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

“胸中甓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奇友人】

到了年底,未央宮的宦官宮女們明顯忙碌了起來,過去的這三年裡,宮裡上下各色人等在董卓的陰影下,都飽受了太多的困窘與抑鬱。如今皇帝親政之後的首次歲旦大朝即將來臨,人們急於擺脫董卓專橫、關東混戰給漢室造成的影響,粉飾一片太平出來,對這場新年大朝的要求比以往看得更重。

皇帝自然是不想搞這些虛頭巴腦的形式,但架不住楊琦、馬日磾與黃琬等人的一致勸說,只好儘量儉省的前提下興辦這次大朝。

荀攸當初主持過一場燕禮,忙得腳不沾地,這回皇帝沒有再難爲他,將事情託付給了別人,反倒讓荀攸一下子清閒了下來。

走在前殿一側的廊道上,荀攸看着來來往往的宮人,以及龐大巍峨的路寢殿,心裡也是感慨萬分。無他,漢室已經很久沒有這麼欣欣向榮過了,相信這一次大朝的成功舉辦,會讓天下人看到朝廷的朝氣與活力。

荀攸即便是重臣,想見皇帝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所幸皇帝的親近宦官穆順與他相熟,此時見到荀攸,他樂呵呵的說道:“荀君來的正巧,國家剛讓奴婢出來傳詔荀君呢。”

“喔?”荀攸提了個聲調,緩緩說道:“可知是爲了何事?”

“這奴婢就不知道了。”穆順眨了眨眼,本來消瘦的身子在這半年的養尊處優之下,臉都胖了一大圈,看起來更爲和氣了:“襄賁侯、賈公、還有劉侍中都在裡面。”

荀攸剛邁出去的腳步突然一頓,董卓在時,曾改過制度,將原來沒有具體員額的侍中、黃門侍郎定爲各六人。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皇帝身邊的侍中永遠只有荀攸、楊琦等五人。

至於另外一個,也就是穆順嘴裡突然冒出來的劉侍中,曾經早已不在長安,如今被穆順突然提了起來,荀攸的腦海裡立即浮現出這樣一個身影,從容灑脫,對誰永遠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

當初唆使劉和索詔出關,只是他與鄭泰、何顒等人主持的第二次誅董計劃中的一個環節。在他的預想中,董卓死後勢必要有一支忠於朝廷、忠於皇帝的軍隊來彈壓李傕等餘部可能的反叛。

而鑑於關東‘君子’們會盟後的表現,荀攸並不像王允那般盲信,而是選擇將目光放在漢室宗親的劉虞身上,至少那個時候劉虞坐擁幽薊精騎,手下公孫瓚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那時他繼承已故叔祖、司空荀爽的遺志,聯絡了鄭泰、何顒、伍孚等人,緊鑼密鼓的籌劃誅董,只等大司馬劉虞帶兵南下,便可起事。誰知劉和一去不返,謀劃泄露,以至第二次誅董功敗垂成。

由於當時尚書檯爲董卓所控,所以荀攸只得利用了小皇帝對劉和的信任,騙取皇帝的親筆詔書,甘冒風險,潛逃出關。

從董卓治下潛逃在當時是極大的罪過,當初有人告發司馬朗潛逃,董卓尚且差點殺掉他,何況是身爲質子的劉和?但劉和當時沒有絲毫退縮,毅然的接下了這個任務。

劉和性格忠厚,如他父親一樣,對漢室極盡忠誠。他又善於明辨,儘管知道你是在算計他、利用他,但只要是有利於天子的事,他都會義無反顧的去做,哪怕這樣可能會死。

荀攸站在廊下呆呆的發楞,心裡五味雜陳,這說出去簡直讓人發笑,堂堂侍中、平尚書事,整個未央宮所有人都要敬稱他一聲‘荀君’的男人,如今竟然也會露出一絲窘迫的神色。

他從不覺得算計一個老實人有什麼不對,也從不覺得在當時那種險惡的政治環境下對算計人有什麼不對,他也不覺得與劉和感情深厚的皇帝會因此怪罪他,因爲皇帝是個比任何人都要冷血的人。

國之將亡,總會有人捨身取義,總會有人捐軀赴難、做出犧牲,如果哪天是荀攸站在劉和的立場,荀攸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可荀攸還是有些不適,他想起當初對劉和說出籌算已久的計謀之後,劉和朝他望來的一雙清澈的眼睛,那種慷然赴險的從容以及對荀攸毫無保留的信任,至今仍留在荀攸的記憶裡。

“荀君之才勝我百倍千倍,自然聽荀君的安排。”

“無論成敗,我都相信荀君。”

“天子就託付給荀君了。”

“荀君、荀君?”去而復返的穆順在一旁輕聲喚道。

荀攸從記憶裡回過神來,說道:“嗯、嗯?可是陛下傳喚了?”

穆順笑着點了點頭,側身做了個‘請’的動作。

荀攸輕輕吐了口氣,這個時候他又恢復了以往平淡冷靜的模樣,邁着步子,穩穩地走進宣室殿。

今日沒有常朝,皇帝只是在宣室殿例行召見臣子,對於宣室殿內部的結構、陳設,荀攸早已輕車熟路。一側的博山爐裡散發着嫋嫋香氣,御座之上的皇帝也是與往常一樣臉上帶着微笑,只是見到右邊坐着的一名年輕人時,他心中才不由得恍惚了一瞬。

也僅僅是這麼一瞬,他到底還是那個沉靜的荀公達。

“侍中臣攸,叩見陛下。”

皇帝卻不知道荀攸心裡一瞬間掠過無數雜亂的情緒,他聽得荀攸的聲音後放下手中的一份奏疏,淡淡的說道:“荀君來了,快起來坐。”

在南陽被袁術扣留將近一年,隨趙岐返歸之後,劉和依然還是老樣子,對待荀攸極爲客氣,一如曾經那樣。他立時站起,指了指自己坐着的席位,謙讓道:“荀君請。”

荀攸不願搶人的座席,何況這還是當着皇帝與劉虞的面,他嚴詞拒絕,怎奈劉和一直在堅持。

“荀君!”劉和語帶急切的說道:“荀君於國有功,理應如此,還請莫要謙辭!”

皇帝看着互相謙讓的兩人,笑着說道:“荀君,劉侍中的一片好意,你就領受了吧。”

荀攸無奈,只好道謝坐下,擡頭看到劉和仍舊溫順、熟悉的眉眼,很快又移開了目光。

“今日喚諸君過來,主要是想談談朝廷對羌胡的方略。”皇帝將手上拿着的奏疏給了穆順,由移交給坐於下首的劉虞。

“這是匈奴右賢王去卑呈上的奏疏,爾等都先傳看吧。”皇帝的目光略微掃視了在座四人一眼,平淡的說道:“他說他的長子猛孫仰慕本朝文化,想請朝廷恩典,準其入太學讀書。”

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
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