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主人戒賓

“弱甲孱將易以爲蕃患,故我欲得之,非闚諸部也。”————————【新唐書·吐蕃傳上】

經過昨晚的那一場爭執,裴茂心裡就知道,雙方關係已經徹底鬧僵,想重歸於好是不可能了。

而他也不能偏幫任何一人,幫劉虞,雖然合乎情理,卻是將公孫瓚逼入絕路,以對方暴虐的脾性,難保不會做出什麼極端的事情來。可若是幫公孫瓚,豈不是要寒了劉虞這等臣子的心?又將朝廷法度置於何地?

一味的和稀泥也不是個好法子,裴茂在的時候,他們尚且能剋制,等裴茂一不在了,沒準會立即翻臉。

這時候裴茂才深覺皇帝的決議是多麼的契合時下情境,像拉架一般把兩人各自拉開,分別站遠點,眼不見心不煩,也就不會再生事端。

所以他當時沒有做出任何裁決,反倒在私下裡通過魏攸說服劉虞、並讓田疇說服公孫瓚。只有跟兩方妥協、談好條件之後,他再當衆拿出詔書策拜,如此才能表現朝廷威嚴。

在劉虞的書房裡,劉虞對應邀前來的裴茂說道:“老夫任職幽州五年有餘,自問上無慚於國家,下無愧於百姓。倒是公孫瓚所爲處處與我政令相悖,這等人,如何做得好一方牧守?”

裴茂擡了擡眼皮,不動神色說道:“那劉使君的意思是?”

劉虞理所應當的說道:“策書下達後,自該另有戒書申飭,讓其知曉朝廷愛民之心。若是受任幽州後,彼依然殘虐如故,那豈不是害了這一方百姓,我又如何忍心棄此間生民,遠赴他處?”

戒書,是四種‘帝之下書’之一,專門用來誡敕刺史、太守及三邊營官,有督促、告誡、提點地方官員的意思。

劉虞的意思很明瞭,公孫瓚可以接任幽州,但朝廷得下戒書對公孫瓚窮兵黷武的行爲表示批評。這樣既能爲劉虞出口惡氣,又能從官方的立場上肯定劉虞的懷柔政策是對的,而公孫瓚一味打擊異族的行爲是錯的。

這件事雖然仍是要遂劉虞之意,裁定二者誰是誰非,但實質上這還關乎朝廷當前對異族的態度,若是與劉虞的政治立場一致,那劉虞赴任幷州之後就不擔心不受重用。

若是傾向於公孫瓚,那劉虞就註定是被冷藏的結局,這是他所不情願的。

裴茂知道自己的態度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朝廷的態度,他略一思索,應道:“陛下與朝廷諸公曾明定國是,對待涼並羌胡,要示以恩信,以懷柔爲主,這正與使君之見略同。薊侯憑恃強兵,以威權壓服,實非長遠之策。等到長安之後,在下一定上書陳說,請朝廷向薊侯戒敕。”

“此外……”劉虞臉上忽然有些掛不住,好像在說一件難以啓齒的事:“幷州羌漢雜居,民皆剽悍好鬥,這一路盜賊叢生,不知朝廷可准許我帶兵赴任?”

劉虞手下兵馬少說也有數萬,雖然皆不習戰陣,又無良將,但至少都是精壯。以劉虞忠厚的秉性,如果真是爲了擁兵自重、割裂地方以作威福,豈會甘願放棄幽州這片基業,去幷州白手起家?

裴茂警惕的問道:“使君想帶多少人馬隨行護衛?”

“三四千足矣。”

裴茂這才放下心來,劉虞顯然是想把軍中精銳全抽調走,一個甲士都不給公孫瓚留下,以免對方肆意揮霍自己掙下的家底,並得以壯大。

只是這個事可不是裴茂能做主的,他有些爲難的說道:“薊侯恐怕會有異議。”

“道路險阻,他還能攔着我帶護衛隨行?何況這些都是聽命於州府的部衆,可不是他的白馬義從。”劉虞說道。

裴茂皺起了眉頭,只覺得格外棘手。

果然如裴茂所料,公孫瓚對劉虞的提議極爲抗拒,在聽田疇把話說完後,他當即怒道:“想得到好!”

公孫瓚在堂中來回踱着步子,面色不善的說道:“這些都是朝廷的兵馬,是幽州的兵馬,不是他私人的部衆!還隨行調走赴任,他是要做董卓麼?”

劉虞的軍隊雖然實力比不上公孫瓚手下的百戰精兵,但好歹也是數萬精壯,公孫瓚在得知自己將接任幽州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吞併這些裝備優良的部曲。

即便這些人沾染了主將劉虞柔仁的風氣,成了一羣溫順的羊羔,但公孫瓚相信,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調教,一定能讓這支軍隊改頭換面,成爲一支虎狼之師。

是故他滿心期待着劉虞早些離開,沒想到臨了劉虞會給他來這麼一下。

“此事絕不可行!”

送走田疇後,公孫瓚愈發覺得要徹底斷了劉虞的念頭,就必須給他一點顏色瞧瞧,不然他還真以爲仗着天使在此,就可以對他施這些小技倆了?

他立即叫來公孫紀、關靖等親信,仔細分說原由,碰頭策劃一番後,便各自離去,依計行事。

公孫瓚的態度是在劉虞意料之中的事情,他相信公孫瓚最後一定會低頭,因爲只要裴茂一天不公開宣告詔書,他就一天是幽州牧,公孫瓚就只能繼續屈身在下。

爲了防止公孫瓚做出什麼過激反應,劉虞還是很謹慎的讓軍隊守護薊縣,嚴密保護着自己與裴茂等人。

“這樣做實在是不妥,都這個地步了,使君何必爭這一時之氣,跟薊侯過不去。”裴茂心說安安心心的出境不好麼?若是公孫瓚鋌而走險,到時候可以麻煩了。

劉虞自信的說道:“公孫瓚雖然性情桀驁,爲人粗獷,但其實精於算計。在幽州與數千精兵之見,他權衡之後,自然會做出正確的決斷。”

“但願如此就好。”裴茂心裡這麼想着,其實還是有些沒底。劉虞這些天看似壓制公孫瓚,但其中到底有幾分是出於他個人的實力,幾分是狐假虎威、憑恃自己的名義,裴茂一時也沒能弄清楚。

就在這個時候,別駕趙該突然從門外闖入,驚慌失措的說道:“事急矣!上谷、漁陽等地屯兵聚衆呼嘯,鮮于從事前往安撫,結果被亂兵綁了!”

“這是怎麼回事!”劉虞面色大變,霍然站起身。

“據說是他們聽聞要隨明公前往幷州,不捨得家宅妻兒,是故都不願前去……”

“我何嘗說過要全帶他們去了?”劉虞咬着牙說道:“如今鬧將起來,他這是想要逼我就範不成!公孫瓚人呢?”

趙該苦着臉說:“薊侯、薊侯得知此事,已經立即帶人趕赴營中‘安撫’亂兵去了。”

裴茂此時也坐不住了,他緩緩站起身,擡眼看向安置在架子上的犛節。

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
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