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

“漢末大亂,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雲中、雁門、西河遂空。”————————【元和郡縣圖志】

太原郡治,晉陽。

自董卓受任幷州牧卻拒不赴任以來,幷州已有三四年沒有刺史了。

幷州原有九郡,幾乎囊括整個黃河‘幾’字型的流域範圍以及汾水流域,只是從光武皇帝開始,朝廷便屢屢默許胡人南下歸附,以至於數百的侵蝕下來,幷州九郡大部分被胡人所佔,只剩下漢人數量較多的太原、上黨等郡以及部分縣城尚屬漢家。

這種無政府、不作爲的狀態保持了數年,如果還沒有個強有力的勢力出現,幷州淪爲胡地只是早晚的事情。

而享譽盛名的劉虞的到來,表示朝廷終於騰出手來、準備予以關注,這無疑是給了所有豪族打了一劑強心針。畢竟跟自家不受管束,在幷州當地自作威福比起來,藉助朝廷的力量抗衡愈來愈盛的胡人才智當務之急。

更何況,朝廷即便派來了刺史郡守,他們照樣能在地方稱雄一時。

在侯、溫、郭、宋等當地豪族的接待下,劉虞表現出了他寬厚仁慈的長者風範,他一團和氣的與這些豪強派來的代表們噓寒問暖、聯絡情誼,渾然不似先前在長亭與衆人告別時所表現出來的那樣鋒芒畢露。

在宴席上,劉虞面對着衆人期盼的目光,語氣溫和的笑道:“老夫初來貴地,許多事情尚不熟稔,州從事、別駕等皆無人任職,非得有知悉情勢的俊才相佐不可,還望諸君勞情相告。”

見劉虞如此識趣,衆人喜出望外,客套謙詞過後,紛紛互相薦舉起來,無非是你舉薦我家,我舉薦你家的虛僞做作而已。

太守劉邈也在席間,與劉虞互看一眼後,跟着收下了衆人所薦舉的郡功曹人選。

宴散後,劉虞、劉邈、司馬朗三人聚在刺史府中,看着門前來來往往準備收拾、整理房間,安放行李的蒼頭奴僕們,劉虞默不作聲。

“使君。”司馬朗抄錄完了,將一張寫滿姓名的紙遞交給劉虞:“這些都是各家薦舉上來的人選姓名、籍貫。”

劉虞接過那份名單,隨意看了兩眼,輕聲道:“盡是無名之輩,留待後用吧。”

“啊?”司馬朗沒想到劉虞會這麼不屑一顧,驚奇的說道:“那州郡府官、掾屬該如何選任?”

劉虞目光深沉的看着那份名單,似是而非的說道:“總得見了面再說。”

以往劉虞無論是在幽州、還是在別的地方,都不會拒絕當地的士子入幕,畢竟這是互利互惠的一件事,既能建立一批與他有‘君臣之義’的親信故吏,又能迅速在任上做出成績來。

在初聞授職幷州的時候,劉虞起先也是抱着這個想法,打算結好當地士族豪強,團結人心。

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當地士族一盤散沙,各行其是的基礎上,劉虞才能統合各方,成爲幷州政壇的核心。

可是現在……

劉虞想起自打入長安以來的所見所聞,以及從宴席上觀察到的當地豪族的言行態度,可以想見,這些人的背後還有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能夠輕易的跟劉虞爭鋒。

所以他無論是出於皇帝的耳提面命,還是發自內心的利益驅動,他都不願就這麼拱手讓出如此多的緊要位置給當地豪強。

即便新刺史到任地方收納當地士人爲官已是不成名的規則,說是任人唯賢,拔舉良材,其實不過是與地方豪強共治。

劉虞可以選擇共治,但他卻不願意被人當作提線木偶,任人在其背後架空。

所以在他完成制衡的手段與安排之前,這些被他故意誘使人們薦舉上來的士子,將一概受到冷藏。

司馬朗不解其中深意,因爲司馬防始終不肯將詳情告知於他,反正按其父所言,凡事但聽劉虞的就是了。

“適才聽席間所言,幷州如今的漢胡形勢嚴峻,雁門、朔方二郡分佈烏桓諸部,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西河五郡則遍地都是南匈奴與鮮卑、羌族。”劉邈身爲琅邪王室嫡系,關係敏感,見劉虞在此事上已有了決斷,也識趣的不再提及。而是換了個話題,輕聲說道:“就連眼下的太原郡也有烏桓騎蹤,依在下淺見,要安治幷州,光是這胡情,就非易事。”

“右賢王已經趕赴美稷,冀望能順利將禪於庭與部族南遷。”劉虞將名單折起,放置在衣袖中,低頭說道:“夏育早有威名,有他在一旁鎮着,加上朝廷訂立的治匈章程,暫時不會出現什麼亂子。”

“如今朝廷無力收復幷州諸郡,只得先把手頭上的太原、上黨等地牢牢握住,然後再徐徐圖之。”劉邈說道。

“是啊。”劉虞擡眼看向劉邈,又看了看坐在一邊少說多聽的司馬朗,笑着說道:“陛下有句話說得好‘安外先安內’,二位都是賢才人傑,既受大任,與老夫同在太原,還望能戮力奮進,不負國家所望。”

“自當如此,有讓使君費心了。”劉邈與司馬朗連聲說道。

劉虞點點頭,正欲說話,卻只見一人身着緋色袍服,頭戴武冠,昂首闊步的從外面走了進來。

“令明。”劉虞正視着眼前這員身材高大的漢子,說道:“可否打探清楚,周圍情勢如何?有無流民、盜賊?”

由朝廷任命的太原郡典農校尉,原羽林郎龐德恭謹的向在座衆人按禮拜見,方纔說道:“使君,屬下適才已打探清楚,晉陽縣附近流民不過數百人。”

“才數百人?那豈不是才數十戶?”司馬朗作爲晉陽令,聞言說道:“不是說幷州殘破,災害連年,百姓屢遭禍亂麼?怎麼才這麼些流民?那其餘縣呢?”

龐德作爲典農校尉,專司負責招募太原郡的流民,用於屯田養兵,如今流民越少就代表他的手上可用的兵就越少,自己的實權也越少。所以他既疑惑又鬱悶的說道:“不僅是晉陽縣,就連附近的中都、祁縣都沒有太多流民,依屬下看,整個太原郡現有流民,恐怕連萬人都不到。”

劉邈覺得有些不對勁,他轉頭看向劉虞,只見剛纔還是神色自若,面帶笑意的劉虞,此時臉上已是陰雲密佈……

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
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