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

周王朱橚,向有賢名。建文削藩,被貶雲南。

後來又把朱橚弄回了應天看管,直到朱棣進城,他算是脫離苦海。而且朱棣爲了安慰這個兄弟,還給他加了三千石俸祿,使得朱橚的俸祿達到了五千石,諸王當中,排名第一。就連朱高煦和朱高燧兩個親兒子都比不上。

徐景昌也都知道這些事,但他和朱橚不熟,而且也不願意沒事結交藩王,所以他還沒有私下拜會過朱橚。

而朱橚也沒有來徐府。

這一次算是他第一次拜會周王。

徐景昌看了看,他詢問朱高燧,“你這位五叔好對付不?容不容易騙……接受引導?”

朱高燧想了想,很認真告訴徐景昌,“要說五叔啊,估計比二哥難騙。”

徐景昌的臉色微變,看起來是個中等偏下的對手,難度不大,可以放心了。

朱高燧頓了頓,補充道:“那啥……我提醒你一件事啊,我五叔什麼都好,但他有個習慣,就是喜歡給人些奇奇怪怪的玩意,你別吃就是了。”

徐景昌愣了一下,又仔細察言觀色,發現朱高燧眼神深處,有那麼一絲絲後怕。徐景昌的心就是一動,看起來自己必須加小心了。

正在說着,李景隆和朱高煦將馬車弄過來,他們四個上車……李景隆看了看,覺得車廂坐四個人太擠了,就主動坐在了車轅上趕車。

朱橚尚在京城,沒有回開封,他的住處在宗人府旁邊。

自從朱棣當了皇帝之後,朱橚就是宗室諸王當中,年紀最大,地位最高的,目前擔任宗人令。

朱棣留他在京城,也是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事情,比如朱允炆雖然死了,還有幾個兄弟尚在,另外朱允炆也有個幼子,這些人都算是朱標這一系,到底要怎麼處置,朱棣也沒有想好。

歷史上朱棣是把他們貶爲庶人,囚禁起來,嚴加看管。

可自從聽了徐景昌的話之後,朱棣發現有些人留着比殺了要好。

如果朱允炆的幾個兄弟能站出來指責朱允炆不孝,比朱棣說多少話都管用。

假如朱允炆的幼子能夠活着,不正好表示他的仁慈嗎?

所以朱棣沒急着動手,而是讓朱橚幫忙,處理此事。

朱橚應承下來,但他也是個渾水摸魚的貨兒。

乾脆就在京城,聚集了一批學者名家,杏林高手,躲在家裡編書,相比起徐景昌的聽曲釣魚,可是要高雅多了。

“殿下,有人求見!”

朱橚正在悶頭翻書,一聽這話,就責備道:“我不是說了,誰都不見,來人是誰?瞧伱那個着急的樣兒。”

手下人苦兮兮道:“殿下,小的也不知道來的是誰,但他身份太高了,他的車伕是曹國公李景隆!”

一聽李景隆,朱橚的腦袋就突突地跳,他恨的人真不多,但李景隆絕對是其中之一……李景隆當車伕,難道是四哥來了?

周王朱橚急忙放下手邊的事情,匆匆出來。

到了府門外,擡頭看去,正好瞧見了朱高煦和朱高燧,又看了看,沒有朱棣。

他就把臉沉下來,“你們來幹什麼?我這邊忙着呢!”

朱高煦沒動,朱高燧忙跑過來,“五叔,你瞧見沒有,今天定國公徐景昌,還有曹國公李景隆,他們一起來拜訪,有些事情要跟五叔聊聊。”

朱橚哼了一聲,“我知道,這兩位裡面,有一個我懶得提起。還有一個,聽說剛剛執掌了錦衣衛,我一個藩王,不方便結交近侍,還是不要徒增煩惱。”

說完,這位當真就要轉身回府。

徐景昌臉上笑容不減,朱橚這傢伙果然是修書修多了,文人的窮酸學了個十成十。

不過誰讓他是朱棣的好兄弟,在這個永樂朝,人家還真肆無忌憚,比自己還要爲所欲爲呢!

徐景昌主動上前,“周王殿下,看起來你是對錦衣衛有些偏見……我給你講個故事,就能化解誤會了。前些天我去夏尚書那邊辦事,有個五六歲的小孩子就跑到了我的面前,跟我說,他爹爹講,我是錦衣衛大都督,監察百官,遍地眼線耳目,連他們家吃什麼都知道。我當場就否認了,這絕對是污衊,我怎麼可能幹那種沒品的事情,小孩子不要隨便相信大人的胡說八道,尤其是那個人還不是你的親爹。”

周王默默聽着,最初還沒什麼,可最後一句他繃不住了,大笑起來。這人能夠自嘲,還不算太壞。

“進來吧。”朱橚破天荒請他們進府,他還湊到了徐景昌的身邊,“你說的到底是真是假?夏尚書真的……那啥了?”

徐景昌白了朱橚一眼,“殿下聽不出來,這是個段子?”

“當然聽得出來,我就是不明白,你爲啥非要說夏尚書,而不是蹇天官,或者劉尚書他們?莫非確有其事?”

徐景昌呵呵道:“殿下,我只說是去夏尚書家,我可沒說那孩子就是夏尚書的,萬一是管家的,是車伕的……對了,就是車伕的。”說着,徐景昌看了一眼李景隆。

朱橚忍不住哼了一聲,“要真是他家的,那也是咎由自取……姓李的,你說說你,還有良心嗎?當年我在京城的時候,咱們倆多好,一起吃一起睡,哪次捱打,都是我幫你求情,然後你他孃的陷害我!我簡直想掐死你!”

李景隆無奈低下頭,屬實對不起朋友。

但他也是真無奈啊,彼時朱允炆是天子,聖旨下來,不能不聽啊!

徐景昌笑道:“周王殿下,他的事情扔一邊,我想打聽一下,假如廢掉王府三衛,你有什麼意見嗎?”

“沒有。”朱橚回答很乾脆,“我用不着,裁撤了王府三衛,還能節省一些俸祿,朝廷不容易,百姓民生艱難,省下錢糧,做點好事,理所當然。”

這回輪到徐景昌吃驚了,他萬萬沒有料到,朱橚竟然這麼好說話,假如所有藩王都如此深明大義,宗室的事情豈不是好辦了!

顯然這是奢望,朱橚不過是藩王當中的一朵奇葩罷了。

“周王殿下,朝廷是想整頓宗室諸王的三衛兵馬。你願意放棄,那是最好不過。殿下還有什麼要求,我可以想辦法幫殿下解決……譬如說省下來的軍費,可以劃撥出來一些,給殿下整修王府?”

朱橚毫不遲疑搖頭,“用不着,我那個王府,是原來的故宋皇宮,格局很大了,當初建造府邸就花了不少錢,不急着大修。不過要是能給我一些錢,我倒是有本書,想要刊印出來。”

朱橚說着,走到了書桌前面,拿起了一個初稿,遞給了徐景昌。

“這是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編的,從洪武二十四年就開始了,叫救荒本草,這裡面記載了四百多種可以食用的野菜,全都有圖像解說,方便辨認……”

朱橚很熱心向徐景昌介紹……很小的時候,朱橚就聽爹孃講述元末亂世,吃糠咽菜。尤其是朱元璋,他曾經有過三年多的流浪經歷,淮西地方讓他走個遍兒,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吃,朱元璋都知道。

朱橚耳濡目染,竟然真的開始留心這些,等他就藩之後,更是小心收集,不斷整理……漸漸的,朱橚就蒐集了四百多種可以食用的野菜。

這裡面有三分之二,都是前人沒有記錄過的。

朱橚取名《救荒本草》,這個冊子不是治病的藥材,而是可以充飢的野草,如果遇上荒年,沒有糧食,就可以採集野菜充飢。

其中還提示了一些形態相似,卻有毒素,不可食用的植物。

而且爲了方便辨認,朱橚還從葉脈形狀、花瓣數量、花序特徵等等方面,描述植物,教人分辨……徐景昌看到這些內容,他想到的不是荒年終於有了野菜吃,而是生物學分類法!

朱橚這傢伙已經摸到了如何給植物科學分類的門檻,由此發展下去,絕對可以誕生一門植物學!

朱家子孫多奇志,還真是人才輩出。

“周王殿下,這本書確實不同凡響,利國利民,應該刊印,頒行天下。”

朱橚聽到有人肯定自己的工作,大喜過望,“承蒙誇獎,不勝感激,只是刊印書籍,需要花不少錢,我積蓄不多,又不忍和四哥開口……”

“我出錢!”

李景隆脫口而出,“我願意出,多少都行!就算是借錢,我也幫殿下出書。”

朱橚翻了翻眼皮,冷哼道:“你想花點錢,就化解咱們倆的仇恨?你做夢去吧!”朱橚很不客氣,他向四周看了看,找到一個托盤,遞到了李景隆的面前。

“吃,你吃了咱們倆的仇就過去了。”

李景隆看到盤子裡的東西,眼珠子差點掉下來,他一個領兵將領,也是知道一些野菜草藥的。

“這,這是商陸啊!有大毒,你想要我的命啊!”

朱橚哼道:“你不也差點殺死我!”

李景隆目瞪口呆,他偷眼看徐景昌,奈何這小子把眼睛轉到了天上去,懶得多看。

半晌無奈,李景隆只能咬了咬牙。

“好,我吃!大不了一死罷了!”

他吭哧吭哧兩口,就把面前的商陸根吃光了。

過了片刻,竟然沒事。

朱橚呵呵笑道:“醫書裡說了,豆能解毒,因爲我用豆葉蒸過,看起來是真的有用。”

李景隆伸出兩個大拇指, “殿下高明。”

他的話剛說完,就聽到肚子裡咕嚕嚕,宛如驚雷炸響……壞了!中毒了!

“茅房在哪,我要出恭啊!”

李景隆扯着嗓子哀嚎,完了,想我一世英名,靖難之役都能殺死我,竟然死在了朱橚手裡,我好冤枉啊!

朱橚眉頭緊皺,不對勁兒啊!

自己明明都用豆葉蒸過,而且還給家裡的狗吃了,狗都歡蹦亂跳的,啥事沒有啊!

這時候徐景昌忍不住了,“周王殿下,快送曹國公去茅房吧。”

朱橚點頭,匆匆帶着李景隆去茅廁,他轉頭剛回來,就有家人跑進來,“殿下,不好了,狗死了!”

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上架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
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上架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