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

朱高熾決定派遣五百太學生,前往北平,消息傳出,朝野譁然。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問,太子殿下要幹什麼?

這件事到底是誰的主意?

明面上是接受了吏部諫言,那就是吏部尚書蹇義?

蹇天官,你趕走了夏尚書,又趕走了楊學士,還想驅逐太學生,難道大明的天子變成了你蹇天官嗎?

許多人怒氣衝衝,涌向蹇義的府邸,想要討個說法。

偏偏此刻蹇義的府邸外面,已經站滿了來自應天府的衙役,直接把人擋了回去,蹇天官不見外人!

這些太學生圍了半日,見求見無門,心中滿懷憤恨。

紛紛轉頭去找夏原吉,求情夏尚書給個說法?

難道是您老人家覺得自己去太悶了,纔要拉着太學生一起去嗎?

等這幫人找來的時候,夏府倒是沒有緊閉大門,只是夏原吉早早就走了。

他要去北平了,人已經坐在船上,準備渡江了。

這位拍拍屁股,搶先逃跑。

又讓太學生們撲了空。

兩位朝廷大員一個閉門不見,一個落荒而逃。試問誰有這麼大的的本事?能讓這兩位感到惶恐?

難道說我們這些太學生,就要被人像廢物一樣,扔到北平去嗎?

簡直豈有此理!

“走,去登聞鼓院!”

此時已經不只是五百太學生了,因爲這道命令是針對所有太學生的,五百人只是第一批,具體名單還沒有出來,鬼知道會落到誰的頭上。

衆人怒氣衝衝,直撲通政司。

沒錯,登聞鼓院是放在通政司的,徐景昌擔任通政使的時候,還琢磨過如何敲響登聞鼓,把朱棣弄出來……這可是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如果有什麼不平冤屈,可以敲響登聞鼓。

而一旦敲響了登聞鼓,通政司就必須把人帶去奉天門,親自面君,由天子直接處理此事。 щшш ✿ttkan ✿℃ O

這也是老朱給老百姓留下的最後一條活路,也算是套在朱家皇帝頭上的枷鎖,約束着君臣朝野。

此時執掌通政司的是解縉,他不是徐景昌,讓他阻擋氣勢洶洶的太學生們,着實有點困難。

憤怒的太學生衝進了登聞鼓院,舉起了碩大的鼓槌,然後用力敲擊……沒聲!

怎麼會?

這玩意只要敲響,皇宮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大傢伙繞到了背面,這纔看清楚,原來登聞鼓已經壞了。

這東西的鼓皮是特殊材料製成的,沒人破壞,幾十年都不會壞。

“好你個解縉!號稱才子,實則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人!”

衆人怒不可遏,現在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去左順門,去找太子殿下,把事情說清楚。

太學生們從登聞鼓院出來,還沒等出發,迎面就看到了一個人,國子監祭酒王洪,如果把太學看做一座學堂,那國子監祭酒就是他們的老校長。

王洪是洪武年間的進士,因爲學問篤實,被提拔爲國子監祭酒,還兼任《洪武實錄》的編纂,論起學問,僅次於那幾個內閣學士,官位尚在他們之上。

“伱們聽我說,不要衝動,更不要鬧事。朝廷是有規矩的,你們這樣沒頭蒼蠅似的,弄得應天不安,難道是想斷了自己的仕途嗎?”

爲首的太學生怒衝衝道:“老大人在上,士可殺,不可辱。學生們皆是太學生員,一心苦讀,並無過錯,何故要讓我們去北平?”

“是啊,朝廷選才是有規矩的,吏部別出心裁,把太學生髮配北平,根本是敗壞國典。”

“老大人,如這些年了,文人一再受到陷害,非議孔聖,妄議理學……如今又要發配太學生,我們這些讀書人,並無過錯啊!”

王洪看着這些太學生,連連點頭。

“你們的意思,我都聽到了。我心中也有同感。請大傢伙放心,我這就去求見太子殿下,把事情說清楚。你們都回國子監等候消息。如果不成,大家再去按照你們的法子做事不遲。”

爲首的那個學生還是不服氣,“老大人,不是學生們不信,實在是唯恐朝廷欺瞞……這口氣不能泄!”

王洪看在眼裡,痛心疾首道:“大傢伙聽我說,老夫此去,如果不成,就摘了這頂烏紗帽,我拿官位作保,難道還不行嗎?”

面對老大人如此懇切的表態,太學生們互相看了看,終於點頭。

王洪偷偷擦了把額頭的冷汗,真是太險了。

隨後他就前往東宮,求見朱高熾。

很湊巧,朱高熾正在練習射箭,一壺箭剛剛射完,他擦了一把汗,扭頭看到了王洪,笑道:“王卿,可是有事?”

王洪緊走了兩步,到了朱高熾面前,躬身道:“殿下,貿然讓太學生北上,議論紛紛,殿下是不是能緩辦?或者少派一些人?”

“少派?那是多少?”

“三五十人?或者將那些考評靠後,又或者是恩蔭入太學的,送去北平?”

朱高熾答應了一聲,隨即道:“就是差生唄?”

王洪一時語塞,卻也只能默認。

朱高熾思忖道:“這也不是不行,只不過父皇催得緊,定國公那邊也要人……開榷場,興學堂,尤其是要統籌計算稅賦。這些都離不開人手。王卿家也該知道,現在北平那邊,準備以商稅爲主,徵收稅賦,如何覈定商品,確定稅率,是個很麻煩的事情。總之,父皇交辦的事情,我也不好含糊。”

王洪向兩旁看了看,壓低聲音道:“殿下,臣斗膽請教,您可願意遷都?”

朱高熾急忙搖頭,“我反對遷都,這事情人盡皆知,我還極力阻攔父皇,難道王卿家有所懷疑不成?”

王洪道:“殿下,臣沒有懷疑殿下的意思,臣思量再三,如果往北平派遣人員過多,投入太大的財力。到時候陛下一道旨意,豈不是就遷都了?”

朱高熾眨了眨眼睛,又認真思索,“好像是這麼回事。那王卿家以爲要怎麼辦?難不成要糊弄父皇,對抗旨意?”

王洪思忖再三,這才鼓足勇氣道:“殿下,我們大可以緩緩推行,從太學生中,精挑細選,徐徐圖之。只要拖幾個月,彼時陛下也走了快一年,不得不返回應天。只要陛下回來,再往北平派人,也就沒什麼了。”

朱高熾想了想之後,連連點頭,“王卿家,你這是讓我推諉扯皮,糊弄君父啊?”

王洪老臉一紅,忙躬身道:“臣這也是爲了節約民力,避免遷都,造成靡費無數,生靈塗炭。”

朱高熾笑了,又道:“當初定國公讓不少御史外出巡視,說的是在京不能瞭解地方的狀況。太學生總不能比官吏還要尊貴吧?他們不是怕辛苦,不願意走吧?”

王洪更加愕然,“殿下,這是哪裡的話?斷然沒有,斷然沒有啊!”

朱高熾又笑了,“其實就算大傢伙不願意去北平,我也能體諒,塞北悽風苦雨,沙塵漫天,屬實不容易啊!王卿家,你可以下去了,我還要射箭。”

王洪只能告辭,但是心裡頭卻是百轉千回……前面朱高熾挺好說話的,也符合他的想法,可後面幾句話卻是把事情點破了,太學生就是不願意吃苦,也不想跋山涉水,跑去苦寒的北平。

人心如此,王洪也只是順水推舟。

想來朱高熾不比朱棣,他應該容易說話,也好對付吧?

送走了王洪,朱高熾又射空了一壺箭,額頭上已經都是汗水了。

“殿下,去換身衣衫吧。”

朱高熾答應,卻又道:“順便準備馬車,我要出城,去天下第一學堂!”

太監一愣,也不敢多說什麼。自從朱棣走後,太子監國,執掌大權,威望日重,沒人敢等閒視之。

片刻之後,朱高熾坐上了馬車,很快出了城,到了學堂。

這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學堂,說有意思,不是因爲太孫殿下在這裡發矇,而是這個學堂,幾乎每天都在變大。

就在不久前,剛剛多了個醫學院,還是周王朱橚資助的。

這裡的學生也在快速膨脹,人數早就超過了一萬。

應天、江南,許多商賈都跑這邊來招生……諸如算學院的生員,還沒等畢業,就被搶光了。

朱高熾到了之後,直接吩咐道:“給我準備一個桌子,掛出去橫幅,就說我替父皇招募人手,誰願意去北平謀個差事,就過來報名!”

太子殿下跑過來招生,學堂一下子就炸了!

別說學生了,就連老師都心動了。

大傢伙瘋狂跑過來,畢竟學堂太大,趕過來也需要時間。

好巧不巧,有一個人排在了最前面,他叫林三,原來朱高燧手下的排字工,竟然靠着自學,認識了不少字,還通過了學堂考覈,成爲了老師。

“回殿下的話,當初恩科,小人就曾經目睹許多老吏承蒙朝廷恩典,一飛沖天……彼時小人還讀書不多,只是略略認識幾個字。這段時間小人刻苦攻讀,總算成爲了學堂講師。拙荊也生了一子,小人此生無憾,小人願意給大明朝廷效力,不論幹什麼都行。”

朱高熾認真看了看他,隨即提起筆,把林三的名字寫在了首位,而後意味深長道:“大明朝就需要你們這般的人!”

(本章完)

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八章 大寧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
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八章 大寧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