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

蹇義從通政司出來,明媚的陽光,讓他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不寒而慄。問題出在哪了?

似乎是徐景昌這小子答應太痛快了。

其實縱容地方,由着下面人折騰,這種弊端古已有之,而且很少有朝廷官吏願意管這個爛攤子。

這裡面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徐景昌的糞土花朵論,固然精彩,但還有其他理由,比如說京官辛苦,要想發點財,撈點好處,就只能靠着外放,或者出去辦差。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外派鄉試主考。

翰林諸公,號稱清貴,其實清則清矣,貴卻不一定,有嫩多過得就跟窮鬼一樣,十分艱難。

翰林官想要發財,一般有兩個途徑,其一是經筵,就是給皇帝講課,然後按照道理,皇帝會賜宴。

而到了這時候,不光能吃,還能拿,也不光是拿些吃吃喝喝,還有那些名貴的餐具,金銀器皿。

全都拿回來,吃經筵,算是學問不錯的翰林最好的撈錢技巧。

再有一種,就是外放考官,每到科舉年,就要從翰林院挑選官吏,派去各省,擔任鄉試主考。

主持一省考試,能有多少油水,自不必多說……而且也不用徇私舞弊,泄露考題。這些都太明顯了。

只需要透露一下文風,展示一下偏好,那些有心人自然知道怎麼迎合考官。

畢竟八股文的好壞,是個主觀性極強的東西,完全可以在不知不覺間,提拔出自己想要的人。

主持一省鄉試,弄個幾千兩,難度一點不大。

這還只是翰林官,像督察院,戶部,吏部,大傢伙都有自己的小技巧。

總體來說,地方官爛一點,貪一點,他們下去辦差,就能多弄一點,收錢也方便。

不然的話,地方上都是海瑞、包拯這種人,朝廷大員下去,可是會頭破血流的。

“這些還都是小事,其實有一件事,是我一直提防的。”蹇義跟夏原吉唸叨。

而夏原吉也是機靈鬼,立刻明白過來,“我懂了,你是怕地方官吏入朝?”

蹇義嘆道:“洪武朝的時候,侍郎出則爲布政使,布政使入則爲尚書,朝堂和地方,官吏升遷,暢通無阻。彼時朝中官吏,也多是精明能幹之輩。只是這些年來,越來越不成了。”

夏原吉輕笑,“是啊,京官和外官,其實是兩條路,雖說是殊途同歸,但是朝中諸公也不想有人來搶位置。蹇天官主持吏部,算是幫了大傢伙的忙,徐景昌那麼能折騰,竟然沒有觸碰此事,他的本事也很尋常。”

蹇義可不這麼看,“他這些年已經把監察御史,戶部十三個清吏司,甚至是工部官吏,都趕去了地方。剩下的人,不是他不想,而是陛下不允許。你我也算是簡在帝心,等閒撼動不得。”

兩位尚書說到了這裡,也都同時沉默下來,這一次針對百官俸祿的問題,究竟會怎麼樣?

萬一地方燒起來,火會不會蔓延到吏部和戶部,誰也說不好?

夏原吉思忖再三,“蹇天官,這麼看來,只怕就要犧牲掉地方官吏了,不然咱們沒法脫身。”

蹇義頷首,“我自是贊同,只是唯恐還不夠啊。”

話題再一次陷入了沉默,不夠的意思,自然是要看徐景昌那邊的意思了。

這位大明的牡丹花王,到底在打算什麼?

徐景昌把胡濙叫來,“現在各部的評價,依舊不怎麼樣?”

胡濙道:“確實,天下混亂,自然是朝臣無能。”

“那地方衙門呢?評價如何?”

胡濙苦笑道:“不好說。”

“不好說?”

胡濙道:“就是不好說,畢竟咱們的人下去,有好些地方,根本不讓咱們查,他們把老百姓死死捏住,哪裡能聽到一句半句的壞話?”

徐景昌怔了片刻,長嘆道:“事到如今,必須要拿點非常手段了。”

徐景昌說完,也不怠胡濙多問,就直接進宮,先去見了朱棣。

君臣聊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徐景昌這纔出來,隨後又去了武英殿,正好看到了楊榮、楊士奇等人在這邊。

“見過定國公。”

徐景昌笑着擺手,讓他們坐下。

“兩位楊學士,在京官吏俸祿過高,這事情大傢伙都知道……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地方上到底拿了多少錢,官吏又貪了多少,你們能有個初步估算嗎?”

兩人先是一愣,隨即楊士奇躬身道:“定國公,自從藩王府廢掉之後,每年地方能減少五百萬石的糧食。藩王府的田莊交給地方之後,又能增加百萬石田賦。結果一年多以來,只給朝廷繳納了區區八十萬石糧食,其餘全數截留。”

楊榮也道:“再說火耗的事情,太子殿下在江西厲行整頓,光是火耗減少了三百萬兩,也就是說,過去江西一省,每年就從老百姓身上多盤剝三百萬兩。放眼整個大明,一十三行省,又是多少錢,端的是觸目驚心,不敢多想!”

徐景昌點了點頭,“還有嗎?”

“有。”楊士奇又道:“這幾年朝廷鼓勵工商,雖說設置了稅區,但是地方上還是能想辦法增加一些,就算是一個縣城,每年增加萬八千兩的商稅,並不是難事。”

徐景昌頷首道:“這些事情,果然是觸目驚心,想不到我大明竟然有如此多的弊端。伱們兩位有什麼看法,如何才能根治?”

面對徐景昌問計,兩個人都陷入了沉默,這是個誰開口誰就要倒黴的事情。

過了好一會兒,楊榮才道:“定國公,下官不才,願意去地方上,整理吏治,清除火耗,如果不成,情願意領罪。”

楊士奇頓了下,也說道:“下官同樣願意。”

面對兩個人的主動請纓,徐景昌擺了擺手,“這些話你們心裡有了就好,千萬不要說出來,尤其是不要在明天的議政會議上。”

兩個人頓時一驚,不解其意,“定國公,您的意思?”

徐景昌又擺了擺手,“不用多問,你們只管記得百言百當,不如一默。”

交代完畢之後,徐景昌就回家哄孩子去了。

至於楊榮和楊士奇兩個,也算是當世的聰明人。

徐景昌這麼說,肯定是在憋一個大招。

只是這一招,究竟要落在誰的頭上,還真說不好。

但或許他們不會是那個倒黴蛋吧!

一轉眼,就到了武英殿會議。

朱棣,太子朱高熾,全都趕到。

徐景昌按照慣例,主持會議。

他先嘆道:“諸位,治國先治吏,吏治不清,國家不寧啊!尤其是地方官吏,天高皇帝遠,又是一人獨斷專行,往往肆無忌憚,敗壞國典,殘害百姓,所在多有,不能等閒視之。”

蹇義立刻道:“定國公所言極是,我以爲必定嚴厲整頓地方,殺一批,辦一批,震懾天下人心,才能收到奇效。”

夏原吉也跟着道:“沒錯,我看不如挑選一些精明幹練的臣子,分派各地,前去督辦政務,嚴查貪墨,給朝廷和天下一個交代。”

這倆人一唱一和,已經露出了崢嶸的刀鋒,該誰去整頓地方,也已經呼之欲出。

楊榮率先提出百官俸祿的問題,你說的,就由你去收拾爛攤子,這很合理吧?

不愧是朝中頂級厲害的人物,這一招斗轉星移,用得精妙準確,恰到好處。

按照楊榮的額脾氣,或許主動請纓,爭取多一點權柄,效果會更好。可徐景昌已經交代了,不要接這個茬兒,閉嘴別說話。

楊榮忍住了,楊士奇也低着頭,盯着自己的朝靴。

徐景昌卻是笑了,“兩位尚書所言極是,地方屬實缺少整頓,必須派遣重臣下去整頓,才能事半功倍……對了,太子殿下,江西的吏治大爲改觀,可是殿下之功啊!”

話題突然到了朱高熾的身上,他頓了頓道:“不敢居功,其實只要能夠上下一心,不難整頓。”

徐景昌道:“這話自然是不錯的……可是我大明在地方上,權分三司,很難真正同心協力。太子殿下去了,自然沒有問題。如果尋常臣子去了,很難有這樣的威望。所以必須是重臣親自前去才行。”

朱高熾笑道:“定國公的意思,莫非是要讓六部九卿重臣,去到地方?”

朱高熾看似隨口的一句,卻讓在場許多人大驚失色……這位太子殿下,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

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難道說想要逼着九卿重臣去地方?

楊榮和楊士奇全都沉默不語,心中卻是起伏不定,心潮澎湃……話雖然不多,但處處透着殺機,絕不是簡單的事情。

譬如說蹇義等人,想要犧牲掉地方衙門,但是卻要用楊榮等人衝鋒陷陣。

誰去辦這事,自然不免疏漏,只要抓住把柄,也就破了楊榮等人的勢頭,火不至於燒到朝廷,動不了在京諸公。

而徐景昌又是怎麼應付的?

他順着這幫人說,但是卻把太子和江西的例子扯進來,這下子等於無限度拉高了外派官吏的等級。

除了六部九卿,誰又能比得上太子的級別?

悄然之間,就把火燒到了蹇義等人身上。

這份功力之深,着實讓人驚歎。

說起來這幾位翰林官,還真沒法正面招架,不說話完全是對的。

朱高熾的這句話。已經讓其他人很不好招架,哪怕心中惶恐,也不敢隨便說話。

唯獨朱棣,他哼道:“太子不要胡說,朝中政務繁忙,朕怎麼能離得開諸位卿家?”

朱高熾笑道:“父皇,孩兒也就是那麼一說……至於朝政忙不忙,孩兒可不知道。”

朱棣目光落在了徐景昌身上,“定國公,你覺得九卿要不要去地方上,朝廷能不能忙得過來?”

徐景昌道:“啓奏陛下,朝廷自有規矩在,這麼長時間,已經運轉良好,缺席數人,問題不大……這樣吧,臣願意主動請纓……”

“不行!”朱棣直接打斷,“通政司承接上下,兼顧內外,沒了誰,也不能沒了你。還是看看其他人,有誰願意替朕分憂?”

有誰願意替朕分憂?

誰願意站出來?

蹇義和夏原吉偷偷互相看了眼,心裡頭拔涼拔涼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他們算是倒黴了!

“陛下,臣願意出京巡視。”

朱棣笑道:“蹇卿家身爲天官,不辭勞苦啊!當真是表率羣臣。只是你一個人,也只能去一省罷了……夏尚書,方尚書,雒尚書,呂尚書,你們幾位,可願意一起前往地方?”

被點到名字的衆人目瞪口呆,我們是無辜的!

儘管他們一萬個不願意,卻也只能躬身,“臣等願意前往。”

頃刻之間,在京六部尚書,全都要換人了……不對,還有個禮部尚書黃觀呢。

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八章 大寧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
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八章 大寧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