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

徐景昌在李芳遠的事情上,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反正種種消息,他都給壓下去,任憑六部九卿,誰來說事,他都搪塞過去。

五軍都督府那邊,希望出兵討伐,他也給壓下去了。

要問爲什麼,徐景昌也懶得解釋,只是靜觀其變……等來等去,還真就等到了一個消息,李芳遠的長子李褆上書,主動承擔罪責,請求上國寬宥李芳遠,放他回國,主持政務,以免國家亂成一團。

直到此刻,徐景昌才召集各部尚書,共同討論這封信。

幾位尚書看到這個結果,也不由得鬆了口氣。

“定國公,這個李褆還算懂事,只是請求釋放李芳遠,我看不如就回信,讓他暫時監國攝政,主持朝鮮政務,不知道定國公意下如何?”黃淮主動提議道。

楊溥也急忙點頭,“定國公,擒拿李芳遠,已經震懾朝鮮上下,如今冊封李褆,剛柔並濟,必定能讓朝鮮歸心。”

徐景昌含笑不語,幾位尚書不由得沉吟,這個結果已經算是很好了,定國公怎麼還是不樂意?

楊士奇不由得說道:“定國公莫非另有高見?”

徐景昌搖頭,“此事還需要等待,你們只要處理好本部事務即可,咱們繼續等待。”

這一次大傢伙都安靜了不少,沒有什麼人敢在臺面上議論。

又等了不到半月,自朝鮮方向,有一封密信送到了朝中。

這一封信來自李芳遠的三子李裪,這個年輕人就比較會說話了,他在信中尊大明爲父,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爲何帶走李芳遠,他不敢問,也不配過問,只求上國示下,要如何收拾朝鮮之事,以免誤了大明的軍國大事。

徐景昌看到了這封信,臉上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多孝順的孩子,終於等到了想要的結果。

“去把李芳遠叫來吧。”

伴隨着徐景昌的吩咐,很快就有人把李芳遠帶了過來。

離開朝鮮的時間不算太久,但是這位國主已經是須發皆白,身形佝僂,形銷骨立,就剩一口氣的樣子。

“見過定國公。”

他顫顫哆嗦,給徐景昌行禮。

“行了,不用客氣。”徐景昌一伸手,“坐吧。”

李芳遠再三道謝,這纔敢坐下半個屁股。

“我送你一本孝經,你可看過了?”

“看過了,還看了三次。”

徐景昌道:“我知道伱也是讀了不少中原的書,自然知道我的意思,是吧?”

李芳遠面色悽苦,猶豫了半晌,才說道:“是我囚禁生父,爲子不孝,惹惱了上國,降下雷霆之怒。我願意反躬自省,補償罪孽,還望上國能夠寬宥,再給一次機會。我如今風燭殘年,命不久矣,不敢奢求其他,只求能魂歸故里,安葬在故國山川,還望上國能夠恩典!”

說着,李芳遠哭哭啼啼,直接跪倒。

徐景昌感慨點了點頭,“到底是一國之主,不必如此。我這裡有兩封信,你先看這一封。”

說着,徐景昌將李褆的信給了李芳遠。

李芳遠展開之後,發現信中只是請求釋放他回去,不由得嘆了口氣,好歹調集精兵猛將,做出魚死網破之舉,才能把爲父接回去,只是哀求,恐怕大明不會輕易答應。

這個長子素來親情寡淡,不愛讀書,並非絕佳人選,現在看來,立他做世子,就是個錯誤。

這時候徐景昌又把第二份李裪的書信給了他。

李芳遠打起精神,這個第三子可孝順多了,必定竭盡全力,救護父親。

可是當李芳遠展開之後,頓時傻眼了。

這個孝子不但不想着救回父親,還一再詢問,讓大明決定誰來治理朝鮮。

分明是要當朝鮮國主!

簡直豈有此理!

實在是可惡透頂!

李芳遠神色一變再變,怒火中燒,氣得鬍鬚亂顫。

徐景昌笑道:“李芳遠,這兩個兒子,你又怎麼看?”

“我!”李芳遠一時語塞,他能說什麼,自己種下的惡果,報應到了自己身上。

“回定國公的話,我慚愧惶恐,子孫不孝,皆是報應。”

聽他這麼說,徐景昌反而笑道:“你是對兩位王子失望了?”

李芳遠怔了怔,無奈低下頭、

徐景昌終於一聲長嘆,“我給你一本孝經,看來你還是沒有讀懂啊!”

李芳遠愕然。

徐景昌道:“我問你,令尊因何故被囚禁起來?”

因爲他不肯給我世子的位置,沒有辦法,只能廢了他!

李芳遠頓了頓,這才恍然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家父原系高麗舊臣,曾經侍奉大元,成爲國主之後,圖謀大明疆土,野心勃勃,致使國中不安。我不得已將他囚禁起來,也是爲了大局。”

徐景昌含笑點頭,“說得好啊,李成桂這個人,算是梟雄,可到底缺了點忠心,對大明也不夠孝順,落下今日的結果,情理之中。”

李芳遠連連點頭,他被孝順兩個字觸動,似乎明白了什麼。

“這次你來大明,又有什麼感悟?”

李芳遠打起精神,忙道:“在下自幼仰慕大明風物,恨不得親自體會,如今上國盛情邀請,能夠踏上大明疆土,我死而無憾。”

徐景昌笑道:“這是大明邀請,還是你自己願意的?”

李芳遠打了個激靈,忙道:“是我願意來的,我願意做大明小民,盡孝上國。”

ωωω ▪тTk án ▪C〇

徐景昌更加滿意了,又指了指那兩封信,“這回你再想想兩個兒子,誰更合適?”

李芳遠到底是一國之主,說到了此刻,也算是明白過來。

只能道:“我那長子不懂事,三子……三子李裪尊奉大明,爲子至孝,似乎可以託付朝鮮國中的事情。,只是不知道上國意下如何?”

李芳遠擡眼看着徐景昌,不敢錯過任何一點變化。

徐景昌笑容和煦,“李國主,你可讀懂孝經?”

李芳遠一怔,忙道:“懂了,懂了。”

“那你能不能談談?”

“能……孝道之本,首在國家,要孝順上國,侍奉大明,以天子爲父,以皇帝爲尊,時刻想着大明,盡忠職守,如此纔是大孝之道!”

徐景昌哈哈大笑,“很好,很好!既然如此,你現在就寫一封信,送回朝鮮,曉諭三子李裪,讓他爲大明盡忠,你可願意?”

“願意,我願意啊!”

說話之間,他連忙請求紙筆,立刻修書一封,然後還交給徐景昌過目。

“嗯,你先回去吧。”

徐景昌讓人把李芳遠送回去……只不過這次回去,換了新的住處,是一座江南園林,佔地足有幾十畝。

除此之外,還給他準備了不少人伺候,甚至有專門的朝鮮風味。

待遇頓時上來了。

而在另一邊,徐景昌也來求見朱棣。

朱棣也沒客氣,足足讓他等了一個時辰,這才把徐景昌叫了進去。

“很明白的事情,只要靜觀其變即可,你非要拖延着,難道整個朝堂,就數你聰明,其他人都是傻子?”

徐景昌慌忙搖頭,“陛下這就冤枉臣了,這事情確實是陛下所說,靜觀其變就行。奈何朝中事,又怎麼靜得下來?臣要是說了,只怕就成了尸位素餐,好好的事情,總會有人添亂的。”

朱棣一時沉吟,輕嘆口氣,“朕知道你的苦心了,屬實不容易。現在朝鮮也差不多了,你看該怎麼辦?”

徐景昌道:“臣不知道,這事情應該是陛下做主。”

朱棣呵呵道:“你讓朕做主?朕還挺奇怪的,這大明朝的事情,朕幾時能做主了?”

皇帝陛下每句話都帶着怨氣,徐景昌笑道:“陛下,這天下事都是陛下說了算。”

“那好,朕打算把漢王封到朝鮮,你看怎麼樣?”

徐景昌急忙點頭,“臣看不錯,漢王雄才大略,善於理財,治國有法。朝鮮也是個用武之地,東撫倭國,西接遼東,海路又直通天津,進退之間,縱橫捭闔,實在是用武之地。”

聽到了徐景昌的這一番稱讚,朱棣非但沒有高興,反而眉頭緊皺,神色不安。

“徐景昌,如果朱高煦去了朝鮮,久後會不會成爲大明之患?威脅到國家安寧?萬一他起兵再來一次靖難,又該如何?你可有辦法應付?”

徐景昌無奈苦笑,“陛下,此事屬實不是臣能管得了的,這是宗室的事情啊。”

“不行!”朱棣怒道:“你既然是通政使,手握大權,就該拿出辦法,不然朕用你幹什麼?”

徐景昌無奈道:“陛下如果非要讓臣拿主意,臣只能說有關宗室的改革,已經做了很多,陛下要想真正永絕後患,那就只剩下一個辦法了。”

“什麼辦法?”

“那就是降低封爵。”

“降低封爵?你什麼意思?能不能仔細說說?”

“陛下,譬如說皇子,按照現在的規矩,肯定要授予親王爵位……但是如果陛下能從侯爵授起,其餘宗室,從千戶,百戶授起,或者准許宗室參與科舉,凡是通過之後,從翰林檢討開始,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等等!”

朱棣攔住了徐景昌,“你的意思?朕把封爵降下來,就方便打消宗室野心,對吧?”

徐景昌道:“畢竟要先升到親王,才能奢求儲君之位不是?如果陛下增加十幾個爵位,等宗室層層升遷,即便到了親王爵位,只怕也七老八十,早就沒了奪嫡的心。其餘年輕宗室,又要從頭開始,老老實實努力升官……您說是不是?”

(本章完)

番外篇:敗家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番外篇:真宰相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
番外篇:敗家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番外篇:真宰相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