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

朱棣想找人修廟,徐景昌下意識一愣,讓他動嘴還行,要讓他跑去北平,辛辛苦苦修廟,還是另請高明吧!

“陛下,要不讓曹國公去吧?他忠誠可靠,是絕佳人選。”

李景隆!

朱棣哼了一聲,“你就那麼怕辛苦?”

徐景昌忙道:“臣只是想留在京城,爲君解憂。”

朱棣忍不住冷哼,能把偷懶說得這麼清新脫俗,也算是厲害。

不過很顯然,自己也離不開這小子。

罷了,就讓李景隆辛苦一趟吧。

只不過朱棣很快意識到了另一件事。

“你們都說說,咱大明最興旺的廟宇,到底是哪一個?”

問起寺廟,姚廣孝很有心得,“陛下,要說起來,最爲緊要的自然是皇家太廟,至於香火鼎盛,靈隱寺、白馬寺所在多有。不過要說真正享受千秋香火,綿延不絕的,還是曲阜的孔廟和龍虎山的天師府。”

朱棣沉吟思忖,隨即道:“孔家子孫,香火綿延,歷經數十朝代,生生不息,屬實與衆不同。縱然是帝王之家,也難有孔氏風光。衍聖公遺澤,真是讓人羨慕啊!”

朱棣也就是隨口感慨一下,他並不覺得自己打算修建的廟宇,能和孔廟相提並論……畢竟這個廟宇只屬於大明,孔府可是歷經改朝換代,屹立不搖,雙方不在一個層次上。

但是聽朱棣提起了孔家,不鬧事就不舒服的徐景昌突然意識到了這是個機會。

“陛下,孔廟世代傳承,讓人五體投地……能不能這樣,將世代傳承的孔家,跟即將修建的廟宇放在一起,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朱棣不解,“你什麼意思?”

“很簡單,就是派一個孔家的人,最好是衍聖公,讓他去北平,擔負祭祀之責,主持祭祀開國功臣。”

徐景昌剛說完,大傢伙都不以爲然,

人家是孔氏子孫,有自己的祖宗先人,怎麼會跑去北平,給大明開國功臣燒香,這不是做夢嗎?

可大傢伙轉念一想,又突然發覺這個提議絕不簡單……

孔家守在曲阜,祭祀先人,就能坐享衍聖公的尊位。

但這個衍聖公又對大明有什麼好處?

爲大明做了什麼?

讓他去北平,他朝廷主持祭祀,爲開國功臣上香……這樣做不但擡高了開國功臣的地位,還告訴世人,孔老夫子雖然尊貴,但畢竟只是儒家的,放眼大明,還是開國功臣最爲尊貴……

這個建議聽在朱棣耳朵裡,更有另一番意思,等於是告訴天下人,大明在孔聖人之上,這個天下是朱家的!

妙!

簡直妙不可言!

朱棣動心了。

在場的衆人,除了皇子,武夫,就是姚廣孝這個老賊禿。

剛剛徐景昌拿一個儒士,一個道爺,坑了佛門……現在這小子的壞水又澆到了儒家頭上,姚廣孝也乾脆推波助瀾起來。

“陛下,孔府傳承兩千年,聖人後裔,尊貴無比,只怕他們未必願意爲幾個淮西武夫進香啊!”

很直白的激將法,一點都不高深。

但是此時此刻,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棣哼道:“怎麼?瞧不起淮西武夫?沒有這些開國功臣,打下赫赫大明朝。只怕孔夫子還要披髮左衽!他們孔家的人,要懂得感恩戴德!朕這就降旨,膽敢拒絕,後果自負。”

朱棣又交代了幾句,就返回宮裡。

老爺子耿炳文心情大好,不但給開國功臣立廟,還讓孔家去祭祀,面子裡子都賺到了,老頭簡直年輕了十歲,回去的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姚廣孝看了看徐景昌,呵呵笑道:“伱算計孔家,老衲可提醒你,人家孔府根基深厚,不像老衲這麼好說話。朝堂上九卿重臣,天下士林,都不會坐視不理……你小子捅了馬蜂窩了!”

徐景昌頓時瞪大眼睛,可憐兮兮道:“師叔,救命!”

姚廣孝輕笑了一聲,“對不住了,老衲也沒有辦法,你自求多福。”

老賊禿也走了。

此時徐府就剩下三頭豬了。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個,齊刷刷盯着徐景昌。

“快說吧,光剩下咱們了,你有什麼壞主意,全都說出來,咱們一起折騰孔家。”

徐景昌看着他們三個,咬了咬牙,“你們就不能想點好事?我是個正人君子,從來不幹壞事的。”

朱高熾直接噴了,“你就別不要臉了,這回你是不是打算派個佛門的人過去,充當曲阜縣令,好好整孔家?”

徐景昌笑道:“這麼幹能有用嗎?”

“不能!”朱高熾乾脆道:“賢弟,你別不愛聽,我跟你這麼說吧,你打孔家的主意,就好比螳臂當車,蚍蜉撼樹,可笑不自量。”

另外兩頭豬也表示贊同。

朱高煦直接道:“靖難四年,我們和建文的人馬在山東反覆拉鋸。不管打成什麼樣,都沒人敢隨便動孔家的人,聖人後裔,豈是等閒!”

徐景昌眨了眨眼睛,突然笑道:“我可沒有打算整孔家,相反,我打算給你們講個故事。”

“什麼故事?”三頭豬異口同聲問道。

徐景昌淡淡道:“孔夫子身高九尺六寸,魁梧有力,力能扛鼎……他又有三千弟子,個個都是猛士,當初周遊列國,各國君主無不奉爲上賓,絲毫不敢怠慢。”

朱家三兄弟默默聽着,似乎是這麼回事,但又不是這麼回事……“賢弟,你繼續說。”

徐景昌道:“孔夫子死後,儒家開始分裂,其中最有代表的兩派就是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張性善,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因此漸漸成爲顯學,一統華夏兩千年。而荀子一派,則是主張性惡,隨後衍生出法家,法家門人幫助秦國一統六國,暫時取得勝利。可是秦二世而亡,法家遭受重創,但是他們並沒有消失。”

“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這一派勢力覺得無望成爲顯學,就轉入了暗處。並且擔負起保護孔夫子後人的職責。他們曾經在尼山多次聚集,號稱尼山鴻儒會……這個尼山鴻儒會人才輩出,向上追溯,漢初三傑的張良,受教於黃石公,黃石公就是荀子門下……再往下說,王莽早年也是尼山鴻儒會的成員,正是靠着尼山鴻儒會的幫助,才輕易奪取大漢天下。只可惜他後來違背初心,尼山鴻儒會又轉而支持漢光武帝劉秀,所謂雲臺二十八將,就是尼山鴻儒會幫忙召集的。”

“東漢末年,水鏡先生司馬德操也是尼山鴻儒會的人,他發掘了諸葛孔明和龐統,希望靠着他們的力量,恢復漢室江山。只可惜功敗垂成……隨後歷朝歷代,都有尼山鴻儒會的人出山,他們左右天下大局,推動改朝換代,力量龐大,手眼通天。每每在緊要關頭,都能培養出傑出的人才,引領風騷。”

朱高熾緊皺眉頭,朱高煦若有所思,只有朱高燧好奇道:“現在還有尼山鴻儒會嗎?”

“有啊,據我所知,大明立國功臣當中,劉基和宋濂,就是尼山鴻儒會的成員……另外還有一個人,他精通三教,平時以僧人面目示人,但他實際上也是尼山鴻儒會的核心成員,還是左護法,他就是姚少師!”

“當真?”朱高燧驚得目瞪口呆,又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我說姚少師怎麼那麼厲害呢!”

他剛說完,後腦勺就捱了一巴掌。

朱高煦哼道:“說你傻你還真傻啊!就算前面那些是真的,劉基、宋濂,還有姚少師,他們風馬牛不相及,怎麼可能都是什麼尼山鴻儒會的。”

朱高熾斜着眼睛,哂笑道:“老二,我看你也不聰明。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他編的!”

徐景昌不動聲色,只是淡淡笑道:“太子殿下,你看這個故事怎麼樣?”

“不怎麼樣!”朱高熾哼道:“倘若真有什麼尼山鴻儒會,還敢左右改朝換代。我立刻上奏父皇,調動十萬大軍,直接殺向曲阜,把衍聖公一脈都給滅了。”

朱高燧大吃一驚,豁然站起,“老大,你瘋了,連聖人後裔你都敢殺?”

朱高熾沒好氣道:“不殺怎麼辦?他們那麼大的力量,難道還等着他們把大明朝給滅了?”

朱高燧皺眉頭道:“那如果朝臣反對,那該怎麼辦?”

“那就證明他們都是尼山鴻儒會的同黨,一起殺了乾淨。”朱高熾殺氣騰騰道。

朱老三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喃喃道:“難怪你能當儲君呢!你是真夠狠的。”

他剛說完,朱高煦也突然意識到了什麼,“賢弟,你好算計啊!”

朱高熾也跟着明白過來,想了片刻,簡直無話可說。

你不要試圖探索徐景昌的底限,這小子壞起來簡直沒邊了。

虧他想得出來,尼山鴻儒會!

孔家要真是有左右王朝興衰的勢力, 歷朝歷代還會優待他們嗎?

早就派兵把他們給剿滅了。

但是這麼淺顯的道理,還真未必就是人人都懂……畢竟孔家傳承那麼多年,儒家屹立兩千年,無人撼動。

這要是沒有龐大的勢力,保駕護航,怎麼能做到?

徐景昌的這套說辭,正好迎合了這些人的想法。

朱高燧後知後覺,過了好半天,他才意識到,這是一招絕妙的捧殺!

“表弟啊,我算是服了,讓我給你磕個頭吧!”

徐景昌哼道:“別整沒用的,趕快把這個故事散佈出去,最好人盡皆知。”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上架感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上架感言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上架感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上架感言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