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

“七哥,你怎麼不識數啊?”有人高聲嚷道。

朱榑瞪大眼睛說:“怎麼憑空污人清白?”

“什麼清白?我們都看了你的卷子,一個對的都沒有,羞不羞啊?”

朱榑便漲紅了臉,額頭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我那是一時手生……我也是飽讀詩書,皇考教的!”

“什麼皇考教的?皇考教你的時候,伱總是拉肚子哩!”人羣當中,一個白麪長鬚的中年王爺笑着說,他就是老朱的第六子,楚王朱楨。

原來就在這幾天,其餘的諸王陸續趕到,楚王朱楨,肅王朱楧,慶王朱栴,以及還沒有來得及就藩的朱鬆、朱模、朱棟、朱楹等等。

加上前面已經趕到的諸王,基本上朱元璋在世的兒子,一個不差,全都齊聚北平,哪怕是朱棣登基,都沒有來得這麼全。

這些王爺之中,明顯分成了三部分,其中周王朱橚,楚王朱楨,蜀王朱椿,這都是表現很好,賢名在外。

而朱榑幾個,明顯是缺少教育的。

至於那些小王爺,他們即便受封,還沒有來得及就藩,屬於打醬油的。

對了,前面數次犯錯倒黴的寧王朱權,也被帶來了。

面對滿屋子的羣豬,朱榑臉色通紅,氣哼哼拉過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來,低着頭不說話。

就在這時候,朱棣從外面進來,朱棣的手還牽着寶貝孫子朱瞻基。

相比起朱棣,黑小子朱瞻基更讓朱榑聞之色變,見之膽寒。

奈何朱瞻基不想放過他,黑小子直接到了朱榑面前。

“七叔公,你這樣可不行啊,算不明白賬,是會被人糊弄的。”

朱榑氣得臉都白了,“我不是算不明白,我,我只是……我一個堂堂藩王,居然要學孩子的課,太欺負人了吧!”

朱瞻基歪了歪頭,“可是您連孩子的課程都不會啊!這不是欺負人,這是幫助人,幫助落後的學生……七叔公,加油好好學,爭取期末戴上小紅花!”

朱瞻基一本正經鼓勵朱榑,原本還繃着的衆人,實在是繃不住了,無不前仰後合,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朱榑霸道了半輩子,竟然栽在了一個孫輩的手裡,實在是太慘了。

朱棣面色嚴峻,擺了擺手,“都別笑了。”

諸王好半天才恢復過來。

朱棣感嘆道:“都是自家人,俺跟你們說說心裡話……皇考留下來的宗室規矩,只怕是要改,而且是大改。徐景昌,你給大傢伙說說吧。”

徐景昌向前一步,正色道:“按照太祖皇帝規矩,成年皇子就藩,授予兵權,封國,年俸。藩王嫡長子,繼承王位,其餘諸子降等,以此類推……太祖皇帝英明神武,生下二十六子,僅僅一代人,就遍佈南北,許多名城都變爲封國。如此下去,再有幾代人,大明朝就封無可封,國庫也拿不出給予藩王的俸祿,供養不了王府三衛。如此陛下有意改革宗室條例。”

“日後所有宗室子弟,包括皇子在內,成年後受封王爵,爵位世襲罔替……但是不給封國,沒有王府兵馬,諸王俸祿,參考一品文官。”

聽到這裡,諸王無不變色……哪怕是還沒就藩的那幾位也受不了了,實在是太少了!

一品文官有多少俸祿?

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而且其中一半還要折成寶鈔。一年到頭,粗略算下來,就是五百石糧食,五百貫寶鈔。

當然了,在徐景昌的提點之下,如今明朝的官吏,尤其是在京諸公,已經很善於給自己發津貼了。

但不管怎麼發,也就是這樣。

再看藩王的俸祿,百官簡直要吐血。

一個親王,一年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綿二千兩,鹽二百引,花千斤,皆歲支。

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緞匹,歲給匠料,付王府自造。

不得不說,老朱也是苦慣了,對自己的兒子,那叫一個好啊!

更要命的是一個藩王,生息繁衍,過了幾代人之後,郡王,輔國將軍,輔國中尉……這些人更是一大堆。

就算窮盡一省的糧米,也沒法滿足他們的胃口。

大明朝越到後期,就越是財稅枯竭,不光是朝廷,地方也是如此。

哪個城市攤上了一個藩王,那下場就不會好。

“定國公,你給這麼點錢,夠誰用的?”肅王朱楧突然開口。

朱榑拿眼角餘光掃了他一下,並沒有說什麼,顯然,這是個沒有受到過教訓的。

徐景昌笑道:“我已經說過了,不就藩,不養兵馬,比照一品官,額外可以多一些津貼,足夠過日子了。”

朱楧哼道:“敢情我們天潢貴胄,太祖之子,就只是夠過日子嗎?”

徐景昌不慌不忙道:“先彆着急,聽我說完……封國兵馬不能給,但是錢財卻是可以。我盤算過來,朝廷手上還有很多資源,比如運河、鹽場、礦場、林場、漁場,還有海外貿易,日後也有域外的土地,都可以作爲皇家財產。既然是皇家財產,就可以賞賜給諸位親王。”

徐景昌笑道:“我粗略估算,每位藩王成年之後,大約可以拿到三十萬兩的財富,每年按照百分之十五分紅計算,就算是四萬五千兩。是俸祿的數倍還多,足夠活得很好,錦衣玉食,也不爲過啊!”

朱棣點了點頭,“沒錯,就是這個意思,你們有什麼意見?”

諸王互相看了看,還是朱楧不服氣道:“陛下,這錢聽着不少,可如果臣弟生兒育女,他們又該怎麼辦?”

徐景昌立刻道:“郡王一級,可以分得五萬兩的財產……三代之後,宗室就要靠自己的本事,養家餬口。”

“什麼?”朱楧豁然站起,怒衝衝道:“徐景昌,定國公!你們家與國同休,你怎麼敢如此欺凌天家?”

徐景昌不慌不忙,“我是有定國公爵位,但也僅限於一人而已,假如我有幾個兒子,除了繼承爵位的,其餘皆是平民無二。”

“那也不行……我不服,皇考打下了大明江山,我們這些皇子就該享受榮華富貴,大傢伙說對不對?”

他環視四周,奈何沒有一個人接話,朱楧頓時瞠目結舌,你們這些慫貨,當真就任人欺負嗎?

這時候朱棣突然淡淡道:“十四弟,你不願意拿錢,還想和以前一樣嗎?”

朱楧愣了一下,忙躬身道:“陛下,四哥,咱們可是手足兄弟啊!”

朱棣點頭,“是手足兄弟,沒錯!可他不是啊!”

朱棣突然一指朱瞻基,而後走到了朱楧面前,伸手抓住了他的腕子,動容道:“十四弟,四哥早晚要死的,這江山傳承下去,到了朱瞻基的手裡,他和你們就沒有那麼親了。朱允炆下狠手,逼得十二弟全家舉火自殺……要置我於死地,他可沒有客氣過啊!”

朱允炆那還是侄子輩,到了朱瞻基登基,那就是侄孫輩了。

感情只會更加淡漠,下手也會更加狠辣,沒有任何負擔。

朱楧只覺得渾身寒涼,幾乎哭道:“四哥,太孫仁孝,必然不會如建文一般啊!”

朱棣用力頷首,“那是自然,朕的孫兒,肯定不是建文那個畜生。”

“那,那四哥還擔心什麼?”朱楧傻傻道。

朱棣哭笑不得,“十四弟,朝廷開支不起,定國公也說了……那四哥再跟你多說一句,四哥也怕,怕你們會學四哥啊!”

一句話,如同晴天霹靂,當頭炸響,朱楧好似懷裡抱冰,從裡往外都涼透了。

他慌忙跪倒,磕頭作響,“四哥,小弟哪敢有謀反的心思,要是四哥疑心,只管殺了小弟就是,何苦嚇唬小弟?”

這時候其餘幾位王爺,包括朱橚、朱楨,全都誠惶誠恐,躬身道:“陛下,臣等斷然沒有此心,請陛下明鑑。”

朱棣擺了擺手,“朕當初也沒想過靖難啊!”

一句話,諸王又齊齊失聲,一個個汗流浹背,渾身亂抖。

徐景昌趁機道:“陛下,改革宗室條例,既能節約開支,又能成全天家情義,實在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上利國家,下利百姓,還望陛下降旨。”

朱棣點了點頭,“你們怎麼講?還有什麼話沒有?”

楚王朱楨突然向前道:“陛下,臣弟還有一些遲疑之處,如果按照新的辦法,宗室子弟又該怎麼辦?是不是隻靠着這點錢度日?”

徐景昌道:“自然不是,待到日後宗室繁衍,人數增加。不論是讀書科舉,還是投筆從戎,又或者經商致富,都是可以隨便選擇,毫無限制。”

朱楨眼前一亮,欣然笑道:“誠如是,天恩浩蕩!”

原來楚王朱楨是個有本事的,他可不想一輩子被困在王府,如果能四處瞧瞧,領略天下無限風光,也算是大好事。

有了他帶頭,其餘諸王紛紛答應……其中最積極的莫過於寧王朱權。

“定國公,小王只想請教一件事,我能不能領到錢,能不能把拖欠朝廷的稅補上?”

原來這位當初冒名漢王放貸,身上還揹着欠款呢!

不等徐景昌說話,朱棣笑着拉起朱權的胳膊,“不用怕,這個錢四哥替你還了。”

聽到這話,朱權鼻子一酸,差點哭出來。

四哥真好!

隨後朱棣笑道:“走吧,你們都跟着四哥,去英烈祠堂,看看咱們大明是如何立國的!”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