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

手裡捏着朱棣御批的刑部公文,徐景昌是老神在在,這就相當於倆王四個二在手,你們憑什麼跟我鬥啊?

沒那個實力,知道嗎!

他笑吟吟看着匆匆而來的三位九卿重臣,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鄭賜,徐景昌笑着眨了眨眼睛……只這一下,就差點讓鄭賜趴下。

他以爲靠着追稅這一招,能逼着朱高煦提高利錢,從而化解危機。

但是公文副本送到了大理寺,吳中看到之後,腦袋嗡了一聲。

見過蠢的,沒見過這麼蠢的。

如果漢王要交稅,其他豪商大族怎麼辦?那些地方士紳,連田賦都要逃,幾時想過叫利息稅?

朝廷要是真的多了這個稅種,以後的麻煩事就無窮無盡……更何況當今天子大刀闊斧,殺進了應天,可不是朱允炆那個好騙的笨蛋!

吳中匆匆來找鄭賜,隨後他們又找了左都御史郭資,三個人匆匆來到皇宮,想要取回公文,無論如何,也要避免追究漢王的罪責。

只可惜他們速度再快,也落後徐景昌一步。

朱棣御筆批准,大局已定,你們來晚了。

面對此情此景,大理寺卿吳中硬着頭皮向前一步,仗着膽子道:“陛下,此案涉及到了漢王,事關重大,光是刑部處理還不夠,大理寺需要覈實才行。這也是大理寺的職責所在,倘若漢王有罪,自然要處理。但事關一位皇子的清白,萬萬不能疏忽,這也是天家體面。”

沒等朱棣回答,徐景昌就哈哈大笑,“要說別的事情,大理寺屬實要過問。但稅收不是十惡不赦的重罪,更何況只是初次發現,漢王只需要上繳稅款,老老實實繳納罰金,甚至都不用坐牢。這事情也就是發生在了應天,不然地方衙門就可以處置,連刑部過問都是多餘,更遑論大理寺?至於什麼天家體面,更是無稽之談。陛下不徇私情,漢王遵守國法,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事,更讓天下臣民百姓知道,國法之重。總而言之,我以爲吳公多慮了。”

徐景昌還真沒胡說,別的事情不知道,偷逃稅款怎麼處理,他一清二楚,畢竟這些法度他都參與過。

此時吳中跟他講道理,那不是和卡大佐比發瘋嗎!

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對手。

眼瞧着吳中招架不住,左都御史郭資乾脆道:“依照督察院所知,漢王殿下收取利息極低,便利百姓,人人稱頌。是一些無事生非之徒,構陷漢王,這一次刑部處事草率,誣陷賢王,臣請治刑部尚書鄭賜的罪!並且請陛下收回成命,重新會審此案。”

沒辦法了,只能丟卒保車。

鄭賜渾身一哆嗦,卻只是把頭低得更深了。

這事情寧可包庇漢王,寧可處置幾個士紳大戶,也不能讓這個判例落下去,不然就等於給朝廷多了一柄砍士紳的大刀,後果不堪設想。

既然是自己惹出來的麻煩,事到如今,也躲不過去了,不行就主動請罪吧?

只不過請罪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自己這一世英明,也要賠進去了!

正在鄭賜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時候,徐景昌卻突然站了出來。

“啓奏陛下,有關漢王這個案子,臣也和鄭尚書聊過,深知他的一些想法。”

鄭賜一愣,我是跟你說過,可你跟我講的是讓漢王知難而退,提高成本,我是按照你的意思,才弄成了這樣!

鄭賜想說又不敢說,只能怒目圓睜。

朱棣問道:“你和他怎麼商議的?”

“啓奏陛下,

此事關乎稅收和皇子,都非比尋常。因此這個案子務必要慎重,要辦成鐵案,鄭尚書也非常用心,給的結論臣以爲是經得起考驗的。”

徐景昌朗聲道:“陛下,臣想請問,借貸謀利,是否屬於商稅範疇?”

朱棣怔了一下,他還要想想。

郭資立刻駁斥道:“徐通政,商稅是買賣貨物,有了利潤,才需要納稅。借貸無有貨物,只是金錢往來,怎麼能算商稅呢?”

徐景昌從容道:“賣貨得到的是利潤,借貸收穫的是利息。大可以這麼說,利潤是商品的利息,利息是貨幣的利潤……這二者本就是一樣的道理,伱非要說不一樣,除非是有意幫着一些人逃稅,我想左都御史不會這麼幹吧?”

郭資倒吸口氣,真的說不過,徐景昌這小子簡直太妖孽了,聽說他天天跟姚廣孝下棋,難道這些都是姚少師告訴他的?

想到了老和尚,郭資也惶恐不安起來。

徐景昌笑呵呵道:“陛下,既然道理說通了,漢王屬實有逃稅的問題。但他和靖安侯那種公然衝撞不同,因此只要繳納稅賦,並且按時交上三倍罰金,就什麼罪過都沒有了,只要日後小心謹慎,奉公守法就是。”

他扭頭笑看着三法司,不緊不慢道:“你們三位看這個案子還有哪些問題?陛下已經降旨,你們要讓陛下收回成命,可需要鐵證如山才行!不然出爾反爾,豈不是傷損吾皇聖明?難道你們打算封駁聖旨?”

徐景昌說着,把手裡的御批衝着他們晃了晃。

這三位臉色慘白,天子沒有落筆,他們據理力爭,還有挽回餘地。現在已經成了定案,走的就是推翻聖旨的流程,那麻煩何止萬倍!

徐景昌這個兔崽子是真的壞!

眼瞧着三人無言以對,徐景昌心花怒放,也該給個甜棗了。

他笑道:“臣以爲,此案應該作爲一個典型判例,告訴天下人,讓每一個人都知道。借錢謀利,是要交稅的,哪怕貴爲漢王,陛下親子,那也不行。同時也要跟大傢伙講清楚,商稅開徵不久,有很多疏漏的地方,朝廷會網開一面,酌情處理。不會隨便抓了一個,就開刀問斬。臣以爲這樣可以減輕百姓恐慌,更方便落實徵稅事宜。”

徐景昌感嘆道:“陛下,臣真是年輕,對刑名之事,一竅不通。還是跟鄭尚書講了這些,臣纔有了些心得體會,鄭尚書當真是我朝大才。陛下欲有大作爲,必定要制定法規,不能隨意胡來,這方面理該重用賢臣,鄭尚書就是最大的賢才!”

這麼長時間了,還從來沒見過徐景昌誇過誰?

今天這麼賣力氣讚美鄭賜,這位尚書大人算是賺到了。

只是他也不傻,徐景昌這小子無事獻殷勤,不會平白無故誇獎自己,事情鬧到了這一步,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他這是要推自己一把啊!

果不其然,朱棣已經聽了個大概。

真正關鍵的不是不是老二如何,而是從今往後,朝廷又多了一項稅源。

別管能收上來多少,有總比沒有強。

朱棣怦然心動,而且他隱約察覺到, 這事情絕對不簡單,往後的文章大着呢!

所以果斷道:“徐景昌講的很有道理,加刑部尚書鄭賜太子太保銜,賜飛魚服。日後刑部要在稅收方面,多多用心。遇到逃漏稅款,決不輕饒,哪怕身爲皇子,一樣不能倖免。更不要讓一文稅金缺失!”

完了!

最後一句簡直是宣判死刑,等於是逼着自己跟士大夫玩命啊!

徐景昌衝着呆傻的鄭賜笑呵呵道:“鄭尚書,快謝恩吧,你還要抗旨不遵?”

鄭賜茫茫然,叩謝皇恩。

朱棣擺手,讓所有人都退下去。

鄭賜是升了一級,奈何半點喜悅也沒有。

宛如一具屍體,晃晃悠悠,從金殿出來,擡頭望去,陽光耀眼刺目,他一想到從此之後,所有借貸的利息都要納稅,整個天下的士紳都會憎惡自己,他渾身一顫,險些撲倒。

一雙手臂,穩穩攙扶住他。

“鄭尚書,我還要恭喜你啊!”

鄭賜擡頭看了看,吳中和郭資早就不見了身影,只有厭惡的徐景昌,尚在身邊。

“你,你可害苦我了!”鄭賜欲哭無淚。

徐景昌哈哈大笑,“這算是什麼害你?走吧,咱們去落實旨意。”

“落實旨意?”鄭賜不解。

很快他就清楚了,從皇宮出來,靖安侯王忠帶着大批稅丁過來匯合,徐景昌高聲道:“走,跟我一起去抄了漢王府,追討稅款罰金!”

鄭賜只覺得渾身一哆嗦,險些摔倒,我可不想得罪漢王啊!

誰能救救我啊?

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
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