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

“天子方刪詩書,定禮樂;設重雲之講,開士林之學;談劫燼之飛灰,辨常星之夜落。”————————【哀江南賦】

此時的太學早已經過從無到有的修繕,大小房屋共有上前間,可謂屋舍儼然、鱗次櫛比,早已不是以往廢宮荒殿的模樣。饒是如此,還是能從那門口巍峨高聳、只有皇宮才能配備的的雙鳳闕、明堂臺基等舊物得窺一絲明光宮的遺蹟。

太學坐北朝南,高大的明堂坐於中軸線上,其兩邊各是上課的屋舍,其正後方是一座比明堂還要高的重樓,名叫延閣,本是漢宮中藏書的殿宇之一,被用來當作太學藏書閣的名字,裡面放有不斷抄錄、補充進去的秘府藏書等珍貴典籍。

延閣兩邊都是單個的庭院,是太學生居住的地方,房屋之間有磚牆、小巷,用於防止火患。在其西北角則是一處小湖,有沿湖長亭,茂林修竹,是學子經常散心的地方。

長安少年,若是論騎馬射箭的英姿颯爽,最讓人稱道的非羽林騎莫屬,可若是說到紙上文章的斐然才氣,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這些太學生了。

人影交錯之間,在湖畔長亭的迴廊上,兩個青衫少年正相對而坐,他們身上所着的服飾雖然同樣是迎合春天的青色。但無論是其上的紋飾還是布料,都遠比尋常的學子要貴盛許多,更何況有些寒生連青衣春衫都穿不上。

“從前我聽聞公輸般造木鳶,成之而飛,本以爲是誇大,沒想到世上竟真有如此巧匠。”其中一個少年好似遇見了什麼奇觀,唏噓不已的對同伴說道。

他的同伴是一個清秀瘦弱的少年,雖不像對方那樣好動,但給人以文質彬彬的感覺。他捲起手中的書,淡淡地說道:“不過是幾個木偶跳舞,你居然一直興奮到現在?”

“文師,這可不僅僅是幾個木偶戲。”少年正色道,他一想起那幾個精巧的木偶在水流的推動下做出簡單的舞蹈動作,便忍不住興奮雀躍,爲了不使對方以爲自己玩物喪志,他還是義正嚴辭的說道:“據說那個叫馬鈞的,除了能會造水轉木偶,還會造新式農具。前些日子國家在南郊籍田,讓人當着衆公卿的面試用新轅犁,就連司空黃公都稱讚不已。”

“司空黃公曾牧豫州,政績爲天下表,是知民識農的能臣。”被稱作‘文師’的人正是蘇則,他點頭說道:“能得黃公稱讚,看來這新農具確實有可行之處。”

坐在蘇則旁邊的少年與其同出扶風,名叫耿紀,字季行,是中興元勳、建威大將軍耿秉的曾孫,扶風耿氏的嫡系。他與蘇則一樣,都是扶風有名的士族出身,論底蘊和傳承或許比不上蘇氏,但論及聲勢以及在東漢一朝的權位,耿氏要比蘇氏強太多了。

作爲耿氏年輕一代最優秀的後輩,耿紀少有美名,年過十六便舉入太學,因緣際會之下與蘇則結識。

耿紀說道:“可不是麼,聽說這馬鈞是秘書郎王輔推薦的,國家大喜之下,要給予封賞。本來王輔提議讓其入將作監,最後是聽了公車司馬令的建議,許其入太學經營科讀書。”

王輔與王端兩兄弟在士人中的聲名可謂是兩個極端,這從耿紀對他二人的稱呼就能看出來。

蘇則笑了笑,正欲說話,只聽耿紀忽然譏笑道:“你看那野駒子!”

他倏然回頭,只見一人光着上身,脫得只剩一條短褲,撲通一聲就跳到湖裡去了,還有幾個十來歲的孩子圍在岸邊。

“這麼冷的水,他還敢跳進去,身子是鐵打的麼?”耿紀看着那濺起的水花,忍不住縮了縮脖子,好像感同身受,自己也跟着跳進去了一般。

蘇則鄙夷的轉過頭來,可惜的說道:“居然還和蒙學的童生玩鬧在一起去了,扶風馬氏世代簪纓,如何出了這樣的人物?”

“聽說這個馬超祖母就是羌女,從小和羌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沾染上了羌胡習性。”耿紀搖頭道:“馬公居然會認下這門遠親,還讓他入太學,真是……”

這是隻聽見身後一陣嘩啦的水聲,那馬超從水裡爬上岸,一夥蒙生圍着他不知在歡呼個什麼,像是在慶祝他得勝歸來。

蘇則不禁回想起去年在渭橋遇見的馬超跋扈頑劣的樣子,立即收拾好書卷站了起來,準備離開。

“文師,就急着走了?”耿紀看了一眼亭外空地上擺放的日晷,說道:“這還沒到入學的時候呢。”

蘇則沒有理他,如同逃避似的走了,耿紀只得匆匆站起身快步追上,他正在納悶,這時只聽身後的湖邊有一人朗聲招呼道:“蘇兄!蘇兄!”

“你認識那野駒子?”馬超在太學雖算不上惹是生非,但不愛讀書,性情豪放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許多人自恃清高,都將他視爲野蠻人,起了個諢號‘野駒子’。耿紀沒想到馬超會認識蘇則,在一旁好奇的追問道。

“不認識。”蘇則急匆匆的走着,然而身後哪人好像還追上來了。

該死!他不在原地穿衣服的麼!

蘇則忿忿的想着,腳步走的更快了。他本沒有想過要和馬超這類人結識,何況當日自己還極爲不禮貌的直呼馬超父親的姓名。按道理馬超應該對他懷恨在心纔對,可沒想到對方卻打定了主意要和他結識,這算什麼?

他一邊想一邊疾步走着,沒想到在迴廊的轉角處竟沒能注意到對面走來的人,一頭撞了上去——

“放肆!”

蘇則被一股大力推了一把,身子不受控制的往後倒退了數步,險些跌倒。

只見一行數人簇擁着一個少年站在迴廊的轉角處,剛纔一把推開他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護衛,如今正站在一邊警惕的盯着他看,那眼神裡流露出的鋒芒讓蘇則心神凜然。

從後面趕過來的耿紀見到這夥人,連忙氣喘吁吁的說道:“學生耿紀見過楊公、潘公。”

說着,耿紀不停的用眼神示意,蘇則這纔回過神來,對着那少年身邊的兩人見禮。

只是他心裡不免有些疑問,能讓堂堂太學祭酒、僕射在前頭引路,連站在身旁的資格都沒有,這樣的少年究竟是誰呢?

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
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