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禮記·中庸】

這些賊衆雖然大部分出自軍旅,但彼此之間卻互不信任,只是因爲生存而團聚在一起。對主帥沒有絲毫忠誠可言,更不用說在戰場上赴死的決心了。

遇到順風仗還好,若是一遇到挫折,這支雜合的隊伍就會暴露出致命的缺陷。兩百多人的部衆,差點被張遼帶着二十來個護衛的一次衝鋒給擊潰,傳出去都讓人笑話。

就在賊衆膽寒,推諉不前的時候,只有一些操着河東口音的啖人賊與牛輔亂兵們在堅持作戰,那些想後退逃跑的無不是被前者殺死。

這時餅鋪大門突然被人從內打開,兩個負責守在裡面的護衛站在門邊,左手上各拿着一個包裹,兩人一邊將包裹裡的東西往空中拋灑,一邊大聲叫道:“財帛在此,汝等想要便盡皆拿去吧!”

上百枚黃燦燦的金餅被扔向天空,成一道拋物線在衆人頭頂落下。狀況突發,場下衆人皆是一愣,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手頭的刀兵,眼睜睜的看着那些金餅像下雨般稀里嘩啦的掉落在地上。

“是金子!”

不知是誰在人羣裡大喊了一聲,緊接着所有的啖人賊都忙不迭的低頭去撿金餅,全然不顧還愣在當場的張遼等人。

他們此時的眼中只有那些金餅,隨着金餅源源不斷的被當頭灑下,他們很快就發生了哄搶,彼此之間也不管昔日有什麼交情,爲了眼前利益,有的竟然還開始拔刀相向。

原來是在鋪子裡的皇帝見賊人勢大,擔心張遼抵擋不住,故而想出了這麼個計策。其實他大可不必如此,歷史上張遼八百人便敢擊潰孫權大軍,此時張遼手下護衛又是跟隨作戰多年的精銳,面對兩百賊衆,又有何懼?

拋灑完金餅的張泛帶着留守鋪中的剩餘的護衛,走到張遼身邊,沉聲說道。“國家有令,賊勢已亂,可趁隙殺敵!”

此時已是亂哄哄的一片,張遼如何不知這是一個機會?而王忠此時離得不遠,恰好聽到了那名護衛的話,眼中震驚之色一閃而過,連忙壓抑住了心中對這些金餅所產生的貪念,更是約束手下不得參與搶奪。

如果裡面坐着的真是國家,也就是今上的話,那朝廷的援軍用不了多久就會趕來,自己無論如何也要誓死一搏,到時候因護駕之功而得到的封賞將比這些金餅要厚重十倍、百倍!

兩人也不多話,僅用眼神對視便已知曉各自心意,很快便匯合一處,對着早已自亂陣腳的賊衆們發動最後一擊。

場面已經完全失控,任憑頭目們再三呼喊也於事無補,單靠着他和僅剩的幾個手下完全不是張遼等人的對手。張遼大步上前,手持大刀,接連砍翻數人,有的手上還抓着到手的金餅不放,竟拿不起刀劍來反抗,場上很快就成了一邊倒的局勢。

只見張遼一步步殺倒賊人,向頭目走來,那頭目曾經在張遼手下輸過一次,此時更是心驚膽戰,毫無戰意,轉身欲逃,卻被張遼一刀砍倒在地。

眼見事不可爲,那幾個剽悍的啖人賊頭目不約而同的帶着親信四散逃走,但還沒走多遠,便只聽街頭傳來一陣疾馳的馬蹄聲,百名騎兵從街頭轉眼間就衝到餅鋪門前,好像疾風驟雨,勢不可擋。

騎兵迅速殺到,一頭扎進了混戰的人羣中,啖人賊們士氣全無,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隨着一聲扯呼,所有人如同鳥驚獸駭,轉身潰逃,來不及逃的就被人一刀砍翻,倒地上被人踐踏致死。

見援軍到來,張遼面上仍是沉穩從容的模樣,彷彿久經戰陣的沙場名將,哪怕是勝利就在眼前也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對跑在最前面的一名校尉喊道:“陛下有詔;務必生擒頭目,不可放跑一人!”

那校尉身手矯健,聽到張遼的話,他濃眉微挑,也不繼續持刀砍殺,而是從鞍上取下一把硬弓,彎弓搭箭,半身直立在馬上,單靠雙腿夾住馬腹,稍一瞄準,便是連射連發,須臾間就射中了三四人的股肱。

張遼驚歎於對方騎射,待回過神來,餅鋪前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了,除了少數幾個頭目還在負隅頑抗之外,剩下的不是逃竄就是已經死在地上。

那校尉勒馬返還,左手持繮,右手擎弓,兩人對視一眼,還未說話,就有又有數千人或是騎馬,或是奔跑過來,將北煥裡內外全部圍住,一時雞飛狗跳,百姓哀嚎。

數匹馬上下來幾人,他們有的身子顫巍、有的則是穩穩當當的從馬背上落下,張遼只瞧了一眼,便立即放下那校尉,走到這幾人身邊去了:“在下旅賁令張遼,見過諸位尊駕。”

這些都是接到消息後趕過來護駕的官員武將,顫巍的老者正是北軍中候王斌,他身子本就不好,聽到這事又立即騎馬從城西跑到城北,一路奔波讓他喘得上氣不接下氣。

他死死地抓住張遼的手腕,斷斷續續的說道:“國家、國家怎麼樣了?”

“國家平安無事,尚在鋪子裡面。明公既率援軍趕來,不如先進去看望,那些逃散的賊子便交給在下負責追捕。”張遼手腕吃痛,沒想到眼前看上去弱不禁風的老人情急之下居然還能有這麼大的手勁。

另一旁的京兆尹司馬防則是氣度從容,在環顧了周邊情況之後,方纔緩緩說道;“旅賁令說的是,吾等還是先進去覲見,問候國家是否安定。至於此處,北煥裡各閭門都已被圍住,定然不會放跑一個賊人,剩下的事就交給將士們去處理吧。”

“好、好,就依建公你說的辦。”聽到皇帝相安無事,王斌心情也漸漸平復,他對尚未離開的那名校尉吩咐道;“叔威,此事還需煩請你與姜校尉等人帶兵配合旅賁令追擊殘敵,這些叛逆賊子,敢在陛前興刀兵,實在是該死,要把他們全部抓起來問罪,一個也不能放過!”

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
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