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

“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五美吟】

掖庭,雲光殿。

永巷令小步趨了進來,在衆人的目光中走到劉姜的身邊,小聲耳語着什麼。

劉姜微不可察的‘嗯’了一聲,手往桌案上堆放着的畫卷裡翻找了起來,過了一會,她用指尖點了點一副展開的畫卷,輕聲說道:“宣。”

那幅圖上畫着是一名樣貌還算清麗的少女,但跟其他人一比起來,總少了許多特色,很容易讓人忽視過去。

站在一側的長御目力很好,一下子便看清了畫卷上是何人物,倏然瞳孔微張,眼底掠過一絲驚異。

劉姜一直留心着長御的舉動,此時心裡愈發有了底,只見一名女子身着簇新的宮裝,一頭青絲柔順黑亮,鬢角裁的整整齊齊,很有幾分成熟嫵媚的韻味。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流眄顧盼,彷彿會說話似的,不經意的流露出含情脈脈的眼神,惹人憐愛,或是一瞥秋波,使人內心激奮。

該女子走到劉姜跟前站定,整一整襟袖,隨後盈盈下拜,用一種極清脆、如黃鸝鳴翠般的聲音說道:“奴婢鄒氏,叩見萬年長公主。”

“你就是鄒氏?”饒是早有心理準備,劉姜此時也不得不承認,對方比在場的所有人,甚至是比自己還要美上數倍。劉姜畢竟是心境沉穩,轉瞬間便回覆了過來,心裡已是有了主意。她喝了一口茶,張口問道:“你是哪裡人?年齒幾何?”

“奴婢是弘農郡陝縣人,今年十七。”鄒氏躬身答應道,她在陝縣的時候就是出了名的絕色,當初牛輔屯兵陝縣時便對她有所耳聞,只是未來得及‘禮聘’便身死人亡,後來李傕等人反叛,也由於人人都倉皇憂心性命,又急於聚兵西進,遂使鄒氏再度逃過一劫,再加上後來的張晟反叛……幾次與劫難擦肩而過的鄒氏族人漸漸發覺,有時候美豔也會招惹禍事。而鄒氏幾次逃脫不測,興許在冥冥之中有所定數,是故這次朝廷採選良家女,其家人立即殷勤將鄒氏獻入宮中。

“倒是與我同歲。”劉姜仔細打量着鄒氏的相貌,越看越覺得對方很合自己的眼緣,她滿意的說道:“你原地轉一圈給我看。”

鄒氏一愣,顯然是未有料到會有這一茬,不過她也算機警,立即依言在原地緩緩轉了一圈。

普通宮人爲了便於服侍貴人、收拾物件,所着的宮裝最是講究修身輕便,尤其是那一根淺色腰帶,更襯出鄒氏婀娜多姿的腰肢;上下流暢的曲線,越發顯得秀姿天成、亭亭玉立。

“好、好。”劉姜雖然沒有笑,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此時的語氣是何等的愉悅,她對大長秋苗祀說道:“讓她去伏貴人宮裡做采女。”

“謹諾。”苗祀躬身應下,旋即對鄒氏揮了揮手,道:“下去候着吧。”

鄒氏神色激動的下去後,劉姜便再也沒有繼續翻動那對畫卷了,她的眼睛一直盯着鄒氏的畫像,其實這畫像上除了本人的相貌之外,邊上還寫着該人的姓名籍貫、年齡家世等個人信息。劉姜剛纔之所以多此一問,無非是想在衆人面前表示自己對鄒氏的重視罷了。

她此時對着那幅畫像看了又看,看見左上角寫着的一行‘家有薄財,祖爲邑長’等幾個字,久久不發一言。

場面一時冷了下去,這下子讓守在一邊的長御大感不安,屏聲息氣,不斷偷窺着長公主的臉色,可是什麼也看不出來。

那是因爲劉姜向來深沉有度的緣故,其實她心裡正激起無數波瀾,有着說不出的感慨與猶豫。她在考慮的是,當初之所以提出採選良家女入宮,主要是爲了讓皇帝早些誕育皇嗣,更多的是想借由新一批貌美的女子分擔伏氏等人從董皇后那裡所面臨的壓力。

如今見到鄒氏以後,雖然對方言行、姿態、顏色俱是絕佳,但劉姜卻擔心對方會蓋過所有人的風頭,有喧賓奪主之嫌。更重要的是,皇帝年紀輕輕,若是看中了鄒氏的美色,沉迷其中了該如何?

隱然之間,劉姜心底有了那麼一絲後悔,只盼着她能與皇后平分秋色就好了。

終於,她做好了籌算,只有董皇后對鄒氏鬧出嫌隙,她所看好的伏貴人才有前進的機會:“長御。”

她問道:“此人容貌絕佳,只惜這畫上卻不及其半分。”

長御冷靜的說道:“回長公主,奴婢適才說過,人生得形貌各異,有的人原本姿色出衆,一旦被繪入畫中,卻只能表現其八成猶未及。這並不全是畫工的錯處……”

“那也不至於有別如天壤。”劉姜根本不接受對方的解釋,冷然說道:“若非這一次我偶然翻到,此人豈不是從此要泯然於掖庭永巷?該畫工總歸是筆法生疏,你也少拿什麼‘入畫’的歪理來與我說,我雖不善畫,但王昭君的故事,我卻是明白的。”

長御的臉色變了一變,倉促的笑道:“宮中誰不知長公主睿鑑、博覽廣聞,彼等畫工,豈敢在長公主面前玩弄伎倆?”

反正如今所有的畫卷幾乎都是如實臨摹,只是每一份都與真人有些出入而已,絕無將美畫醜,將醜畫美的蠢事。長御相信自己等人做的比孝元皇帝時的那個毛延壽還要周全,真追究起來,頂多是畫工的水平不夠,沒有將鄒氏的容貌全部展現出來罷了,而畫工最重也是一個除職的懲罰而已,他的損失,自有人補償給他。

所以她不信劉姜會從這裡抓到什麼把柄,除非對方刻意要在臨出宮前大動干戈,但這麼做,劉姜就得掂量掂量這會不會被外朝臣子們視作是爲了拖延出宮而無理取鬧。

果然,劉姜對此事點到即止,只揪住了畫工不放:“苗祀,這個畫工太過無用,你回頭據此上稟國家,將其黜退。”

“謹諾。”苗祀低頭答道。

劉姜略停了一下,又說道:“你去之前,再讓其他得力的畫工,重新將今日我擇選的這幾個采女容貌畫一遍。尤其是那個鄒氏,萬不可再有什麼‘人畫不符’的事。國家近來喜好丹青,這‘入畫’一說可以糊弄我,卻不能拿來糊弄國家。”

最後一句顯然是對長御所提出來的,但對於長御來時,此時的劉姜不敢將此事追究下去,無異於是色厲內荏,自然沒什麼好怕的。

看着長御置若罔聞的樣子,劉姜的眸色頓時深了幾分。

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三章 東州名儒
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三章 東州名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