陛下放心,眼下北平牛馬牲畜,金銀布匹,甚至是鹽引土地,什麼都不缺……臣保證安排妥當。”

朱棣大喜,“那好,進城!”

就這樣,朱棣在一片歡呼聲中,進入北平,沿途街道都裝飾過,路也鋪的筆直,還有更多的軍民夾道歡迎。

朱棣探身,頻頻向百姓們揮手致意,收穫萬歲之聲無數。

徐皇后的輦車跟在朱棣後面,看到這一幕,她也激動了……畢竟當初李景隆幾十萬大軍圍攻北平,朱棣外出未歸,是她親自領着人馬,守衛北平,浴血奮戰。

或許這些人裡面,就有當初一起並肩作戰的軍民吧!

能重回北平,徐皇后的喜悅,也不言而喻。

天子和皇后在簇擁之下,進入昔日的燕王府。

朱棣登基之後,燕王府就成了潛龍寶邸,爲了迎接朱棣到來,徐景昌也下令整修過……因此走入王府之後,朱棣渾身都透着喜氣。

“好,還是這裡好,比應天還好,朕恨不得往後都住在這裡。”

徐景昌半點不意外,朱棣想要遷都的事情,早就知道了。

倒是讓他有點意外的是徐皇后,瞧這意思,姑姑也挺喜歡北平的。

“侄兒,現在滿朝文武都反對陛下遷都,姑姑問伱,你什麼看法?”

徐景昌立刻道:“我當然支持遷都了!”

“當真?”徐皇后驚問。

“那是自然。”徐景昌道:“陛下想要遷都,北平又是邊防重鎮,故元舊都,遷過來理所當然……我還擬定了一份條陳,打算獻給陛下呢!”

徐皇后大喜,“難得你有這份心,不愧是我的好侄子。”

朱棣也聽到了,就笑着道:“好啊,咱們一邊吃飯一邊說。”

徐景昌也給朱棣準備了接風洗塵的酒席……這頓飯只有朱棣、徐皇后、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皇孫朱瞻基,外加徐景昌參加。

就連禮部尚書黃觀都沒有資格,至於北平各界迎接天子的大宴,放在了三日之後,等朱棣休息好了,再來賜宴。

一句話,這是自家人暢聊,外人沒資格摻和。

“徐景昌,你說說,現在北平怎麼樣了?”朱棣好奇道。

“回陛下的話,如今北平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百業興隆,一切都好。”

朱棣笑了,“那好,朕問你,遷都怎麼樣?”

“那更好了,臣正想和陛下說呢,不要聽應天那些人胡說八道……遷都北平,正好平衡南北,發展北方,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邊防安全,都作用巨大,好處多多。陛下要遷都,那是深思熟慮的妥當舉動,絕對是利國利民的。”

朱棣興奮一拍大腿,環顧兩個兒子,又對徐皇后道:“你聽聽,這話說得多好!朕當初就該問問景昌的意見,朝廷諸公實在是太讓朕失望了。”

徐皇后笑道:“那可不,這是咱們侄子,一家人,肯定和那些人不一樣。”

朱棣又迫不及待道:“景昌啊,聽說你還擬定了方略,想要遷都,需要怎麼辦?”

徐景昌正色道:“臣反覆推算過,如果遷都,大明朝廷需要編列兩萬萬兩白銀預算,方纔能成功。”

“什麼?”朱棣都有點傻了,“你說多少?你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就連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挪了挪屁股,賢弟啊,你可真敢說,現在大明歲入纔多少?真要是像你這麼說,怕是要二十年不吃不喝了。

當初朱元璋定都應天,也沒有花這麼多錢啊!

“啓奏陛下,如果遷都,首先第一條,那就是糧食,大運河必須整修。畢竟靖難之役中,運河多處破壞,重修運河,需要一千萬兩以上,而且每年還要投入二百萬兩維護。這還不算打造漕運船隻的錢。”

朱棣哼道:“用不了這麼多……工部報的預算是三百萬兩。”

“他們沒算徵召民夫的錢,如果陛下還向以前那種,無償召集民夫,山東必反……吧陛下可以去問袁綱。”

朱高燧也連忙道:“父皇,此事孩兒知道一些,山東屬實太苦了,袁巡撫頂着身敗名裂,把孔府田產還給老百姓……好些山賊土匪都招安了,看樣子沒有三年五載,別想恢復。要是大舉徵召民夫,只怕現在做的,功虧一簣。”

朱棣聽得眉頭緊皺,沒法無償徵召民夫,想要修運河,開支肯定非常巨大。

“景昌,朝臣沒說此事,你們卻是這個看法,道理何在?莫非要哄騙朕?”

徐景昌笑道:“陛下,過去您要遷都,朝臣反對,如果您下定決心,一定要遷都,他們不敢明着反對,那又會怎麼樣?”

朱棣一怔。

朱高燧笑嘻嘻道:“自然是加倍了……如果真的鬧出了民變,他們就會說是父皇遷都鬧的,罵名就讓父皇背,可以逼着父皇下罪己詔,甚至打消遷都的念頭。”

朱棣大詫,“老三,你這都是聽誰說的?”

朱高燧道:“孩兒這不是管着邸報嗎,接觸了不少文人,他們的手段也不難理解。”

朱棣思前想後,無奈長嘆。

這就叫逢君之惡!

身爲天子,反對你的那些,未必是忠臣,但是全都順從你的,也未必是好人……朝政之複雜,遠非外人能想象的,而且身在局中,也未必看得明白。

盡是修造運河這一項,就很讓人頭疼。

不過朱棣又豈是輕易退縮的人。

“景昌,你方纔說了兩萬……萬兩,除了河工,還有哪些開銷?”

“接下來就是營建北平城的開支了……王府要擴建成皇宮,一切按照應天規格,光是三大殿,沒有二百萬兩也不夠。而且天子到了,就需要修建外城,拱衛聖駕。一個外城,也要五百萬兩以上。而且六部五府,所有衙門都要搬遷過來,這也是一筆鉅款……光是建築成本,就要三千萬兩以上,而且還要拿出兩千萬,進行徵地補償。”

“徵地?什麼徵地?”

徐景昌道:“陛下,燕王府周圍的房舍肯定要拆了,衙門興建也要土地,還有上萬官吏北上,也需要住處,他們肯定要佔用北平百姓的房舍,朝廷不能不給補償,陛下不能讓百姓傷心啊!”

朱棣的眼前,突然閃過百姓熱烈歡迎自己的場景,屬實不能白白佔用民宅。

“當真需要兩千萬兩補償嗎?這也太多了。”

漢王朱高煦突然道:“回父皇的話,前些時候,爲了將衛所土地轉給整個衛所……順天知府衙門已經和衛所簽了約書,不許隨意徵用土地……如果一定要徵用,需要給予三倍補償。由於北平城也在其中,城裡的百姓也拿到了相同的約書。”

朱棣先是皺眉,隨後臉色瞬間變化!

他好像明白了什麼……某些人嚷嚷支持自己遷都,實際上卻給遷都設置障礙,像這種補償的標準,你怎麼定的出來?

“徐景昌!朕讓你現在收回!”

徐景昌忙道:“臣遵旨……只是臣斗膽懇請陛下深思熟慮,畢竟如此一來,會傷了北平百姓的心。他們熱情歡迎陛下,一心忠於大明,視陛下爲父,君父如何能辜負萬千百姓,北平父老啊!”

朱棣頓時氣得眼珠子瞪圓,切齒咬牙,怪不得那麼多人來迎接自己。

“徐景昌,你小子比蹇義和夏原吉他們還可惡!朕來北平這一路上,你很忙啊!原來你忙的都是這些事情,你給朕挖坑,你欺君了!”

朱棣氣得拍桌子,徐皇后愣了少許,也明白過來。

她先是輕咳一聲,而後對徐景昌道:“你這麼幹,固然是愛惜百姓,出於好心。可陛下要遷都北平,你也是知道的,你不該讓陛下失望啊!”

徐景昌思量再三,終於鼓足勇氣道:“回陛下的話,臣以爲此時的北平,並不具備成爲大明都城的條件……北方凋敝,產出太少,最基本的糧食物產,都要從南方供應,國家府庫空虛,也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遷都……臣方纔還有好幾項賬目沒有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陛下要遷都,就必須對蒙古人大舉用兵,至少要把他們驅逐出漠南,才能保證北平安全。大舉用兵,種種開支,也是幾千萬兩不止。而且死傷將士還需要撫卹,如果朝廷不管,這又成了陛下的過錯,臣身爲平章院副使,職責所在,務必要把事情悉數告訴陛下。臣只能說,短期之內,遷都條件不成熟!”

徐皇后眼見徐景昌這麼說,她也擔心會激怒朱棣,因此道:“今天剛剛到北平,這事情還是以後再說吧,咱們吃飯……”

“別!”朱棣突然攔住了徐皇后,笑呵呵道:“徐景昌,你的話朕信了,你說這兩萬萬兩銀子,朕也不反對……朕現在就任命你負責遷都事宜,籌措錢財,少一兩銀子都不行!”

徐景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