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

“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爲死地。”————————【孫子·九地篇】

“劉玄德的根基到底是太淺了。”荀彧不像程昱那般容易情緒化,平靜的說道:“以外人的身份,憑白接下一個偌大的徐州,不出旬月,便能得到州中豪強的服膺,矢志抵禦外敵……這倒是與孟德當年入兗州的境況相仿,可那時候卻沒人在背後圖謀兗州。相較之下,劉備倒是未逢良時,若給他時間好生經營,當不至讓我軍如今這般輕鬆。”

程昱嘴上說是瞧不起,但心裡卻是極爲認可荀彧的評價,他點了點頭,在荀彧身邊坐下說道:“這隻能說是天不假時與他!曹公此番率大軍入徐州,是有悖於袁氏心意,難保袁本初不會惱恨之下,對兗州發難。所謂兵之情主速,曹公入徐州當以速戰爲上,讓袁本初反應不及,只能自咽苦果。”

荀彧心裡無不盼着袁曹反目,讓曹操徹底迴歸朝廷統御,只是他面色不改,仍淡淡的笑道:“夏侯妙才現在何處?”

如今曹操在兗州的軍事部署,西邊有摯友張邈駐守陳留,東邊有夏侯惇看護泰山,南邊則是有騎都尉夏侯淵領兵萬餘,用以在一開始掩人耳目,牽制小沛的關羽。此番得知關羽被調回下邳,則小沛必然空虛,爲求既定的‘速戰’方略,由徐州東北、西北兩路進擊,讓田豫左支右絀、難以招架,纔是最好的計策。

“騎都尉聽聞消息,擔心貽誤戰機,當即點兵南下了。”程昱輕聲說道。

“夏侯妙才用兵奇疾,猶如神速。”荀彧毫不擔心夏侯淵與曹操會不會在時間上形成默契,畢竟夏侯淵行軍的速度是出了名的:“不過明日午後,小沛便會克復,彭城也將降服。三兩日內,與孟德合圍下邳,徐州便難逃我手。”

程昱忽然促狹的一笑,像是想起什麼了似得:“彭城相汲廉是濮陽汲氏出身,我家與其同在東郡,曾過府相交數面。劉玄德倉促繼任,不識舊人底細,一味寬惠大度,終到底是會將釀就禍事。”

事到如今,他仍忍不住拿曹操與劉備兩人作比較,最後還是找到一個可以抨擊的點,認爲曹操入住兗州後便大肆徵辟本地士人、讓親信駐守關鍵的郡國,而劉備卻吃了沒有太多合適人才的虧,兜兜轉轉,沒有一個地方太守是他的人。不過小視歸小視,程昱心裡仍舊是對劉備的才能表示服氣的,只是時不時的將他剖析一番,好知己知彼。

荀彧知道程昱不是那種輕狂自大的人,此次曹操之所以有信心能短期內拿下徐州,主要還是靠了陳羣、程昱等人與彭城、東海二相牽線的功勞。

自從陶謙死後,彼二人便順從陶謙遺命歸附劉備,但劉備的家世與背景並不顯赫、又無隆重的德望,並不能讓彼等真正信服。而曹操前次在徐州所表現出來的武力卻讓衆人記憶猶新、外敵在前,以劉備所表現的軍事實力,究竟能不能抵禦曹操或袁術,保全徐州,這是一個縈繞在所有人心頭的問題。所以任誰也沒想到,汲廉、劉馗這些隨陶謙抵禦曹操、組建第二次關東盟軍的地方郡守們開始放下芥蒂,暗中投靠了曹操——這卻不是田豫所能預料到的事情。

或許,田豫心裡已經有預感了,不然也不會這麼急着收縮力量,將所有的部衆都集中在下邳,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彭城與東海。

荀彧暗自思忖着,忽然,他問道:“陳公臺不在此處?沒有與你一同前來?”

爲了支應曹操在徐州的戰事,荀彧、程昱、呂虔等人都就近安排在山陽、泰山一帶籌措糧草,以應急時。陳宮此番也與荀彧等人在山陽郡纔對,畢竟山陽郡自從太守袁遺死後,朝廷便遲遲不曾遣派太守赴任,袁紹、田芬與曹操等人爲此曾各自上書,薦舉親信就任,然而無論是袁紹薦舉的同族袁春卿,還是曹操舉薦的從事畢諶,朝廷都一概沒有回覆。

久而久之,山陽郡便只好被曹操接手,作爲自己在兗州東部、南部方向的駐地。

此刻陳宮理應跟着程昱一同前來纔是,卻只來了程昱一人,倒是讓荀彧心裡覺得有些奇怪。

程昱倒是沒覺得什麼,先是順口答道:“田芬不肯撥付糧草,夏侯元讓又去了泰山郡,所以公臺親自去東武陽與田芬交涉去了,順便看看東郡的屯田。”說完,他見荀彧的眉頭微皺,一顆心忽的一顫,輕聲問道:“怎麼了?”

荀彧不是個喜歡在背後說別人是非的人,但剛纔心裡的猜測實在太過嚴重,讓他不得不慎重,臨時放棄了那點原則:“程公,不知你可有發覺,近來陳公臺有些心不在曹公。”

程昱詫異的看了荀彧一眼,心說按如今這境況,就連你這個被曹操稱讚爲‘吾之子房’的荀文若都開始心向朝廷、還想把曹操拖上朝廷的船了,就不能讓陳宮的立場也跟着搖擺?不過腹誹歸腹誹,荀彧的話卻不能不重視,想起近來陳宮對共同商議對策時不甚出力的態度,程昱不禁陷入了沉思。

“好你個曹孟德!”袁譚憤而一腳將桌案踹倒,作爲曹操的子侄輩,他對曹操絲毫沒有任何的尊敬,反而是臉色漲紅,胸脯起伏不定,一副氣急敗壞的模樣。他順手指向旁邊跟着他一同站起來的瘦高士人,寒聲抱怨道:“我幾次向他書信相勸,敦請他務以兩家親好爲念,安分兗境,以後自然會有州牧給他做。他何不知足,還要與我爭徐州!”

被袁譚指着的人喚作華彥,是平原高唐人,是當地豪強出身,早在袁譚入青州之前便投入幕中。雖然他與名士華歆是爲同族,但沒有任何一處品性像華歆,反而是個喜歡近讒言的奸佞小人。起初袁譚倚重華氏在平原的影響力,將其納爲閒職,後來不知怎麼,竟逐漸視其爲腹心。

被人用手指當面指着本是極爲無禮的一個行爲,但華彥面色不改,仍諂笑道:“大公子切莫動怒,曹孟德粗猛之輩,哪裡明白什麼大勢?當年若非袁公,曹孟德連東郡一地都尚未可得,又遑論兗州?不過,眼下青州初定,元氣未復,一時出不得兵,還是先指使董公仁與昌豨,在琅邪多做牽制,等高、崔等將軍休整完,再南下進軍不遲。”

另一邊站着的中年人不滿的看了華彥一眼,起身向袁譚恭謹的行了一禮,開口道:“曹操善於用兵,麾下不乏精兵良將,不可小覷。大公子休息之餘,不妨傳信袁公,請袁公決斷。”

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
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