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改掉壞習慣

有兩種習慣養成不得:一種是什麼習慣都不養成的習慣,一種是妨害他人的習慣。前一種是指好習慣,後一種是指壞習慣。

有句古老的諺語:我們都是習慣的產物。

的確,我們誰不是遵從着某種習慣來生活的呢?

有的人習慣“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而有的人則習慣睡懶覺。有的人滴酒不沾;有的人則每天都要喝幾杯。有的人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整潔;有的人則大大咧咧,不修邊幅。有的

人對人說話謙恭有禮;有的人則高聲大嗓、唾星四濺。有的人節儉;有的人鋪張。有的人多話;有的人寡言……

壞習慣,明人呂坤稱之爲“慣病”。他說,“慣病”是很難戒除的,如果能真正在戒除它們上下工夫,那就像是扎針治病找準了穴位,撓癢癢找對了地方。

戒除慣病是很難的。古代有一個官兒,特別容易發怒。他下決心要改掉這毛病,便在案頭上放了一塊木牌,上面寫着“制怒”。這天屬下來說事,他聽着聽着又怒了,拿起牌子便扔向了屬下。

呂坤說,要戒除“慣病”,就要“着力”,事情的確如此。不以堅強的意志來強迫自己改正,壞習慣很難去掉的。張學良將軍年輕時染上了吸鴉片的習慣,他決意戒除,便把自己關在一間屋子裡,吩咐家人和手下人無論聽到屋裡有什麼動靜,都不許進來。他的煙癮犯了,十分痛苦,用頭撞牀,大聲叫喚。屋外的人聽見了,怕他出意外,但誰也不敢進去。這樣折騰了一天,屋裡沒動靜了。家人進去看時,張學良靜靜地在牀上睡着了。經過這樣的幾次折騰,張學良終於戒除了鴉片癮。

甘地被稱爲聖雄。一次,一位母親帶着自己的孩子來見甘地,說自己的孩子特別愛吃糖,她想讓孩子改掉這習慣,但怎麼說孩子也改不掉,請甘地來勸勸孩子。甘地聽了,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對那母親說:“一個星期後你再帶孩子來。”過了一個星期,那母子倆如約來到。甘地對孩子說了一番話,孩子回去後便戒掉了自己的壞習慣。原來,甘地也有愛吃糖的習慣,他不但自己有這習慣,而且還去勸別人戒除。但多年形

成的習慣不是輕易能改變的,即使是“聖雄”甘地也要花一個星期才能改掉自己的“慣病”。

戒除壞習慣還有一難,就是“習慣成自然”後,你要改變它,可能一時湊效,但過段時間它可能又會發作。拿戒菸來說,許多菸民都多次戒了又多次“破戒”。馬克·吐溫曾幽默地說:“戒菸有什麼難?我已經戒過一千次了。”因此,戒除壞習慣,要有打持久戰的毅力《韓非子》中講,西門豹性格急躁,他爲了改掉這毛病,就在身上佩帶了一條皮帶。皮子柔而韌,西門豹藉此常提醒自己不要急躁。還有一個叫董安於的,是個慢性子,爲了改掉這毛病,他就常佩帶一根弓弦。弓弦緊而直,能提醒他辦事不拖沓。這就是“韋弦”這個典故的來歷。

壞習慣真的改不掉嗎?美國有一個已故的鄧勒普博士花了很多年來研究習慣問題,並協助很多人改掉了咬指甲及吮大拇指的壞習慣。北京有一個年輕的出租車司機,經過努力,戒掉了毒癮,他還把自己的體會寫成了書。

馬爾登說:“你可以改變你的習慣,當然不像滾動木頭那樣簡單,但是你可以辦得到,只要你真心希望這樣做。”他提出了五條建議:(1)首先相信你可以改變你的習慣。對你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有信心,如此才能爲你的基本個性帶來積極的改變。

(2)徹底瞭解這些壞習慣對你身體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使你願意去承受暫時的損失,甚至痛苦——而培養出要求改變的強烈願望。面對這些可怕的事實:體重過重會使你的重要器官不堪負荷;酒精會破壞你的身體組織;過度工作(這也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可能會使你的死期提早來臨等等。

(3)找出某種令你感到滿意的事物用來暫時安慰自己。因爲你在戒除一項長期的習慣之後,必會經歷一段痛苦的時期,這時就要找些事物來安慰你。像攝影、園藝或彈鋼琴這些嗜好,可能會協助你不抽太多香菸。

(4)發掘將你逼到這種情況的基本問題。你的挫折究竟是什麼?你是否低估了自己的價值?爲何對自己如此敵視?(這是針對那些因挫折或失敗而有了酗酒、多食、吸毒等壞習慣的情況而言的。)

(s)認真處理這問題。調整你的思想,接受你的失敗,重新發掘你的勝利。引導你自己邁向積極的習慣,這將使你的生活獲益。爲你自己制定新的目標。在積極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感覺,這將發揮你的能力與熱誠。

改掉你的壞習慣吧——假如你有。當你在改變的過程中發生了動搖,就請重溫一下馬爾登的建議。一位智者說得好:宇宙中只有一個角落你肯定可以改進,那就是你自己。

印度大文豪泰戈爾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去沖洗。”

英國詩人雪菜說過:“笑,實在是仁愛的表現,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橋樑。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章 學會微笑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4章 屈伸自如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8章 學會制怒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8章 學會制怒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21章 善待時間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4章 屈伸自如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章 學會微笑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15章 不貪婪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8章 學會制怒第1章 學會微笑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1章 學會微笑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8章 學會制怒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21章 善待時間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
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章 學會微笑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4章 屈伸自如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8章 學會制怒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8章 學會制怒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21章 善待時間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4章 屈伸自如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章 學會微笑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15章 不貪婪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8章 學會制怒第1章 學會微笑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1章 學會微笑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8章 學會制怒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21章 善待時間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