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

“陳賞越山嶽,酒肉踰川坻。軍中多饒飫,人馬皆溢肥。”————————【從軍詩】

天明過後,黎明的曙光終於揭開了夜色的帷幕,山間濃霧倏然散去,化作葉尖、樹梢上晶瑩的露珠。山上那原本據險而守、旌旗招展的屯堡營盤,如今暴露在陽光下,卻是滿目瘡痍,死狀極慘的屍首、隨處亂丟的兵甲、被失火燒了一半的糧草帳篷。

跟慘重的山上相比起來,稍作抵抗便即投降的張衛給陽平關城提供了極大的保護。經過這一晚的奮戰,陽平三萬多守軍死傷一萬餘,主要都是山上的守軍,至於城中的兩萬人幾乎是毫髮無損。

陽平關下城門大開,千餘虎賁軍列陣於城門處,他們背後就是寬厚的城牆,本來城頭插着‘張’字大旗的位置如今也被一面面‘漢’、‘司隸校尉裴’等大纛旌旗所佔據。

虎賁中郎將蓋順與射聲校尉沮雋率衆在城門處迎接南征主帥、司隸校尉裴茂,以及侍中、參軍荀攸,沮縣長傅幹、南鄭令朱皓等人正式入城。

張衛被綁縛得結結實實的,跪在前頭,他揹着光,擡眼看去,只見裴茂等人帶着運糧的民夫、羌氐義從、他郡郡兵等部衆,大概有五六萬人,算上已入城的虎賁、射聲,這就是他們一路所號稱的‘十萬大軍’。

看着對方中軍擡着的那杆‘漢’字大纛迎風招展、在朝陽下熠熠生輝,張衛不由得感慨萬分:莫非真是劉氏承天應命,漢祚衰而不亡?

就這麼出神的一個功夫,裴茂與荀攸等人已經打馬從張衛身邊過去了,他們沒有下馬來給張衛解縛的想法,畢竟一個小小的張衛還不值得他們這麼做——之所以讓張衛跪迎於此,純粹是爲了獻俘入城的這個儀式。

入城之後,裴茂着即在府中召開軍議,說道:“耗時大半月,我總算能向國家呈遞捷報了,這一切,都有賴於荀君運籌帷幄、諸將奮戰效命之功。老夫無能,只有一點微薄之力,也只能厚顏跟着諸位分沾勳勞了。”

客套之辭,誰也沒有當真,衆人一齊笑道:“裴公謙虛了。”

“關城中兩萬降軍,縱然精銳僅有數千,也要嚴加看管,使將兵分離,不得稍有懈怠。”裴茂搖頭一笑,忍不住望向荀攸,若不是對方從麋鹿身上找尋到突破點、以及這半個多月以來不間斷的觀察月色與夜間霧氣,縱然是有馬鳴閣道這條捷徑可走,其戰果也未必會有今天這樣巨大。

座中軍職最高的中郎將蓋順站了起來,意氣風發的應諾道:“末將領命!”

荀攸飽含深意的看了蓋順一眼,這一戰過後,蓋順的戰績雖然算不上可圈可點,但也是中規中矩。至於是否能重新獲得昔日皇帝對他的那份寵信,一舉顛覆這段時間以來高開低走的頹勢,就看這次的封賞是否破格了。

如是想着,荀攸一時發現裴茂也在往他這裡看,他當即側過臉,與裴茂互看了一下,方纔對衆將笑着說道:“我軍自陳倉入漢中,一路上山行千里,可謂是履盡險阻,軍士勞苦。如今既已克平重鎮,漢中再無險隘,我已與裴公商議過了,今日烹羊宰牛,大饗士卒,以示不忘衆將兵之勞。”

由於山道艱險,往來轉運的糧草都是尋常的粟米、肉脯等物,很少有新鮮肉食運來,如今能從陽平關內收繳的輜重裡敞開了供應,足以讓三軍振奮了。蓋順與沮雋兩人出身南北軍,其麾下的日常伙食比尋常兵馬要好上太多,是故除了對能休息一天表示高興以外,其餘的都很是淡然。

反觀那些很少吃到新鮮肉食、甚至是肉脯都絕難吃到普通郡兵與羌氐義從,則是振奮不已,軍令傳達下去,歡呼聲響徹全城。

期間,有人跑來問道:“昨夜驅逐攻屯的麋鹿,能否一同宰殺犒軍?”

裴茂當時正與荀攸等人查看從張衛府中搜尋出來的漢中形勢圖,一邊看一邊想着,像這種隨便畫幾個彎曲的線條就是山川、一個方形就是城池的地圖,跟自己隨軍帶來的地圖相比,簡直是粗糙至極。不過這圖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它上面還有許多地理是趙溫口述時所未曾提到的,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聽了那人的建議,裴茂頭也不擡的問道:“尚存多少?”

那人跟着答道:“昨夜闖營的數千頭麋鹿,大半都趁着夜色霧氣逃散了,當時我等忙於追擊楊任,故無暇顧及。今早清點時,山上僅存千餘頭麋鹿,其中死的有三、四百頭。”說着他忍不住舔了舔嘴脣,希冀的說道:“我等想着,不妨將其宰殺炙烤了,拿來給裴公、荀君、還有各位將軍進用?”

站在一旁的蓋順與沮雋聽了這話,微微有些皺眉。

“哈哈哈。”裴茂這時忽然笑了,擡起頭一看,發覺對方是一個羌氐部族的酋長,遂開玩笑似得的說道:“讓爾等吃了城中豬羊,還不滿足,竟打起此戰‘功臣’的主意來了?”

“這……”那人支吾了一下,好在他顧忌着眼前這些人的身份,容不得他說粗鄙之語,將心裡本想說的‘這些不過都是畜生,算不得什麼功臣’這話嚥了下去。

“你下去吧,府庫裡牛羊衆多,夠爾等享用了。”蓋順聽出裴茂笑語中的譏諷之意,衝那人擺手說道。

裴茂仍是笑着,像個脾氣溫和、耳根子軟的老好人,只是他的話裡卻透着威嚴:“那些麋鹿,凡是已死了的,爾等大可拿去;若是活得,就給我留着,我另有安排。”

那人暗感失望,早知如此,剛纔就該多報一些的,他倒是沒想過藉着驅鹿闖營的功勞來討價還價,在見識過精銳的南北軍後,這些武都郡的羌氐已經打心底服膺於大漢朝廷的武力,以後就算是返歸郡內,也不會敢有什麼鬧事的心思了。

待那人退下後,裴茂臉上的笑容立即消失不見,冷哼了一聲:“畏強好利,貪心不足。”

“羌氐之人素來如此,彼居我漢家之域,卻不聽教化、不服管束,習彼等胡風胡俗,舉強者爲王。”蓋順在一旁也是不屑的說道,他的父親蓋勳在涼州經常與羌人打交道,對其知根知底。尤其是蓋勳死於羌胡之手,作爲兒子的蓋順對這些人向來是帶有敵視:“若不設法處置,終爲一世之患。”

“幷州劉公等人已對南匈奴編戶齊民,比照漢民納賦供役,再過幾年,彼等王庭也將不存了。倘若國家這個處置異族的法子果有奇效,待漢室中興,雍涼諸胡,將不再爲禍。”裴茂無不敬佩的說道。

荀攸眼睛仍盯着桌上的簡陋地圖,似乎要把這上面的每一條山水都記在眼裡,他嘴上說道:“這都是以後的事了,我等還是要着重於當下。”

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
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