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

“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禮記·中庸】?

“陳公臺自邊公死後,便對曹操心存不滿,此番投奔明公,欲以兗州相報,正是天賜良機。”田豐微微躬身,沉着的說道:“眼下曹操大軍集結泰山、琅邪等郡,腹內空虛。只待陳公臺設計,與我等內應而外合,兗州便輕而易得。”

邊讓是兗州名士,素來恃才傲物,不僅輕視曹操閹宦後人的身份,更大張旗鼓的與曹操的對頭兗州刺史田芬結交。田芬是冀州豪強出身,背後靠着四世三公的袁氏,在邊讓這樣的士人眼中,無論是身份還是名義,都比曹操更適合治理兗州。於是受到邊讓的影響,許多兗州士人的立場開始搖擺不定,曹操深感威脅,最後尋機將其殺害,連帶着還懲處了許多士人,壓下了這股歪風。

然而自邊讓死後,兗州士人皆兔死狐悲,對曹操的舉措愈加不滿。尤其是陳宮與邊讓情誼深厚,雖然明面上沒有顯露半分,但私底下卻早已對其離心。

兗州刺史田芬在兗州待了兩三年,雖然沒有得到袁紹的全力支持,在具體的民政上插不了手、被曹操的手下架空;但卻並不是默默無聞,什麼也沒有做。長久以來,田芬一直深耕於兗州的士人之中,對兗州盤根錯節的人物關係摸得門清,邊讓當年看好他,爲他招徠了大批士人,雖然最後被曹操阻斷,卻間接將大部分中立的兗州豪強推到了他的身邊。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田芬在兗州看似無所作爲,其實在背後給曹操埋下了隱患啊。”袁紹瞟了田豐一眼,漫不經心的說道。

田芬與田豐是同族,早在田芬被朝廷授命兗州刺史的時候袁紹心中就不如何樂意,認爲這會助長冀州士人的氣焰,所以始終不願意給田芬多大的助力,默許曹操將兗州據爲己有——這也算是給丟了州牧之位的曹操一個補償。

然而讓袁紹沒想到的是,名不經傳的田芬居然會在這一兩年的功夫爲他籠絡到許多兗州士人的支持,若說這背後沒有田豐等人的安排,袁紹是斷然不信的。只是如今時移俗易,出於團結手下、一致對外的需要,縱然袁紹也不得不改變初衷,啓用田芬這顆閒棋。

田豐毫無顧忌的與袁紹對視,正要搭話,一邊的沮授搶白道:“當初留下田芬在兗州,本就是爲了牽制曹操,不使其坐大,以爲不測之計。如今正好發揮效用,爲明公解決此間憂患,可見當初明公果決,令我等服膺之至。”

沮授的性格耿直比田豐還不遑多讓,此時居然肯在袁紹面前說這麼多好話,不喜巧言令色;另外,田芬之所以能有這般氣候,與沮授的苦心運籌是分不開的,此時卻將功勞都算在袁紹的賬上,這讓田豐不由皺起了眉頭。而在袁紹等人眼中,卻將此看作是田豐與沮授二人關係親密,冀州士人同氣連枝的象徵,心裡不由得更忌憚了幾分。

“曹孟德是我故交,我本也沒想過刻意去防範他、算計他。”袁紹搖了搖頭,悄然斂去眼底一絲銳意,身子往後一仰,不動聲色的說:“誰讓現下形勢不由人意,兗州實乃中原腹心,四戰之地,總得留在親近人手上我才得放心。”他默默的盯視着酒碗,輕聲道:“陳公臺既然有意叛變,可有什麼打算?”

“其已經說服了兗州從事中郎許汜、王楷等一行人,只要明公兵馬一出,兗州濟陰、任城、東平等郡國皆會雲集響應。田芬本就是朝廷封拜的刺史,有他出面,不出月餘便能安定兗州。”田豐在此事上操心最多,對此事也尤爲熱衷,他在一旁積極進言:“只要這次拿下兗州,明公便能集結冀兗青三州之力,再一舉蕩平公孫瓚,收幽州突騎爲己用。到那時別說後將軍,就算是收復西陲的朝廷,也未必是明公的對手。”

關中之地早已因爲連年的羌亂而搞的貧瘠不堪,幷州、雍涼等地也不是什麼人口密集的所在,朝廷治下也就一個新得的益州還算富饒,縱使這兩年修養生息,也比不上人煙阜盛、土地豐腴的冀州。在袁紹等人看來,朝廷如今雖然已有四州之地,但都不是什麼好地方,聽說最近還在鬧旱蝗……

袁紹暗自轉換着心思,田豐對他繪了不止一次藍圖願景了,遠的不說,就說最近在幷州、河東的圖謀就讓他無功而返。而這次田豐再度對他描繪願景,吃過這一套的袁紹早就沒有多少動心了,不過該表的態還是得有:“田君所言深得我意,只是我如今要備戰公孫瓚,連青州哪裡都照顧不來,如何還能騰出手去兗州?”

郭圖瞅到了袁紹的眼色,跟着憂愁道:“是啊,那曹孟德應是也料到如此,所以纔敢調走所有能戰之師,露出腹心吧?”

沮授察覺到了郭圖話裡的陷阱,正想出聲轉圜,冷不防突然聽見一邊發出清脆的響聲,像是有人將茶碗重重的磕在了桌上。這聲響動十分突兀,衆人一齊將視線轉向某個角落,只見那人赧然一笑,向衆人告罪。

這麼一打岔的功夫,沮授不知怎麼遲鈍了一瞬,而田豐也已經回過頭接口說話了:“明公不是已讓臧子源任職東郡了麼?其麾下有兵馬數千,足以爲田芬前驅,再者,臧子源曾被張孟高闢爲僚屬,彼此‘君臣義結’,張孟高是張邈之弟,有這一份淵源,陳留郡也將倒向明公。”

“陳留郡不歸張超做主。”袁紹眼神閃爍了一下,提起曾經的好友張邈,他的語氣不免有些冷淡:“張邈倒是與曹孟德交情深厚,當年曹操出征陶謙,曾對家人說‘我若不還,往依孟卓’。我與他多少年的交情了,也沒見他以妻子相托,可見張邈與曹操二人的關係,哪裡是張孟高所能撼動的?”

“今時不同以往。”逄紀忽的輕笑一聲,忍不住在一旁插話道:“自曹操誅殺邊讓以後,兗州士人皆惶恐不安,人人自危。就連當初一力幫助曹操入住兗州的陳宮都心有異志,何況是向來喜歡振窮救急,多與士人結交的張邈?”見袁紹面露沉思,逄紀繼而說道:“明公莫非忘了,朱文博還在陳留呢。”

數年前爲了擊退進犯兗州的袁術,袁紹特意派朱靈南下相助曹操,之後也沒有讓其回來,反倒是作爲一個釘子留在了張邈身邊。

袁紹此時只要指使臧洪、朱靈二人從東郡、陳留兩個方向進軍,再有陳宮作爲內應,幾乎不用吹灰之力,也無需袁紹動一兵一卒,就能讓兗州易主。

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六章丨高廟罪已
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六章丨高廟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