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

“吾聞,先即治人,後則爲人所制。”————————【史記·項羽本紀】

“子義。”田疇見衆人都在看他,遂輕聲喚道,想將注意轉到太史慈身上去:“諸君所言,不失其理,不知足下以爲如何?”

太史慈眉頭微蹙,心中不耐,但還是迎着無數目光說道:“末將奉詔來徐,是爲解下邳之圍、東海之急。如今下邳劉公之圍已解,而東海曹公之急未緩,琅邪、青州又爲天子大軍之側,如若不亟擊退敵,率軍南下,如若萬一,怎麼向朝廷交代?”

陳登眨了眨眼睛,笑道:“子義說的有理!”他朝自己的位置走了兩步,轉過身來,目光真誠的盯看着太史慈,繼而言道:“只是子義有所不知,曹將軍前日已聯手臧霸等兵,於襄賁大破昌豨,今已收回郯縣。曹將軍善軍謀,麾下兵精將足,足以禦敵。彼既受國家詔旨特命,以鎮東將軍,持節督青徐軍事,必是有戰勝之資。袁譚小兒,憑仗父勢,遠非袁術可比,助力曹將軍滅一小兒,如何比得上剿除大患?還望足下慎思。”

張飛素來瞧不上曹操,這回下邳被圍,作爲督青徐戰事的最高主官,曹操居然一兵不派,對求援視若不見。此際好不容易擊破袁術,只待一鼓作氣,蕩平淮南,哪還有功夫去出兵幫曹操打袁譚?

“郯縣乃州郡治所,交通南北,位置險要。今已易手我軍,以曹將軍麾下兵馬,不說進取,抵禦三個月足以。”就連他們都守禦了這麼久,曹操兵馬更爲強壯,難道在袁譚手下都守不住?張飛這樣想着,不禁輕哼一聲,淡淡說道:“這三個月裡,我軍可儘管南下,冀圖攻滅袁術,再返師相助不遲。”

田疇看了看太史慈的臉色,忽然接下話茬道:“既有詔書,不得不從。淮南軍務,天子早已盡皆託付徐將軍,我等不再參與之列,豈能罔顧詔命?”

陳登聽了,輕輕一笑,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端着酒碗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上,伸筷夾起一片魚膾,在鹽醢上沾了沾,便往嘴裡一送,細細咀嚼了起來。

簡雍、孫乾等人品出了態度,也不再相勸。

本來此事就該彼此心照不宣的告一段落,但關羽默默聽了半天,像是慢一拍似得說道:“江東孫策乃袁術得力部將,勇猛善戰,若是袁術回廣陵將其召來。徐公明徵淮之戰,恐怕困難不小。”

關羽素來有些輕傲,又與徐晃相善,直呼姓字倒未嘗不可。但在不知內情的太史慈眼中,這番話裡的意思就頗爲輕蔑了。

“哼。”太史慈冷言道:“劉使君雖牧徐州,但依詔命,還是要聽奉曹鎮東節制。如今擅自爲計,獨棄曹鎮東于徐北,也不知朝野會作何定論。”

劉備笑道:“太史校尉言說的是,我等不過是見袁術敗北,有意乘勝銜尾,爲朝廷誅除叛賊。鎮東將軍用兵了得,本想着先就近於淮南,破此強敵,再應小患。如今看來,倒是我醉酒失言了。”

說着,劉備舉起酒碗一口飲盡,以示自罰。

張飛仍有些不服氣的嘟囔道:“曹操若真記掛着青徐軍事,這麼多天以來,若是肯派援軍解圍,哪裡用得着要朝廷發兵?”

劉備輕輕呵斥一聲,又對田疇、太史慈等人赧顏笑道:“我兄弟性直,望勿見怪。不過,袁術一時既已不會重來,下邳屯駐萬餘兵馬也是武勇。依我之見,不如一起遣往東海,以助鎮東將軍軍勢。”

田疇揚了揚眉,彷彿想到了什麼,愣了半晌,然後拱手說道:“使君高義。”

於是劉備與太史慈等人約定,將派關羽領兵三千,並太史慈所部合兵北上,算是對曹操的支援,至於田疇則帶陳到留下。

宴散,田疇、太史慈等人皆回軍營留宿,劉備獨招親信再作敘談。

張飛不樂意的說道:“袁術如今虎之將死,淮南是建大功之處。那太史慈難道見不到?非要去東海,真是拗!”

“他要是想去淮南立功,也就不會來徐州了。”田豫嘆了口氣,輕聲將太史慈請命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衆人聽後盡皆默然不語。

張飛楞了一下,下意識的動了動嘴脣,又言道:“那他不同意我等南下就算了,想去東海就任他去。可兄長爲何還要去幫曹操?”

“去淮南是立功,去東海亦不外乎如是,不過是要看曹操的臉色罷了。”劉備笑着說道,太史慈態度堅決,他無力改變,只好大方的接受這一事實。雖說去了東海未必能立多少功績,但這一着或許能得到別的斬獲。他接着問向田豫:“我今日觀彼等言行,本當是以田子泰爲主,太史慈受命征伐而已。可如何是反過來的?還有,田子泰不當是朝廷所重,以爲伐徐督軍,比擬徐晃麼?今日一見,卻非其實,其中究竟是何意?”

“此事我也不明。”田豫搖了搖頭,他雖與田疇血緣關係疏遠,但好歹也是同出一宗,如今他是得不到田疇那樣的聖眷了,以後田氏興盛多半也要靠他。可田疇時下莫名遭受冷遇,田豫擔心會影響到他今後的路,所以這些天他一直思索的就是這個事:“我問過他,但他不肯相告,可能是事涉機密,又或者,是與我等有關?”

“與我等有關?”劉備一怔,恍然道:“定是求援一事了!”說着他懊悔道:“當初若不是曹操遲遲不肯遣派援軍,我憂懼下邳城破、徐州危亡,可謂是想盡辦法。若是因此而遭國家忌憚,我願獨自認下,再如何也不能拖累義士。”

陳登不知想到了什麼,立即笑道:“使君睿鑑,田府君帶兵來援,解吾等於水火,合該與之親近纔是。”

田豫雖爲劉備的話所動容,但他卻覺得不是這麼回事。因爲他在沛縣遊說田疇時,對方似乎並沒有很熱衷的表現出援助的想法,而是耐心的等待朝廷的詔命。直到朝廷的詔命到了,他纔開始着手動兵,所以要說是遊說起了作用,那也該是麋芳、關平哪裡的功勞,要說忌憚冷落,怎麼也不會因此落在田疇頭上纔對。

劉備對田豫以上的猜測不置一詞,仍沉浸在自己是自己連累了田疇的假設裡,以至於在隔日太史慈與關羽領兵走後,他爲了彌補歉疚,特意與田疇親近續交。

二者本是幽州鄉友,年少雖未相識,但也彼此慕名。心事重重的田疇很快在劉備的熱情開解下得到暫時紓解、也似乎爲田疇看到了另一條出路。

在田豫的牽線搭橋下,田疇與劉備的關係迅速升溫。

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
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