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

雒僉神色驟變,呵斥道:“糧食買賣不便,傷損的又何止百姓?總之現在的狀況很不好,我建議必須立刻以市價徵收糧食。”

徐景昌眉頭微皺,“雒尚書,市價一天一個樣,變化頗大,朝廷財力業有限,總要在合適的關口出手……你們幾位覺得現在合適嗎?”

雒僉一怔,隨便說話可是要負責的,不過他還是點頭道:“定國公,我以爲應該立刻下令徵收糧食,避免糧價繼續下跌。”

徐景昌認真想了想,然後又看了看蹇義,“天官,你怎麼看這事?”

蹇義道:“幾位尚書說得都有道理,如果朝廷能拿出餘錢,似乎應該出手,救民水火。”

徐景昌一聽,笑道:“既然蹇天官說了,那咱們就通盤評估一下,看看究竟能拿出多少錢財……畢竟咱們誰都不是正經管錢的,萬一浪費國帑民財,超出了朝廷承受範圍這就不好了。稍後我會給夏尚書去信,詢問他的意見。”

說完,徐景昌又對胡儼道:“胡學士,你可記錄妥當了?”

胡儼忙點頭道:“妥當了。”

徐景昌笑道:“既然如此,咱們都簽字吧,回頭我會把記錄交給太子殿下。”

所有人互相看了看,也沒什麼好說的,朝廷規矩如此。

只不過衆人寫完之後,都有些恍惚……這是徐景昌的風格嗎?

什麼時候,姓徐的變得優柔寡斷,無所作爲嗎?要知道這些年不管多大的事情,徐景昌向來決斷如流,毫無擁滯。

縱然說他不懂糧食的問題,朝廷能拿出多少錢,他也不知道?

按理說大明朝有比夏原吉更瞭解國庫的,那必然徐景昌啊!畢竟老夏只是負責國庫,而徐景昌曾經管過內帑。

現在急着用錢,大可以從內帑調撥,徐景昌不是做不到啊!

難道說這是新任通政使之後,他又謹慎了?

總之,一個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此刻居然處處按照大明的規矩辦事,怎麼看都有點不對勁。

難道說徐景昌有意看着糧價暴跌?

諸位重臣思前想後,拿不定主意。

包括蹇義在內,都有點疑惑……他有心再去勸解徐景昌,但是他思前想後,又打消了念頭,而是決定去見見姚廣孝。

是時候該請道衍佛祖了。

徐景昌和衆人辭別,一轉頭,就瞧見朱高熾匆匆趕來。

“表弟,我現在有點明白了,伱小子果然沒有什麼好心思。”朱高熾呵呵道:“說吧,你到底想害誰?”

徐景昌繃着臉,警告道:“第一,我從來不害人,第二,這事是陛下那邊挑起的,更和我沒關係。你要是敢污衊我,我就告訴姑姑。”

朱高熾絲毫沒有被威脅到,“行了,你還演啊!我可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笨蛋。”朱高熾湊到了徐景昌身邊,低聲道:“太子妃家裡頭,已經推遲採購糧食了,現在一堆糧商火上房了,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聽到朱大壯如此說,徐景昌頓了頓,幽幽道:“我們爲什麼要拿出辦法?我們能有什麼辦法?我不是告訴過你嗎,就按照四階段戰術走就是了。”

朱高熾哭笑不得,“你這就是拖延!”

徐景昌笑道:“拖延不好嗎?不拖着,又怎麼洗牌?”

“洗牌?”朱高熾不解道:“你到底打什麼算盤?”

徐景昌笑呵呵道:“彆着急,很快咱們就能看到結果了。”

朱高熾怎麼問,徐景昌都無動於衷,朱高熾也沒法堅持,那就看着吧!

就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應天的市面,出現了許多收購糧食的商人,迅速下跌的糧價居然止住了,甚至有了回升的趨勢。

朱高熾又來打聽消息,可徐景昌還是無動於衷。

弄得朱高熾一度以爲自己再和木雕泥塑打交道……自家的小表弟怎麼回事?

可就在這時候,從北平又傳來了消息,經過初步計算,今年北平的糧食豐收,連同遼東方向,可以調撥百萬石糧食到南方……充實常平倉,賑濟災民,確保所有人都吃得飽,不至於餓肚子。

這個消息傳來,應天的糧價轟然下跌,比起前面還要迅速。

到了這一步,朱高熾終於品出了滋味,“我是看明白了,父皇也是有意打壓糧價,你也在順水推舟……可我想不通,糧價下來了,對百姓似乎不是什麼好事情啊?”

徐景昌笑容不減,“殿下,你再仔細想想,這事真的沒有好處嗎?”

朱高熾默默沉吟,思量再三,低聲道:“眼下掌握着糧食買賣的,其實是江南大戶,對吧?”

徐景昌含笑點頭,“其實這些大戶咱們並不陌生,前面漢王弄改稻爲桑,跳出來跟他唱對臺戲的,就是這幫人。”

“所以是老二報復?”

徐景昌笑道:“要真是這樣,陛下也就不會參與了,其實這事情對大明有好處。”

“大明?”朱高熾默默思忖,順着徐景昌的思路,他漸漸明白過來……其實掌握着糧食貿易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些士紳大戶,或者乾脆點說,就是有權有勢的縉紳官僚。

他們把持地方的土地,擁有極大的威望。

也只有他們,能從老百姓手裡拿到糧食,然後運到城裡販賣。

“所以說穀賤傷農啊,谷貴傷民,都是欺人之談……糧價真的貴了,江州的普通百姓,能把糧食送到應天來賣?顯然不行啊!”徐景昌笑着說道。

朱高熾點頭,“所以漲價老百姓得不到實惠,降價老百姓一定倒黴?”

徐景昌讚許一笑,總算是明白過來。

糧食這事,幾乎是歷朝歷代都沒法迴避的大事,除了關乎財稅徭役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條……就拿應天來說,一百多萬的人,這麼多張嘴,需要餵飽。

朝廷官吏,軍中將士,這都是能吃皇糧的。

可還有那麼多普通人,他們需要民間正常買賣,把糧食從農戶手裡收上來,然後轉運到應天,再通過糧行賣出去。

這個過程並不難理解,問題是誰有資格,掌控糧食貿易?

普通人肯定不行,不管是收糧,還是販運,銷售,哪個環節都不容易,必須打通關節,才能順利獲利。

不然就算你手捧着百萬銀兩,也只會賠光所有。

“以農爲本,以商致富!”朱高熾哼道:“我現在明白了,這纔是縉紳發家的根本,只是……我還不明白,你們一定要動士紳商賈幹什麼?難道你們就是瞧士大夫不順眼?”

朱高熾傻傻看着徐景昌。

徐景昌哼了一聲,“我纔沒有那麼無聊。只是我也沒有料到,漢王能這麼快看到這一步……他還能說服陛下,漢王不簡單啊!”

聽徐景昌誇獎老二,簡直比自己捱罵還難受。

朱高熾反覆思忖,終於也清醒過來,伴隨着朱棣的大捷,暫時解決了漠南,北平的機會來了,大明的機會也來了。

接下來肯定有個工商業大繁榮的絕佳時機。

商賈發展,工業繁榮,城市的人口肯定要驟然增加。

其實當初朱高煦弄改稻爲桑,其中就有一條,他需要保證桑農的口糧。

要不然賣生絲多賺的一點錢,都被糧食拿走了,大傢伙又怎麼會願意種桑樹?幾年下來,朱高煦也發現了,由於他手下的工匠越來越多,消耗的糧食越來越多,他就吃虧越明顯。

那些糧商大戶,坐地起價,大發利市,着實可惡。

而且隨着人口大幅度增加,光靠着這幫糧商也不行。他們能把糧價擡到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程度。

要麼辛辛苦苦一年,掙的錢都用來填飽肚子,要麼就是工匠活不下去,紛紛逃離城市,整個工商業發展,驟然停止!

分析到這裡,也就明白了,爲什麼歷朝歷代,農耕條件下,市民就只能達到一成多,甚至還不足一成。

沒有辦法,再多就供養不起了。

而在北平鼓搗農場,可不只是增加糧食產出那麼簡單……增加的這些糧食,是會顛覆整個大明的!

“這麼說來,是個利國利民的好事情,你們又何必諱莫如深啊?難道不能直接降旨嗎?”朱高熾問道。

“降旨?你開什麼玩笑?”徐景昌哼道:“北平能拿出多少糧食?你降旨了,各地要糧食,拿不出來,就等於毀壞了朝廷信譽,再想挽回就困難了。現在的情況挺好的,誰也不知道朝廷有多少糧食,正是四兩撥千斤的好時候,所以啊,咱們繼續瞧着吧!”

就在徐景昌說完這話的第五天,聚寶門外,出現了一張牌子,上面赫然寫着,一石糧三百八十五文!

居然低於四百!

整個應天都震動了,只怕從洪武年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這麼低的價格。

這就是盛世嗎?

物阜民豐,糧價下降,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再能下降一點,可就完美了。

就在這時候,楊士奇突然來求見徐景昌。

“定國公,江西會館那邊來了消息,還望定國公能高擡貴手,儘快挽回糧價,不然損失慘重,只怕明年就沒人敢販運糧食了。”

徐景昌聽到這裡,淡淡一笑,“楊學士,我正在積極研究糧價的事情,也在用心籌錢,江西的糧商,就不能等一等?他們不是私下裡買了不少糧食,試圖擡高價格嗎?怎麼不行嗎?”

楊士奇終於苦笑着道:“定國公,就是這些糧食惹了禍……是有人吃下了幾十萬石糧食,現在這些糧食都沒處存放,遇上秋雨,只怕都要腐爛,血本無歸!”

徐景昌淡淡一笑,“是啊?光知道買糧食,卻不知道找庫房,怎麼不提前跟我說一聲啊!我到底是做錯了什麼,讓他們如此戒備我?”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
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