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

“使君盛怒,以暴露於弊邑之野,敢犒輿師。”————————【國語·魯語上】

袁軍大營中。

閻象幾乎是從原地跳了起來,一蹦越過桌案,跪摔到袁術身前。他忍住膝上劇痛,面目疼的猙獰:“明公,不可撤軍啊!”

然而傳令兵早已在袁術的呵斥下出去發號施令了,袁術看到閻象渾不解意,怒喝道:“你懂什麼!越騎營若是破我營寨,你我豈能活命!”

“明公!”李業此時也走到一邊,與閻象並排勸說道:“我軍在營中尚有萬人,依仗拒馬、鹿角,足以禦敵,大可不必將橋蕤調回。若是橋蕤返身救援,田疇、劉備定會銜尾追擊,屆時非但性命,我大軍傾覆只在旦夕啊!”

此時袁術沒有聽進他的話,他面色一沉,左手危險的握着劍鞘,大拇指緊緊抵着劍格,彷彿只要一用力,那柄鋒利的寶劍就會從鞘中跳出來。

袁術按着劍,挺着身子從桌案後繞過來,腳下虎虎生威。他走到李業、閻象等人跟前,先一人給了一腳,那一腳踹得極重,像是泄憤般:“都是你們兩個庸才!信誓旦旦的說什麼朝廷必將越騎營北調,害我毫無防備!現如今越騎來了,連破了左營,爾等還教我如何用計!”

閻象年紀大了,被袁術這一腳踹得呼吸一滯,臉色蒼白,躺在地上喘不過氣來。李業生生受了這一腳,忍痛揉着胸爲自己找藉口道:“天下間豈有策無遺算之事?就連鄧禹也有‘失之東隅’,又況乎我等?”

袁術正在爲對方誤導自己而感到憤怒,又因營外突如其來的越騎營洶洶氣勢而感到恐慌。要不是這兩個人一唱一和,篤定說越騎會被朝廷調去應付袁紹,絕不會在徐州、又說若是在此,早該先於田疇步卒出現在戰場上,這樣更能得奇兵之用——他如何就信了這種鬼話!

如今袁術以爲田疇、劉備的兵馬盡出,皆在陣前,正要打算再增援數千人,一口氣壓倒這兩支兵馬。可越騎營的到來瞬間打破了他的計劃,不僅將毫無防備的左營擊潰,其兵鋒更是直指中軍!

就連張勳都不顧脖頸上滲血的傷口帶兵頂上去了,閻象這二人還口口聲聲說不能調回橋蕤,要借地利據守。

“是有理,不是也有理。”袁術狠狠跺了跺腳,怒道:“天下的道理全由爾等說盡了!”

閻象突然‘哇’的一聲吐出一口血來,李業吃了一驚,連忙撲上去看顧:“閻公、閻公?”

袁術看了眼閻象的殘相,思念起相處種種,心中不免生出悔意,扭頭對帳外沒好氣的說道:“傳個醫者進來!”

說完他便再不看他,拔劍便往帳外督戰去了。

閻象接着又磕出兩口鮮血,將頷下白鬚、雪白的內襯領子染得通紅,像是一朵鮮豔的牡丹盛開在胸前。

“閻公、閻公可還安好?”李業緊張的查看着閻象的傷勢。他與閻象都是南陽人,爲人博學,早年曾有過一段師友情誼。李業家世不好,全賴閻象扶持,才得以入袁術幕中參謀軍事,如今連閻象這個袁術最親近的謀士都落得如此遭遇,李業心裡既懼且恨。

雖然李業從來對袁術常固執己見,不親賢愛士等行爲多有微詞,但也只將其認爲是性格使然,卻沒想到袁術盛怒之下,竟是如此不講情面。不過是說錯了一句話,便將信任多年的老臣拳打腳踢,這與古時暴君何異?汝南袁氏就是這麼作士人之表的麼?

“呵、呵……呵。”閻象勉力睜開眼睛,嘴脣微張,將手緩緩擡了起來。

李業趕緊握住他,老人的手枯槁粗糙,虎口處有老繭,那是常年筆耕不輟的痕跡:“閻公。”

閻象兩眼泛起淚光,他緊緊握住李業的手,幾乎沒說一個字都感覺胸口要撕裂開,他直直的盯着李業,兩行清淚從眼角不受控制的淌下:“你、你好……好自爲之。”

越騎營是皇帝不惜財力人力打造的南北禁旅之一,除了人人都擁有高超的騎術射術以外,他們的坐騎與中原諸侯麾下的騎兵有兩個不同之處。一個是越騎營的坐騎產自朔方,是當年朝廷剿滅匈奴之後所獲的精壯良馬,個個高大健碩,奔跑如飛。另一個則是越騎營被皇帝劃定爲輕騎,講求神速,不僅馬鞍馬鐙蹄鐵齊備,更是人皆雙馬。

騎術、良駿、戰術,讓越騎營剛出現在敵人的視野中,還沒來得及示警,就如風一般倏忽而至。整個袁軍左營當時就被太史慈所率的越騎踹破,騎軍往來馳騁,左右砍殺,逼得營內的守軍連連後退,氣得急匆匆趕來在壓陣的張勳臉色鐵青、脖子發紅。

明公,我現在才知道你爲何如此忌憚越騎營了。

袁術在雒陽時曾擔任虎賁中郎將,作爲南軍兩位主將之一,他常與北軍五校來往密切。當年漢室即便已是江河日下、國力衰微,都能以北軍五校爲精銳主力,成功剿滅黃巾。可以想見光是那時的北軍尚且精銳,更何況是如今被皇帝重整、操訓數年的新北軍?

記得當初田疇下汝南擊敗孫策,除了他與郭嘉個人出色的謀略以外,手中以爲憑仗的就是這一支三千五百人的越騎營。

閻象、李業不知道北軍的厲害,只知道漢室衰亡,必然是由內到外所有方面都腐爛透了纔會衰亡,可他們又如何能重視袁術的話?即便重視,也仍舊會拘於侷限的思維,站在遜人一籌的角度做出錯誤的判斷。

太史慈奮起勇武,持長槍在陣中衝殺數次,身後留下無數屍首,越騎營在他的初次指揮下幾乎沒有任何不諧。他們就像是個整體,殺人的機器,無論主將是誰,只要敢於帶頭衝鋒,哪怕是山羊抵角,也會引羣獅震吼。

張勳先後指揮兵馬出柵助戰,只能勉強攔住衝勢減弱的騎兵,卻根本攔不住眼前那名策馬遊走羣敵之間的身影。張勳大怒,頓時感覺脖子上溼了起來,他下意識的一抹,手指尖滿是殷紅的鮮血。

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
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