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

漫天絢爛的煙花,君臣同樂,上下一心……似乎在這一刻,永樂兩個字,才深深刻入每個人的心裡。

百姓們歡喜鼓舞,興高采烈,說着,笑着,憧憬着……

錦衣衛護送,從奉天門離開,再次走過五龍橋,出午門……而午門外面的百姓,由於沒有親眼見證,也沒有撈到陛下御賜的粥和饅頭,竟然不願意離去。

看到裡面的人出來,忍不住上去詢問,打聽情況。

而裡面出來的人,神情激動,也不願意離開,就在午門外面,聊得起勁兒。

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大家感嘆興建外城的大手筆,爲即將擁有新的身份而喜悅。

尤其是廢除奴僕之後,分離的骨肉能夠團聚,不必受人欺凌壓榨……這就是新朝氣象,永樂聖君!

面對熱情的百姓,成國公朱能也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很清楚,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是很容易出大事的。

但是此刻的他們,都是天子客人,怠慢不得,更加不能隨意驅逐。

因此朱能只有增加兵丁數量,將百姓從午門分批疏散,護送各自回家……整個過程,足足持續到了後半夜,纔算消停下來。

返回寢宮的朱棣,也是喜不自勝,“皇后,你看今天朕表現如何?”

徐皇后毫不吝嗇伸出大拇指,讚歎道:“陛下天日之表,聖君之姿,冠絕古今,無人能及。”

能得到心愛妻子毫不吝嗇的讚美,朱棣成就感爆表,但他還保持了一絲絲謙遜,“不能這麼說,畢竟俺現在還遠遠比不上皇考啊!”

就這一句話,就足以讓人翻白眼了。

只是現在比不上,沒說以後,再給咱十年八年,也就能和父皇比肩了。

徐皇后道:“陛下,想要成就大事,就離不開賢臣輔佐,這一次我那個侄子幹得可是很不錯。替陛下收攏人心,立下大功。前些時候,陛下還把他的通政使免了,人家孩子沒有憂讒畏譏,喪失鬥志,反而兢兢業業,替陛下做成了這麼大的事情。難道陛下不該好好賞賜他嗎?”

“你是總不忘給那小子要好處啊!”朱棣笑道:“他現在又是國公,

又是錦衣衛大都督,你就不怕賞無可賞?”

徐皇后笑道:“這有什麼難的,反正有這麼多事情,他又有本事,隨便撿幾樣給他做就是,這是咱自家人,用着放心。”

朱棣哈哈大笑,“是啊,朕也沒有料到,這麼多文武重臣,唯獨他能想着靖難的事情,替朕說公道話,這份拳拳之心,不是自家人做不到的。偏偏他又能壓制朝臣,讓他們老實做事,這一回興建外城,屬實離不開他。”

說話之間,一頂巨大的烏紗帽,加上無盡的金山銀山,已經向徐景昌飛了過來。

畢竟天老爺追着餵飯,就是這麼有恃無恐。

只是從奉天門回來,徐景昌並沒有多高興。

相反,他盤坐在羅漢牀上,閉目思量,反覆權衡。

整個事件,不能說結束了,甚至不能說結束的開始,只是開始的結束……接下來的事情多着呢!

這麼長時間,徐景昌第一次失眠了。

他坐到了天光放亮,隨後洗了洗臉,又思量一陣子,才吩咐道:“準備馬車,我去上元縣衙。”

等徐景昌趕到,卻發現有一駕刑部馬車,已經提前到了。

許典吏從裡面迎了出來,對徐景昌道:“定國公,是刑部尚書鄭大人來了,他今天一早就到了,還在和堂尊談事情呢!”

徐景昌看了看,微微一笑,論起機敏,自己比起頂級朝臣,還是差了一截。

要不是有雄厚的背景,還真玩不過他們。

不過好在自己還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慢慢修煉提升。

有句話怎麼說來的?

莫欺少年窮啊!

徐景昌晃晃悠悠,進了縣衙二堂,鄭賜和黃孝儒聊得差不多,正要起身離去,結果徐景昌從外面進來了。

雙方迎面撞在一起,這可把鄭賜嚇了一跳。

“定國公,伱怎麼過來了?”

徐景昌眨了眨眼,笑道:“鄭尚書,你能過來,我也能過來。這個案子牽動這麼大,不能掉以輕心啊。”

說着,徐景昌一屁股坐下,就對黃孝儒道:“黃知縣,鄭尚書交代了不少吧?你和我說說,我也聽聽刑部的意思。”

黃孝儒怔住了,這話不太好說啊?他求助似的看向鄭賜。

鄭賜輕咳了一聲,“定國公,我過來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囑咐黃知縣,昨日天子加恩百姓,正是萬民同樂,沐浴皇恩的大好時候。朝廷又要興建外城,還有開恩科,爲國選才,一件一件的大事,都急着去辦。正需要百官齊心,上下用勁。這個案子或可以緩一緩。如果他覺得不好辦,大可以交給應天府,或者由刑部安排專員,畢竟這麼大的案子,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

鄭賜道:“我這也是爲了黃知縣着想,更是爲了大明考慮……定國公莫非要怪罪我嗎?”

徐景昌笑着搖頭,“豈敢豈敢啊!”

他一轉身,看向了黃孝儒,“黃知縣,你又怎麼看,是不是打算遵照鄭尚書的意思?”

黃孝儒嚥了口吐沫,二十年的宦海生涯,就沒有這麼難過。

昨天徐景昌交代他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現在刑部尚書又急吼吼過來,打算讓自己把案子交上去……那自己到底要怎麼理解兩個人的話?

黃孝儒沉吟了半晌,才低聲道:“定國公,卑職想着昨夜奉天門外,君臣同樂,盛況空前。比起過年還要熱鬧,天子加恩,百姓振奮,這種關頭,似乎不應該潑冷水啊!”

徐景昌點了點頭,幸好自己來了,如果晚一點,事情還真就麻煩了。

“黃知縣,你既然這麼說,那你還想不想讓熱鬧更大一點?”

黃孝儒一愣,“定國公,你的意思是?”

徐景昌笑道:“你難道忘了,陛下爲什麼加恩,百姓又爲什麼去奉天門?凡事總有個源頭,你說是不是?”

黃孝儒一愣,稍微思忖,突然渾身一震……這事情的根源就在他這裡。

廖家的案子,逼良爲娼,成功激起了百姓的怒火,由於牽連到建文朝,朱棣順水推舟,纔有了現在的局面。

如果自己這個案子,就這麼草草了結了,沒什麼動靜。

甚至交上去,任由官吏推諉扯皮,拖延一段時間……那會怎麼樣?

老百姓的熱情會不會就此消散?

又變得無關痛癢,不了了之?

徐景昌瞧着臉色一變再變的黃孝儒,還不錯,這傢伙不算蠢到家,還能夠分出輕重緩急。他又意味深長看了眼鄭賜,這位刑部尚書欠了欠屁股,臉色凝重起來。

“定國公,卑職明白了。”

黃孝儒突然大聲道:“鄭尚書,請恕卑職無禮,這個案子,既然是上元縣發現的,又是上元縣主審,卑職就要一查到底,絕不能半途而廢。”

鄭賜勉強擠出了一個不自然的笑容,“沒什麼,本官就是覺得大喜的日子,如果隨便大開殺戒,弄得血流成河,壞了君臣朝野的興致,反爲不美。你身爲朝臣,需要顧全大局。”

黃孝儒臉色變了變,默默低下頭,但卻沒有接話。

顯然,他是否認了鄭賜的主張。

鄭賜繼續坐下去,就越發尷尬,只能起身告辭。

徐景昌也沒有搭理他,而是目送鄭賜離去,隨後淡淡笑道:“害怕血流成河?殊不知此時的大明朝堂,正需要幾顆腦袋祭旗!沒有血流成河,哪來江山如畫啊!”

黃孝儒渾身一震,再看向徐景昌,眼神之中,敬畏又多了好幾分。

“定國公,這個案子到底要怎麼辦……還望定國公能夠指點。”

徐景昌淡淡一笑,“黃知縣,你還不明白?昨天陛下尚且迴應萬民期盼,你這個知縣父母官,能忽視百姓的心聲嗎?”

需要回應百姓心聲!

黃孝儒愣了片刻,終於用力頷首。

再也不用多說了,他全都明白!

隨後黃孝儒就開始了審案,什麼方孝孺門人,什麼建文朝舊事,黃孝儒一概不管,只問逼良爲娼一節。

經過了三天緊鑼密鼓的審問,大致弄清楚了狀況,廖鏞掌控的暗娼並不是這一處,而是有三處。

買賣的女子超過兩百人,其中被毆打致死的,就是幾十個之多。

如此衆多的數量,害得這麼多家庭妻離子散,骨肉分離。

黃孝儒幾番權衡,決定判處廖鏞絞刑。

洪武朝的風雨,沒有摧垮廖家,到了永樂朝,一個小小知縣,居然掀翻了廖家,完美詮釋了什麼叫陰溝裡翻船。

這個結果, 朱棣也是格外關注,直接把黃孝儒叫到了宮裡問話。

“廖鏞所言,替建文蒐集軍情,你爲什麼沒有寫?”

“回陛下的話,若是如此,靖難之後,他就該收手。可這一年多,他變本加厲,把生意做得更大,足以證明,他所言不過是幌子罷了。”

朱棣點了點頭,“這話有理……那他爲什麼敢扯這個謊?”

“啓奏陛下,微臣以爲,他是覺得陛下仁慈,只是誅殺了齊黃之流。他謊稱受建文之命,或可脫罪。”黃孝儒道:“不過他忘了,人命關天,他這麼肆意妄爲,欺凌百姓,害得無數人骨肉分離,更有數十位女子被虐打身死,就算天不收他,臣也要收了他!”

“好!”朱棣大笑,提起御筆,寫下了一個準字。

“去吧,把廖鏞絞了!”

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八章 大寧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
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八章 大寧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