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

“人不相信,由政之不平也,政之不平,吏之罪也。”————————【亢倉子·政道】

依漢制,除了尚書檯需要每夜留人值守以外,承明殿兩旁的廬舍內也要安排侍從大臣每夜輪守,以備傳召。

在這四個人裡,除了黃門侍郎射堅因爲王斌的關係,得以被皇帝親近以外,其餘三人,皇帝只是粗略的知道他們的履歷而已。比如劉艾,河內人,原是陝令,因爲交結董卓得以成爲太師府長史,備受親信。由於脫身得早,又參與王允誅董大計,爲其傳達情報,立下汗馬功勞,董卓死後,其侄子侍中董璜被殺,王允爲了酬功,同時也是爲了監視皇帝,特拜劉艾爲侍中。

皇帝雖然不喜歡王允在身邊安插親信的任命,但出於麻痹王允,讓其自大,多方樹敵的目的,他還是捏着鼻子認了下來。而劉艾低調謙遜的作風,和深厚紮實的學識,很快就博得了皇帝的好感。在皇帝眼中,劉艾在怎麼也是漢室宗親,當初委身事董的時候都不忘本心,敢於刺董,這回雖然投身王允門下,只要找着機會,未嘗不能拉攏一二。

至於兩個尚書郎,尚書郎吳碩,爲人狡詐,好投機鑽營。董卓得勢,他就投入董卓門下。王允誅殺董卓後又立即倒向王允,諂媚逢迎。當初蔡邕下獄,尚書檯攝於盛名,無人敢擬詔,唯有吳碩親自擬寫了將蔡邕下獄論罪的詔書,並將此當做了給王允的投名狀。

與之相比,另一個尚書郎就正直多了,潘勖,字元茂,滎陽中牟人,是尚書檯二千石曹下侍郎,參預司法訴訟等事務,聰敏有才,又通曉國朝典章故事,又正是二十六七歲的年紀,可謂是年輕有爲。

內謁者令李堅在殿外一傳就到,他掌管內外傳旨通報之事,凡是皇帝召見大臣,都由其傳達引見。穆順一人得道,過往相識雞犬升天,各獲官職。李堅比穆順年長二十餘歲,曾是孝靈皇帝的西園鼓吹,擅長《鞞舞》,孝靈皇帝喜歡文藝雅樂,西園鼓吹就是他常在西園遊玩時組建的一支樂隊。

後因遭亂,他隨洛陽餘宦遷往長安,由於在穆順危難時對其多有照顧,穆順發達後將其視爲親信,向皇帝舉薦爲內謁者令。

他從外面小趨着近前來,跪下稽首道:“國家喚奴婢有何吩咐?”

“我見着月色還不錯,起了些興致,想找人說說話。你去承明廬和尚書檯傳旨,宣黃門侍郎射堅,尚書郎潘勖二人來見。”皇帝看在王允的面子上,覺得不能太冷落吳碩,免得吳碩在懷恨譖言;“尚書檯不能無人值守,尚書郎吳碩值宿中臺,勞苦可嘉,讓太官令孫篤送些膳食過去。”

承明殿在未央宮北,距石渠閣不遠,歷來是著述校對經典的地方。而承明廬是承明殿旁邊的小屋,專供值宿的侍臣居住。黃門侍郎射堅還處於睡夢之中,在以往皇帝從未深夜召見過值宿侍臣,所以這讓射堅在接到傳旨時有些措手不及。好不容易更衣梳洗,小心不吵醒隔壁房間的侍中劉艾後,跟着李堅來到宣室,見到皇帝正在與尚書郎潘勖相對而坐,不發一言。

射堅很不適應此時尷尬的氣氛,他趕緊近前,在離皇帝還有幾步遠的地方跪下稽首:“黃門侍郎臣堅叩見陛下,奉詔來遲,還望陛下恕罪。”

尚書郎潘勖比射堅早來一步,所以皇帝與他先說了會話,聊得也不是別的,正是近來引起各方關注的蔡邕案。

正在與潘勖說到關鍵之處的皇帝注意到了射堅,他嘴角含笑,神采奕奕。

果如內謁者令李堅所說,皇帝確是失眠睡不着,想找人說話:“承明廬距宣室少說也有段路程,就算乘車也得花費一些功夫,何況我又是深夜宣召,你來的遲些也不打緊。你且起身,近前說話,剛纔潘郎與我說起蔡中郎入獄一事,以爲其雖有阿附董賊之實,但未犯大罪,不該論死。你是怎麼想的呢?”

內外皆知,董卓被誅之時,蔡邕正與司徒王允對坐,在得聞董卓死訊,蔡邕爲之而嘆,神色動容,有緬懷不忍之意。王允與其素來有嫌隙,此時公報私仇,將蔡邕收付廷尉,不日問斬。

蔡邕是聞名天下的大儒,哪怕董卓專橫,遇到蔡邕也要禮讓三分。而王允竟敢犯天下之大不韙,以小罪而論重刑,要置蔡邕於死地,滿朝公卿都憐惜蔡邕之才,紛紛進諫,勸王允網開一面。怎料越是如此,王允便對蔡邕越是忌憚,對蔡邕的殺心就越重。

射堅身在朝中,自然是知道這個事,蔡邕名滿天下,他的入獄雖讓射堅嘆惋不已,但如今皇帝要問他在對此事的看法,反倒讓射堅越發的謹慎起來。他沒有忘記自己與安定皇甫氏親密的關係,他的表態在旁人看來,無疑可以視爲是皇甫嵩的決議。射堅不相信皇帝會忘記這一點,那麼先前這一問,與其是問他,倒不如說是皇帝在借他之口問皇甫嵩的意見。

但皇甫嵩早已對他有言在先,在皇帝與王允之間堅決的表示中立,不干涉兩人之間的爭鬥,連帶着射堅也不能輕易的表露心跡。對於皇甫嵩的庸碌無爲,不敢進取的態度,射堅心裡是大爲鄙夷的。他年紀不大,還未能理解皇甫嵩經歷宦海沉浮後的老到,只覺得自己既然深受國舅王斌的青睞,那麼皇甫嵩還要拒絕皇帝招攬,這已實屬不智,再加上自己當日受皇帝耳提面命過府勸服,也未能說動分毫。

可見皇甫嵩畏畏縮縮,難成大器,連帶着射堅在皇帝面前的地位都搖搖欲墜了。所以在蔡邕的這件事上,無疑是皇帝給皇甫嵩與他的第三次機會,若還是執迷不悟,皇甫嵩不好說,射堅的仕途恐怕就要到頭了。這幾日皇帝逐漸在朝廷佔據上風,射堅考慮再三,這回終於不願再聽從皇甫嵩的意見,打算自己做決定了。

射堅往皇帝哪兒趨近了幾步,一直走到皇帝面前,再次稽首跪伏:“董卓擅專朝廷,滿朝誰不屈節侍奉?若是要以此問罪,則半數朝臣都該入獄,又何必只加刑于蔡邕一人?更何況蔡邕未有背國不忠之行,折節之罪,何至於死?臣知國家乃有爲之君,還請彰顯聖明,饒他一命,以繼漢史。”

一旁潘勖頓時有所動作,也走來並排跪伏在地,用上了親近之臣纔會叫的稱呼,齊聲道:“黃門侍郎臣堅、尚書郎臣勖,伏請國家聖裁,網開一面。”

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
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