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

“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商君書·戰法】

甘寧本是一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偏師,可出川之後,沿江行來聲勢逼人,竟是被他打出了朝廷繼南北軍主力、劉虞、曹操、徐晃等人之後‘第五路’兵馬的氣勢。

這其中,除了他手持詔書,奉命征討以外,沿途或是主動、或是半自願追隨入夥的黃祖、蔡瑁、張羨等地方實權太守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長沙太守張羨是率先帶領荊南諸郡響應甘寧的,當甘寧領數千益州水師順江而下時,還沒等劉表做出什麼應對,張羨便第一個帶領桓階等荊南豪強東擊廬陵。隨後江夏太守黃祖也不甘人後,緊跟着表示要遵奉甘寧手中的朝廷詔書,甚至派舟師逆流而上接應軍需。

手下一個兩個手握重兵的太守招呼都不打就自作主張,讓劉表很是被動,他知道此二人早已被龐氏、黃氏等人收買說服,心向朝廷,可他卻沒想到真的會置自己州牧威權於不顧!

仍在猶疑的劉表心知再不做點什麼,就真的要被他們獻降了,主動歸順與被迫降服的區別可是很大的。何況蔡瑁在江陵也不敢真的阻攔甘寧水師,雖然甘寧那點兵馬對荊州構不成威脅,但蔡瑁心中卻要顧忌着其背後的朝廷。

所以在接到蔡瑁剖析局勢的書信後,劉表終於當着奉詔入荊督糧、撫慰豪強的太僕趙岐的面,做下最終抉擇——以鎮南將軍的身份命令蔡瑁、黃祖等人聯兵東下。

豫章,柴桑。

自西陵至柴桑,沿江漂流着黃祖、蔡瑁等人的聯軍戰艦,旦夕之間,乘風順流而下,這支舟師以黃祖麾下都督蘇飛、陳就領頭,蔡瑁部將張允押後,甘寧攜所部居中壓陣。此際秋高風快,按照既定部署,這支多方彙集的兩三萬餘水陸聯軍在不久之前便直抵柴桑城下。

甘寧以黃祖進獻的一艘高大樓船作爲中軍坐艦,雖然他不是正式意義上的主將,黃祖等人卻也不敢小覷,待其畢恭畢敬、奉爲上賓。

在這艘坐艦上,甘寧與黃祖、蔡瑁等人無心觀賞江上清幽浩渺的山水,也無聞於西山朦朧的煙霞。他們密切觀察着眼前柴桑城頭的旌旗和那連片搭建的水寨,不時發出調整性的軍令,大船之間總有扁舟往來傳遞。

主帥坐船停泊在岸邊水寨,一天辛苦,甘寧召集衆人會飲,酒席上歌舞不絕,絲竹如縷、船上燈火通明,映照江中,隔着老遠都能瞧見、聽見這裡的熱鬧。

黃祖等人這幾天摸清了甘寧崇奢張揚的性子,出身草莽的他就喜歡搞這些排場,於是一衆欣然赴宴,打算藉此與甘寧搞好關係。

甘寧已喝得酒意醺然,他抱着酒甕走到欄杆邊,仰脖猛灌一氣,然後眼神迷離的指着對岸晦暗不明的敵軍水寨,張口說道:“孫賁、凌操徒恃地利,算不得什麼!我當年揚帆巴郡的時候,彼等還不知道在何處吃土呢!”

這幾日黃祖等水軍對柴桑連戰不下,甘寧求勝心切,藉此發泄怨氣也是理所當然。只是在黃祖、蔡瑁等人眼中,這番舉動着實沒有主帥該有的穩重,他們暗自鄙夷,心裡卻在想該怎麼哄好這位愛面子的錦帆賊。

“唯、唯。”蔡瑁手持酒爵,站在一旁笑呵呵的附和道:“將軍說的是,我大軍威臨江東,柴桑易手只在翻覆之間。今夜只當宴飲,明日開戰,我即命張允爲前鋒,駕舟船攻破水寨!”

張允既是蔡瑁的部將、又是劉表的外甥,此時也是笑着端着半爵酒走了過來。

蔡瑁見狀,也不待甘寧作何表示,笑意盎然的從蒼頭手中接過酒壺,親往張允杯中倒滿酒水,道:“柴桑水寨譬如此爵,我將他交給你了,飲下,就要拿下!”

張允眉頭一揚,正要將其喝下,說一番慷慨之詞。這時黃祖一隻手伸了過來,將醉眼迷離的甘寧一把拉開,說道:“蘇都督今日馭船奮戰,砍纜數條,若不是凌操跳船截擊,焉能容彼等至今日?”

說完語氣一頓,黃祖竟似看也不看蔡瑁等人,在甘寧耳邊輕語道:“軍心可用,我看明日當一鼓作氣,令蘇飛領兵再戰。”

“黃祖!”蔡瑁突然輕喝一聲,隨即使了個眼色,張允連忙上前接過甘寧,扶他回到酒席上歸座。

“不等明天!”甘寧突然像是撒酒瘋,他艱難的轉過身來,粗壯的胳膊緊緊夾着酒甕,一手攬着張允的脖子,對佇立身後的黃祖、蔡瑁兩人言之鑿鑿的說道:“今晚,我今晚就要睡在柴桑城!”

“將軍醉了!”黃祖斑髯一抖,擠出笑臉對甘寧說道。

待哄回了甘寧,黃祖這才慢慢變了臉色,冷漠的回過頭去看着蔡瑁。

蔡瑁年紀比黃祖要小,但彼此皆是豪強大家子弟,手綰兵權,氣勢並不比對方差多少,他冷笑道:“你真不把劉公放在眼裡了?”

“他又不是我的姊夫,我爲何要將他放在眼裡?”黃祖像是聽到一個笑話,好笑的看着蔡瑁,撫須道:“如今的形勢你還看不清麼?連他都前後爲朝廷供輸糧草數萬,又上趕着派你來助戰,可見朝廷威勢之巨。甘寧勇而無謀,偏師之將,擔不起方面之任。要在江東打開局面,立下戰功,這個勳勞,甘寧拿不住,自然得讓能者去拿。”

看着蔡瑁凝重的臉色,黃祖笑得更得意了,趁着微醺的醉意,他湊近了對方,輕聲說道:“張允是個什麼人物?劉景升的外甥,值得你爲他爭功?江夏向來是我鎮守的,柴桑水寨也一直是我帶兵打的,破敵在望,你這時候趕着搶,真當我會顧及那點疏親之誼?”

若按親屬關係,蔡瑁的長姐嫁給黃承彥、二姐嫁給劉表,而黃承彥與黃祖、司徒黃琬同爲江夏黃氏的宗親,黃承彥又與龐德公交好。荊州幾家豪強之間血緣親近,彼此同氣連枝,蔡瑁與黃祖也是搭得上關係的,然而此時立場大於親緣,就連黃承彥都與劉表疏離,何況黃祖對蔡瑁?

蔡瑁面色難看,他看到只有甘寧領數千水軍出峽入荊,就知道朝廷僅只是想鼓動張羨、黃祖脅迫劉表,做其背後的一根刺,並不想用他執行更多的軍事任務。但此時劉表既已主動作爲,甘寧又沒有獨當一面的樣子,那蔡瑁與黃祖自然要爭着撿這個漏。

他一時與黃祖針鋒相對,適逢甘寧在酒席上大呼小叫的說道:“你們還在聊什麼?快過來喝酒!”

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
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