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

“故有術之君,不隨適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韓非子·顯學】

未央宮,宣室殿。

暫佩令印的平準丞鮑出正滿臉慚愧的向皇帝稟告首級事件:“……臣等奮力搜捕,終在里巷發現賊子蹤跡,經過驗看,死者多爲羌胡,至於爲首者,卻是不曾得見。”

“話要說清楚,是始終未曾出現,還是讓他事前逃脫了?”皇帝的語氣裡似乎帶有些許不滿。

鮑出把頭低了下去,趕緊補充道:“稟陛下,是始終未見賊首,許是早已逃離,不在城中。”

漫長的寂靜後,只聽皇帝輕聲說道:“罷了,這件事到此爲止,不用再大張旗鼓的去查,儘管讓坊間說他是遊俠仇殺,也不得有任何其他的說辭。”

“臣謹諾。”鮑出心裡明白這其中的利害,張超雖然早已因罪罷黜,但好歹也是士人中的一員,貿然被人殺死,還是以這種羞辱的方式丟棄在鬧市街頭。幸好張超在此之前就死了,首級雖然得到保存未有腐爛,但仍出現一定程度的脫水、再加上從高空摔落造成的損壞,很少有人能認出這顆首級的身份。

只要將這顆首級處理掉,再按皇帝所說的去引導坊間輿論,將它大事化小,事情也就好辦了:“臣回去後,必將監視流言,也要在暗處密查賊子。彼等混跡京城,是臣失職,還望陛下允臣戴罪立事。”

“長安城關乎緊要,的確要逐一排查細作,以防生亂。”皇帝面色稍霽,鮑出爲人正直果敢,不通經濟、又不同算計,對於平準監來說,並不是一個合適的領頭人。這也是爲何賈詡升任直指繡衣使者後,皇帝遲遲不讓平準丞鮑出繼任的緣故。

如今見鮑出思路還算敏捷,皇帝也拋開一時的不悅,索性給他一次機會:“但這樣的擔子也不能全靠你一人來扛,之後會有詔旨頒給執金吾、城門校尉、京兆尹、長安令等人,要嚴守門戶、閭里,遇見可疑者,皆要嚴加盤問。尤其是河北口音與涼州口音,定要細細追究,若是東征之時,長安出了絲毫亂子,爾等皆要治罪!”

“唯唯!”鮑出戰兢的稽首應下。

“此話我自會在詔書示下,司馬防、伏完皆當知之。”皇帝微微頷首,說道:“你退下吧。”

鮑出緩步倒退出殿,才鬆了口氣,才陡然發覺背後早已被汗水浸溼了。

爲官不易,爲官不易。

鮑出喃喃自語着,回首看向宣室高高的飛檐,幾乎遮蔽了半個天空。

“陛下。”鮑出走好,陪坐的侍中荀攸開口進言道:“如今不但是袁紹已遣人與韓遂交通,更是朝廷遊說河北諸豪強也敗露於袁紹眼中。”

“張超被殺,那張郃的態度……”皇帝記得歷史上張郃是投降曹操的袁氏故將之一,本以爲憑藉張超與張郃同鄉同宗的情誼,與朝廷今時今地的威信,說降張郃幾乎手到擒來,可誰知道途中會出這種岔子。

袁紹此舉看似泄憤、示威,給了皇帝一點顏色,但其實已經在無意中透露出袁紹已經開始對身邊人有所懷疑。朝廷聯繫河北豪強的人員也不只張超一個,只要在袁紹已有的疑心上添一把火,就足以使其內部瓦解。

“古來天子出師,沒有不講究堂堂正正的,用間、勸降,臣以爲皆是微末小計,成與不成,無關大局。”相比起來,荀攸並不在意張郃究竟是什麼態度,無論在什麼時候,人心都是靠不住了,只有看得見摸得着的纔是實力,於是他認真的說道:“陛下既要以‘正’得天下,就要以‘正’敗袁氏諸逆賊,讓天下人心服。”

皇帝正色道:“荀君說的極是,袁紹越是向我露出爪牙,就說明他越是心虛,此時東征的戰機也正是時候!想借此機會挑起朝議,將禍水東引至韓遂頭上,我偏不能讓他如願。”

荀攸從席上站了起來,對皇帝拱手說道:“今三軍齊備,將士奮發,只待詔旨一下,指日可抵關東。四五年休養生息,漢室興復,全在此一役!”

皇帝也是很高興,這麼多年的籌備,終於能有天讓他一擊破敵,統一天下,再續盛世,這是何等的偉業。當初高皇帝得天下用了七年,光武皇帝得天下用了十二年,自己用的時間或許會更短。

二十歲不到就將手握天下權柄,儘管皇帝的心理年齡夠大,也足以讓他欣喜。

朝廷出征關東幾乎已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了,差的只是一份詔書與檄文,所有人都在爲此忙碌着,甚至沒有功夫去關心東西市丟的是誰的首級。

在掖庭之中,伏壽近來也忙個不停,她聽人說戰事一開,少則三五月,多則三四年。爲了讓皇帝穿得好,也是爲了給自己找事做,伏壽親手拿起針線,爲皇帝趕製衣裳。人手不夠,她便叫上左右趙氏、鄒氏等宮人采女一起,有時宋都百無聊賴過來,也會被伏壽拉上。

“是這麼縫的?”宋都拿起一塊半成品給伏壽看。

鄒氏等人見了,皆嗤嗤的笑了起來。

伏壽也頗無奈的接過,熟練的拆了針線動手去改,一邊細心的教着。宋都有一搭沒一搭的聽着,時不時地點個頭,打個哈欠。她對女工實在不感興趣,有這個時間,倒不如去盪鞦韆,早知道就不來這裡邀伏壽一起了,不然也就不會被她拉着做女工。

伏壽看她心不在焉的樣子,也不生氣,只停下了手頭上的活計,笑着說道:“你現在不學,等以後有了孩子,難道貼身衣物要讓旁人給織就不成?”

“爲何不能呢?”宋都隨口說道,緊接着反應過來,臉色通紅:“你笑話我?”

伏壽笑着否認道:“我可沒有笑你。”

皇帝近來對后妃時有招幸,其中最頻繁的還是董皇后與宋都,聽說皇后已經被臨幸過了,伏壽想着,以宋都的寵遇,臨幸早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她幾次見宋都都想開口去問,可這房中之事每到了嘴邊,卻又總是說不出口,如今旁敲側擊,伏壽見宋都的神色,自謂是發現了端倪,證實了猜測,心裡頭卻不見喜悅,反倒有些失落。

有些事情,或許等到最後纔是好的。

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
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