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

“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菜根譚】

於是到了第二天,杜騭又過來尋杜畿,說:“我已爲你打聽好了,有不少人說自己年紀太大、或是自矜名節,不屑、也不願去吏治科跟那些太學生一樣領受教導。所以這些人都四處投剌,尋求門路,以期得到薦舉,直接受官。”

“還有這種事?”杜畿驚訝於杜騭在長安探聽消息的能力,同時也是驚訝於這個消息:“可詔書已下,彼等即便另尋門路,也不見得有人會違詔。”

“就連理案都要參考《春秋》決獄,一味的因循成規,豈不是法家之道?”杜騭拿出前輩的姿態來對杜畿傳授經驗,得意洋洋的說道:“這種事總有人情可講,也定會有所變通,不然我爲你疏通疏通,讓你去試一試?如今朝廷要在各地派官,能早些入仕,興許能比後來人得一個好些的官職……”

杜畿的先祖杜周曾就是秉持法家之義,從酷吏起家,杜騭只想着勸其早些入仕,一時竟忘了杜氏的創業之祖。

“依杜公看,此事當找誰的門路?”杜畿忍着心頭不悅,沉聲問道。

杜騭爲此事考慮過很久,對此早有準備,他捋須笑道:“何不尋京兆尹崔公?其叔、其兄皆從乃祖伯度公習字,兩家情誼尚在,應當能徵辟你做功曹。”

他口中的伯度公指的是有名的書法家杜操,尤善章草,深得同樣擅長草書的孝章皇帝喜愛,曾任齊國相。在他老年的時候,崔烈的從父崔瑗與從兄崔寔皆先後拜在杜操門下,學習草書。

杜操正是杜畿的祖輩,他可以說是與崔氏有一段師生的情誼。

不過這都已過去好幾十年了,崔瑗與崔寔父子兩人早已過世,崔烈肯不肯爲此對杜畿伸出援手,尚未可知。

杜畿心裡對杜騭口中‘兩家情誼尚在’的話抱有萬分的質疑與不信,他沒有直接點明——這樣會讓對方難堪,也容易讓對方覺得自己不識好歹。

“實在有勞杜公爲此費心,在下承情之至。”杜畿先是感謝道,然後又提出拒絕的理由:“只不過,在下以爲,崔公能有如今,徒仗其聲名而已,好比宦仕之家門前所立的閥閱,除了彰功顯德以外,毫無用處。崔公在朝又沒有根基,跟着他,倒不如去尋別人。”

儘管對方說的有理有據,令人信服,杜騭仍有些不高興,他拉下臉說道:“即便如此,崔公也是一時名士,就連司空黃公都對其尊敬有加。其手下管着京畿重地,權責深重,你要還能尋到比崔公更好的?”

他想了想,有些不確定的說道:“難道是京兆韋氏?聽聞韋休甫即將蒞任武都太守,而武都又少豪族,手下功曹、主簿等職必然是缺人的……不過韋氏與杜氏交情不深,而且武都可不比京兆,韋休甫的聲名也不如崔公這等名士。”

杜畿心裡哂笑不已,不善理政,只知空談,連京兆重地都託付給底下的長安令王凌去做、還花五百萬過三公癮的‘名士’……跟這種人結成‘君臣之義’,並在他手底下當功曹,杜畿還不如拉下面子去年輕他十歲的王凌手下當掾吏。

當然,杜畿性子雖傲,但這種話可講不得,他乾咳一聲,回答道:“不知少府張公如何?”

“你家還曾與張少府結交?”

少府張昶是最早一批支持皇帝的親信,無論是一開始爲皇帝支應足夠錢糧以供新建南北軍所需,還是之後配合董承清丈上林土地,都表現出是皇帝提出政策後的堅定支持者與執行者。

尤其是皇帝在鹽鐵大議之後,將鹽鐵官重新劃歸少府屬下,歸其負責,使張昶在朝廷裡更爲熾手可熱。

除開張昶本人之外,其弟張猛身爲北軍長水校尉,同樣深受皇帝青睞。

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人物,可比有名無實的崔烈要好太多了。

杜騭愣了愣,沒有想到早已式微的杜陵杜氏還能跟張昶攀上交情,他殷勤的笑着問道:“張少府莫非也曾在乃祖伯度公門下?”

張昶與其兄張芝俱擅草書,在杜騭看來,說不準張氏兄弟也曾和崔瑗父子一樣,都曾在杜操門下學過字,但他卻忽視了二者所處的時代相差太大。

果然,杜畿不矜不持,一本正經的說道:“張少府與家祖未有師生之誼。”

杜騭的笑容頓時僵住,他鬍鬚微微抽動着,有些不悅的說道:“既如此,那你何故提及少府張公?莫不是尋我玩笑?”

“在下不敢。”杜畿神色安穩,乾脆的說道:“只是聽說少府張公兄弟二人生平酷愛草書,仰慕家祖風采。正好我家藏有家祖的幾份真跡,可以請少府張公一觀。”

“這樣纔好。”聽他這樣一說,杜騭心中安定許多,不禁喜道:“張少府不愛財,唯愛書法之道,若有尊先祖君的真跡,其必欣然接納於你。”

杜畿等的就是這句話,他自詡以他的才能,就算是吏治科也難不倒他,何必非得走這種門路?但誰讓他寄人籬下,處處看人臉色,若是能早早遠離杜騭,自立門戶,走這個門路倒也無妨,而且還能趁此機會接近重臣。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麼一來,卻是完完全全打亂了董鳳的計劃,他本來想唆使杜騭讓杜畿去尋黃琬手下崔烈的門路,讓黃琬被動的成爲第一個鑽吏治科政令空子的人,好造成當面一套背地一套,私下違逆上意的假象。這樣不管是董承緊隨其後,跟着徵辟僚屬、還是上封事彈劾,都能讓黃琬吃到不小的虧。

誰知道杜畿誤打誤撞,竟把董鳳準備好潑給黃琬的禍水,引到張昶那去了。

杜畿渾若不知此事背後的玄機,當下摸着脣髭,思慮妥當:“事不宜遲,我這就上門拜訪。”

“不急!”杜騭眯了眯眼睛,突然攔住了杜畿,神秘的說道:“張少府爲人雖有些迂闊,但爲官的本事卻不差,其未必肯爲了這幾份真跡,而違逆天子親定的政令。這事若要萬全,非得好生籌劃不可……”

杜畿微微一愣,有些不明其意的看着眯眼撫須的杜騭。

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
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