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

夏原吉提心吊膽,他不停催促朱勇,讓他拿個靠譜的主意,對此朱勇堅決反對。

“夏尚書,我跟你說實話,腦子那個東西吧,我們家真的不多,你非要讓我想,萬一弄出來的法子不頂用,把您老斷送了,那就真的不好辦了。你放心吧,我能保證伱死不了。”

夏原吉瞠目結舌,他這是遇上了什麼玩意?

“姓徐的一肚子鬼主意,他就沒教你嗎?”

“教了,但是沒學會。”

夏原吉徹底無語了,只能祈求老天爺庇護了。

明軍登陸,弔唁李成桂,一切都十分順遂。

宣旨之後,國君李芳遠好死不死,竟然主動過來接旨。

當然了,他也是有目的的。

“上國使者,以父子之論,倭國賊子也,蔽國孝子也。蔽國願意追隨大明,一起討伐倭國,只等上國旨意,立刻就有三萬兵馬。”

李芳遠能把他爹囚禁起來,智商自然不低。他能猜到大明對他有不滿的地方,不過問題不大。

只要幫着大明討伐倭國,大明拿了好處,自然不會把他怎麼樣。

而倭國和朝鮮世仇,他們之間的恩怨,多少年前就開始了。中原記載的不過是白江口之戰,還有壬辰倭亂……但是在朝鮮這邊,千年來,大大小小的入寇,至少幾百次,平均不到一年半就是一次。

只要能痛扁倭國,就算損失一些,朝鮮國內也會高興的。

正好能抵消他囚禁生父的罵名……這多是個美事啊!

還真別說,夏原吉聽到之後,就有些心動,倭國朝鮮,哪個不一樣,有便宜佔就行了……正在他思考的時候,朱勇突然指揮三百騎兵,鐵騎突出,他本人則是衝着李芳遠嘿嘿一笑,“我給國主展示一下大明軍威。”

李芳遠也沒料到,會有什麼意外,還當是好事,正在欣賞……這邊朱勇已經給夏原吉一個眼神,別傻看着了,改行動了。

夏原吉還有些遲疑,要不要再商議一下……朱勇根本不管,商議個屁,定國公怎麼交代的,我按照定國公的吩咐就是了。

這位也懶得和夏原吉廢話,使了個眼神,立刻有兩個騎兵夾着夏原吉,就轉身而去。

李芳遠不解其意,正要詢問,朱勇也跟了過來,立刻拉住了他的胳膊。

“走吧!”

此時那些騎兵還在展示覆雜的的花樣,把朝鮮的臣子隔開,讓他們瞧不清楚狀況。

好容易等着人散開了,他們的國主已經沒有了蹤影!

……

“表弟,表弟啊!”

朱高熾大呼小叫,直衝入通政司的正堂,徐景昌無奈嘆息,“我都說了,要稱職務。”

朱高熾直接給他一個白眼,“我把你打成植物算了……我問你朝鮮那邊怎麼回事?”

“什麼怎麼回事?對李芳遠來說或許不是好事,但是對於反對李芳遠的人來說,沒準是好事。”

“這不是廢話嗎!”朱高熾急匆匆道:“你讓朱勇把李芳遠抓了?俘虜藩國之主,就算漢唐使者也沒幹過這種事情啊!”

徐景昌道:“是啊,他們最多就是把人殺了而已……畢竟漢唐的水師還沒有咱們這麼厲害,殿下該高興纔是。”

朱高熾快哭了,“我說表弟啊,你能不能別吊兒郎當啊!父皇問話了,他問如果朝鮮大怒,發兵遼東,弄得北方不寧,該如何是好?”

徐景昌思忖了一下,反問道:“殿下,你確定這是問罪?我怎麼覺得陛下是有心要御駕親征啊?”

朱高熾臉色驟變,不由得說道:“親征不比問罪更可怕嗎?”

“這倒是啊!”徐景昌笑道:“不過殿下可以放心,絕對用不着陛下親征,略施小計,就能解決問題。”

“什麼小計?”

“就讓倭國出手,趁亂襲擊就是了。”

“那,那倭國趁機坐大,又該怎麼辦?”朱高熾追問。

“這就更簡單了,只要切斷了海上補給,任憑多少倭寇登陸,都能從容應付。”

朱高熾眨巴了一下眼睛,他這才意識到一件事,“原來你都想好了。”這下子朱高熾放心下來,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就在此時,楊榮等人求見。

徐景昌讓他們進來,六位尚書,一字排開,每個人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定國公,朝鮮的事情怎麼回事?我朝使者,可有擅自挑起邊釁的問題?”

徐景昌立刻正色道:“我現在並無確切消息,如果屬實,這絕對是一件大事。”

黃淮直接道:“現在已經得到了消息,是朱勇掠走了李芳遠。”

“有證據嗎?”徐景昌立刻追問,“全面的,確切的證據。”

黃淮微微錯愕,“定國公,雖然沒有證據,但是這種事情,下面人不敢隨便開玩笑的,我們必須籌備,以防不測。”

徐景昌立刻搖頭,“正因爲事情太大,所以纔不能草率。一方面要等朱勇回來,得到確切消息,才能做出安排。再有,要派遣人員,前往遼東調查情況。一定要嚴防朝鮮方面哄騙大明,如果是他們自導自演,混淆視聽,這就不好了。”

楊榮哭笑不得,“定國公,這種事情沒人敢大意的,朝鮮那邊更不會。朱勇隨意抓捕朝鮮國主,釀成大禍,朝廷方面必須做出應對,以防不測。”

徐景昌卻是堅持己見,“當下最重要的還是確定事實,其餘的不必費心……讓兵部、三法司、五軍都督府、錦衣衛各自派員,前去調查,然後提交詳細的結論,然後再由九卿共議。”

金幼孜聽到這裡,簡直都抓狂了,“定國公,咱們商議要對付不孝子李芳遠,但他好歹是個國主,要拿他,也要師出有名,還有安撫朝鮮的各方,確保無誤之後,才能動手,現在貿然抓人,一旦釀成大禍,後果不堪設想。我建議立刻派員,緝拿朱勇,然後派兵前往遼東,嚴加戒備。”

胡廣也跟着站出來,“我附議。”

黃淮同樣的看法,“定國公,此事馬虎不得。”

徐景昌看在眼裡,卻是依舊堅持己見,“對於你們的意見,我表示保留。在沒有查清楚事實的情況下,任何反應都是多餘的,你們要是不服氣,可以單獨上奏陛下,至於結果如何,本官不負任何責任。”

這下子六部尚書齊齊無語。

他們是同意了擒拿李芳遠,但是他們琢磨着畢竟是個國主,肯定要萬無一失,這次去試探,也只是探查情況,真的要落實,怎麼也要朝廷商議之後,才能執行。

如此草率,出了事情,誰來擔責?

奈何此時徐景昌死豬不怕開水燙,他們也不敢隨便上書,只能回去生悶氣。

朱高熾滿心不解,等人走了,他這才從裡面出來,問道:“我說表弟,這到底是哪一齣啊?我怎麼看不明白。”

徐景昌笑道:“看不明白就對了。這種事情,就不該看明白。”

“我是大明的儲君!”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輕笑道:“那你可以辭去啊!”

朱高熾傻了,“我辭去了就能知道了?”

“你辭去了,就更沒必要知道了。”

朱高熾爲之氣結,“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徐景昌重重嘆息,“這還不明白啊!這種事情,如果是朝廷全力以赴,必定弄得非常麻煩。更要命的是,如果因此出現了內亂,大明就要派兵進入朝鮮,全力鎮壓,確保萬無一失。”

“對啊,就該如此啊!”

“如此什麼啊?”徐景昌不客氣道“這要花多少代價,付出多少成本?你算過沒有?”

朱高熾無奈道:“那,那現在怎麼辦?”

徐景昌道:“什麼怎麼辦?我一無所知,你讓我怎麼辦?我什麼也不幹啊!”

朱高熾更加糊塗,“表弟,咱們就別打啞謎了,你快點說吧!”

徐景昌道:“那殿下想想,如果一切順利,朝鮮那邊沒有太大的動靜,怎麼該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自然是嚴懲李芳遠,樹立國威啊!”

徐景昌點頭,“確實,那如果後果非常嚴重,難以收拾?”

“那,那就調兵,還有,實在不行,把李芳遠放回去,就說這是一場誤會。”說到這裡,朱高熾也猛然明白過來,徐景昌爲什麼裝糊塗。

因爲不管朝廷做什麼,都會失去主動權。

表態了,就不能隨意更改,不然就會傷損朝廷威望。

他深吸口氣,緩緩笑道:“這事情是朱勇乾的,萬一真出了事情,追究下去,你也有辦法?”

“很簡單啊,弄個人送去,然後說成國公還有個私生子,叫朱猛就是了。”

朱高熾感慨長嘆,“我是何其有幸,遇上了你這麼個表弟啊!”

徐景昌嘆息道:“如果殿下能裝着點糊塗,我能更輕鬆一點。”

朱高熾一聲長嘆,“我算是懂了,不癡不聾,不做當家翁啊!”

朱高熾回去之後,就把自己關在樂東宮,大明朝廷,能說了算的幾個人,統統裝糊塗。

也就在這時候,朱勇帶着船隊,返回了大明。

“定國公,李芳遠帶回來了,該怎麼處置?”

徐景昌想也沒想,抓起了一本《孝經》,塞給來人,“送給李芳遠,讓他好好讀書,想明白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甚至重返故國,也不在話下。”

(本章完)

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五章 大九卿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番外篇:敗家子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五章 大九卿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番外篇:敗家子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