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

朱棣的自信並非沒有道理的,以北平一地,靖難成功,奪得天下,古往今來,也就這麼一個人而已。

他的意志、威望、手段,都能確保,只要是他想推的事情,必定能行……只不過朝政是一盤複雜的棋局,你在一個方向上不顧一切,必然會影響其他方面。

如果因爲強推科舉用人改革,造成百官動盪,朝局混亂,人心離散……這也是朱棣不能承受的。

所以這件事該怎麼收場,需要一個妥當的契機。

很湊巧,正好是中秋十五,朱棣下旨,邀請幾位重臣進宮,參加中秋夜宴。

榮國公姚廣孝、成國公朱能、淇國公丘福、曹國公李景隆,再加上定國公徐景昌,五大國公齊聚。

而在另一邊,則是六部九卿,包括通政使解縉在內,悉數到來。

朱棣還把三個兒子,以及皇孫朱瞻基叫了過來。

勳貴、文臣、宗室,這就是朱棣統御天下的三根支柱。

“到了中秋,這一年過了大半,天氣轉涼,雖說江南不同塞北,但是陰冷溼寒,更加傷身體。朕給諸位卿家準備了一領狐裘,算是朕的禮物了。”

說話之間,侯顯領着一羣太監,捧着托盤,依次走到了朝臣面前,獻上狐裘。

徐景昌自不必說,也有一件。

皮草入手柔軟溫暖,宛如緞子一般順滑,裡面也是用最好的織物,做的內襯,十分奢華,盡顯宮廷技藝,不惜工本。

姚廣孝年紀大,拿在手裡,感觸最深,因此帶頭叩謝天恩。

朱棣笑道:“一件衣服而已,用不着這樣,咱們坐下來,繼續喝酒賞月。”

朱棣又給衆人賜下月餅,美酒,每人還上了葡萄、柑橘……一樣一樣的東西,擺在了朝臣面前。

大傢伙感覺到了天子的濃濃關懷,可也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更何況這還是大明天子,

不知道後續會有什麼事情。

大傢伙提心吊膽,洪武元年的葡萄酒也喝不出味道,精緻的月餅,也嘗不出滋味……徐景昌看着羣臣坐立不安,憂心忡忡的模樣,心中大樂。

他手握錦衣衛,自然知道蹇義去找姚廣孝的事情。不得不說,他們很高明,別看老和尚以前天天和徐景昌下棋,但他絕對不是徐景昌一夥的。

人家老和尚又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想法。

屬實,改革科舉,牽連太大,甚至會動搖國本。

但是徐景昌始終堅信,朱棣並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有着強烈的做事意願,如果只是抱殘守缺,任憑這幫人糊弄下去,永樂的盛世,從何談起?

所以,這一局,自己必勝無疑!

明月初升,攀至柳梢。

酒水也喝得差不多了,朱棣終於含笑,伸手把朱瞻基拉了過來。

“這是朕的大孫,他當初降生的時候,朕就夢到皇考賜給朕一個玉圭,等朕醒來,就得到了這個孫子。這是皇考賜給朕的,也是上天賜給大明的。”

朱棣興奮說着,在場衆人,也都聽着,頻頻點頭。

可心裡頭誰都知道怎麼回事,這種段子,街邊上,一文錢能聽七段。接下來是不是還有出生的時候紅光漫天,香氣四溢,慶雲繚繞,三日不絕!

這種事情我們聽得多了,只不過沒人會戳破罷了。

果然,朱棣也沒有浪費太多的唾沫,就笑道:“這孩子也是爭氣,才四歲多就去入學,跟着十幾歲、二十幾歲的人一起發矇。讀書識字,考的比那些人還要好,一年下來,認識了上千個字,算術背書,樣樣精通。更厲害的是,跟着朕騎馬射箭,往後必定是個文武全才,朕心大慰啊!”

朱棣一個勁兒誇朱瞻基,黑小子的臉都紅了,皇爺爺呀,以前你怎麼沒發現孫兒這麼多優點?

蹇義聽來聽去,也只能道:“臣等恭賀陛下,皇孫聰慧,大明江山永固,實在是可喜可賀。”

朱棣點頭,“確實如此,蹇天官,朕有意將皇孫唸書的學堂,升爲官學,你意下如何?”

要命的來了!

蹇義也做了準備,因此道:“回陛下的話,官學一事非比尋常,若是立爲官學,是不是從裡面出來的,就是天子門生?既然是天子門生,能不能參加科舉?參加了科舉,是不是就能入朝爲官?臣以爲這些事情牽連太大,必須要慎重纔是。”

朱棣笑道:“蹇天官屬實老成謀國,只不過既然是朕的孫子讀過書的地方,給個官學名頭,也沒有什麼不妥的。至於其他的事情,那個學堂講的都是些簡單的東西,讓他們去考科舉,只怕也考不上啊。又何必如此在意?”

“啓奏陛下,臣輔佐陛下,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疏漏,官學之名,屬實不能輕易授予。”

朱棣擡起頭,看了看其他人。

夏原吉、宋禮等人紛紛附和。

“蹇尚書之言有理。”

朱棣見衆人全都反對,竟然沒有繼續說什麼,也沒有拉着徐景昌出來鬧,而是笑道:“既然伱們都不同意,朕也就不說什麼了。朝廷不給官學名頭,朕給個皇家的私學名頭,你們看怎麼樣?交給宗正寺,以後皇子皇孫,都要去學堂啓蒙,這樣總行了吧?”

皇家學堂?

這個更不行了!

宋禮忙道:“啓奏陛下,皇子皇孫的發矇,都是由翰林官負責,他們學問人品俱佳,爲皇子立心性、樹品德,教導學問,纔是最合適的。臣以爲應該形成定製,纔算穩妥。”

此時宋禮最後悔的就是當初同意朱瞻基去那個狗屁學堂。

大傢伙真沒當回事,以爲就是個四五歲的孩子,上學前玩鬧的地方,結果誰知道一時疏忽,竟然帶來了無窮後患。

所以一定要吸取教訓,對待皇子皇孫,必須看管嚴格,不能有半點疏漏,不然遺禍無窮。

朱棣沉吟再三,一聲長嘆,“宋尚書,朕問你,這個學堂到底要怎麼辦?裡面有這麼多學生,總不能連個名分都沒有吧?難道朕的孫兒去胡鬧了一年嗎?”

朱棣的語氣帶着憤怒,說實話,朱棣能壓制到現在,已經算是奇蹟了。

該怎麼辦?

宋禮也是一時慌亂,只能妥協道:“啓奏陛下,臣,臣以爲可以算作私塾。”

“私塾?就是民間學堂?”

“嗯!”宋禮的鬢角浸出冷汗,聲音也顫抖了。

“就是那種讀書人籌辦,給鄉里孩子發矇識字的地方?”朱棣又追問了一句。

宋禮硬着頭皮道:“確實,臣思前想後,只有這個最妥當。”

朱棣點了點頭,“好吧。”

說着話,朱棣把朱瞻基抱在了懷裡,略帶歉意道:“俺的大孫兒,原來你纔讀了一年私塾啊!”

朱瞻基轉了轉小眼睛,顯得很無辜。

朱棣突然又擡起頭,“宋尚書,你知道大明有多少私塾嗎?”

宋禮一愣,“這個……臣不知道。”

“那你知道私塾裡有多少蒙童嗎?”

宋禮更爲難道:“臣還是不知道。”

朱棣笑了,“有多少私塾,多少蒙童都不知道,如何算教化之功啊!這個行不通的。這樣吧,眼下不是在徵收商稅,讓所有鋪面登記造冊嗎!朕給你們禮部一項權力,就是針對所有私塾,進行登記造冊。如果有哪裡的私塾先生誤人子弟,也好處理,當然了,如果有好的先生,也要表彰。算是你們禮部的權柄,宋卿家可不能嫌累推辭啊!”

宋禮明顯感覺到了問題,奈何他沒法反駁,也不好拒絕。

六部都在擴權,自己的禮部不能落後。

“臣……遵旨!”

就在宋禮答應的一瞬間,徐景昌臉上的笑容,再也繃不住了。

這道口子終於撕開了。

“宋尚書,來的時候,我準備了學堂的情況,包括辦學規模,學堂人數,考覈標準等等。如果宋尚書願意的話,我這個學堂,願意成爲天下第一的私塾,你看如何?”

不待宋禮說什麼,朱棣就笑道:“好,就叫天下第一私塾……朕的大孫唸書的地方,當得起這四個字……宋卿家,你就當場審覈吧!朕和衆卿一起見證此事。”

完了!

嚴防死守,拼盡全力,還是出現了疏漏。

官學不行、皇家學堂也不行。

最後降格到了私塾,可誰知道人家根本不怕名位有多低,只要有個正式的名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這就跟坐火車似的,一等座、二等座都沒事,哪怕站票也行,關鍵是上車,上了車才能到達目的地。

事到如今,宋禮擋不住,六部九卿也都擋不住。

徐景昌弄得學堂,竟然真的得到了天下第一的名號。

雖然後面還有私塾兩個字,但又有什麼關係呢!

徐景昌隨後像是變戲法一樣,又拿出了一份畢業證書。

“陛下,這是給皇孫殿下的,他在校期間,文化課程滿分。其餘木工、編織、畫工、記賬等科目,也表現突出,故此頒發一等畢業證書,而且是天字一號。”

朱棣滿臉笑容,“很好,這是俺大孫應得的。”

朱棣喜滋滋收下畢業證書,又舉起酒杯,“來,咱們滿飲此杯!爲皇孫賀!”

美酒入喉,有人歡喜,有人卻悽苦難忍。

嚴防死守,還是沒防住。

有了名分, 又有皇孫的名頭,這個學堂註定是要一鳴驚人了。

正在大傢伙品味苦澀的時候,徐景昌又笑呵呵建議道:“陛下,科舉前三名,有御街誇官,私塾小學堂,不敢比三鼎甲,但讓他們騎馬在京城逛一圈,也高興高興,還是可以的吧?”

朱棣含笑,“好主意,這也是大興教化,砥礪讀書上進……不過朝廷可不能出錢。”

徐景昌笑道:“請陛下放心,這就是私塾的小活動,民間的而已,我們自己籌錢,自娛自樂,也算是給學生家長一個交代。萬萬不敢比正兒八經的禮部誇官。”

徐景昌語氣客氣,這時候朱高煦卻道:“父皇,既然大侄子得了一等,我這個做叔叔的,打算出五萬貫,請舞龍舞獅,吹吹打打,熱鬧一下。”

朱高燧也連忙道:“二哥出了錢,我就在邸報上面小小的刊登一下,也算是湊熱鬧了。”

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五章 大九卿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
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五章 大九卿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