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

徐景昌盯着肥嘟嘟的兒子,小傢伙卻是沒把老爹放在眼裡,只是閉眼大睡,還放了個不大不小的臭屁。

黃芸芳已經能走動了,她笑着過來。

“國公,看什麼呢?還能跑了不成?”

徐景昌搓了搓手,笑道:“看咱們家的寶貝,看你給我的禮物,看徐家的未來。”

黃芸芳忍不住笑道:“大丈夫也這麼在乎兒女之情?”

徐景昌感嘆道:“何止?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你說一個人成天機關算計,勞心勞力,又爲了什麼?還不是妻兒,還不是家業!要不然一個人過日子,竈王爺貼在腿肚子上面,人走家搬,豈不逍遙?”

黃芸芳默默聽着丈夫的話,突然輕笑了一聲,“國公爺,你跟以前不一樣了。”

徐景昌正想要問,突然發現兒子眉頭一動,嘴裡嘟囔,彷彿厭惡打擾睡覺……徐景昌連忙站起身,輕手輕腳,拉着夫人出來。

等到了外間屋,夫妻坐定,徐景昌才笑道:“有什麼不一樣?”

黃芸芳笑道:“以往的國公,彷彿有種把天捅破的氣勢,不管多大的事情,都不在乎,可現在國公竟然一夕之間,老成了許多,真是讓人意外啊!”

徐景昌摸了摸下巴,輕笑道:“我是敢把天捅破了,可萬一落下的碎片砸到了咱們家,落到了伱們母子倆頭上,我豈不是悔之晚矣!”

黃芸芳怔了片刻,嘆道:“姑姑說的果然不錯。”

“姑姑,她說什麼了?”徐景昌好奇道。

黃芸芳笑道:“姑姑跟我說啊,以前沒有兒子的時候,陛下也是個閒不住的性子,上躥下跳,活像個大馬猴。可有了兒子,立刻就換了個人,還學人留起了鬍子,莊重起來。”

徐景昌下意識摸了摸下巴,“是嗎?”

“自然千真萬確,莫非國公爺也要蓄鬚?”

徐景昌沉吟一下,“這個還不着急,我就是在琢磨,現在夏原吉主張二京平齊,各有側重。蹇義那邊許諾,讓我擋下了夏原吉的動作,保住應天的地位。現在兩位重臣都有求於我,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黃芸芳頓了一下,“國公覺得爲難?”

徐景昌搖搖頭,“也說不上多爲難,如果放在以往,我是真想看個熱鬧,或者火上澆油,讓這倆人賭一把,等他們兩敗俱傷,從朝堂滾蛋就好了。”

“那老爺現在也可以這麼幹啊!”

徐景昌立刻搖頭,“不行的,我是當爹的人了,家國天下,不能胡來的。尤其是遷都,裡面牽連太大了,必須慎之又慎才行。”

黃芸芳淡淡笑了笑,她必須承認,一個小娃娃的誕生,屬實讓徐景昌變了個人。

“那國公爺就爲了天下操勞吧,我去照看兒子。”

徐景昌點頭,成了父親,就有了屬於男人的職責,就需要扛起這個家,需要爲了下一代人着想,讓他們活在一個更好的國度……

這麼一想,還真是壓力如山啊!

又是過了三五天,徐景昌都是仔細思忖,反覆權衡。

終於,朱棣傳旨,讓他過去。

徐景昌臨走之前,還蹭了蹭兒子嫩滑的小臉蛋,別提多舒服了。

心情大好的徐景昌,跟朝臣熱情打招呼,這讓夏原吉等人都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定國公,你真是不一樣了。”

徐景昌笑道:“人嗎,總是要成熟的,夏尚書,以往我這個人胡鬧太多,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尤其是你老兄,跟着我受了不少牽連,我都覺得不好意思。”

夏原吉聽到了這話,絲毫沒有欣慰,反而有種脊背發涼的感覺,本能感覺到了不妙。

被這小子坑得太多了,整個人的精神都不好了。

不會是他貓一陣狗一陣的,又要害人吧?

其實夏原吉還真是多慮了。

徐景昌是真的打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爲了別的,總要給兒子一個好榜樣吧!

“陛下,經過臣的多番思索,北平依舊不具備成爲都城的條件。”

朱棣哼道:“爲什麼?難道是稅賦不夠嗎?”

徐景昌道:“陛下,如果只算這一年,稅收屬實是夠了。但是賬不能這麼算,畢竟到了明年,就沒有那麼多行業可以出售了,今年都賣光了,算是寅吃卯糧。”

夏原吉立刻搖頭道:“不對啊,以現在的勢頭,明年的生意更加興旺,財稅也會增加,我看最少三五年之內,北平的稅收就能超過一千萬兩,如果再算上鹽稅,供養都城足矣!”

徐景昌笑道:“夏尚書,我想請教,眼下大明的重心在哪裡?是北平更緊要,還是應天?”

夏原吉呵呵呵道:“自然是應天,不光是財稅的事情,還有人丁,城市……但是依我之見,北方還是能趕得上來的。”

“那就給北方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趕上來。”徐景昌道:“眼下的北平,就像個初生的嬰兒,正在舒展胳膊,增長雙腿的時候。夏尚書急匆匆把都城搬過來,等於是提前加上了套索,背上了重擔,着實不利於北平發展。遷都之意,暫緩十年,利國利民。”

夏原吉一時語塞,朱棣卻說道:“徐景昌,你這話莫非是敷衍朕?”

徐景昌連忙道:“陛下,臣以爲或可以規定,每隔兩三年,天子北巡一次,陛下也可以安排人,隨時瞭解北平的發展狀況。如果具備遷都的條件,臣絕對贊同遷都。”

朱棣重重出了口氣,他是很喜歡北平,也希望遷都過來。

但正如徐景昌所言,北平現在確實需要發展的時間。

而南方也不能隨便忽視。

暫緩十年,或許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夏卿家,你怎麼看?”

夏原吉沉吟少許之後,無奈道:“定國公老成謀國,屬實公道之論,臣贊同。”

“你們呢?”朱棣又把目光落在了其他人身上。

楊榮、吳山等人紛紛附議。

就連黃觀都跟着點頭,表示贊同。

朱棣終於哈哈大笑起來,“好啊!徐景昌,你這也算是一呼百應了。”

徐景昌從容道:“不是臣能一呼百應,只是諸位朝臣心懷國家,以天下爲重。”

朱棣更加笑了起來,“好啊,你是越來越會說話了。”

隨後朱棣看向了夏原吉等人,問道:“雖說遷都的事情,朕可以暫時放一放,但是北平以商賈爲主,稅收幾乎等同應天。朕要安排人管理,你們怎麼看?”

沉默了片刻,夏原吉站出來道:“啓奏陛下,原本臣打算遷都北平,以北平爲主,漸漸整頓整個官制。可如今定國公反對遷都,如果還是保留北平行部,這就說不過去了。畢竟一個二品尚書,統管半壁江山,權柄着實太重,下面的官吏也不好配屬。”

朱棣道:“確實如此,那你們說說,如果仿效應天,在北平也設立六部九卿,如何?”

這一次黃觀站了出來,“陛下,只怕行不通。如果設立兩套官制,必定有一套是虛職,一套爲主。可如今看來,應天斷然不能虛職,北平又是責任至重,這麼安排並不合適。”

朱棣點了點頭,又爲難起來,“你們講得都有道理,可道理不能當飯吃,現在南北如此,讓朕如何處置?”

沉默了再三,終於有人站出來,楊榮躬身道:“陛下,事到如今,臣以爲必須設立一個衙門,總領南北,統籌內外,承上啓下,才能不負皇恩,不誤國事。”

朱棣哼道:“朕都說過了,不會復相,你難道忘了不成?”

楊榮笑道:“陛下,臣不是要復相,而是建議陛下恢復登基之初的辦法,恢復通政司權柄。”

朱棣更加疑惑,“你這話朕就不懂了,通政司交給解學士,不是做得挺好嗎,又有什麼不對?”

楊榮輕嘆道:“陛下,當初定國公在通政使任上,監察百官,將每個衙門應做之事,懸於案頭,如太阿高懸。試問朝臣,誰敢怠慢?解學士接任以來,雖然延續定國公之法,但又有幾人在乎?只是流於形式罷了,真是讓人唏噓。”

朱棣眉頭緊皺,“楊榮,你是說解學士不好嗎?他有怠惰政務?”

楊榮慌忙搖頭,“並非如此,陛下,臣是想說,就算換成了別人,也不會比解學士更好,除非這人是定國公!”

朱棣輕笑道:“怎麼,你的意思,除了定國公,還沒人能幹好通政使了?”

楊榮朗聲道:“正是如此!陛下,定國公乃是天縱之才,如今北平的繁榮,足以證明定國公才略,如果還是讓他在平章院蹉跎,那就太可惜了。”

朱棣想了想,笑道:“說的也對,朕不能浪費了人才……徐景昌,朕決定了,將通政司提升爲正一品衙門,位同五軍都督府。”

大明朝的官職說來有趣,五軍都督府的主官分別爲左右都督,全都是正一品。

六部主官都是正二品。

發展到了中後期,以文御武。

一品武將,沒準要受二三品的文官節制,屬實是侮辱性極強。

朱棣決定把通政司提升到正一品。

文官這邊,也有了正一品官職。

“徐景昌,這個新的通政使,就是你的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
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