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

初平三年五月十六日。

在收到牛輔發來的回師軍令前,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剛帶着四萬人馬在中牟縣擊敗行車騎將軍朱儁,朱儁難以抵抗,只得率領殘兵屯在雒陽周圍關隘附近堅守不出。

衆人無法徑直向東,便引軍南下攻打潁川,豫州名義上是袁術所表的刺史孫堅所領,實際上由於劉表與袁術反目,孫堅奉袁術之命南下討伐劉表後豫州既無重兵、又無良將,導致潁川被李傕等人輕易攻破。

潁川乃富饒之地,李傕等人率軍在此大肆擄掠,殺略男女,所過無復遺類。

隨後李傕又帶兵往東,繞過朱儁鎮守的關卡,大軍長驅直入兗州,攻打陳留,當時駐守在兗州的還是兗州刺史劉岱和陳留太守張邈。他們又要防備東邊流竄入境的青州黃巾,又要應付李傕手下的百戰之師,兩面夾擊之下,根本不是李傕等人的對手,除了緊守重鎮以外,其餘小縣皆放任李傕等軍肆虐。

見潁川、陳留皆無人可擋,衆人志得意滿,於是由各個校尉、都尉分兵四散於潁川、陳留,大肆掠奪,殺戮百姓。就在衆人劫掠正酣之時,牛輔自陝縣發來的軍令,告訴了衆人一個宛如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太師董卓被王允、呂布等人殺死了!

等到李傕等人聚起部衆,好容易趕到陝縣時卻得知中郎將牛輔、董越已死於亂兵之中。

這下衆人彷彿徹底失了主心骨,無處依託,一時再也不敢興反抗之心,只求朝廷法外開恩,苟全衆人性命,於是他們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認罪,乞求赦免。

哪知道王允固執己見,堅持不肯赦免衆人,再加上來使回覆消息時稱長安遍傳流言說王允欲盡誅涼州人。

此時董卓遇刺,牛輔身死,能夠獨當一面的人都不在了。衆人得知這個消息後恐懼不已,於是軍中自校尉以下盡皆聚於李傕大帳,商議衆人後路。

陝縣大營。

數百顆人頭,有男有女,被一齊綁在幾根柱子上,從遠處看像個串起來的葫蘆。

這些人都是軍中的幷州人,由於王允刺殺董卓,往日裡軍中幷州人與涼州人之間的矛盾頓時爆發,李傕、郭汜等人盛怒之下,便把隨行軍中的幷州士兵連同家眷數百人盡皆處死。

帳中主位被刻意空了出來,漢代尊右而卑左,故而校尉李傕坐在右首第一個位置上,在對面則坐着手下兵馬僅次於他的校尉郭汜,底下則依次坐着賈詡、張濟等人。

只聽李傕目視衆人,凝聲說道:“太師遇刺,董氏族人盡遭殄滅,而王允老兒託辭不赦我等,如今形勢危急,還望諸位能想個辦法出來助我等渡過難關。”

“如今朝廷是王允掌權,呂布驍勇善戰,我軍士氣低落,難堪一戰,不若各自解散部衆,走小路返歸鄉里。在涼州聯絡羌胡部衆,待他日關中有變,再擇日起兵。”校尉郭汜說完,底下張濟等人都是紛紛附和,他們在得知董卓死後就已經內心驚怖。

如今衆無所依,全軍上下皆恐懼朝廷降罪,所謂兵無戰心,將無戰意,就算手頭有數萬強軍,又能如何?

李傕眉頭一皺,似乎不太滿意這個結果,他已通過胡軫派來的信使熟知朝廷內情,知道朝廷不過色厲內荏,虛張聲勢罷了。這時正應該團結起來對抗王允,而不是逃散四去,讓人各個擊破。

軍中羣龍無首,一盤散沙,他有意在軍中樹立威信,故而有意隱瞞了胡軫等事,好讓衆人以爲是自己一力籌劃了這系列大事。

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言的討虜校尉賈詡,知道此人向來謹小慎微,從不肯輕易對一件事表態,雖是文人,但憑着超人一等的智謀,助衆人破朱儁、下潁川、攻陳留,事後卻不貪功攬財,在軍中聲望隆重,尤其是張濟叔侄更是對其欽佩有加。

李傕想了想,打算聽聽賈詡的意見,看能從他口中得到什麼妙計良策:“賈公!”

賈詡四十有五,德才名望具備,確實當得起這句尊稱:“你與我等俱是涼州人,平日又多智謀,軍中上下無不服膺。如今賈公你也不在朝廷赦詔之內,我等生死牽於一發,還請賈公爲我等想出一條生路來!”

衆人本來意見各一,有的想繼續向朝廷請求赦免、有的想潛逃回鄉、極少數人像李傕那樣想起兵反抗。衆人誰也不服誰,一時拿不定確切的主意。聽到李傕的話後,衆人紛紛不再作聲,屏息靜聽西涼軍中少有的智者賈詡有何高論。

賈詡爲衆所矚目,卻還是那副不急不躁的模樣,彷彿對所有的事都漠不關心,又彷彿所有的事都盡在把握。就好似當年在回鄉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他在驚慌失措的同行人中間謊稱自己是段熲族人,那泰然自若的神情唬住了氐人,從而饒過了性命。

這回也是一樣,在衆人恓惶、擔憂生死的時候,他依然表現的雲淡風輕。

“長安、京兆等地皆傳朝廷有意殺盡涼州人,不知各位可有所耳聞?”賈詡環顧衆人,也不待人出言附和,自顧自的點頭說道:“諸君心裡恐懼朝廷天威,想拋棄部衆,單騎潛行,這本無錯,何況天下誰人不自愛性命?然而諸君可曾想過,若獨自潛逃,那麼路上一介亭長就能將諸君捉拿,尋朝廷換賞,這又何苦來哉?”

見衆人紛紛陷入沉思,賈詡繼而言道:“依我淺見,不如我等合兵向西,當日太師在關中諸縣散佈諸兵以備關東,我等一路西去,在路上隨時隨地收束兵衆以及匯合往日涼州同僚,其雖兵微將寡,但若是聚集一處,便可得十萬之衆。屆時我等欲攻長安,爲太師報仇,則攻向長安,事成之後便奉國家以正天下。若是不成,儘可繞過長安徑直歸涼州,不僅猶未晚也,途中又有誰人敢攔?”

賈詡的觀點與自己不謀而合,李傕大悅,積極附和道:“賈公所言正是此理!朝廷既不赦我等,我等丈夫也不必屈節求饒,當率衆以死決之,顯我涼人壯烈。依賈公之計,若攻下長安,可繼太師遺願,掌握朝廷,掌握朝廷便等若掌握天下;若是天不佑我等,我等便抄掠三輔婦女財物,率衆西歸鄉里,與馬騰、韓遂等人聯合,尚可保命。”

衆人皆以爲然,紛紛表示要舉兵一處讓朝廷好看,於是歃血結盟,派人聯絡各地袍澤同僚,準備即日起兵。

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
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