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

徐景昌爲了自己能順利如廁,果斷停止了和夏原吉的討論。

而且他也漸漸發現,諸如夏原吉一類的官吏,他們能力相當了得,認真辦起事情來,絕對可以放心,當然前提是有足夠威懾力的人物盯着他們。

利用舊鈔,加工印刷新鈔的紙漿,既能節約成本,又能起到防僞的作用,就是個很不錯的點子。

而且爲了保證新鈔的幣值,夏原吉非常謹慎發鈔,再也不敢貿然增加。

但很快夏原吉就發現一個問題,貌似寶鈔不夠了!

這是怎麼回事?

朝廷的目標是防止寶鈔劇烈貶值,可現在寶鈔居然呈現了緩步升值的跡象,這不合理啊?

難不成有人在背後搗鬼?

是那些受到打擊的豪門大族?

或者是不甘心繳納稅賦的紳商巨賈?

必須一查到底。

得到了夏原吉提示的徐景昌,也開始動作起來,他手上能直接用到的人不多,王忠和朱勇,屬於臥龍鳳雛之列,只能抓人,吳山這傢伙自從伺候徐景昌和姚廣孝吃酒下棋,也變得佛繫了,一問三不知。

偌大的通政司,就沒有一個可用的人才?

此時此刻,徐景昌才意識到,如今的通政司,還是個縫合怪……

拼湊了內閣、六科、稅丁,但內部卻沒有真正整合,形成一股合力。

或許這就是朱棣的高明之處,他還是不敢真正讓相權恢復。而且徐景昌也不是大明朝的宰相。

畢竟真正的百官之首都是穩重深沉,儘量少惹事,不生亂子。

而像徐景昌這麼一心搞事情的宰相,古往今來,還沒有出現過。

“姚少師,你吃了我這麼多素齋,能不能幫我爭取一下,讓陛下重整通政司?”

姚廣孝拿着棋子,不慌不忙道:“老衲要是進言此事,

就必須先把某人踢出通政司……你知道老衲說的是誰吧?”

徐景昌黑了臉,他不太願意伺候朱棣,但也不太願意失去權柄,短短的時間,他就體會到了掌權的快樂。

要不乾脆扶持大胖子,發動玄武門之變?

這個念頭冒出來,把徐景昌自己都嚇了一跳,自己怕是真瘋了。

想誰誰來,朱大胖子從外面匆匆進來,後面還跟着胡儼。

“表弟,胡學士說發現了一些事情,想要跟你說。”

徐景昌放下了棋子,姚廣孝也把目光轉過來。

胡儼這小子把朱高熾輔佐的很不錯,是個有能耐的。

“胡學士,伱發現了什麼?”

胡儼衝着徐景昌躬身,隨即道:“通政,是這樣的,自從京城寶鈔穩定下來之後,凡是來到聚寶門稅卡的周圍百姓,他們越來越喜歡寶鈔了。”

徐景昌渾身微微一震,“當真?”

“確實,過去小商小販進京,他們寧可少賣一點錢,也要銅錢。或者乾脆以物易物。實在是拒絕不了,拿到了寶鈔,也會趕快花了,換成自己需要的東西。畢竟寶鈔這個東西,一天一個價,不停貶值,誰也受不了。”

徐景昌點頭。

胡儼又道:“現在的情況卻是不一樣了,有人專門收舊的寶鈔,抵償稅款,新的寶鈔幣值穩定,還可以拿來交稅,不少農民都來了興趣,他們換回寶鈔,準備用來繳納稅賦……據說漢王那邊,也有不少老百姓在借貸……只是哭了不少收稅的官吏,他們現在怨聲載道,一肚子委屈。”

徐景昌好奇道:“怎麼回事?”

“是這樣的,如果是收糧食,大斗進小鬥出,而且有個說法,叫淋尖踢斛,就是用腳踢,讓鬥裡的糧食變得踏實,掉落外面的卻不許百姓收回,這就是耗損,也是稅官的收入。”

聽胡儼這麼一說,大傢伙都明白了,收實物稅,自然是有好處的,不用兌換成銀子,百姓免了一道盤剝。

但既然是老百姓,就免不了挨刀子。

官吏會想盡辦法,多榨出來點油水,淋尖踢斛只是一個,其中各種火耗折損,全都要算在老百姓身上。

有時候這些雜七雜八的玩意,比起稅收本身還要高。

這是歷朝歷代的弊端,誰也倖免不了。

假如可以用寶鈔交稅,而且寶鈔還能維持幣值穩定。

這就產生了一個絕妙的效果……火耗沒了!

確實沒了,運送寶鈔,途中能有多少損耗?

寶鈔也不存在金銀熔鍊的問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寧肯花一成五的利錢,向朱高煦借貸,然後用來交稅。

畢竟這麼幹,可比交不知道多少的火耗要划算太多了。

誰說老百姓麻木的?

如果看到了真正的利益,他們動作比誰都快,效率比誰都高,攔都攔不住……

徐景昌稍微思忖,想通了其中的關鍵,突然忍不住苦笑起來,“少師,殿下,要出大事了。”

朱高熾嚇得渾身一顫,“賢弟啊,你別這麼說,我這心裡頭害怕……是不是咱們弄出了什麼紕漏,你快點說,咱們趕快改正,我現在是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徐景昌嘆道:“殿下,不是咱們犯錯了,恰恰是咱們這一套東西,做得太好了,這個策略太厲害了。”

“什麼?”

朱高熾只覺得自己的常識又被挑戰了。

只聽說過因爲太爛而出事的,沒聽說過做得太好還會出麻煩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衆必毀之。或許這就是太出衆的苦惱吧!”徐景昌哀嘆着。

姚廣孝看不得這小子唉聲嘆氣,卻狐狸尾巴不停抖動的得意嘴臉,咳嗽道:“沒有了火耗,下面衙門就沒了大半財路。那些州縣官吏,就指着這個養家活口,他們還不定幹什麼呢!徐通政,你和夏尚書籌劃這事的時候,就沒有想到這些?”

徐景昌瞪大眼睛,反問道:“爲什麼要想到這些,很明顯這是陛下需要負責的,他應該爲我們的方略保駕護航啊!”

姚廣孝氣得笑了,“你現在想起陛下來了?既然如此,還不趕快跟老衲進宮!”

徐景昌下意識站起來,不過他又惡狠狠說道:“別放過老夏,把他也叫上……對了,還有蹇義,他們要是不來,烏紗帽就保不住了。”

說完之後,徐景昌就隨着姚廣孝,也拉着朱高熾和胡儼,一起面君。

他們剛到沒有多大一會兒,蹇義和夏原吉也匆匆趕來。

起初這兩位還沒意識到什麼,可是當胡儼介紹了情況,徐景昌稍微分析之後,倆人立刻變顏變色。

壞了!

一下子玩得太大了。

他們爲了挽救寶鈔,不得不准許新鈔可以抵償稅賦……原本他們以爲只是觸碰了豪商大戶的利益,卻沒有料到,地方官吏也會因爲失去火耗財源,而反對這項策略。

衆所周知,在大明這個棋盤上面,朝廷、地方官吏、士紳大戶,還有普通百姓,這是個不斷拉扯的四邊形,複雜程度,還勝過三角博弈。

如果朝廷取得百姓支持,地方官吏也不反對,那麼士紳大戶就是一塊肉。

可如果士紳大戶和地方官吏勾結起來,形成鐵板一塊,別管朝廷使多大的勁兒,都有可能功敗垂成。

現在很不幸,他們已經同時得罪了這兩方勢力。

可以說勝算已經不足五成。

夏原吉額頭冒汗,蹇義同樣憂心忡忡,“陛下,雖說火耗乃是上不得檯面的陋習,可若是貿然廢除,只怕地方官吏也不會答應,好些事情還要他們去做,臣唯恐會出大事。”

夏原吉立刻附和道:“蹇尚書擔心的是,陛下,事緩則圓,能不能稍微停頓,另行商議?”

朱棣非但沒有害怕,反而哈哈大笑,鬥志昂揚。

“朕用了四年時間,靖難成功,坐上了龍椅。如今朕整理財稅,清除弊政。當年皇考做得德政,朕必須要延續。皇考沒做到的事情,朕也必須做到。火耗這是盤剝百姓的弊政,朕是不會視而不見的,你們勸朕緩一緩,還不如想想,這事情要怎麼落實下去,朕需要你們做到!”

幾位重臣一起愕然,只能說不愧是你!

朱老四的難伺候程度,還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夏原吉只覺得後背冒汗,溼透官服。

他已經因爲稅收,得罪了士紳大戶,現在又觸碰了火耗……就算他能僥倖熬過這幾年,日後必定是晚景淒涼,沒辦法,得罪的人太多了。

是萬剮凌遲,還是五馬分屍?

只要能保住子孫性命,就算是老天爺高擡貴手了。

“徐通政,你現在還有什麼主意?”夏原吉低低聲音道。

徐景昌的臉色同樣不好看,因爲他也意識到了,當得罪人超出一個限度的時候,哪怕貴爲天子,也會被人罵個狗血淋頭。

而且很可能會禍及子孫,雖然他還沒有成親……

“夏尚書,要想在大明,徹底廢掉火耗,全部用寶鈔繳納稅賦,這是無論如何也行不通的。畢竟朝廷也需要糧食,光是收上來一堆寶鈔,在緊要關頭,未必能換來吃喝。不過如果陛下一定要落實,可以放在南直隸,範圍再縮小一點,就是蘇鬆常鎮四府。這裡是財富重地,商貿發達,需要的貨幣衆多……如果辦成了,絕對收益巨大,不可限量。”

朱棣臉上露出了笑容,“很好,既然如此,朕就等着聽你們的好消息。”

又是天子一句話,羣臣跑斷腿,沒準還要打破頭兒。

徐景昌現在算是徹底明白了事物是普遍聯繫的是什麼意思了。

虧自己還巴巴教訓朱大胖子,結果自己被教訓了。

一個寶鈔, 竟然惹出了這麼多事。

從金殿下來,他就被蹇義和夏原吉揪住了。

“徐通政,此時此刻,你想說什麼?”蹇義怒衝衝道:“你是不是不把天捅破了,不甘心?你覺得自己是皇后的侄子,是中山王之後,就肆無忌憚,無法無天是不?”

徐景昌當真是有點惶恐,“這我也是始料未及,咱們三個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保住自己……這一次要在蘇鬆常鎮落實……對了,我有個辦法,讓內閣那幾個去兼任四府的知府!”

徐景昌福至心靈,突然想出了一個點子。

夏原吉尚在遲疑,蹇義卻緩緩吐出了一口氣,“徐通政,你真是個天縱之才!”

夏原吉也明白過來,內閣那幾位,可都是江西人啊……

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上架感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上架感言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五章 大九卿番外篇:真宰相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
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上架感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上架感言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五章 大九卿番外篇:真宰相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