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

“世俗之人,交不論志,逐名趨勢,熱來冷去,見過不改,視迷不救。”————————【抱朴子·交際】

“你怎麼就認定那是個玩笑?”王輔一個人坐在窗邊的席上,身前的桌案上有幾張攤開的白紙,上面盡是畫着司馬懿看不懂的物件。王輔伸手將那些圖紙收了起來,又隨便糊弄了一段歪理:“除掖庭以外,無論在宮裡的哪個地方,都能候駕,在溫室殿候也是候,也這裡候也是候。”

司馬懿笑了,好不給面子的反駁道:“這可不一樣。”

說完,司馬懿便面無表情的盯看着王輔許久。

王輔神色變了變,他剛與其兄王端在家中吵過一架,心情並不是很好,所以纔在一開始耍弄了司馬懿與韋誕兩人,純粹只是遷怒泄憤。如今被司馬懿找上門來了,好像還有興師問罪的意思?

“你叫……司馬懿?”

司馬懿善於察言觀色,這點眼色到是瞧得見的,見王輔心裡有些不高興了,他卻一絲該有的反應都沒有:“正是河內司馬懿。”

在司馬懿沉靜、自信的目光下,向來是坐沒坐相的王輔居然有些不習慣。他抿了抿嘴,忍不住正身端坐,試圖鼓起一點氣勢:“你以爲我這個玩笑冒犯了你,是故特來尋我問罪?”

“豈敢。”

“那就是想到陛下面前告我的罪咯?”

“更不是了。”司馬懿的笑容帶着一股莫名其妙的自信,他說道:“在下只是想來看看,傳聞中的秘書王郎是如何的才行高遠,不可羈繫。”

“那你現在見到了?”王輔揚了揚眉,兩手一攤。

司馬懿如實說道:“果不其然。”

“此間有如此多的俊傑,你不去結交他們,就爲了這事來尋我?”王輔笑了,擺手示意司馬懿坐下,釋放了一個友善的信號。

司馬懿款款落座,他聞言往旁邊看去,深沉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立着的書架,投在楊修、法正等人的身上。通過王輔剛纔的言行,司馬懿知道對方的本性其實並不像他表現的那樣輕浮狷狂,那種種乖戾的行爲都只是個假象。沒有誰能比司馬懿還要了解一個有野心的人會有怎樣的表現,要麼是在謀事之時、成事之前步步小心,要麼是在自始至終表現的異於常人、不流於世俗。

“天下間多得是俊傑才士,而像王郎這樣的豪蕩之人,卻是少有。”士人是最好結交的,要麼用才華、要麼用家世,而對於王輔這類人,需要的卻是一個合適的契機,以及投其所好。司馬懿不擔心以自己的才智親近不了楊修這些人,眼下只擔心會錯過這個好機會去接近王輔。

這段時日觀察了這麼久,司馬懿大致摸清了朝廷局勢,馬日磾垂垂老矣、楊氏魄力不足,而董承別看他氣勢正盛,其實滅亡只在旦夕之間。所以一直低調,看似權勢不大的王氏就成了司馬懿眼中值得親附的對象。

當然,這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的一件事,就憑皇帝與王斌之間的恩情。哪怕因爲董承的緣故,王斌這輩子可能止步於三公之外,但其身後的兩個兒子定然不會差到哪去,將來一飛沖天,指日可待。

在這個時候,誰不想去接近王氏兄弟?可兄弟二人中,王端早已看清了身邊這些人的意圖,刻意保持疏遠;而王輔性格乖戾,更是無人敢去接近。一來二去,王氏便成了貴而不顯、強而不盛。

王輔沒有說話,他見過太多有意奉承、阿附的人了,可就是沒有像司馬懿這樣行事特異的。

他頭一次用審視的眼光盯着司馬懿好一會,司馬懿也坦然的看着他,然後還是王輔移開了目光,忽然說道:“你跟執金吾的性格一樣,不,你們倆不一樣。”他復又搖頭說道:“你一來就敢見我,與我說話,你是個膽大的人。”

“其實在下的膽子很小。”司馬懿神情未變,語氣卻稍見緩和:“以後可禁不起這樣的玩笑。”

王輔突然‘哈哈’笑了,那笑聲既高昂又放肆,像是隱居的高士坐而長嘯,看上去真有那麼點氣勢。只是他這笑聲只顧着自己,絲毫沒有爲司馬懿掩飾他跑來接近自己的意思,顯然是要趁此看看對方的反應,而這卻讓他失望了,司馬懿依舊神色自若,反而跟着輕聲笑了起來。

就在一干人納悶的時候,皇帝適時地駕到了。

衆人各自結束了手頭上的事,趕出來接駕,就連王輔與司馬懿也都並肩走出,在皇帝的車駕正式來臨之前,便在石渠閣門前預備恭候。

司馬懿自打上回燕禮之後,就再也沒機會見到皇帝,此次有了一個近距離面聖的機會,他心裡懷揣着好奇與激動,跟在人們後面,試圖找個機會瞧一眼皇帝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十二三歲的年紀,就能運籌智謀、獨攬大權,將關中朝廷打造出現下這一番中興的氣象,這麼一個明君,司馬懿心裡說不敬服是不可能的。

鑾駕緩緩行至,只見玉輅上走出一人,生得日角珠庭,龍章鳳姿,威儀出衆。他身姿挺拔,昂然卓立,穿着一身青色的燕居常服,司馬懿趁着稽首叩拜的時候看了一眼,腦海裡竟浮現出一棵高聳入雲、堅韌挺拔的青松。

待皇帝入閣坐下後,秘書丞朱皓先呈遞了整理好的目錄。然後說道:“稟奏陛下,臣等謹遵詔命,已先後整理、校正經書圖籍約四萬七千餘卷。按陛下所定‘經史子集’四類分開存放,各書目錄皆已編造成冊,提要在此,請陛下過目。”

皇帝接過那份提要看了看,點頭問道:“除開史、兵、圖讖、星曆等書以外,有多少書能抄錄入太學?”

朱皓說道:“原定在太學建設延閣,藏‘經子集’三類約二萬餘卷,只是書實在繁多,一時抄錄不及,恐怕會耽誤些時日。”

“穆順。”皇帝把那份提要捲起來握在手上,問道:“去年吩咐你派人教導匠人識字,如今都學得如何了?”

想發展活字印刷術,就必須擁有一批識字的高素質工匠,這是眼下發展文化,推廣教育的一個桎梏。識字的工匠少之又少,當年天下尚未大亂,朝廷在雒陽的時候還有很大一批識字的匠人,得以完成熹平石經這個工程。

可如今偏安長安,聚集在雒陽的優秀工匠早就流雲星散,皇帝雖然命將作監盡力蒐集,但短期內要想將這萬卷書的內容刻成活字,組織印刷發行,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
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