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

“事情怎麼會這樣,北平又怎麼這樣?”

朱棣手裡捏着急報,臉色格外難堪,這不是江南,不是鞭長莫及的嶺南,而是北平,他的龍興之地!

殺了欽差,放火滅證,還勾結蒙古人……哪一條不是死罪,哪一條不是抽在他朱棣臉上的嘴巴子?

這幫東西,怎麼就這麼不做臉?

貪得無厭,喪心病狂!

朱棣的怒火沖天,他恨不得立刻衝去北平,親自大殺大砍!

沒錯,在朱棣看來,徐景昌的手段,還是不夠。

這些畜生,簡直就該扔進永定河裡,喂綠毛龜。

奈何他到底還在應天,沒法長翅膀飛過去。

朱棣只是下旨,把太子朱高熾和榮國公姚廣孝叫過來。

沒錯,徐景昌不在,能給朱棣解惑的,就剩下姚廣孝了。

至於朱高熾,他駐守北平,負責了好幾年的後勤軍需,朱棣進入應天之後,他還留守北平一段時間。

從體來說,朱高熾應該非常清楚北平的狀況。

“太子,你有什麼好說的?”

朱高熾渾身一震,連忙俯身跪倒:“回父皇的話,孩兒對天發誓,絕沒有縱容過走私。彼時孩兒倒是從蒙古人手裡弄了不少戰馬耕牛,充實軍用。”

朱棣繃着臉,哼道:“這就是了,必是那幫畜生,見有利可圖,就大肆走私,只是這次卻是把大明的物產,弄到了草原上,讓朝廷禁令,蕩然無存。着實可惡,該殺!”

姚廣孝微微沉吟,老和尚久在北平,那邊的情況他心裡有數。

漫長的邊境,犬牙交錯。

諸如朵顏三衛,他們還名義上投靠了大明,這就使得邊境非常複雜,難以掌控……你說商人邊民,拿一塊茶磚,換一匹好馬,或者拿一罈子酒,弄只小牛犢回來,這種事情,邊軍看見了,也只當沒看見。

也別說大明朝,就算放在後世,友好國家之間,在邊境搞點以物易物的小買賣,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問題是根據已經查出來的消息,北平這邊,向草原輸送了許多鐵器,還有鹽巴,糧食等等東西……這就過分了。

而且輸送的數量還不少……有了糧食,他們就能養活更多人,有了鐵器,他們就能熔鑄成更多的刀槍,反過來威脅大明邊軍。

這些物資往來,還只是尋常,如果再伴隨着軍情泄露,這事情可就麻煩了。

朱棣也想不到,剛剛離開兩年,北平就糜爛到了這麼不堪的地步?

“陛下稍安勿躁,老臣以爲,此番北平的事情,關鍵還在大寧都司上面。”

提到了這裡,朱棣不由得沉吟起來……前面提到過,靖難之後,朵顏三衛就想要大寧都司的地盤。

這事讓徐景昌給攪合了,他主張在大寧都司設立總督,安排榷場,總之這是大明的疆土,不能隨便給人。

朱棣自然也同意,但是到底要怎麼安排,朝廷也莫衷一是,朱棣也索性拖着,眼下大明朝只是在大寧安排了一個榷場,負責雙方貿易。

但衆所周知,官方的榷場,品種數量都有限制,價錢又貴,還要徵稅,哪有走私來得方便?

“陛下,老臣還有一句話,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幹……老臣揣測,定國公此番的真正用意,應該是清理北方,規範貿易。”

朱高熾連連點頭,“父皇,少師所言極是,兒臣也是這麼看的。”

朱棣把臉一沉,哼道:“你別自作聰明,事到如今,應該禁絕貿易,嚴懲走私,一查到底,包括朵顏三衛,都不能留了。”

聽到朱棣的話,朱高熾連連搖頭,父皇和自己的想法真是差距太大了。

包括姚廣孝,他也皺眉頭,很顯然朱棣的想法,不是那麼合適。

“太子殿下,伱有什麼高論,不妨說出來。”姚廣孝鼓勵朱高熾道。

朱高熾鼓足勇氣,“回父皇的話,兒臣以爲,邊境何止萬里,想要禁絕貿易,何其之難?之所以會有走私,就是因爲有利可圖。假如能讓貿易更方便,豈不是就沒了走私了。”

“你胡說!”朱棣不客氣道:“現在蒙古人就買去了那麼多糧食,鐵器,如果再擴大,豈不是把大明的好東西都買走了?等他們弄出幾十萬鐵騎,到時候南下扣關,又該怎麼辦?”

朱高熾被呵斥的不敢說話,姚廣孝只好嘆口氣,“陛下,堵不如疏啊!”

朱棣再度一愣。

朱高熾則趁機解釋道:“父皇,利之所在,走私所在。朝廷要想真正控制住北平,從長遠來看,就要掌握住貿易……要想掌握住貿易,就要擴大榷場,安排足夠官吏,甚至要讓受朝廷控制的商人前去貿易。”

朱棣皺眉頭,並沒有明白。

朱高熾繼續道:“父皇,咱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二弟名下的錢莊商行到了大寧,跟蒙古人貿易,您可還擔憂?”

朱棣冷哼道:“你們兄弟就沒有一個讓我省心的!”

朱棣嘴上這麼說,但是也明白了朱高熾的意思……現在北平真正的問題,就是龐大的貿易,沒有納入朝廷掌控。

只有控制住了,賣多少東西,掙多少錢,送出去多少,拿回來多少……有了準數,也就不用怕蒙古人趁機壯大了。

現在麻煩的是朝廷最多設立一個榷場,派幾個官吏過去,管理的能力太薄弱了。

就這點治理能力,如何能約束住所有人?

姚廣孝道:“陛下,其實老臣也和定國公聊過,他的意思也是徹底整頓九邊……像衛所軍戶,不能只是屯田養兵這麼簡單。還要負責打擊走私,武裝巡邊,瞭解敵情,滲透瓦解。收買細作,總之,事情多得很。”

朱棣皺眉頭道:“這話是不錯,可區區衛所,能做成嗎?”

“那就需要徹底整頓九邊,原來的屯墾戍邊不夠用了。”姚廣孝道。

朱棣眉頭緊皺,“哎,這麼一說,只怕連九邊的衛所都要裁撤改編,牽涉的事情更多了。”

姚廣孝用力點頭,這時候老和尚才凝重道:“陛下,老臣以爲,當下不應該盯着北平,那邊有定國公在,出不了太多的事情……倒是要和靖難勳貴多聊聊,推心置腹,跟他們講明白,朝廷要整頓九邊,乃是爲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絕非卸磨殺驢,請他們放心。”

朱棣猛地吸口氣,不得不說,老和尚的提醒實在是太及時了。

北平的事情冒出來,接下來該怎麼整頓人馬,打擊走私,鞏固邊防……肯定要拿出一整套措施。

到時候動了靖難諸公的利益,這可不比裁撤中原等地的衛所……萬一這幫人想不通,攛掇鬧事,可就麻煩了。

畢竟北平的風暴,不管多大,都還是小事,應天要是起風了,那可就麻煩了。

朱棣點頭答應,轉過天,他就叫來了淇國公丘福,兩個人暢談了一次,隨後依次是鄭亨、王忠等等人……

可就在朱棣抓緊溝通感情,穩定老兄弟們情緒的時候,北平又送來了消息。

數萬朵顏三衛兵馬南下,迫近長城一線,定國公正在和朵顏三衛的人進行商討。

“好啊,朵顏三衛也出兵了!這下子勾結韃子的事情,板上釘釘,再也沒有疑問!”朱棣勃然大怒,“不光該殺,還要誅滅九族……就連朵顏三衛這幫人,也不能放過!朕現在就要出兵,討伐不臣。”

朱棣又一次徵北大將軍的基因發動,他已經坐不住了,不去不行了。

他對徐景昌的應對,也頗爲不滿,這小子什麼意思?你處置那些商賈,還有些果斷的意思。

怎麼對上了朵顏三衛,就這麼慫了?

談,有什麼好談的?

先把他們打服了,然後再說。

你小子本事不行,就讓朕去!

現在的朱棣,就像是個暴躁的少年,迫切要一展身手。

奈何徐景昌可沒有這個本事,他是真的不會打仗,雖然有徐達的兵法,但他捫心自問,絕對不會比李景隆強。

這還是客氣的說法,他和李景隆的差距,不會比李景隆跟他爹的差距小……所有徐景昌只能用他的辦法來應付。

雙方對談,一直到了第五天,徐景昌才把朵顏三衛的使者叫來。

“對不起了,你們皆是大明冊封的官吏,有什麼事情,可以上書朝廷。現在這樣,率領大軍前來,威逼朝廷,形同造反,本官受命巡邊,決定不會允許你們肆意胡來,挑釁朝廷威嚴。所以我這裡有一份最後通牒……朵顏三衛,立刻退回原地,接受朝廷徹查,說清楚這一次的動機,不然的話,我就要派遣大兵,討伐逆臣!”

使者接着這份最後通牒,無可奈何,明明昨天還在商談,今天就翻臉了,這個年輕人也太反覆無常了吧?

使者無可奈何,只能匆匆離去,趕快商議對策。

而就在過去的五天裡,徐輝祖和朱能的兩路大軍,已經紛紛出塞。

與此同時,徐景昌也給李景隆下達了命令。

“出擊!”

三位國公,三路兵馬,直撲朵顏三衛。

徐景昌算得很準,徐輝祖和朱能也動作極快,按照約定時間,迅速到位,李景隆更是憋得要命,得到了可以出擊的手令,斷然出擊!

就在大寧城南,雙方激戰,經過兩天的激烈交鋒,朵顏三衛大敗,明軍俘虜斬殺超過一萬三千人……

“這是定國公妙算之功,你們兩位意下如何?”李景隆激動道。

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
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