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

“魯樑之人糴十百,齊糶十錢。二十四月,魯樑之民歸齊者十分之六。”————————【管子·輕重戊】

駱伯彥不免從對方的態度裡留了心,暫時按下不表,拱手將這段時間的事給大致說了一遍,最後請侯汶解釋一下朝局以及之後的去向。

“的確是蜀糧,漢中、蜀郡兩地太守近來上了章奏,稱是蜀中府庫糧谷多餘,請輸關中以補不足。”侯汶將茶碗遞到嘴邊,小口啜飲着,輕描淡寫的說道:“糧谷一部分先走陳倉道,轉運至漢陽、武都、安定等郡,畢竟雍州等地離三輔太遠,靠不了太倉;另一部分則走子午道,直達長安,不過算算時日,應該還要再晚幾天纔是。”

真是如此。

駱伯彥自覺眼前發黑,他也不顧自己年長於對方,擺什麼前輩的架子了,顫巍巍的說道:“可是、老夫派人前去探看過,那個運糧的車……”

侯汶仍垂首小口喝着茶水,同時伸出另一隻手衝對方擺了擺:“那個車我知道,聽說是格物院弄出來的東西,不知是用了什麼法子,將鹿車改的更爲輕便、省力,不僅能走田間小路,就連山路都能如走平地一般毫不費勁……想不到韓公至這個孝廉出身的一個士人,於技巧器械竟然如此擅長,才上任沒多久,又是貢獻水排冶鐵,使每次的冶鐵量提升了三倍,又是弄出這種‘獨輪車’,到底是奇人……”

此時的獨輪車是皇帝根據後世風行中國農村的獨輪車加以研製的,但僅僅只是個試驗品,還有許多細節上的問題,尚未正式推廣使用,但足以藉此迷惑衆人了。

“這獨輪車能走山路?”那個滿臉油汗的胖子吃驚的說道:“那從漢中運糧豈不是不怕子午谷這等山道了?”

蜀道之難,自古在此行軍都尚且艱難,更別說運輸糧草了。若真如侯汶所言,朝廷有了一種能走山地如平地的獨輪車,省力輕便、載貨量大,那麼秦嶺山道上轉運糧草就根本他們所認爲的損耗,府庫豐盈的益州會源源不斷的將糧食運到關中來,太倉手中有海量的糧食,均輸監就絲毫不怕這場價格戰。

看到駱伯彥等人垂頭喪氣的臉色,侯汶輕哼一聲,放下茶碗,緩緩說道:“怎麼?還沒賺夠?不過就是糧谷罷了,只要放在倉廩裡好生存着,幾年之內就不會黴爛。朝廷以後用兵的地方還多着呢,不僅是要光靠太倉支應,最終還得向民間購糧。眼光得放長遠,不然就一輩子都囿於縣邑,如何夠得到二千石?”

“話不是這麼說……”胖胖的中年人笑起來一團和氣,他諂媚的給侯汶倒滿了茶,軟着聲音說道:“各家的糧食其實就那麼點,百姓自家也沒有存糧,可不就跑來買麼?京兆十幾萬的百姓,光靠咱們如何賣得過來,而且行商售貨,如何也不能虧本,所以才把價錢提上去。如今朝廷一下把糧價砸下去,那些黎庶是好了,我等也是天子百姓,全部身家皆在此處,都說糧賤傷農,何嘗不會傷了我等?”

侯汶沒有去動那碗茶,慢悠悠說道:“我只是一個侍御史,可幫不了你們。”

“就只請侯君給個主意,我等就不勝感激了。”

這些人與自己可以說是捆綁在了一起,榮損與共,一時也不好太過袖手旁觀,何況聽說最近又要有一批糧谷要發給自己用來賑濟,以後怕還是得藉助他們轉手。如此想着,侯汶點了點頭,擺足了架勢指點道:“整個關中也不只京兆的糧價難下去,別的地方也一樣,只不過別的地方只有當地府庫,沒有太倉罷了。”

駱伯彥等人立時恍然,各地府庫存糧不如太倉豐厚,光是用來賑濟就已是捉襟見肘,根本沒有餘力平抑物價。想到這裡,反倒是看到新的路子,爲了這次‘生意’,他們已經將全部的錢財都投在裡面了,糧價每跌一千他們就要損失數十萬,如今他們就是賭到最後的賭徒,誰也不願意中途離場。

但這也不是什麼上好的法子,其他地方的豪強未必肯接受他們過去‘搶生意’,衆人又私下裡商議了陣,還是打算繼續硬扛着。並暗中傳出消息,拿灃水連接太倉漕渠、獨輪車中看不中用的理由說每日入城的糧食不是從蜀地轉運,而是朝廷欲蓋彌彰的障眼法。企圖讓民衆對未來產生恐慌心理,讓民衆無論家中有沒有多餘的糧食,但有餘錢的都急着去找官府搶購糧谷備用,一時增大了均輸監售糧的壓力。

麋竺對此毫不擔憂,這些天他再也不遮遮掩掩的隱藏自己商賈的天性與能力,舉手投足之間很快就逆轉了局勢,在一旁甘爲下手的太倉令王絳對他佩服萬分。面對着如今質疑的謠言,麋竺自信滿滿的說道:“當初就是料到了會有今日,所以才請格物院借出獨輪車混淆閭里視聽,爲的就是讓彼等心存僥倖,繼續往泥淖中陷。”

賈詡看了意氣風發的麋竺一眼,悄然提醒道:“國家曾有示下,就如尋常百姓家豢養雞犬,平日裡任其啄食,待其長成再擇一而殺,但不能殺絕,否則家中就沒有雄雞司晨、黃犬守戶。”

皇帝的意思是不能對這些商賈全部株連,不然會對時下的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影響商業生態,商賈懾於朝廷隨意殺人的淫威,誰還會大膽做生意?那時五銖錢鑄再多也沒用。

可是這話從賈詡的嘴裡說出來,落入麋竺的耳中,卻像是帶了另一層意思。麋竺面色微變,肅然道:“國家睿鑑,其聖思遠大精妙,絕非我等所能揣測。賈公當日對在下轉述國家對此不惜大費苦心的深意,直到如今,在下才明白幾分。”

麋竺如今出於種種原因,已經爲賈詡所收服了,不然賈詡也不會大方的提醒他。

王絳訕笑了一下,裝作沒聽懂兩人的話語,猶自岔開道:“接下來將要如何,太倉隨時候命,皆聽二位的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
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